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影响局灶性脑缺血实验的有关因素

    作者:陈静;李树清

    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发病、死亡、致残率高而极大地危害着人类健康.因此,模拟人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建立重复性好、观测指标易于控制的脑缺血动物模型,一直是临床及基础研究所关注的课题.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物理方法诱导的脑缺血模型(包括:开颅机械闭塞大脑中动脉法、微栓子栓塞法、插线法、电刺激法、机械压迫皮质梗塞法)和化学方法诱导的脑缺血模型(包括:光化学法、化学物质直接损伤法、凝血酶促凝法、内皮素刺激法等)(另文).但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复制过程常会受到多种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尽可能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极为重要.本文就此综述如下.

  • 光化学法诱导大鼠脑皮质微血管梗塞凝血系统动态变化的研究

    作者:周薇;胡豫;魏文宁

    目的:探讨大鼠脑皮质微血管梗塞模型凝血系统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50只SD雌性大鼠,应用光化学法诱导脑皮质微血管梗塞模型,观察正常对照组、血栓形成2 h、4 h、6 h、24 h等不同时相大鼠血浆中组织因子(TF)含量、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的动态变化.结果:光镜和电镜的病理形态学显示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栓形成.血浆中TF含量4 h、6 h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 0.01) ;vWF含量2 h、4 h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分别小于0.01~0.05.PT 4 h组比正常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 APTT 4 h、6 h组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光化学法可诱导脑皮质微血栓形成.TF、vWF含量增高,PT和APTT缩短是血栓形成的促发因素和病理表现.

  • 光化学法诱导大鼠双侧海马梗死模型的建立

    作者:潘惠娟;李玲;刘卫;易南

    目的观察光化学法诱导双侧海马梗死后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及组织病理改变,为研究康复训练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建立动物模型. 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组,模型组用70 mg/kg体重的虎红联合冷光源照射双侧海马,3 d后观察其神经行为学及组织病理学改变,以评估模型的可行性. 结果光镜下模型组双侧海马内有明确梗死灶,梗死面积恒定.与对照组相比,大鼠双侧海马梗死后神经行为学改变明显(P<0.01). 结论光化学法诱导双侧海马梗死后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明显下降,有与海马梗死相符的组织病理改变,梗死模型稳定可靠.

  • 光化学法诱导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作者:王熠钊;黄晓琳

    建立一个适宜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jnjury,SCI)动物模型,是研究脊髓的损伤机制及治疗的基础.自1911年Allen首次用重物打击(weight drop,WD)法复制出SCI模型之后,人们又相继应用不同方法研制了多种动物模型.光化学法利用了光敏材料与光接触后发生的光化学反应,光化学反应物可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水肿和损伤,同时引起血小板活化聚集,与纤维蛋白一起导致血栓形成,从而使局部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

  • 脉冲磁场对老年大鼠肠系膜微循环血栓形成的影响

    作者:黄乃艳;王秋华;陈虹霞;张丽

    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血液粘滞度高,容易形成血栓,造成重要器官局部缺血、功能受损.磁场可扩张微循环、降低血液粘滞度[1,2],但对血栓形成是否有预防作用,尚无文献报道.本研究应用脉冲磁场对老年大鼠曝磁后,观察光化学法诱导的肠系膜微循环血栓的形成过程,探讨脉冲磁场对血栓形成的影响,以了解其对老年栓塞性疾病是否具有预防作用.

  • 生物血管支架材料上光化学法表面修饰的牢固性

    作者:乔刚;胡建国;吴忠仕;李小冰

    对生物支架材料进行表面修饰以期能提高其再内皮化,从而为临床提供一种理想的移植替代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1].检测修饰方法的可靠性和牢同性的研究,大多是在体外模拟体内血流的环境进行,体内检测的报道尚少,而直接建立动物模型进行检测具有更好的直观性.

  • 不开颅光化学诱导兔脑皮层梗死模型的建立

    作者:游宇;赵振伟;王梁;白卉;马钰;董秀珍;高国栋

    目的 建立一种不开颅的光化学诱导兔脑皮层梗死模型,以期为脑梗死疾病提供更为为仿真的实验研究手段.方法 兔30只,制备去除外板和板障而保留内板、直径为5 mm的颅骨骨洞,耳缘静脉注射荧光剂后应用LG-150B冷光源照射骨洞处30 min,24 h后进行5分制临床评价,48 h后处死取脑,常规病理切片.结果 模型制作成功率96.3%,病理切片显示梗死灶典型,可见组织片状坏死.结论 此模型建立方法方便可行,损伤小,维持了模型动物颅内环境的稳定,能更好地体现临床上脑梗死疾病的真实情况.

  • 光化学法诱导血栓形成在内耳缺血生损伤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张学渊;汪吉宝

    内耳疾病的病因有多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为内耳缺血性损伤。建立内耳缺血性损伤动物模型是研究内耳缺血性损伤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光化学法诱导血栓形成在内耳缺血性损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光化学法对豚鼠膜外半规管微循环的影响

    作者:吕凡;王利一;黄魏宁;宋海涛;龚霞;刘旭晖

    目的 探讨光化学法诱导豚鼠膜外半规管微循环缺血的可行性及其对前庭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4只豚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均以左耳为实验耳,取耳后径路,暴露上鼓室;实验组颈静脉注射2%四碘四氯荧光素二钠20 mg/kg、对照组注射0.5 ml生理盐水后,立即用波长为540±40 nm、光强为500 mW/cm2的冷光光纤持续照射左侧上鼓室内侧壁30分钟,术后两组立即各取4耳作内耳膜外半规管分离铺片,余8耳5天后作颞骨石蜡切片观察.结果 术后实验组豚鼠均出现向左侧的晃头动作及转圈、肌肉震颤、步调协调性差等表现;对照组仅2只出现静止时轻度晃头和肌肉震颤.膜外半规管分离铺片显示实验组4耳膜外半规管均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闭塞,血流中断,对照组毛细血管网无明显改变.颞骨石蜡切片可见实验组8耳壶腹嵴下毛细血管网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缩、闭塞,部分毛细胞变性、坏死、缺失;膜外半规管形态异常,扭曲变形,网状纤维萎缩,毛细血管闭缩,仅见少量红血球;对照组8耳壶腹嵴细胞界限清晰,纤毛清晰可见;壶腹嵴和半规管血流丰富,半规管管腔基本呈圆形,网状纤维无萎缩.两组均未见椭圆囊、球囊毛细胞明显异常.结论 光化学法可以诱导豚鼠膜半规管、壶腹嵴微循环局部缺血,壶腹嵴毛细胞损伤严重,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急性血管性眩晕发病机理提供参考.

  • 血液成分病毒灭活的研究进展

    作者:谭美芳;单桂秋

    临床实践证实,有多种病毒可经输血传播,引起输血后病毒性传染病,以脂质包膜病毒如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等危害极大,后果严重.由于常规筛选病毒性疾病的"窗口期"、"免疫静默感染"、试剂的敏感性,漏检或新型病毒出现以及各类病毒标志物筛查方法学的局限性,使得目前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仍存在一定的风险.为提高血液制品的安全性,除开展无偿献血者的筛查和病原体检测外,在保证不影响血液制品的结构、功能及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前提下,有必要对血液制品进行病原体灭活处理.本文从病毒灭活方法、血液成分的病毒灭活方面对国内外血液制品病毒灭活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核黄素光化学法灭活乙肝病毒的初步探讨

    作者:刘相富;黑子清;范蕊芳;林东军;黄品婕;袁青

    目的 研究核黄素光化学法对乙肝病毒的灭活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例,抽取其静脉血并使用核黄素光化学法进行病毒灭活,评价灭活效果;检测灭活前后红细胞功能.结果 以1600μmol/L核黄素灭活2 h,HBV DNA拷贝数明显减少(P<0.05);灭活后红细胞Na+K+-ATPase有所降低,丙二醛(MDA)明显增高(P<0.05),而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游离血红蛋白(FHb)、渗透脆性等无明显变化.结论 核黄素光化学法能部分灭活血液中乙肝病毒,对红细胞功能无明显影响.

  • 亚甲基蓝光化学法对全血中人免疫缺陷Ⅰ型病毒的灭活研究

    作者:张耀;熊鸿燕;马菲;鲍作义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与可见光联合作用对全血中人免疫缺陷Ⅰ型病毒(HIV-1)的灭活能力.方法以HIV-1为试验病毒,通过MB与可见光(640 nm)单独及联合作用于含病毒的模拟全血,采用MT4细胞感染法评价病毒的灭活效果.结果当全血中MB含量分别为5、l0、15 μnol/L时,以40000 Lux强度的可见光分别照射30、20、10 min,可完全杀灭试验滴度为105.78TCID50HIV-1病毒.结论亚甲基蓝光化学法可高效灭活全血中HIV-1病毒.

  • 淫羊藿苷防治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瑞霞;吴芹;龚其海;罗璨;石京山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Icariin,ICA)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学习记忆的保护作用,探讨ICA防治V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2-VO法)以及脑缺血再灌注方法(I10-R10-I10)制作VD大鼠模型,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ICA对大鼠空间辨别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用光化学法检测大脑皮层及海马组织中SOD活性、MDA和AChE含量,并检测大鼠血清中AChE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内AChE及ChAT的水平,并通过图象处理软件进行定量分析;HE染色切片光镜下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变化;电镜下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经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ICA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 噻唑橙光化学法对血浆中病毒灭活作用的研究

    作者:朱家明;杨玲玲;王卓妍;任芙蓉

    目的 探讨噻唑橙(TO)光化学法对血浆中伪狂犬病毒(PRV)和Sindbis病毒的灭活效果.方法 配制TO-血浆溶液并测量其吸收光谱,制作照射光源;以PRV和Sindbis病毒为指示病毒,加入血浆以模拟病毒污染血浆;测量病毒灭活动力学曲线;做TO浓度(C)、光照强度(C)、光照时间(T)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n=4)以确定优灭活条件;验证优条件下裸照、血袋充氧前后的病毒灭活效果.结果 TO-血浆大吸收峰位于476 nm处;病毒灭活动力学曲线显示:在T0 60 μmol/L、光强1.06E-01 w·m-2·nm-1条件下,时间5min,即可将血浆中绝大多数病毒灭活,此后进入平台期;正交试验显示:血浆中PRV及Sindbis病毒优灭活条件均为:I=1.33E-01 w·m-2·nm-1,T =20 min,C=80 μmol/L.在此条件下,灭活效果为裸照PRV≥6.13 LogTCID50(n=8),Sindbis病毒为(5.86±0.29) LogTCID50(n=8);血袋PRV (5.66±0.29) LogTCID50(n=4),Sindbis病毒(3.88±0.25) LogTCID50(n=4);充氧血袋PRV(6.32±0.55) LogTCID50(n=4),Sindbis病毒(6.00±0.35) LogTCID50 (n =4).结论 TO光 化学法可有效灭活血浆中病毒,氧含量的增加可以提高病毒灭活的效果.

  • 亚甲蓝光化学灭活对血浆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核酸降解的研究

    作者:郑岚;黄宇闻;曹文俊;倪小菊;莫琴;王迅;钱开诚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核酸在亚甲蓝光化学法(methelene blue photochemistry,MB-P)灭活病毒前后的变化,在全基因组水平分析MB-P对基因组各结构区段的降解作用.方法含HCV的血浆中加入终浓度为1.0μmol/L的MB,经约30000Lux强度的荧光照射后,在不同作用时间点取样;将HCV全基因组序列分为互相重叠的8个区段,分别进行RT-PCR,分析基因组核酸的完整性;同时运用实时定量PCR(real time-PCR,RT-PCR)技术观察核酸降解的动力学变化.结果基因组各区段RT-PCR结果发现,经过不同的光照时间,HCV基因组各区段的稳定性不同,第2、4、5、6区段对MB-P作用较敏感,基因组5'端区段和3'端区段经MB-P作用后的稳定性高于基因组其它区段;RT-PCR结果显示,随着光照时间延长,可被检测到的病毒核酸拷贝数逐渐下降.结论MB-P灭活过程中HCV基因组核酸被降解,而且基因组不同区段对光化学作用的反应性不同,提示RNA降解可能是病毒灭活的重要机制;检测病毒核酸稳定性以监测病毒灭活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 一、二类猝灭剂对病毒灭活和红细胞损伤的影响

    作者:王飞;王憬惺;杨显福;黄毅;黄雪松

    目的研究羟自由基(一类机制)、单线态氧(二类机制)在DMMB与M007光化学灭活病毒和对红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在光化学反应体系中加入羟自由基猝灭剂甘露醇、甘油,单线态氧猝灭剂色氨酸和叠氮钠,试验它们对灭活Phi6噬菌体的抑制能力以及对红细胞溶血、钾泄漏的防护作用.结果单线态氧猝灭剂可以明显抑制DMMB和M007光化学灭活Phi6噬菌体的能力,羟自由基猝灭剂对灭活Phi6噬菌体影响很小,而两类猝灭剂都对红细胞溶血有一定的防护作用.结论 DMMB、M007主要通过二类机制来灭活病毒,一、二类机制都参与了对红细胞的损伤.

  • 用于红细胞病毒灭活的酚噻嗪类光敏剂的筛选

    作者:王飞;王憬惺;杨显福;黄毅

    目的 筛选用于红细胞病毒灭活的光敏剂,并研究酚噻嗪类光敏剂的构效关系。方法 以 Phi6噬菌体为模型病毒,以红细胞溶血及钾泄漏作为红细胞损伤指标,研究一系列新合成的酚噻嗪类化合物以及亚甲蓝(MB)、二甲基亚甲蓝(DMMB)的病毒灭活能力和对红细胞的损伤情况。结果 灭活 Phi6噬菌体的能力DMMB>M007>M009>MB>M016>M012>M013>M011>M004>M002>M003>M015=M001;在灭活6Log10 Phi6噬菌体的条件下,对红细胞的损伤DMMB6.5Log10水疱性口炎病毒(VSV)、>7.0Log10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Ⅰ)、>9.9Log10 R-17噬菌体;M007可以灭活>6.5Log10VSV、>5.0Log10HSV-Ⅰ、>9.9Log10 R-17噬菌体。结论 酚噻嗪环上烷基化修饰可以提高光敏剂的病毒灭活能力,减少对红细胞的损伤。M007可能是继DMMB之后又一个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酚噻嗪类光敏剂。

  • 亚甲蓝光化学法对血浆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研究

    作者:钟锐;刘嘉馨;曾晔;何语良;袁理;王红

    目的 考察亚甲蓝光化学法中各种因素对血浆凝血活性和主要成分的影响.方法 将血浆分为3组,每组10袋(200 ml/袋),加入亚甲蓝至终浓度为1 μmol/L,分别采用照度为2 000 lux的红光(Ⅰ组)、10 000 lux的荧光(Ⅱ组)和30 000 lux的荧光(Ⅲ组)照射30 min,然后采用3种不同灭菌方式(高压蒸汽、环氧乙烷和辐照灭菌)的滤器过滤去除血浆中的亚甲蓝.检测处理前后血浆的PT、APTT、FⅧ、纤维蛋白原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加入亚甲蓝前后,血浆的PT、APTT无明显差异,FⅧ:C分别为(103.96±2.54)%vs(95.50±1.92)%.不同的光源光照后,3组血浆的Pr在光照前后无明显差异.Ⅰ、Ⅱ、Ⅲ组光照前后血浆的Afir分别为(34.93±1.26)s vs(39.96±2.54)8,(35.87±1.83)s vs(40.37±1.58)s,(35.73±1.92)s vs(41.66±2.01)s.光照后3组血浆的FⅧ:C的回收率分别为(89.05±1.36)%,(87.04±1.03)%,(84.62±0.51)%.采用不同灭菌方式的滤器过滤后,3组血浆的PT无明显差异.Ⅰ、Ⅱ、Ⅲ组血浆过滤前后的APTT分别为(39.96±2.54)s vs(41.37±2.14)8,(40.37±1.58)s vs(42.21±2.17)s,(41.66±2.01)s vs(55.64±2.34)s.3组血浆经滤器过滤去除亚甲蓝后的FⅧ:C的回收率分别为(93.75±1.23)%,(93.05±1.54)%,(58.6l±1.17)%.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病毒后滤除亚甲蓝的血浆的纤维蛋白原和总蛋白的回收率分别为(77.30±0.18)%和(9r7.57±1.78)%.结论 亚甲蓝光化学法中亚甲蓝、光源、过滤对PT无明显影响,但APTr有所延长,且FⅧ和纤原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高照度的荧光、辐照灭菌的滤器对APTT和FⅧ影响大.

  • 光照度对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的影响

    作者:刘静;刘军;樊晶;李浩泷

    目的 在亚甲蓝(Methylene Blue,MB)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的过程中,采用不同光照度对血浆进行灭活,探讨血浆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以找出对血浆影响小的灭活光照度.方法 将300袋机器单采血浆(200 ml/袋),处理为含MB浓度为1 μmol/L的MB血浆.分3组(100袋/组),分别置于3种不同光照度下处理35min(其它灭活条件相同),并检测血浆相关质控指标.结果 在MB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的过程中,不同光照度对血浆总蛋白浓度和凝血因子Ⅷ含量会造成不同影响,而对血浆其它主要成分和生化指标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初步证明,当可见光的光照度为30 000-33000 Lux时,MB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的主要成分和生化指标变化小,较适合于输注人体.

  • 噻唑橙光化学法病原体灭活对红细胞质量的影响

    作者:朱家明;杨玲玲;任芙蓉;王卓妍

    目的 评价噻唑橙(TO)光化学法病原体灭活处理对红细胞质量的影响.方法 设实验组(n=10):悬浮红细胞经TO光化学法处理后,在4℃储存0、7、14、21、28、35 d时,分别测定pH、溶血率、钾浓度、ATP浓度、2,3-DPG浓度;对照组(n=10):悬浮红细胞未经TO光化学法处理,测定时间、项目同实验组.结果 保存过程中实验组pH、2,3-DPG(μmol/gHb)及ATP( μmol/gHb)下降趋势均与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实验组分别从0d的7.03±0.07、9.43±1.14、4.23±0.58下降到35 d的6.57±0.06、0、2.40±0.49,对照组分别从0d的6.95±0.09、10.67±1.17、5.18 ±0.64,下降到35 d的6.57±0.07、0、2.99±0.44;实验组和对照组35 d储存期末ATP浓度分别为0d时的56.7%和57.7%.;实验组在储存期末,溶血率为(0.27±0.06)%,略高于对照组0.11±0.04%(P<0.05),仍满足溶血率≤0.8%的国标要求;钾外漏实验组较对照组增加,35 d时分别为(40.41±2.94) mmol/L和(28.33±3.34) mmol/L(P <0.01).结论 TO光化学法处理对储存过程中的红细胞的质量影响较小.

66 条记录 3/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