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安徽省2010-2014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

    作者:邓舒;刘永孝;赵玉秋

    目的 分析2010-2014年安徽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安徽省2010-2014年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安徽省共报告340起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波及289 548人,发病10 192例,死亡1人.全省16个市的76个县区均有报告,马鞍山市、宣城市、黄山市是报告事件数较多的地区.以传染病类事件为主(91.76%,312/340),发生高峰期为3-6月和11-12月.结论 安徽省近年来发生在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较平稳,以传染病类事件为主,应加强学校各类传染病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同时加强健康教育与宣传,以减少中毒类事件的发生.

  • 永康市2008-2013年中小学生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方新艳;吕梅斋;鲍巍巍

    目的 了解2008-2013年永康市中小学生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有关部门进行学校传染病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永康市2008-2013年中小学生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永康市2008-2013年中小学生发生乙、丙类传染病共19种3 140例(死亡1例),6a平均发病率为457.56/10万.中小学生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低于同期全人群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 178.76,70.98,P值均<0.01).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风疹、肺结核、手足口病,占报告发病数的73.06%.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双峰分布.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57.71%.有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占51.24%.结论 学校传染病的防控重点为呼吸道传染病,乙类传染病防控的重点人群为高中生,丙类传染病防控的重点人群为小学生.各相关部门要按职责做好学校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有效预防中小学生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 厦门市幼托儿童2004-2013年传染病发病特征和趋势分析

    作者:刘红莲;颜玉炳;林勇;郑惠能

    目的 了解厦门市幼托儿童传染病发病特征和趋势,为制定相应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4-2013厦门市幼托儿童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3年厦门市共报告幼托儿童传染病19种10 840例,年均发病率为1 436.15/10万.报告1例死亡病例,死因为手足口病.乙类、丙类、非法定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33.68/10万、1 119.37/10万、183.10/10万,无甲类传染病.发病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手足口病(722.84/10万)、流行性腮腺炎(236.09/10万)、水痘(182.17/10万)、其他感染性腹泻(123.48/10万)、猩红热(60.15/10万).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分别为895.07/10万、530.74/10万、9.94/10万、0.40/10万,构成比分别为62.32%,36.96%,0.69%,0.03%.月份分布以5月(21.97%)和12月(8.63%)为高峰点,呈季节性双峰分布.报告2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发病数分别为28和2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厦门市幼托儿童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为丙类传染病,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其他感染性腹泻、猩红热居发病率前5位.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性传染病大幅下降.

  • 烟台市2011-2013年学校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张红杰;丛良滋;赵旭明;崔伟红

    学校是高度聚集性群居场所,具有聚集性强、接触范围广等特点[1],为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提供了条件[2].为掌握学校传染病的发病特点,探讨学校疫情暴发的危险因素,科学开展防治工作,现对烟台市2011-2013年学生传染病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 安阳市2008-2013年学生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孟巧玲;韩俊锋;包红红;张柱庆

    学校是学生聚集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在校学生是传染病的高发人群.随着近年来政府对学校公共卫生的日益重视,学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掌握河南省安阳市学生传染病的流行动态和发病特点,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达到保护学生身体健康的目的.现对2008-2013年安阳市学生法定传染病疫情做全面分析如下.

  • 淮安市2010-2014年学生结核病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丁守华;万青灵;邵文荣;何南江;张远涛

    目的 了解淮安市学生结核病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学校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2010-2014年淮安市学生结核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淮安市学生结核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1.84/10万,报告发病率从2010年的13.74/10万下降到2014年的7.12/10万(x2=15.27,P<0.01);学生涂阳肺结核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79/10万,报告发病率从2010年的7.96/10万下降到2014年的1.57/10万(x2=30.64,P<0.01).3-5月为报告发病的高峰期,其次为9,11月;男、女生患病人数比为1.61:1,男生发病率明显高于女生(x2 =9.20,P<0.01);患者平均年龄为(18.47±3.21)岁,15~ 19岁年龄段患者数多(55.14%),其次为20岁以上(36.68%).学生结核病占全人群患者比例由2010年的4.06%下降至2014年的2.04%.结论 2010-2014年淮安市学生结核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存在疫情高发月份和高发年龄.应采取综合措施继续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

  • 北京市西城(北)区2012年儿童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

    作者:孙小宇;刘潇潇;初艳慧;张震

    目的 了解2012年北京市西城(北)区托幼机构及学校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为预防手足口病聚集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2年北京市西城(北)区托幼机构和学校内发生的手足口病疫情报告、规模、分布特点、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北京市西城(北)区托幼机构及学校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35起,波及14 038人,共报告病例105例,平均罹患率0.75%;其中1人为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疫情来源以校医或园医报告为主,疫情持续时间中位数为12 d(1O~21 d);疫情报告时间以5-7月为主,占报告总数的80.00%.35起疫情中,实验室检测阳性21起.结论 托幼机构及学校是手足口病疫情高发场所,早期发现手足口病疫情是防止手足口病局部暴发的重要措施.

  • 某高校学生近5年就诊病例特征分析

    作者:黄志英;周维俊;黄沛;张曦芮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患病特征及疾病谱的变化趋势,为开展高校学生常见性疾病的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7年1月-2011年12月对大学生在校医院就诊病例逐例登记,按病种、年级、月份进行计数统计分析.结果 5a间在校大学生每年总就诊病例数变化不大,女生就诊病例数高于男生;患病病种按病例构成比从高到低分别是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胃肠炎、外伤、皮肤过敏、维生素B缺乏、沙眼、龋齿及牙周炎、真菌感染(癣)、月经不调和痛经、皮肤感染等.按每年各月份病例构成比从高到低是11,12,10,9,3,4,5,6月.结论 秋冬交际和新入学大学生因病就诊率较高,主要疾病为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

    关键词: 医院 疾病特征 学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表型研究

    作者:孙兆苓;朱惠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可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特征是持续性气流受限,通常为进行性,与气道和肺内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相关,且在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程发展和治疗反应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异质性。近来有学者试图通过提出不同的表型对这种异质性进行分析。 Han[1]等认为,在医学领域,表型研究的终目的是区分具有独特预后或治疗特点的病人群体。因此,慢阻肺表型是一种或几种能描述慢阻肺患者个体间差异的疾病特征,与临床预后(如症状、加重、对治疗反应、疾病进展速度或死亡)相关。从临床的角度,慢阻肺表型能将患者区分为不同的亚组,并提供预后信息,有助于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预后。这篇文章,我们将讨论几种慢阻肺表型,但目前对各种表型的机制研究尚不够深入。

  • 结核病定点门诊青少年肺结核患者初治35例分析

    作者:吴俊明

    目的 分析青少年肺结核病定点门诊就诊情况和登记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胸科医院内科2016年1~8月结防门诊登记本、肺结核患者登记本和青少年病案记录情况,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8个月期间,14~19岁青少年因肺结核就诊35人,占门诊总就诊量的5.2%,均有卡介苗接种史,痰涂片阳性率(25.71%)低,确诊时间较短(85.71%),32例(91.43%)属浸润型肺结核,34例(97.14%)单次痊愈;同时,31例(88.57%)患病年龄为17~19岁的青少年结核.结论 青少年结核患者具有严重感染,以17~19岁多见两个显著特点,结核病定点门诊应给予高度重视.

  • 胆囊癌肉瘤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

    作者:陈峰;蔡莹;何前进

    目的:总结胆囊癌肉瘤的临床特征及分析影响其预后的临床因素。方法以计算机自动检索结合人工手动检索的方式对 Web of Science、Pubmed、知网、万方和院内图书馆检索2015年12月前发表的有关胆囊癌肉瘤的文献资料分析,由3名研究人员对文献进行评价筛选后提取有用的临床资料以总结胆囊癌肉瘤的临床特征,应用 Log-rank 检验对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02例患者中男33例,女69例,男∶女=1∶2.09,年龄32~89岁,平均年龄(65.3±9.5)岁,病例分期:Ⅰ期0例,Ⅱ期29例,Ⅲ期18例,Ⅳ期26例,未知的29例,肿瘤大小为1.5~16.8 cm,平均大小为(7.32±2.17)cm;术后生存时间短者为12 d,长者为62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10.1±3.2)个月,其中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23.53%(24/102)、17.65%(18/102)和11.76%(12/102);应用 Log-rank 检验对患者生存率进行检验,发现国内患者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期显著低于国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Ⅱ期患者1年、3年和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Ⅲ期和Ⅳ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胆囊癌肉瘤具有较高的恶性程度、经治疗后预后较差的临床特征,预后因素与肿瘤所处分期有较大关联,同时人种的不同亦会对患者生存时间有影响。

  •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特点及血常规和血清酶学分析

    作者:魏艳艳;邹桂舟;叶臖;郜玉峰;夏国美;李芳;金蕾;魏峰

    目的: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通过血常规和血清酶学动态变化预测重症患者预后。方法对70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痊愈组和死亡组病程中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应用t检验和Spearman分析发现危重症及死亡患者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患者以中老年农民为主,多在5~7月份发病,17.39%患者有明确蜱叮咬史。14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20%。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畏寒寒战、全身不适、乏力、肌肉酸痛、纳差、腹泻、恶心、呕吐和头痛及咳嗽咳痰等。体征主要表现脑膜刺激征阳性,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伴触痛阳性。实验室指标异常主要为WBC、PLT降低,ALT、AST、CK、LDH升高。结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常伴有实验室检测指标明显异常,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神经系统损害、出血倾向及肺部重症感染,甚至感染性休克的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在诊疗过程中,宜采取有效对症支持治疗,尤其对重症患者需加强实验室指标的监测和病情监护。

  • 急性百草枯中毒108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研究

    作者:邢宏运;卞铁荣;李攀;徐祥梅;肖方莲

    目的 研究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毒急救中心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108的临床资料,根据疾病转归分为生存组53例以及死亡组55例,并随访半年,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108例患者中约90%来自农村;已婚人群占81.48%;生存53例,死亡55例,死亡率为51%.生存组平均服毒量为(22.08±5.32)mL,平均住院时间为(16.5±3.72)d,服毒到洗胃间隔时间平均为(2.00 ±0.49)h;死亡组平均服毒量、住院时间、服毒到洗胃间隔时间分别为(88.12±14.96)mL、(5.50±1.20)d、(8.56±1.65)h,死亡组平均服毒量远大于生存组,约为生存组的3.6倍;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减少,仅为生存组的1/3;服毒到洗胃间隔时间亦明显延长1.7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早期出现发热、血肌酐升高、肝功能损害及肺纤维化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2.20、8.35、8.84、50.68,均P<0.05).结论 急性百草枯中毒病死率极高,服毒量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关键因素.尽早行洗胃、血液净化,尽快清除毒物,尽可能减少毒物吸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早期发热、肝肾功能损害及肺纤维化提示预后不良.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泽普县15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特征分析

    作者:杜疆军;张学敏

    目的 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泽普县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13年2月至2017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泽普县人民医院急诊ICU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53例,对患者人群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预后及常见并发症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平均年龄为57.1岁,其中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者133例(86.9%),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者20例(占13.1%),患者多有胸痛(92.8%)、胸闷(85.6%)症状.STEMI中梗死部位为前壁者45例(33.8%),下壁者27例(20.3%),前间壁者15例(11.3%).溶栓患者73例,溶栓后血管再通率为93.2%.住院期间并发心源性休克者12例(7.8%),心力衰竭Killip3级以上者12例(7.8%),室颤者10例(6.5%).汉、维族患者在发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2,P<0.05),维族患者发病年龄低于汉族患者,两组性别,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t=0.86、0.65、1.14、0.23、0.27,均P>0.05).结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泽普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特征、临床表现、病程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有利于临床治疗该疾病.

  • 急性心肌梗死426例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莫华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药物治疗、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426例AMI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特征、诊断、治疗、并发症和预后等.比较老年(≥70岁)和非老年(<70岁)患者、男性和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老年AMI患者吸烟率明显较低(P<0.05),女性患者、有陈旧心肌梗死病史者、心功能≥Killip Ⅲ级者患病率明显增高(均P<0.05).老年和非老年患者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氯吡格雷等药物的应用上差异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均高于非老年患者(均P<0.05),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发病年龄明显大于男性患者(P<0.05),且吸烟率低,有明确心绞痛病史者比率高,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差(均P<0.05).除了营养心肌药物应用女性患者高于男性外,其他常规治疗药物应用比率、并发症及预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MI是危及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不同年龄患者有其各自临床特征,且不受性别影响.

  • 躯体化障碍临床特征及药物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作用

    作者:竺仁亚;王莹

    目的 探讨躯体化障碍(S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CCMD-3SD诊断标准的SD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应用躯体形式障碍症状筛查量表(SOMS-7)评定临床症状,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情绪状况.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两组均进行心理疏导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或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类抗抑郁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结果 114例SD患者临床出现疲劳乏力85例(74.6%),心悸80例(70.2%),头痛74例(64.9%),头晕69例(60.5%),睡眠障碍70例(61.4%),胸闷62例(54.4%),颈腰痛52例(45.6%),关节疼痛40例(35.1%),肢体麻木59例(51.8%),出现胃部不适症状者47例(41.2%).分析患者抑郁、焦虑情况显示:93例(81.6%)伴有轻度或中度抑郁症状,50例(43.9%)出现焦虑症状,同时合并有抑郁和焦虑症状者48例(42.1%).观察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头痛、疲劳、心悸、睡眠障碍、头昏等常见症状均缓解;与对照组比较,焦虑、抑郁等症状改善较明显(t =4.32、4.65,P<0.05),生活质量有很大提高(t=3.97、4.23、4.25、4.65、5.64、4.35、4.26、3.98,均P<0.05).结论 SD临床症状可涉及多个系统器官,症状复杂多样,其中慢性疼痛症状敏感性高.躯体症状、抑郁和焦虑情绪与患者的生命质量密切相关.小剂量SSRI类或SNRI类抗抑郁药物治疗SD效果较好,可以显著提高SD患者的生活质量.

  • 儿童性早熟21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德云;杨利琦;蒋惠珍;周美玲;张志红;丁金霞;李桢

    目的 探讨儿童性早熟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在我院儿科内分泌专业组诊断、治疗的资料完整的21例性早熟病例临床资料.结果 男孩1例,女孩20例,中枢性(真性)性早熟9例(其中1例为男孩),外周性(假性)性早熟9例,部分性性早熟3例,真性性早熟儿童多数表现为身高增速,骨龄提前,性腺增大,LHRH(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阳性.假性性早熟:多数可以问及可疑诱因,部分患儿有身高增速,但骨龄提前、性腺增大不明显.LHRH兴奋试验阴性.结论 性早熟儿童女孩明显多于男孩,女孩真性性早熟多数为特发性,多数性早熟儿童有相应诱因.骨龄测定、性腺BUS、LHRH兴奋试验在性早熟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 耳鼻喉门诊病人心理特点分析与心理护理分析探讨

    作者:李薇

    随机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耳鼻喉门诊病人患者200例(排除心理疾病,耳聋,智力障碍,恶性肿瘤者),其中中耳科患者90例、喉科50例、鼻科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护理外还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对比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疗效。观察组接受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患者接受专业心理护理后,可提升患者的接受度。对就诊者加强心理方面的护理与干预,可有效减轻就诊时患者焦虑的负面心理,从而树立积极的治疗信心,理性面对自身疾病。有利于医生的诊断与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促进了患者的健康恢复,降低死亡致残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耳鼻喉门诊病人心理特点分析与心理护理分析探讨

    作者:李薇

    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耳鼻喉门诊病人患者200例(排除心理疾病,耳聋,智力障碍,恶性肿瘤者),其中耳科患者90例、喉科50例、鼻科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常规护理外还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对比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疗效。观察组接受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患者接受专业心理护理后,可提升患者的接受度。对就诊者加强心理方面的护理与干预,可有效减轻就诊时患者焦虑的负面心理,从而树立积极的治疗信心,理性面对自身疾病。有利于医生的诊断与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降低死亡致残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预后。

  • 2010-2014年新疆某医院外籍住院患者人口与疾病特征变化趋势分析

    作者:王蓓;刘鹏;高红;向伟荣;朱登浩

    目的:调查分析某大型医院2010—2014年外籍住院患者人口与疾病特征变化趋势,为提高涉外医疗服务与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0—2014年收治的外籍患者,对其人口及疾病特征资料进行趋势分析。结果收治2816例外籍患者中男性1379例,女性1437例,平均年龄43.4岁,30~59岁患者居多,占58.8%,但20~29岁外籍患者人数构成呈上升趋势,反映新疆外籍就诊患者有年轻化态势,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2.57,P=0.011)。外籍患者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为哈萨克斯坦患者,占80.26%,5年中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俄罗斯患者构成比呈上升趋势(χ2=208.85,P<0.01)。肿瘤外科出院患者多,占10.05%。就诊疾病中主要以影响健康状况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多占14.10%,其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肿瘤,其中循环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患者构成比逐年下降,经χ2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35.174,P=0.019)。结论新疆外籍患者来源以中亚地区为主,医院应充分体现多元文化理念,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通过优化就诊流程,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和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充分发挥多学科协作,提供高效、优质的涉外医疗服务。

639 条记录 25/32 页 « 12...22232425262728...313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