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贲门腺癌行全胃切除术与近侧胃大部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作者:薛平

    目的:比较对贲门腺癌利用全胃切除术与近侧胃大部切除术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贲门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其中一组作为观察组,另外一组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利用近侧胃大部切除术来进行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利用全胃切除术来进行治疗,完成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对患者进行5年时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后1年、3年以及5年的生存率,并对两组患者手术后所出现的并发症以及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完成手术之后,观察组中患者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0.0%、70.0%、50.0%,对照组中的生存率分别为86.0%、56%、40.0%,两组患者第3、5年的生存率有显著差异存在;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观察组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分别为12.0%、4.0%,对照组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分别为20.0%,10%,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对于贲门腺癌患者,利用全胃切除术来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手术后患者的生存率较高,并且患者手术之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都比较低,其远期效果较好,可作为贲门腺癌的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值得进行推广。

  • NAD(P)H:醌氧化还原酶1 C609T多态性与贲门癌发病风险

    作者:李琰;张健慧;郭炜;王瑞;温登瑰;魏丽珍

    醌是一种有毒的化合物,能诱发哺乳动物细胞癌变、突变和坏死.研究显示NQO1 C609T多态性可能是某些肿瘤发病的易感因素.本文对中国北方地区124例贲门腺癌(GCA)患者NQO1 C609T多态性进行研究.

  • 河北涉县、磁县及河南林州市、山西阳城县上消化道癌集中高发对病因及预防的启示

    作者:温登瑰;刘志才;张立玮;王俊和;李永伟;马彩芬;李海平;王丹妮;连士勇;王士杰

    由于食管癌和贲门癌外科治疗上的相似性,华北食管癌高发现场肿瘤登记1986年以前存在把贲门腺癌归入食管鳞癌的现象[1],虽然强调了食管鳞状上皮癌的高发,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贲门和非贲门胃腺癌的流行强度.

  • 贲门腺癌术中综合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顾泽苗;黄耿雄;张晓忠

    目的探讨贲门腺癌术中综合治疗对贲门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中晚期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单纯行根治术;B组在根治手术同时行术中全身化疗,癌床局部化疗及胸腹腔温热化疗,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复发转移率、生存率的差别.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B组3年生存率远高于A组(P<0.01),而复发转移率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贲门腺癌术中综合治疗对预后有重要意义,明显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率、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 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564例治疗贲门腺癌疗效分析

    作者:杜俊普;韩文周;张海旺;程治强

    目的:评价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治疗贲门腺癌的疗效.方法:从1980年3月至1997年12月共手术治疗贲门腺癌637例,切除564例,其中清扫第1、2站淋巴结423例,1、3、5年生存率分别是82.7%、45.6%、31.2%.1994年以后选取贲门腺癌手术病人术中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141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7%、62.4%、51.8%.结果: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3、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未清扫者(P<0.01).结论:贲门腺癌有独特的临床特征,推荐使用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扩大术.

  • 国人P53基因CD72 Arg/Pro多态性与贲门腺癌发病相关

    作者:李湘洲;管立学;高丽;胡德宏;王敬先;王瑞丽;杜欣莹;李海波

    目的:探讨P53基因CD72 Arg/Pro多态性与潍坊地区汉族人贲门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法对67例贲门腺癌患者和138名正常对照组人群P53基因CD72 Arg/Pro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病例组P53基因Pro等位基因频率(0.672)和Pro/Pro基因型频率(47.8%)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413和13.0%,x2=24.1,P<0.01和x2=29.48,P<0.01);携带Pro/Pro基因型者患贲门腺癌的风险比携带Arg/Arg基因型者显著升高,P为8.30,95%CI:3.49-19.77(x2=22.49,P<0.01).结论:P53基因Pro/Pro基因型是贲门腺癌的遗传易患因素.

  • 广东潮阳地区海尔曼螺杆菌感染与食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周志韶;马澄城;廖赞豪;赵毅;郑永雄;潘文雄;黄盛宜

    目的:探讨广东省潮阳地区海尔曼螺杆菌(Helicobacter Heilmannii,Hh)感染与食管疾患的关系.方法:集我院内镜活检标本和连有部分食管的胃切除标本,共92例.以Warthin-Starry银染色,镜检Hh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结果与临床和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92例共检出Hh(+)者43例,占46.74%,Hp(+)者32例,占37.78%,二者混合感染者12例,占13.04%.43例Hh(+)者中:食管癌19/33例(占本组的20.65%,占该疾病的57.58%,下同),食管贲门腺癌14/22例(15.22%,63.64%),食管溃疡3/11例(3.26%,27.27%),食管上皮增生4/8例(4.35%,50.0%),食管炎l/3例(1.09%,33.33%),食管平滑肌瘤l/2例(1.09%,50.0%),Barrett食管l/l例(1.09%,100%).随访家中养有猪狗猫或其中之一者16例,Hh(+)者10例(62.5%),未养上述动物者23例,其中Hh(+)者8例(34.78%).结论:食管Hh感染明显与食管癌、食管贲门腺癌、食管上皮增生等相关,Hh感染可能是潮阳地区上述疾病高发的重要因素之一,感染又可能与该地区普遍养有猪狗猫等动物有关.

  • 术后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Ⅲ期贲门腺癌预后的研究

    作者:扎·那顺巴雅尔;孙嘉阳;鲁志刚;高旭东

    目的:分析Ⅲ期贲门腺癌术后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治疗与预后的相关性,为贲门癌术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95例贲门中低分化腺癌术后Hp检测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术后是否接受“抗Hp”的治疗分为观察组(接受“抗Hp”治疗;n=48)和对照组(未接受“抗Hp”治疗;n=47),并对患者随访3年。结果观察组有40例患者抗Hp治疗有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25%和23.4%(P=0.053),吻合口复发率分别为10%和21.3%(P<0.05)。但两组患者肝、肺、骨转移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贲门腺癌术后Hp检测阳性患者进行抗Hp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吻合口肿瘤的复发率。

  • 贲门腺癌组织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9和-A11表达临床意义研究

    作者:谷丽娜;桑梅香;尹丹静;刘飞;刘世娜;黄卫娜;范晓杰;连易水;单保恩

    目的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elanoma antigen,MAGE)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MAGE-A9和MAGE-A11在贲门腺癌组织中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MAGE-A9和MAGE-A11在贲门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贲门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0-09-15-2010-11-15住院手术切除的贲门腺癌组织及距离癌组织边缘>5 cm且外观正常的相应癌旁组织标本各60例,同时选取5例该院同期前列腺癌住院患者术后的睾丸组织作为阳性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贲门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AGE-A9和MAGE-A11蛋白的表达.结果 贲门腺癌组织中MAGE-A9和MAGE-A1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0%(24/60)和51.7%(31/60),而相应的癌旁组织未发现MAGE-A9和MAGE-A11蛋白的表达.MAGE-A9蛋白表达与贲门腺癌患者的性别(x2=0.062,P=0.803)、年龄(x2=0.179,P=0.673)、临床分期(x2=2.791,P=0.248)、肿瘤大小(x2=0.014,P=0.993)和淋巴转移(x2=0.128,P=0.721)均无相关性,但与组织学分级相关(x2=10.437,P=0.005).MAGE-A11蛋白表达与贲门腺癌患者的性别(x2=0.020,P=0.887)、年龄(x2=2.530,P=0.190)、肿瘤大小(x2=2.550,P=0.279)和淋巴转移(x2=2.550,P=0.110)均无相关性,但与临床分期(x2=15.095,P=0.001)和组织学分级(x2=13.424,P=0.001)呈正相关.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MAGE-A9和MAGE-A11蛋白表达阳性的贲门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均显著低于其表达阴性的患者,x2值分别为5.317和6.082,P值分别为0.021和0.014.Cox多因素分析提示,MAGE-A9蛋白表达(HR=3.304,P=0.015)、MAGE-A11蛋白表达(HR=2.933,P=0.006)、组织学分级(HR=2.018,P=0.034)及临床分期(HR=2.532,P=0.004)可作为整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MAGE-A9和MAGE-A11蛋白是贲门腺癌的特异性抗原.MAGE-A9和MAGE-A11蛋白可作为贲门腺癌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 紫杉醇注射液致小肠坏死1例

    作者:徐艳艳;邓锦玲;郭小红

    病例:患者,男,69岁。曾于2014年11月因贲门腺癌行根治术,术后予以紫杉醇(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14070211)+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化疗,末次化疗时间为2015年1月29日。2015年2月5日晨起患者反复出现恶心,起初为呕吐胃内容物,于当地医院对症处理后好转回家。当日18:00再次出现恶心、呕吐2次咖啡色样液体,量共约10 mL,并出现一过性昏厥,数秒钟后自行恢复意识,再次至当地医院就诊后血压测不出,予以升压补液支持治疗后好转。由120救护车转至我院急诊室。经禁食、抑酸、止血、补液等对症治疗后生命体征平稳。次日入住普外科。

  • 河南省2002年医药卫生科研进展

    作者:郭金玲;王宇明

    一、基础医学研究1.食管癌和贲门癌相关基因maspin、ras、nm23-H1和VEGF蛋白表达变化的研究:为了阐明食管癌及贲门癌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进一步探索早期诊断与防治效果的评估,河南医科大学在对食管癌高发区人群普查和随访的基础上,应用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观察食管和贲门上皮细胞的癌变过程及癌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多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了这些情况与临床及病理形态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ras基因改变发生在食管癌变的晚期阶段;(2)Maspin基因的阳性表达于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的终末阶段,提示该基因在不同来源的肿瘤细胞作用途径不同;(3)nm23-H1的低表达对食管鳞癌与贲门腺癌的淋巴结转移起重要作用;(4)VEGF参与食管鳞癌细胞增殖、浸润和转移过程.因此得出如下结论: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的癌变过程涉及到多个基因的变化,在这两种肿瘤中的表达既有一致性,又有异质性.该研究首先报告Maspin、VEGF表达与PCNA标记指数的关系在上述两种肿瘤中的特点以及VEGF的血清学检测研究均达到国际先进行水平.

  • 食管-胃交界处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尼珍;李甘地

    目的 分析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探讨贲门腺癌与贲门下腺癌、食管下段腺癌之间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手术治疗且经病理明确诊断为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的204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 贲门腺癌淋巴结转移率为84.8%,食管腺癌淋巴结转移率为87.3%,贲门下腺癌淋巴结转移率为69.0%,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贲门腺癌、食管腺癌、贲门下腺癌患者根治术后3 年生存率分别为25.0%、42.9%、52.9%.结论 AEG预后均较差,术后预后主要受肿瘤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影响.

  • 贲门癌的外科治疗

    作者:陈永利

    目的 探索提高贲门腺癌外科治疗效果的临床方法.方法 分析过去10年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贲门腺癌的外科治疗情况,总结贲门腺癌临床外科治疗的特征.结论 通过临床表现和胃肠道钡餐可以提出贲门癌的临床诊断,但是病理组织学类型水平上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只能依靠胃镜及病理检查;贲门腺癌的治疗目前主要是以手术配合化疗、中医中药等综合治疗.对贲门腺癌积极进行放疗建议作为贲门腺癌的治疗办法加以提倡,此点可能成为贲门腺癌在治疗方面有意义的观念转变之一.

  • 贲门腺癌中内皮抑素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作者:刘学军;周立君;孟宪利

    目的:检测贲门腺癌组织中内皮抑素表达水平与责门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分析62例贲门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内皮抑素的阳性表达水平.结果:内皮抑素表达水平与责门腺癌原发肿瘤的浸润深度、细胞分化程度、临床TNM分期均有密切关系(P均<0.05),而与区域淋巴结转移状态无明显关系(P>0.05);多因素相关分析发现内皮抑素阳性表达水平与原发肿瘤侵润深度、临床TNM分期均呈负相关(P均<0.05),与细胞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内皮抑素的表达水平与贲门腺癌临床病理分期、浸润深度及细胞分化程度有相关性,而与区域淋巴结转移状态无明显关系.

  • 食管癌高发区队列内镜筛查随访分析

    作者:陈志峰;侯浚;贺宇彤;郭翠兰;靳国良;宋国慧;乔翠云;白文龙;孟凡书

    目的:分析食管癌高发区大人群内镜加碘染色筛查敏感性和漏诊率.方法:根据2002年5月河北省磁县40~65岁2013例内镜队列筛查样本,通过以2006年1月~3月随访所证实发生的食管鳞癌、贲门腺癌和胃癌病例为数据计算敏感性和漏诊率.结果:在内镜筛查后的6个月~36个月中,随访证实新发生食管鳞癌2例,贲门腺癌4例,胃窦腺癌1例,其他癌6例,死因不详1例.失访11例,随访率99.4%.经计算内镜筛查食管鳞癌灵敏度97.1%,漏诊率2.9%;贲门腺癌分别为80.0%和20.0%.结论:食管癌高发区内镜加碘染色筛查,贲门癌的灵敏度低于食管癌.

  • 体质指数与贲门腺上皮内瘤变和早期贲门癌关系分析

    作者:陈志峰;侯俊;贺宇彤;宋国慧;靳国良;郭翠兰;白文龙;温登瑰;王士杰

    目的:探讨北方食管癌高发区人群体质指数(BMI)与早期贲门腺癌和上皮内瘤变的关系.方法:2004年3月和2006年7月,选择磁县两个乡25个自然村40~65岁为内镜筛查队列样本,应筛查5331例,实际内镜筛查4078例.筛查率76.5%,其中男性2012例,女性2066例,性别比0.97,中位年龄47.0岁.以WH02000年消化道肿瘤病理诊断标准,贲门腺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划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IN),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N)包括重度不典型增生、粘膜内癌.本队列共检出贲门LIN 55例、HIN 31例和早期浸润腺癌17例.根据中国成人BMI分类标准,<18.5体重过低、18.5~23.9正常、24.0~27.9超重、≥28.0肥胖共计4个切点,与病理诊断正常人群、贲门腺上皮内瘤变(LIN、HIN)和早期浸润癌,建立RxC列联袁,分析BMI与责门腺上皮内瘤变和贲门腺癌关联性.结果:男性在BMI正常切点,病理诊断正常、LIN、HIN和浸润癌分别占62.3%、64.1%、81.0%和83.0%;在BMI>24.0以上分别占34.5%、33.3%、19.0%和16.7%,X2=6.675,P>0.05;女性分别为51.7%、56.3%、70.0%和40.0%;45.4%、43.8%、30.0%和60.0%,X2=5.387,P>0.05.结论:中国北方食管癌高发区贲门LIN、HIN及早期浸润癌在BMI不同切点的变化无关联性.BMI可能不是贲门癌主要危险因素.

  • 磁性抗癌药局部注射治疗中晚期消化道肿瘤43例分析

    作者:赵玲;刘伟琦;刘伟超

    中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及放疗治疗效果不佳,自1995年以来,我们应用胃镜下局部注射磁性抗癌药导向治疗,中晚期食管、贲门、胃癌43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男24例,女19例,年龄40~70岁。来诊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病理确诊,其中食管鳞癌33例,腺癌2例,贲门腺癌6例,胃体低分化腺癌2例。

  • 贲门腺癌患者癌组织RKIP基因甲基化和mRNA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魏红;谷俊霞;刘建霞;徐亮;李丽东;李华;董稚明;张向阳

    目的:研究贲门腺癌患者癌组织 RKIP 基因甲基化和 mRNA 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2013年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贲门腺癌患者160例,采用以Taq Man探针为基础的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贲门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 RKIP 基因甲基化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贲门腺癌患者癌组织RKIP基因甲基化发生率为68.1%(109/160),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35.6%(57/160)(χ2=33.843,P=0.000)。不同年龄、性别、临床分期贲门腺癌患者RKIP基因甲基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贲门腺癌患者癌组织RKIP基因甲基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贲门腺癌患者癌组织RKIP基因mRNA阳性表达率为48.1%,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71.9%(χ2=18.802,P<0.01)。癌组织RKIP基因甲基化患者RKIP基因mRNA阳性表达率低于癌组织RKIP基因非甲基化患者(χ2=6.410,P<0.01)。结论 RKIP基因甲基化导致该基因mRAN表达缺失可能是贲门腺癌的发病机制之一,且RKIP基因的高甲基化与贲门腺癌患者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 贲门腺癌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江生;蓝斌;罗友雄;李木泉;陈恕;方忠民

    目的:探讨提高贲门腺癌外科治疗效果的临床方法.方法:分析过去10年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贲门腺癌的外科治疗情况,总结贲门腺癌临床外科治疗的特点.贲门部癌肿654例,其中贲门腺癌561例,贲门鳞癌20例,其它病理类型贲门部癌肿73例.结果:贲门腺癌术后1年、3年、5年、10年生存率为50.9%、29.1%,15.9%,11.7%.结论:通过临床表现与胃肠道钡餐可以提出贲门癌的临床诊断,但是病理组织学类型水平上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只能依靠胃镜及病理检查;贲门腺癌的治疗目前主要是以手术配合化疗、中医中药等综合治疗.对贲门腺癌积极进行放疗建议作为贲门腺癌的治疗措施加以提倡,此点可能成为贲门腺癌在治疗方面有意义的观念转变之一.

  • 体重指数与贲门腺癌和非贲门胃癌关系分析

    作者:袁玲;王方龙;余洪;李平

    目的:探讨贲门腺癌(GCA)和非贲门胃癌(Gnon-CA)中体重指数(BMI)的差异.方法:分析94例诊断为胃腺癌的临床资料,分为贲门腺癌组(GCA group)和非贲门胃癌组(Gnon-CA group).分析在两组患者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在GCA组和Gnon-CA组的体重指数均数分别是24.8±3.4kg/m2和24.1±3.7kg/m2(P=0.004),超重(24kg/m2≤BMI≤28kg/m2)的比例分别是42.70%和33.71%,相对危险度(odds ratio,OR)为2.21(95%CI,1.12~4.35;p=0.021),肥胖(BMI>28kg/m2)的比例分别是13.14%和5.81%,OR为3.17(95%CI,2.60~4.83;p=0.007).结论:与Gnon-CA患者相比,GCA患者存在更多的超重和肥胖患者,并且BMI是GCA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119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