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克罗恩病合并肠套叠死亡1例

    作者:赵铁钢;刘瞰南

    1案例资料1.1 临床资料患儿,女,6个月,2011年11月8日晚,哭闹,家长喂服用自备安瑞克、清开灵,次日上午8时到医院就诊.体温38.4℃,呼吸20次/min,脉搏110次/min,给予输液(炎琥宁、头孢曲松钠)后回家,下午6时因情况未改善再返医院.检查见:全腹压痛,右下腹部明显,腹肌紧张.腹部侧卧位X线示:肠蠕动减弱,多发性肠壁僵硬,狭窄,黏膜皱襞紊乱,回肠胀气,回肠、空肠多处液平面,疑肠套叠.

  • 1例克罗恩病患者妊娠期行家庭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

    作者:沈如婷;李培;刘思彤;王新颖;彭南海;黄迎春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又称局限性回肠炎、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和肉芽肿性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1]。CD根据病情活动度可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CD缓解期的治疗效果比其他治疗方法的效果要好,具有较高的缓解率和持续缓解率,不良反应小[2]。本科家庭营养支持无偿访视小组于2013年2月收治1例CD缓解期伴妊娠早期的女性患者,经积极的家庭营养支持治疗与护理,患者在治疗期成功产下1名3.6kg重的女婴,母女平安。

  • 多层螺旋CT对结直肠活动期克罗恩病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杨磊

    为探讨多层螺旋CT对结直肠活动期克罗恩病(CD)的诊断价值,回顾分析我院结直肠受累的31例CD患者资料,根据有无继发肛瘘分为对照组(未继发肛瘘)和观察组(继发肛瘘),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 、实验室检查 、结直肠及肠周增强CT改变等指标间差异.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大病变长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肠周CT表现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果表明,多层螺旋CT对结直肠活动期克罗恩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尤其当患者病变大长度明显增加时,其确定诊断的倾向性更大.

  • 虚挂线带药术治疗克罗恩病肛瘘的临床研究

    作者:巫秀义;张栋梁;孙雪琴;李俊

    为探讨虚挂线带药术治疗克罗恩病肛瘘的临床疗效,将60例克罗恩病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予虚挂线带药术和肛瘘切开引流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总体疗效 、术后疼痛程度 、肛门排便控制能力 、创面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虚挂线带药术治疗克罗恩病肛瘘可以有效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疗效,而且药线疗法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易于患者接受.

  • 美沙拉秦口服联合手术治疗克罗恩病合并肛周脓肿疗效观察

    作者:金晶;徐伟;徐海鸣;董树江

    为探讨克罗恩病合并肛周脓肿的合理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克罗恩病合并肛周脓肿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脓肿切开引流联合美沙拉秦口服的综合疗法.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总体有效率,对比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指数(HBI)、白细胞(WBC)、C型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等指标.结果显示,28例患者中,缓解19例(67.9%),改善7例(25.0%),无效2例(7.1%).复发5例(17.9%).愈合时间平均(3.2±0.7)个月.手术后HBI指数、WBC、ESR、CRP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结果表明,内外科联合治疗克罗恩病合并肛周脓肿疗效明显.

  • 肠镜检查对炎症性肠病诊断的价值

    作者:兰韶峰;刘伟芬;陈栋;崔焌辉

    为探讨肠镜检查在炎症性肠病(IBD)诊断中的意义.回顾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肛肠外科两年来经肠镜诊断为IBD的619例患者资料.并结合文献报道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显示,IBD的肠镜检出率较高,达13.7%(619/4506),追踪病理检查后发现其病理符合率为99.7%(617/619),且有11例(1.8%)患者伴有癌变.大多数IBD具有鲜明的肠镜下特征,溃疡性结肠炎的肠镜下表现以黏膜充血水肿、肠壁血管纹理模糊或纹理增粗、多发性浅溃疡、多个出血点、黏膜脆易出血、黏膜表面附有脓苔等多见.有些可有黏膜粗糙、颗粒状增生、假性息肉形成、黏膜肥厚、瘢痕形成、肠腔狭窄等情况;而克罗恩病表现以息肉样增生、肉芽肿形成、溃疡等多见.典型者可表现为鹅卵石样改变.管壁增厚、僵硬或肠腔狭窄等.结果表明,肠镜检查是诊断IBD常用而有价值的手段,对临床怀疑IBD的患者积极行肠镜检查、有助于尽早发现和明确疾病,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 克罗恩病56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晓琴;金夏;韩丰

    为探讨克罗恩病(CD)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回顾分析56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维也纳分类标准进行临床分类.结果显示,56例CD患者的男女之比为2.11:1,年龄13~68岁.根据维也纳分类标准进行分类,56例CD患者中诊断时年龄<40岁(A1)者36例(64.3%),≥40岁(A2)者20例(35.7%);病变位于末端回肠(L1)者22例(39.3%),结肠(L2)者12例(21.4%),回结肠(L3)者21例(37.5%),上消化道(L4)者1例(1.8%);无狭窄、穿孔(B1)者25例(44.6%),发生狭窄(B2)者17例(30.4%),发生穿孔(B3)14例(25.0%).A1型中病变位于末端回肠者占44.4 %,A2型中病变位于回结肠者占45.0 %.狭窄发生率在L1及L2中的比例相近(36.4% vs 33.3%),而穿孔发生率L1明显高于L2(31.8% vs8.3%).结肠镜下可见节段性病变、黏膜充血水肿、溃疡、铺路石样改变等;胶囊内镜下表现为不规则溃疡、线样溃疡、阿弗他溃疡等.活检标本的肉芽肿检出率为33.3%,手术标本为74.1%.27例患者接受手术诊治,手术率为48.2%.结果表明,简单易行的维也纳分类标准适用于我国CD人群的分类.CD的诊断较困难,手术率高,需重视发病早期胶囊内镜和回结肠镜检查的重要作用,减少手术发生,延缓患者首次手术时间.

  • 大鼠Crohn病模型NF-κB的动态变化及其对ICAM-1表达的调控

    作者:龙友明;Cui Shulan;谢文瑞

    为探讨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DNA结合活性在Crohn病模型的结肠组织中不同时间点的变化,以及其对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调控作用,将36只SD大鼠平均分为6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5个模型组.大鼠结肠内灌注5%三硝基苯磺酸(TNBS)与无水乙醇混合液建立动物模型,于灌注后1、3、7、14,21d检测结肠病理变化;采用凝胶迁移滞留试验(EMSA)的方法测定病变结肠组织中NF-κB DNA结合活性在模型组不同时间点的变化;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法测定ICAM-1在上述时间点的表达.结果显示,模型组致炎后动物肠炎表现3~5d达高峰,病理组织学出现肠炎表现逐日加重,21d溃疡开始愈合,炎症慢性化,腺体增生.生理盐水组基本上无炎症性反应.肠内灌注TNBS无水乙醇后1d,结肠NF-κB明显活化,14d达到高峰,ICAM-1 mRNA与蛋白表达在ld开始有所增加,21d达高峰.NF-κB DNA结合活性ICAM-1表达呈高度正相关.结果表明,5%TNBS加无水乙醇灌肠制作的模型与人类Crohn病相似,模型的病变结肠组织NF-κB DNA结合活性异常并持续升高,NF-κB参与TNBS无水乙醇诱导的结肠炎症的发生和发展;ICAM-1在模型的不同时问点表达增加,并受到NF-κB调控.

  • 中国大陆地区克罗恩病50年报道资料的系统分析

    作者:郑家驹;竺霞霜;皇甫照;高志昕;郭志荣;王珍

    为了解我国有关克罗恩病的发病情况,包括发病年龄、性别、时态趋向以及发病率与患病率等描述性流行病学资料,对我国50年来报道的克罗恩病文献资料通过计算机CBM与文献追溯检索,就上述描述性流行病学数据进行复习、登记、分析与统计,并与欧美及亚州地区的发病情况进行比较.共收集自1950年以来分布于我国大陆各大地区的22省市50余家医院克罗恩病患者1 526例,其中男884例,女642例(男:女为1.38:1),发病年龄1~83岁,高峰为20~50岁,平均年龄为(37.2±2.7)岁,推算的发病率与患病率分别为0.28/10万及1.38/10万.结果表明,我国克罗恩病患病率与发病率比欧美发达国家为低,也低于日本等亚洲国家,但近年有上升趋势.以中青年发病为主,男女两性发病差别不大,但女性略低于男性.发病情况有低估可能,极有必要对该病发病增高趋向引起更多重视,并进一步作群体调查等流行病学研究.

  • 扩肛法加中药灌肠治疗克罗恩病致直肠狭窄2例

    作者:徐慧岩

    我院采用扩肛法加中药灌肠治疗克罗恩病所致的中、低位直肠狭窄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例中,男1例,女1例;年龄36~55岁.均有炎症性肠病10余年,近1~2年出现排便、排气困难,症状逐渐加重.

  • 扩肛法配合龙珠软膏外用治疗Ⅰ,Ⅱ期肛裂

    作者:李静;梅笑玲

    2010年5~12月,我们采用扩肛法配合龙珠软膏外用治疗Ⅰ,Ⅱ期肛裂5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9例,女34例;年龄18~65岁;Ⅰ期肛裂19例,Ⅱ期肛裂34例.患者均排除心、脑、肺等疾病,并排除肛门皲裂、肛管损伤以及克罗恩病、结核病、梅毒、肿瘤等引起的溃疡.

  • 克罗恩病并发肠穿孔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穿孔1例

    作者:左振魁

    患者男,54岁.突发急性腹痛、发热、厌食、精神萎靡并逐渐加重3h入院.查体: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心率112次/min,体温38.5℃.实验室检查:WBC 19.8X109/L.腹部X线平片:肠管中等量积气,未见明显气液平面,膈下见明显游离气体.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并发肠穿孔.拟行阑尾切除术.术前于手术台上行肛门指检,发现直肠内有大量陈旧性血液,约1200ml,遂改变术式,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阑尾无管腔阻塞及充血水肿等炎性改变.

  • 直肠克罗恩病1例

    作者:邬建奋

    临床上常把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与溃疡性结肠炎、阑尾炎等进行鉴别,而直肠癌常与结肠癌等进行鉴别,但累及直肠的CD与直肠癌有时也极难区分,需仔细鉴别.近我科临床上遇到1例直肠CD患者,报道如下.

  • 克罗恩病肛瘘1例

    作者:李艳;褚行琦

    患者男,19岁.1年前因肛瘘在外院手术,术后未愈,因反复下消化道出血及肛瘘再次入院.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76g/L,白细胞9.0×L,嗜中性粒细胞0.84,淋巴细胞0.13,单核细胞0.4,血小板220×109/L,血沉20mm/h.

  • 炎症性肠病发病因素与治疗的新进展

    作者:王璐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传统治疗侧重于控制活动性炎症和调节免疫紊乱,常用的3类药物(水杨酸类、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对UC和CD的缓解率分别为80%和70%左右,约有1/3和2/3的病例终需手术治疗.随着IBD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在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与免疫异常等方面研究的重大进展,使IBD治疗从概念到具体措施都发生了深刻变化[1].

  • 溃疡性结肠炎、肠阿米巴病、克罗恩病的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

    作者:郝瑞贞;朱平均

    溃疡性结肠炎在临床上属常见病,肠阿米巴病与克罗恩病相对而言较少见,而三者的X线表现往往有很多相似之处,难以分辨,临床诊断较为困难,现分述如下.1 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表现腹部X线透视可发现有无肠梗阻及中毒性巨结肠;膈下的游离气体是否出现,鉴定有无肠穿孔发生.钡剂灌肠造影是检查本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了解结肠受累范围和程度,以及回肠末段情况,有无瘘管、息肉、癌肿等并发症.X线表现如下:(1)肠管边缘及黏膜皱襞的改变,肠管边缘模糊,黏膜皱襞失去正常形态,表现为粗大的纵行条状影像、沿肠管边缘出现毛刺状改变,有假性息肉时可出现多发性圆形缺损.

  • 克罗恩病保守治疗时的护理干预

    作者:孙明子

    目的:探讨克罗恩患者保守治疗时的护理干预。方法:针对疾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在对克罗恩病患者实施临床保守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可对患者起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有着重要意义。结论:通过护理可以使病人减轻各种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英夫利西单抗与肠内营养治疗Crohn病疗效观察

    作者:胡晓东;吕翠容;陈明

    目的 探讨英夫利西单抗与肠内营养治疗Crohn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于我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Crohn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英夫利西单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肠内营养联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对比两组CDAI、IBDQ、BMI评分、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CDAI评分比对照组低,观察组IBDQ、BMI评分比对照组高,以上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咽喉炎、腹泻、肝功能异常、荨麻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英夫利西单抗与肠内营养联合治疗Crohn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与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连续知识支持提高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卞金慧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不明确、反复发作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1].近20年,我国炎症性肠病发病率日趋增高,UC与CD的患病率分别约为11.6/10万和1.4/10万[2].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IBD的方法,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给患者带来生理痛苦的同时,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压力,造成其生活质量的下降[3].

  • 炎症性肠病73例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李晓萍;秦君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确诊的89例IBD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89例患者中,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71例,克罗恩病(CD)患者18例,男女比分别为1.63:1和1.57:1.UC患者与CD患者腹泻、便血、肠梗阻及肠外表现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BD患者以UC患者为多见,其一般症状较CD患者无显著差异,但较CD患者肠外表现较少,可结合肠镜、病理及其他检查等加以鉴别,明确诊断.

2040 条记录 100/102 页 « 12...94959697989910010110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