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同步放疗与化疗尚没有实证可以替代头颈外科

    作者:屠规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意大利港口有一艘货船被炸翻,100吨氮芥在港口弥散引发了大范围化学药物损伤,导致科研人员对氮芥的医学应用进行研究[1].化学药物治疗于是兴起,经过半个多世纪实验室药物筛选和临床试验,成为一些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手段,作为肿瘤治疗三大手段之一,参与综合治疗.

  • 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Cyfra21-1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先发;谭静

    目的 探讨血清Cyfra21-1在头颈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随机选取的60例HNSCC患者,4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20名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清Cyfra2l-1检测.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NSCC组术前、术后7d,甲状腺良性肿瘤组术前、术后7d和健康对照组血清Cyfra21-1浓度分别为(6.49 ±2.90)、(3.39±1.45)、(2.01±0.83)、(1.98±0.85)和(1.90±0.69) ng/ml.HNSCC组术前血清Cyfra21-1浓度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肿瘤组(t=4.69,P<0.01)和健康对照组(t=5.74,P<0.01),统计学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甲状腺良性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血清Cyfra21-1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P > 0.05).HNSCC组术后7d血清Cyfra21-1浓度比术前明显降低,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t=3.57,P<0.01);而甲状腺良性肿瘤组术前和术后7d血清Cyfra2l-1浓度无显著性差异(t=1.92,P>0.05).HNSCC组术前血清Cyfra21-1浓度与肿瘤丁分级(t=2.35,P<0.05)和淋巴结有无转移(t=3.16,P<0.01)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而与性别(t=1.81,P > 0.05)和年龄(t=1.32,P>0.05)均无统计学差异.4例术后放疗后复发患者的血清Cyfra21-1浓度较术后7d明显升高.取甲状腺良性肿瘤组95%Cl上限值3.69 ng/ml为界,>3.69 ng/ml判定HNSCC的阳性诊断为标准,血清Cyfra2l-1诊断HNSCC患者敏感性为80.0%,特异度为91.7%.结论 血清Cyfra21-1对HNSCC的诊断、疗效评价、监测肿瘤复发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游离组织瓣在头颈外科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房居高;朱正宏;刘静明;王琪;倪鑫;黄志刚;尹卫红;韩德民

    目的探讨游离组织修复技术在头颈外科修复中的应用.方法统计分析用游离组织瓣修复60例各种头颈部组织缺损,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15~78岁;肿瘤性病变35例,其中恶性肿瘤30例;非肿瘤性病变25例.游离组织瓣的选择:前臂游离皮瓣32例,腓骨肌皮瓣14例,腹直肌瓣8例,背阔肌瓣1例,游离空肠2例,腓骨肌皮瓣与前臂皮瓣联合3例.结果60例患者组织瓣中57例全部成活,2例组织瓣大部分成活,坏死1例,成功率98%.各种并发症有13例,发生率21%.结论游离组织瓣是头颈部缺损较好的修复材料,可大限度的恢复功能与外形.

  • 基于外审意见探讨编辑对头颈肿瘤论文新意的挖掘

    作者:卢曦;沈懿;王楠;赵黎明;刘博

    学术期刊审稿普遍采用“三审制”,即编辑初审、专家外审和主编终审的审稿流程,专家外审意见尤为重要,其中新意是判断稿件的重要标准,是被录用的重要依据.基于专家外审意见结合头颈肿瘤稿件存在的问题以实例分析的形式探讨编辑对论文新意的挖掘,以期为作者写作提供帮助.

  • 正确把握头颈鳞状细胞癌临床治疗和研究的发展方向

    作者:李晓明

    头颈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占人体肿瘤发病的第6位,具有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的特性[1].虽然各项诊断治疗策略和技术在不断发展进步,但这类肿瘤的5年总体生存率并未得到明显提高.对于不同部位的头颈鳞癌,外科手术治疗的技术不断成熟,部分患者从中获益;综合与辅助治疗的策略不断涌现,单独应用或与外科手术结合能够提高肿瘤的控制率,多学科协作治疗头颈鳞癌是当前的主要发展趋势.虽然早期患者较中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好,但由于解剖因素和患者自我关注的意识差,多数头颈鳞癌患者就诊时已经属于中晚期.不管采取的治疗措施如何,治疗后复发和转移,仍然是影响头颈鳞癌预后的主要因素,头颈鳞癌的早期诊断和预警以及肿瘤对常规辅助与综合治疗(如放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的抵抗和不敏感仍然是这类肿瘤治疗中尚未彻底解决的实际问题.所以如何正确把握头颈鳞癌临床治疗和研究的发展方向,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总结起来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和入手.

  • 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头颈鳞状细胞癌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白静;宋琦;黄则雷;李晓明;崔兰珍

    目的 通过Meta分析客观评价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与单纯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鳞状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数据库中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7年2月,选择治疗组为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对照组为单纯同步放化疗.主要提取指标为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总体反应率(ORR)等,次要提取指标为3~4级不良反应,如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口腔黏膜炎、皮肤反应、恶心及呕吐和吞咽困难等.结果使用Cochrane协作组提供的RevMan5.3软件和Stata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6篇随机对照研究,其中英文5篇,中文1篇,共计1141例患者,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组659例,同步放化疗组48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肿瘤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进展(SD)、疾病进展(PD)、ORR及OS、PFS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3~4级不良反应,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组较同步放化疗组有较明显的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及口腔炎/口腔黏膜炎发生率(OR=6.99,95%CI:2.43~20.12;OR=1.92,95%CI:1.43~2.58),其他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两组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目前对于局部晚期头颈鳞癌患者,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较单纯同步放化疗,并不能有效提高患者总体反应率,不能有效延长总体生存时间及无进展生存时间;并且其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及口腔炎/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增加,其他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两组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

  • 头颈肿瘤术后缺损修复重建的回顾和展望

    作者:陈晓红

    回顾外科修复重建历史,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前的随意型皮瓣,即以随意分布的肌皮动脉穿支为血管的皮瓣。因其受到长宽比例的限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局部转移的轴型皮瓣,即皮瓣区域有轴心动脉和静脉,只要轴心血管足够长,可不受长宽限制。1973年McGregor和Morgan[1]系统描述了轴型皮瓣和随意型皮瓣。1979年Ariyan[2]首次报道用胸大肌轴型皮瓣一期修复头颈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从此开创了头颈外科修复重建的新时代。

  • 头颈部岛状肌皮瓣和皮瓣的改良设计及临床应用

    作者:陈晓红

    目的:探讨制作单一血管为蒂的头颈部局部带蒂肌皮瓣或皮瓣的安全性。方法解剖学观察20例胸肩峰动脉分支,观察远入肌点走行特征。通过术前超声观察和术中透视法观察定位远入肌点,在远入肌点上方1~2 cm断离肌肉,形成单纯动静脉血管为蒂的胸大肌岛状肌肌皮瓣。利用同样的技术方法,设计岛状的胸锁乳突肌、下位斜方肌的岛状肌皮瓣。结果解剖学观察胸肩峰动脉分支分为单支型12.5%(5/40),双支型67.5%(27/40),多支型20%(8/40)。术前超声定位胸大肌皮瓣的远入肌点成功率为29.1%(14/48),DSA成功显影乳内动脉穿支66.7%(12/18),共完成胸大肌岛状肌皮瓣48例,乳内动脉岛状皮瓣12例,颏瓣18例,下位斜方肌岛状肌皮瓣4例,胸锁乳突肌岛状肌皮瓣4例,颈横血管岛状皮瓣3例,胸肩峰动脉穿支的岛状皮瓣3例。失败2例,1例为胸大肌肌皮瓣的岛状设计中电刀误伤胸肩峰动脉胸肌支;1例为颈横血管浅支,术中修复扁桃体癌咽侧壁缺损。3例胸大肌部分坏死,清理完坏死组织,换药后痊愈。结论在头颈部设计单一血管为蒂的岛状肌皮瓣(皮瓣)的改良设计安全可行,在受区皮瓣容易塑形固定,供区不仅外形美观且功能保全。

  • 头颈部血管平滑肌瘤

    作者:朱国臣;肖大江;张永胜;孙屏

    目的:提高对头颈部血管平滑肌瘤(angioleiomyoma,ALM)的认识。方法收集并分析20例头颈部ALM的临床、影像、病理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女性多见,发病年龄平均52.5岁。无痛性肿块13例、鼻塞或(和)反复鼻出血4例、体检意外发现病变3例。B超示呈瘤体内有较丰富散在点状或条状血流信号;MRI示T1WI呈低-等信号,T2WI呈内部为非均质高信号、边缘为环形低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HE染色示血管壁平滑肌呈束状排列,血管壁增厚,管腔多呈裂隙状。免疫酶标检测示calponin、desmin和SMA阳性表达;部分病例孕激素、雌激素受体阳性表达。所有病例行肿块切除后无复发、恶变及转移。结论头颈部ALM行B超和MRI检查有助于诊断,组织学检查和免疫酶标检测可明确诊断,性激素可呈阳性表达,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伴随头颈外科发展

    作者:屠规益;王琪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创刊十年了.本文概述了伴随头颈外科发展的<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的成长历程,显示其不断发展和与时俱进的风貌.

  • 科学结论来自于正确分析临床资料-兼论化疗对头颈鳞癌的疗效报道

    作者:屠规益

    20世纪50~60年代化学药物治疗开始应用于肿瘤治疗以来,取得不少进展.成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对于头颈部肿瘤,尤其是鳞癌的治疗中,化疗的作用没有被临床试验所确定,尚处在"婴儿时期"[1].

  • 整合素与头颈部肿瘤(综述)

    作者:周佳青;周梁

    恶性肿瘤浸润主要包括细胞粘附、基质分解和细胞转移三个步骤.粘附分子在这些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整合素是粘附分子中重要的一类,它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细胞与细胞间的粘附.在头颈部肿瘤中其分布和表达异常,并参与癌细胞的浸润与转移.整合素与细胞的凋亡也有关.胞外环境可影响整合素的结合,一些细胞因子和二价阳离子可调节整合素的表达,影响细胞粘附.整合素与头颈部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故上述与整合素相关的调节因素正成为头颈部肿瘤治疗研究的新方向.

  • 头颈部恶性淋巴瘤(综述)

    作者:刘春青;梁传余

    恶性淋巴瘤可发生于全身各组织或器官,但大多数原发于淋巴组织或淋巴结,尤其是颈部淋巴结.因而在头颈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有重要地位.本文对其在头颈部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了总结.

  • 011EB病毒致瘤机制及其与喉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超;金德均

    EB病毒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某些人类肿瘤的致病因子,近几年来它与头颈部肿瘤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论述了EB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其致瘤的分子机制,它与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和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以及EB病毒与喉癌发生的相关性.

  • Wnt信号通路与头颈鳞状细胞癌

    作者:黄鑫;于锋

    Wnt信号通路是一条高度保守的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多种胚胎的发育过程.其通过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黏附、迁移和极性等,在机体发育及各种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们发现在多种人类癌症包括头颈鳞状细胞癌中此通路处于异常活化状态.因此,Wnt通路分子生物学机制与基因表达调节规律的研究对头颈鳞状细胞癌具有重要意义.现就Wnt信号通路与头颈鳞状细胞癌的相关研究近况做一综述.

  •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头颈部恶性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

    作者:于丹;文连姬;韩光红;刘岩;赵雪;齐欣萌;程金章;刘学识博杰;金春顺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是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抑制细胞中重要的一员,可以分泌多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免疫抑制介质和蛋白水解酶以促进肿瘤的发生、进展和转移.本文就近年来TAMs在头颈部恶性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循环肿瘤细胞在头颈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作用

    作者:王丽菲;赵留芳;李晓江

    肿瘤转移和重要器官功能的丧失是头颈部肿瘤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寻找一种比目前常用的方法能更早期且更可靠的确定肿瘤转移和复发,可以改善治疗和预后。已确定循环肿瘤细胞在一些实体瘤中的监测转移及预后中起重要作用,检测肿瘤患者特别是高风险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患者血液循环中的肿瘤细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头颈部肿瘤相关肿瘤循环细胞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寻找颈部转移癌不明原发灶的方法

    作者:裘轶辉;金杰;刘慧茹;宋大川;谢书华;肖汉琼;董晶

    颈部转移癌存在着一部分无法通过常规方法发现原发病灶的转移癌,即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癌,寻找出颈部转移癌的原发灶对于疾病的治疗有重要价值。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寻找颈部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癌方法也越来越多,寻找出颈部转移癌的原发灶对于疾病的治疗有重要价值,本文试对寻找颈部转移癌不明原发灶的传统及新方法做一综述。

  • 头颈部遗传性肿瘤概述

    作者:冯亚茹;陈晓红

    头颈部遗传性肿瘤主要包括家族性头颈部副神经节瘤、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家族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家族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神经纤维瘤病I型、神经纤维瘤病II型、家族性鼻咽癌及家族性鳞状细胞癌.本文从头颈部遗传性肿瘤的分类、临床特征、遗传学和治疗等方面做一综述.

  • 锁骨上皮瓣在头颈修复中的应用及进展

    作者:文锋;赵恩民

    头颈部手术的术后缺损修复是头颈外科医师面临的难点,目前应用于缺损修复的皮瓣很多,包括局部皮瓣、带蒂组织瓣及游离组织瓣,各种皮瓣均有其优缺点.锁骨上区是一个重要的皮瓣供区,其临近头颈部并且皮肤质地与头颈部相似,目前成为头颈修复皮瓣研究的热点,被越来越多的头颈外科医师应用并推崇.本文对锁骨上皮瓣在头颈修复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1684 条记录 13/85 页 « 12...10111213141516...848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