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用于我国新生儿HIV-1感染早期诊断的单管降落巢式三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 我国面临着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的挑战.发展经济、有效的新生儿HIV-1感染早期诊断方法至关重要.本研究拟结合降落PCR、巢式PCR、多重PCR技术,以期建立一种能够在同一个PCR反应体系中同时扩增Env、Gag、Pol三个基因区的单管降落巢式三重PCR方法用于我国新生儿滤纸干血斑样本(DBS)中的HIV-1前病毒DNA检测,并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样本采自云南、新疆、广西、河南四省HIV-1阳性母亲所生婴儿.用18个DBS样本进行方法优化(感染婴儿及未感染婴儿样本分别9个).采用由重组质粒及8E5细胞制备的涵盖HIV-1各亚型的DNA稀释盘确定方法的亚型适用性及检测下限.采用134个DBS样本进行临床评价(含25个感染婴儿的64个DBS样本及30个未感染婴儿的70个DBS样本).结果 所建方法对HIV-1 A、AE、AG、B、BC、C、D、F、H亚型均可适用,检测下限为3拷贝/PCR反应体系;其临床特异度100%,阳性检出率在3月龄时接近95%、6月龄时可达到100%.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能够检测出我国新生儿DBS样本中各亚型的HIV-1前病毒DNA,且省时、省力、节约成本,在我国新生儿HIV-1感染的早期诊断领域具备应用潜力.
-
微创斜穿引流等量置换血肿法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体会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CSD H )治疗方法比较多:小切口钻单孔或双孔引流术、锥颅双腔或单管冲洗引流术、硬通道冲洗引流术等;我科在综合微创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期间,采用微创斜穿引流、等量置换血肿法治疗CSD H 22例,未发生并发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AST彩显电源故障检修1例
彩显作为微机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大都采用单管脉冲式开关电源供电.其电路简捷,维修简单.现将1例开关电源中逆变整流输出部分故障检修介绍如下,见图1. 故障显示器加电源后,工作指示灯闪亮一下,荧屏无光栅.
-
BL-2模拟定位机维修两例
模拟定位机是进行放射治疗定位的必需设备,它一般以X线机为基础,配合机械旋转、计算机定位系统来完成对治疗部位的精确定位.BL-2型模拟定位机是北京宇华国际技术合作公司生产的,采用单床单管X线机作为基本构件.
-
KFⅡ-200mA X光机故障一例
故障现象:透视无射线,摄影正常,但照出的片子质量稍差.分析修理:该机为单床单管旋转阳极X光机.开机选择透视档,踩下脚开关JK,TC透视高压继电器工作,高压初级有输出,但mA表无指示.
-
F30-IIF型200 mA X线诊断机限时电路故障检修
本机由FSK131-1型控制台与FSB131-1高压变压器组件、XD51-20.40/10-T1A型X射线管组件,配置ZC05X-1型诊断床组成100*!kV,200*!mA单床单管医用诊断X射线机,该机目前在基层医院应用尚较普遍,故障率较低,可修复性好,现将笔者近检修的一例摄影限时电路故障总结如下,供同行检修时参考.
-
单管多重PCR体系检测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
α-地中海贫血(简称"α-地贫")是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之一.广东省普查资料表明[1],α-地贫杂合子发生率为7.3 %,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的发生率更高.其基因突变具有高度的异质性,主要为α-珠蛋白基因大片段缺失(缺失型),少数为碱基替代,几个核苷酸缺失或插入(非缺失型)[2],常见的3种缺失型α地贫分别是东南亚缺失型(--SEA)、右缺失型(-3.7)和左缺失型(-4.2).东南亚缺失型自身组合或与左、右缺失型相互组合可分别产生致死性的Hb Barts水肿胎和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的HbH病[3].
-
远近睾端输精管单管交叉吻合术的临床应用
多次输精管吻合术主要困难是医原性输精管严重缺失.1998年至2003年,我们采用一侧切口提取对侧远睾端输精管至切口侧与近睾端输精管对合延长输精管长度的方法施行显微外科输精管交叉吻合术6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腹腔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5例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发病急骤,并发症多,过去死亡率较高(40%~70%).近10年来,由于SAP诊疗技术的进步,疗效有很大提高,总的生存率在80%以上,但病死率仍达20%左右[1].我院自2000年3月至2003年11月收治的35例SAP均采用早期单管腹腔灌洗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XG5/125型X线机透视常见故障分析及维修
XG5/125型X线机是一款以立柱式机构为透视床的单管单床透视机,结构简便,适合作食道、胸部、四肢等部位的透视诊断,是普通患者查体的理想设备.我院体检中心启用至今,整体来说性能较为稳定,但透视自动千伏比较容易出现故障.现根据维修实际,介绍几种常见故障的榆杏与维修,供参考.
-
为单管单床诊断X线机加装保护功能
单管单床诊断X线机,目前在中小型医院还在广泛应用,该类机器使用起来大的缺点就是照相、透视时,管球要移来移去,不仅非常麻烦,同时也正是造成机器损坏的大隐患。 这类诊断X线机都配有电动诊视床,在透视时,床身直立,管球通过横臂被锁定于床身背面,当照相时,首先要打开固定横臂的锁定装置,移开球管,再按动床放倒按钮,使电动床向水平方向运动。在长期的维修工作中,经常发现由于操作人员的疏忽,在由透视状态转到照相状态时,忘记打开锁定装置,直接操作控制部分,使床放倒,结果造成严重的机器破坏,如:立柱抱筒破裂、球管震碎及旋转阳极定子线圈短路等等,由此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杜绝这种人为故障的产生,就在锁定装置的旁边适当位置安装一个微动开关,这个开关串接于床身放倒的控制继电器线圈回路中,当透视时,锁定装置使此开关断开,床放倒继电器在正常操作时不得电,只有打开锁定装置,此开关接通,床水平运动才能实现,这样有效地保护了由于误操作给机器造成的危害。 改装工作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已为多家医院进了改装,效果极佳。
-
KFⅡ-200 X线机旋转阳极启动电路故障1例
1 故障现象普通摄影时,按下手闸第一挡S1,无反应.2故障分析与检修(1)电路工作原理:该机为单床、单管双焦点旋转阳极X光机,故设有旋转阳极启动电路.
-
养生多食枸杞芽
《红楼梦》第六十一回“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冤决狱平儿行权”中写道:柳家的单管姑娘厨房,多买些鸡、鸭、鱼、肉,让人吃腻了,“连前儿三姑娘和宝姑娘偶然商议了要吃个油盐炒枸杞芽儿来……”这枸杞芽即枸杞的嫩芽茎。
-
两种双管高压注射增强方式对CT图像质量的效果对比
CT检查中的造影增强技术,是一项已被公认的标准CT检查技术[1].螺旋CT及高压注射器的使用,使CT增强方法和影像质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获得高质量的影像,不少学者对扫描技术、增强方式等问题进行了大量观察并提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鉴于双管注射明显优于单管注射,故本文探讨高压注射器的不同注射方式对CT图像质量的影响和对疾病诊断检出的帮助.报告如下.
-
单腔单管引流管闭合冲洗的护理
单腔单管闭合冲洗引流术对治疗慢性骨髓炎,急性化脓性关节炎,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开放性骨折和开放性关节损伤,创伤后软组织感染、坏死、骨外露、枪击伤清创术后均获得很好疗效.在整个治疗全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密切配合.现将单管单腔闭合冲洗引流的护理介绍如下.
-
OF-VP试验复合单管培养基制备与应用
用于区分细菌糖代谢类型的O-F试验(Oxidation-Fermentationtest),与细菌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是否产生乙酰甲基甲醇的V-P试验(Voges-Proskauertest),在细菌分类鉴定工作中是不可少的.目前,这2种市售的培养基制品均为单管,O-F试验培养基采用溴麝香草酚蓝(BTB)指示剂,鉴于BTB对一些海水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生长作用.为此,我们改用酸性复红(Andrade)指示剂,将O-F和VP 2种试验集合于1管制成OF-VP试验复合单管培养基,既节约成本,又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对110株临床常见细菌的接种试验表明,此种复合单管培养基的实用效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
硬膜外两点注药在宫颈癌手术麻醉中的临床观察
子宫颈癌子宫广泛切除淋巴清除术麻醉要求时间长、平面宽、肌肉松弛好.我们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配合手术共40例,其中单管(一点注药)20例,双管(两点注药)20例.
-
"单管三用培养基"制备与使用
从临床感染和食物中毒标本培养检出肠道致病菌,需要进行赖氨酸脱羧酶、靛基质和运动性试验,因市售的赖氨酸培养基质量不稳定,为此,我们自制出"LIM培养基"(Lysine Indole Motility Medium).本文,将此培养基改称"单管三用培养基",就制备与使用有关问题做进一步探讨.
-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术后单管引流与双管引流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单管引流与双管引流在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60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分为单管引流组与双管引流组,均行胸腔镜手术,单管引流组为在腋中线第6肋间安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至胸顶,双管引流组为在腋中线第6肋间及锁骨中线第2肋间各安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术后漏气时间、术后7d疼痛评分、肺不张、需再次置管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d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术后单管引流可取代传统的双管引流达到治疗效果,同时具有疼痛较轻的特点,临床操作更简单、更能改善患者舒适度,利于患者术后排痰和活动,值得临床推广.
-
醋酸加氢制乙醇单管试验研究及工艺包的研究等3项科技成果通过审查
2015年1月8日、12日,由中石化上海工程公司联合承担或独立承担的醋酸加氢制乙醇单管试验研究及工艺包研究、1800 kt/y MTO分离节能技术工艺包、聚乳酸中试技术研究等3项中国石化科技开发项目,通过中国石化科技部组织的专家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