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探针熔解曲线分析技术快速检测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

    作者:陈兴;肖奇志;于雯;周玉球;谢建红

    目的:应用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3种常见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αT‐地贫)并进行临床评价。方法选取已经反向点杂交法(RDB)结合DNA测序方法确诊为3种常见αT‐地贫标本149份(羊水标本6份),其中血红蛋白(Hb)CS 63例、Hb QS 22例、Hb WS 43例和 Hb CS/Hb WS双重杂合子1例及20例正常α‐珠蛋白基因型,通过盲法方式,采用探针熔解曲线法进行检测其αT‐地贫以评价该技术的特异性、准确度和可靠性。结果盲法分析结果显示,探针熔解曲线法对αT‐地贫基因型经RDB结合DNA测序方法确诊的DNA标本的诊断准确度达到100%。结论探针熔解曲线法能快速准确检测3种常见αT‐地贫,可用于临床及产前诊断。

  • 实时逆转录PCR

    作者:舒朝忠;罗进勇;尹一兵;康格非

    实时RT-PCR是一种新技术,它利用荧光实时检测PCR反应,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节约时间.本文对分子灯塔、DNA结合染色、杂交探针和水解探针四种方法的原理、特点作了简要的介绍.并比较了三种可供选择的仪器,即ABI Prism7 700、Lightcycler和Biorad iCycler各自的特点.使用特定的仪器、选择不同的实时RT-PCR策略,可以将实时RT-PCR应用于绝对定量、检测点突变和等位基因、mRNA结合变量,并可通过优化设计,实现多重RT-PCR.

    关键词: 逆转录PCR 定量 探针
  • 基因芯片技术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屈雅川

    基因芯片(genechip)是生物芯片(biochip)的一种,是指固定于固相载体上的高密度DNA微点阵(DNA microarray),也就是将大量的靶基因或寡核苷酸片段有序地、高密度地排列在玻璃、硅等固相载体上,是生物芯片中早产生、现在使用广的一类芯片[1].

  • 超声诊断间质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例

    作者:曾智鸿

    患者女,37岁,因停经65d在外院诊断右侧宫角妊娠到我院就诊.经导尿管注射充盈膀胱后超声检查:子宫前位,体积增大,大小约9.3cm ×8.3cm ×8.1cm,肌层回声不均质,前壁见5.2cm×4.7cm减弱回声,后壁见1.8 cm× 1.4 cm减弱回声,子宫内膜厚0.8 cm,部分显示欠清晰.偏子宫右上方见大小约3.8 cm×2.8 cm× 2.6 cm的孕囊,内见近成形胎儿图像,可见胎心博动及胎动(图1).超声检查时行探针探测宫腔,观察到探针不能到达孕囊位置,始终处于其后下 方(图2).超声提示:①右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2子宫肌瘤.术中所见:子宫增大如2+个月孕,形态不规则,右侧输卵管间质部增大突起,径约5.0cm×4.0 cm×4.0cm,右侧圆韧带位于其内侧缘,突起处血供丰富,于该处作纵行切口,取出约4.0cm×3.0 cm×3.0cm完整孕囊,其内见成形胚胎,并见胎动.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挖除术.

  • 肝炎病毒诊断分型寡核苷酸芯片的制备与应用

    作者:孙朝晖;杨慧兰;危敏;王蜀燕;王从容;石玉玲;马文丽

    目的 研制联合诊断HBV、HDV、HCV及HCV分型的寡核苷酸(Oligo)芯片,并进行系列优化及临床应用性研究.方法 从GenBank数据库获取HBV全长DNA序列,HDV及HCV 4个基因型全长cDNA序列,根据BLAST分析结果获得HBV、HDV种属保守序列及HCV各型特异性序列,以作为设计Oligo探针的备选序列.用Array designer 3.0分别对BLAST检索所得的HBV、HDV种属保守序列和HCV型特异性序列逐一进行分析,设计长度均一的60 mer Oligo探针.从HBV、HDV、HCV种属保守序列和HCV型特异性序列中分别挑选出16、8、68条60 mer Oligo探针.Oligo探针合成和纯化后,用芯片打印仪固定在玻片上.为便于研究,先后制备了2种芯片,包括HBV、HDV诊断芯片、HCV分型芯片.采用限制性显示-PCR技术进行样品荧光标记后与芯片杂交,并根据杂交结果筛除了有非特异杂交和信噪比低于4.0的探针,选取高特异的探针制备了HBV,HDV、HCV联合诊断分型芯片.结果 从杂交效果来看,研制的Oligo芯片特异性较高,可有效用于HBV、HDV、HCV的联合诊断及HCV的分型.为了适应临床诊断的要求,对芯片进行了实验条件摸索和一些优化,均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 制备的肝炎病毒诊断分型芯片检测敏感性、特异性均佳,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下一阶段进行中试规模的临床血清样品检测做好了准备.

  • 纳米金探针在药物检测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高应梅;宋义;孙梅;刘松青

    纳米金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特性,作为光学探针及电化学传感器,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领域.该文阐述了近年来纳米金探针在药物检测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在药物分析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 基因传感器表面两种探针固定法的比较

    作者:陈鸣;府伟灵;张波;蒋天伦;俞丽丽;刘明华;俞凡;陈小兵

    目的比较基因传感器表面两种探针固定法的优劣.方法分别用巯基固定法及生物素-亲和素固定法将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的探针固定在基因传感器的金膜表面,比较不同探针浓度、不同靶序列浓度下反应所引起的频率的变化以及所用的时间.结果两种固定方法检测靶序列的灵敏度相当.生物素-亲和素法反应所需的时间较短,且具有放大效应,能结合上更多的探针并检测到更多的靶序列,但操作较为繁琐.巯基法操作较为简单,但所需的反应时间较长.结论两种探针固定法各有利弊,实际操作中应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

  • 适配子型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探针固定方法的研究

    作者:齐永志;府伟灵;姚春艳

    目的 比较金膜表面两种探针固定法的优劣,选择适配子型压电传感器探针固定的佳方法.方法 用巯基固定法及生物素-亲和素固定法将针对人IgE的适配子探针固定在压电传感器的金膜表面,对不同浓度IgE引起的频率变化进行检测.结果 与巯基法相比,生物素-亲和素法固定探针压电传感器频率下降更为明显,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0.1~2.5 mg/L浓度范围内IgE浓度与频率变化呈明显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0.994 5.结论 在压电基因传感器探针固定中效果良好的巯基法在适配子探针固定中并不适用,生物素-亲和素法在适配子压电传感器探针固定中有明显优势.

  • 探针浓度对压电传感器基因杂交效应的影响

    作者:刘明华;府伟灵;汪松林;黄庆;陈鸣

    目的探讨探针浓度对压电传感器基因杂交效应的影响.方法9种浓度的探针与同一浓度的靶序列在压电传感器阵列上进行杂交,计算机采集并分析传感器频率数据,比较各探针浓度下固定前后频率差、杂交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杂交前后频率差,同时,根据较低浓度数据得出的杂交动力学参数,计算各浓度下的频率变化理论值.结果随探针浓度增加,固定引起的频率变化值逐渐增加;杂交时间有缩短趋势;杂交前后的频率差值在探针浓度较低(1 nmol/L~0.5 μmol/L)时逐渐增大,而探针浓度较高(1.0~3.5 μmol/L)时反而减小.高浓度时杂交前后频率变化理论值与实际值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在石英晶体传感器阵列上,基因杂交效率随探针浓度增加而增大,但探针浓度过高反而抑制杂交,其原因可能主要在于探针之间的空间构象关系和静电排斥.

  • 快速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方法的应用评价

    作者:叶跃红;陈维贤;聂红;张莉萍

    目的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两种快速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和临床实用性进行评估. 方法临床分离的215株葡萄球菌中,120株MRS同时采用mecA基因探针快速分析、PBP2a快速检测和甲氧西林琼脂筛选平板,并与mecA 基因的PCR分析比较.结果 mecA基因探针快速分析鉴定MRS的灵敏度为97.7%,特异性为100%; PBP2a快速检测的灵敏度为97.7%,特异性为100%,甲氧西林琼脂筛选平板的灵敏度为97.7%,特异性为85%.结论两种快速检测方法都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单易行的特点,是常规实验室检测MRS可靠的分析方法. PBP2a分析方法因其不需特殊设备、更快速而将有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淋病奈瑟菌感染的实验诊断进展

    作者:向华国;熊礼宽;涂植光

    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全世界每年约有600多万人感染此病.NG慢性感染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特别是女性.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引起盆腔炎、异位妊娠、不孕不育和前列腺炎等.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对于合并感染的患者进行抗菌治疗能有效减少HIV的传播.故早期诊断NG感染尤为重要,下面就其实验诊断做一简述.

  • 米索前列醇对绝经后妇女宫颈扩张作用探讨

    作者:张俊辉

    妇女绝经后,生殖器萎缩,宫颈组织变硬,弹性差,宫颈扩张困难,部分绝经后妇女甚至探针亦无法通过宫颈内口,使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难度增大.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扩张宫颈方法非常重要.近年来,米索前列醇已广泛应用于早孕人流和足月妊娠引产中扩张宫颈,效果显著,周钱丹等[1]报道有效率达86.67%,而对非妊娠子宫的宫颈扩张作用报道甚少.2003年4月~2006年2月我院对常规方法初次取环失败者再次取环前2h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获得满意的宫颈扩张效果,现报道如下.

  • 双子宫畸形左侧妊娠1例

    作者:谢微波

    患者,女,38岁,G4P1.因停经53d,于2002年5年8日来本院门诊.7d前在院外人流术2次,均因探针难以进入宫腔而失败.入本院后,B超TV-SHG示双子宫,B超声学造影插管可以顺利进入左侧宫腔.左侧宫腔内见胚囊30mm×37mm×15mm,右侧子宫83mm×46mm×35mm大小,阴道检查见单宫颈,于子宫峡部分开,子宫体清楚分成2个,左侧子宫7周孕大小,软,右侧子宫饱满.以"双子宫畸形,左侧子宫妊娠"收住入院.

  • 探针浓度对肽核酸石英谐振式基因传感器阵列杂交效应的影响

    作者:陈鸣;府伟灵;刘明华;张波;蒋天伦;陈庆海;汤万里;徐世军;蔡国儒

    目的探索不同肽核酸(PNA)探针浓度对PNA石英谐振式基因传感器阵列杂交效应的影响.方法石英谐振式基因传感器阵列表面分别固定上0.005、0.01、0.05、0.1、0.5、1.0、1.5、2.0、4.0μM的bis-PNA探针后,观察其固定以及与相应的HBV靶序列杂交时频率的下降值及反应所需的时间.结果探针固定引起的频率变化值先升而后趋于平缓,而与HBV靶序列杂交所引起的频率变化值却是先升后降,以1.5μM探针浓度为分界线;杂交平衡时间上各组间未见明显的变化趋势.结论 1.5μM bis-PNA探针固定浓度为适宜.

  • 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配合与体会

    作者:谢萍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利用超声乳化仪,通过眼球上的小切口,伸入一微型探针,以高频超声波将混浊的晶体乳化后吸出,同时植入人工晶体,切口不需要缝合.手术时间短、切口小、疼痛轻、愈合快、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且不必等待白内障"成熟"等特点,因而成为目前治疗白内障先进、有效、主流的手术方法.2007年9月~2008年12月白内障超声乳化加入工晶体植入术手术配合76例,手术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配合体会如下.

  • 968名小学生龋病调查

    作者:司徒炜敏

    为了解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更好地开展儿童少年口腔卫生保健,在2000年6月对段塘小学进行了一次龋齿患病情况调查,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段塘小学学生968人,年龄为7~12岁,男499人,女469人.1.2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诊断标准,由经过培训的医生在自然光线下,利用探针、压舌板,采用口内直视法进行检查.

  • 原子力显微镜碳纳米管探针的制备及其生物学应用

    作者:赵铁强;国立秋;董申;张飞虎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具有原子级分辨率,探针是决定其分辨率的核心部件.碳纳米管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理化性质,成为理想的AFM探针.碳纳米管探针可用手工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在多种蛋白质、核酸、细胞的研究中,碳纳米管探针不仅能获得高分辨率的图像,还有助于判断特定的DNA序列及确定单元型,必将在生物学领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采用探针D13S319和D13S25检测多发性骨髓瘤13q14缺失

    作者:陈丽娟;李建勇;朱雨;仇海荣;张苏江;钱思轩;徐卫;陆化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以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和异常积聚为特征的肿瘤.核型异常是MM主要的预后因素之一,13q14缺失是常见的一种染色体异常[1,2].间期荧光原位杂交(interphas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I-FISH)技术的应用不受细胞分裂相的影响,高纯度细胞分离技术之一的磁珠分选系统(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ing,MACS)富积了骨髓瘤细胞,因而二者结合大大提高了MM核型异常的检出率.我们应用该两项技术,采用位于13q14的序列特异性DNA探针D13S319和D13S25,对42例初治MM患者的13q14缺失进行了检测分析.

  • 非同位素标记双向杂交法筛选差减文库

    作者:罗敏捷;来茂德

    目前用于差减文库筛选的方法有多种,其共同的缺陷在于敏感性低,而且多数是运用同位素法进行的,具有一定的损伤性.我们运用DIG法标记双向差减文库探针进行差减文库筛选.1 材料与方法1.1 差减文库运用PCR SelectTM cDNA Subtraction Kit(Clontech公司)构建3个差减文库,即以腺瘤为检测cDNA、远端粘膜为驱赶cDNA的差减A-N文库;以腺癌为检测cDNA、远端粘膜为驱赶cDNA的差减T-N文库;以腺癌为检测cDNA、腺瘤为驱赶cDNA的差减T-A文库.所用载体为pGEM-T Easy Vector(Promega公司),分子量为3015 bp.插入片段的两端带有接头序列,其中含有PCR扩增的引物序列,包括NP1引物:5′-TCGAGCGGCCGCCCGGGCAGGT-3′;NP2R引物:5′-AGCGTGGTCGCGGCCGAGGT-3′.

  • 电磁作用对直肠癌的诊断:初步结果

    作者:周寅

    虽然结肠镜对结直肠癌的筛选很有效,但其高成本和低依从率促使人们寻找其他方法.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运用非线性可调节的振荡器(TRIMprobTM)进行直肠癌检测的可行性.Vannelli A, Leo E, Battaglia L等人检测了在2006年3~9月期间的228例患者(男115例,女113例): 114例患者经结肠镜检查诊断为直肠癌,114例患者结肠镜检查阴性.用TRIMprobTM探针在患者骨盆区表面移动进行检测.

470 条记录 19/24 页 « 12...1617181920212223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