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疆某院5年间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头孢菌素酶的分布及耐药特征分析

    作者:王晓丽;葛亮;李兴华

    目的 了解该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在感染中的分布及耐药特征.方法 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的GN鉴定卡;药敏实验采用纸片扩散(K-B)法;双纸片增效法检测ESBLs;头孢西丁三维实验法检测AmpC酶;应用Whonet5.6、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1 134株大肠埃希菌,主要来自尿液、呼吸道痰及气管抽吸物,分别占38.45%、37.65%;其中老年病科分离率高,占17.72%;检出产酶株637株,占56.17%.单产ESBLs、单产AmpC及同产ESBLs+AmpC的大肠埃希菌分别为555、23、59株,分别占48.94%、2.03%、5.20%.产酶检出率高的是老年病科,占67.16%.5年间以2015年的产酶检出率高,占63.68%.各年龄组中产ESBLs与AmpC检出率,以大于75岁年龄组高,占66.33%.产酶株与非产酶株对氨曲南、头孢一到四代、加酶抑制剂的阿莫西林/棒酸、替卡西林/棒酸、氨苄西林/舒巴坦;氨基糖苷类的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喹诺酮类的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磺胺类的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等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产ESBLs与AmpC菌株中出现了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细菌.单产AmpC大肠埃希菌耐药率相比于单产ESBLs要高,同时产ESBLs与AmpC大肠埃希菌耐药率相比于单产AmpC和单产ESBLs更高.总耐药数据显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抗菌活性强,其他依次是头孢替坦、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西丁.结论 产酶的大肠埃希菌耐药严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率.

  • 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产AmpC酶状况及耐药性检测分析

    作者:李文波;刘琼;卢青云;高武;刘丽华;王沛;张玉娟

    目的 探讨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医院内感染现状及对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对临床标本进行分离鉴定,采用K-B法对常规药物进行耐药性检测,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三维法检测AmpC酶.结果 在331株革兰阴性杆菌中检出产AmpC酶109株,产酶率为18.4%,产酶菌株对第3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环丙沙星及含酶抑制剂复合物药物敏感率下降明显,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丁胺卡那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28%(2/61)、44.26%(27/61)、31.1%(19/61),产酶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耐药与产AmpC酶有关,治疗该菌感染应选用亚胺培南、第4代头孢菌素等.

  • 某地区分离自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产ESBLs、AmpC酶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检测

    作者:周强;张文;邓晨晖

    目的 分析肠杆菌科细菌临床分离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酶)情况,及其与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该地区12家医院2009~2010年分离自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呼吸道标本的肠杆菌科细菌1 612株,双纸片增效法检测ESBLs、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K-B纸片法检测菌株耐药性,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612株细菌中,产ESBLs和AmpC酶菌株检出率分别为45.0%(726/1 612)和11.6%(187/1 612),产酶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酶株;未检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菌株.结论 分离自该地区呼吸道感染患者呼吸道标本的产ESBLs和AmpC酶肠杆菌科细菌具有多药耐药性,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耐药性的水平传播.

  • 双纸片抑制增效试验在 AmpC 酶检测中应用分析

    作者:郑港森;张加勤;黄朝阳;马晓波

    目的:探讨分析双纸片抑制增效试验在肺炎克雷伯菌产 AmpC 酶的检测应用,评价该方法在临床实验室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法,头孢西丁三维试验,双纸片抑制增效试验,以及耐药基因多重 PCR 技术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检测。结果137株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中,对头孢西丁不敏感的菌株共有22株,头孢西丁三维试验阳性有11株;双纸片抑制增效试验 FOX/FOX+PBA 双纸片组中阳性有18株,CTT/CTT+PBA 双纸片组中阳性有11株;多重 PCR 技术检测阳性有19株。头孢西丁三维试验阳性结果与 PCR 结果符合率为47.4%(9/19),双纸片抑制增效试验中,CTT/CTT+PBA 双纸片组阳性结果与 PCR 结果符合率为57.9%(11/19);FOX/FOX+PBA 双纸片组阳性结果与 PCR 结果符合率为94.7%(18/19)。结论双纸片抑制增效试验,其方法简便,结果准确性高,其中 FOX/FOX+PBA 双纸片组可应用于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产 AmpC 酶的检测。

  • 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头孢菌素酶状况及耐药性研究

    作者:唐劲松

    目的 了解本院目前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菌种分布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情况,分析产酶菌耐药谱特征.方法 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细菌鉴定与药敏系统对革兰阴性杆菌进行鉴定,对可疑产ESBLs、AmpC的菌株,用标准纸片扩散法和三维试验法进行两种酶的表型确证,再用纸片扩散法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检出单产ESBLs、单产AmpC、同时产ESBLs和AmpC的细菌分别为175株(43.8%)、54株(13.5%)和28株(7.0%).ESBLs检出率以肺炎克雷伯菌高,为60.3%;AmpC检出率在阴沟肠杆菌中高,为46.7%.单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以及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敏感性较高,耐药率分别为2.3%、26.3%和33.1%;单产AmpC菌株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吡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分别为3.7%和29.6%;同时产AmpC和ESBLs的菌株仅对亚胺培南敏感,未发现耐药株.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产ESBLs、AmpC率较高,该类菌对大多数新型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对亚胺培南敏感.

  • 对肺炎克雷伯菌产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郑港森;宋秀宇;黄朝阳;吴维生

    目的 对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产β-内酰胺酶情况以及不同产酶模式进行耐药性分析.方法 采用法国BioMerieux 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推荐的纸片表型确证试验.头孢菌素酶(AmpC)的检测,采用头孢西丁纸片琼脂法筛选,筛选阳性菌株再经改良三维试验确证为AmpC阳性菌株.结果 137株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和AmpC的阳性率为37.2%和8.8%,其中ESBLs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的阳性率为58.3%.产ESBLs的菌株对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及安曲南的耐药率均为100%,此外,AmpC阳性菌株对头孢替坦的耐药率为41.7%.二者对亚胺培南及厄它培南耐药率低,均为0%.结论 β-内酰胺酶的产生是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然足产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有效抗生素.

  • 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分泌物肠杆菌产β-内酰胺酶研究

    作者:李昌庆;杜坤;杨红英;李新丽

    目的:分析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分泌物的肠杆菌中产β-内酰胺酶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三维抑制试验回顾性分析2012~2013年625例确诊为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送检的分泌物经中的肠杆菌产头孢菌素酶(AmpC)、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SSBL)的情况。结果各种肠杆菌β-内酰胺酶表型中,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产 ESBLs≥25%属于高产类型;阴沟肠杆菌产AmpC≥25%属于高产酶类型,且所有菌株产β-内酰胺酶均大于或等于10%,提示在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体内肠杆菌β-内酰胺酶表型比例较高。结论针对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合理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避免耐药株产生显得非常重要。

  • 某院2011-2017年非痰标本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谢朝云;熊芸;覃家露;孙静;杨怀;杨忠玲;熊永发

    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7年10月某院非痰标本中分离出的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阴沟肠杆菌,采用低抑菌浓度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三维试验法确证产AmpC酶情况,采用双纸片协同扩散法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结果:该院非痰标本中共分离出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546株,占非痰标本病原菌总数的4.80%(546/11375),占阴沟肠杆菌总数的38.97%(546/1401);检出率排序前3位的非痰标本依次为伤口分泌物(27.29%)、中段尿(25.82%)、血液(21.79%),检出率较高的科室依次为重症监护病房(ICU)(22.89%)、神经外科(18.68%)和普外科(16.67%).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对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40%,其中不同年度该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呋喃妥因、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妥布霉素、米诺环素的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2%.546株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中,共检出产ESBLs菌株68株,其2011-2017年的检出率依次为5.77%、6.06%、8.70%、10.26%、13.79%、17.35%、18.75%.结论:该院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主要来自于伤口分泌物、中段尿等标本,且集中于ICU、神经外科等科室.该菌耐药情况严峻,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上升明显;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逐年上升;但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可将其作为经验首选药物.临床应加强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耐药及产酶情况的监测,并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阻止或延缓其耐药率的快速上升.

  • 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3月革兰阴性杆菌产ESBLs和AmpC酶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闫丽娜;吴晓松;黄珈雯;余广超

    目的:了解我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3月临床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检测革兰阴性杆菌产β-内酰胺酶情况,双纸片法检测产ESBLs情况,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产AmpC酶情况,以确定产酶表型.用K-B法进行药敏检测.结果:103株革兰阴性杆菌中,单产AmpC酶菌42株(40.8%),单产ESBLs菌21株(20.4%),同时产ESBLs和AmpC酶菌12株(11.7%).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含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较低.非发酵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各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结论:各革兰阴性杆菌产酶菌株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产ESBLs和AmpC酶可能是导致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

  • 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头孢菌素酶和qnr基因检测及耐药分析

    作者:张欣欣;王勇;杨庆斌

    目的:检测痰标本中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头孢菌素酶(AmpC酶)和qnr基因的存在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痰标本中分离到的肺炎克雷伯菌114株,用琼脂稀释法检测耐药性,三维试验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法检测ESBLs酶、AmpC酶及qnr基因存在情况。结果114株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阳性58株(50.88%),产AmpC酶14株(12.28%),同时产ESBLs和AmpC酶10株(8.77%),qnr阳性2株;产酶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不产酶株。结论痰标本中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的检测率较高,多重耐药明显;碳青霉烯类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 腹腔与胆道感染产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王忠义

    目的 探讨腹腔与胆道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改良三维试验法检测80株大肠埃希菌产ESBLs和AmpC酶的情况,并采用纸片扩散(K-B)法检测大肠埃希菌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 从80株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检出单产ESBLs 25株,单产AmpC酶8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4株,检出率分别为31.25%,10.00%,5.00%.产酶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不产酶菌株(除哌拉西林他巴唑外).结论 腹腔与胆道感染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是产AmpC酶和ESBLs,对产酶菌株临床经验用药应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 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头孢菌素酶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张继付

    目的 探讨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茵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酶)的情况及其耐药性分析.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确证法检测ESBLs,酶提取物三雏试验方法检测AmpC酶,并检测大肠埃希菌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 120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产酶菌株69株,检出率为57.50%,其中单产ESBLs 38株(31.67%),单产AmpC酶17株(14.17%),同时产ESBLs和AmpC酶14株(11.67%);大肠埃希菌产酶菌株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平均水平(除亚胺培南外).结论 尿路感染对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是产生AmpC酶和ESBLs,对产酶菌株临床经验用药时应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 宁波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质粒AmpC酶基因检测

    作者:顾欣;毛雄英;王卫华;汪丽;吕婉飞

    目的 了解近年宁波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中质粒AmpC酶基因流行状态.方法 用K-B法对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作耐药表型分析,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mpC酶基因,然后用三维试验予以证实.结果 140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AmpC醇基因阳性率2009、2010、2011年分别为4.4%(2/45)、8.6%(3/35)、13.3%(8/60);其中2009和2010年所检出的均为DHA基因型,2011年分别从2株大肠埃希菌和1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ACT-1基因.结论 宁波地区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AmpC酶基因的流行率有增长趋势.

  • 海口市人民医院同产ESBLs和AmpC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吴多荣;赵玮娜

    [目的]分析同产ESBLs和AmpC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收集海口市人民医院2006年11月~2007年10月非重复大肠埃希菌298株,采用确证试验和三维试验分别进行ESBLs和AmpC酶测定. [结果]298株大肠埃希菌ESBLs阳性65.4%(195/298),其中对头孢西丁耐药的占30.5%(91/298),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中AmpC酶检出率为7.7%(23/298);同产ESBLs和AmpC酶大肠埃希菌对15种抗生素的药敏结果除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显示100%敏感外,对其余β-酰胺类抗生素特别是3代头孢的耐药率为100%,对其他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产ESBLs株或不产ESBLs株. [结论]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是其产生ESBLs和AmpC酶,建议对产酶菌株临床经验用药可选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 青霉烯类酶抑制剂的进展

    作者:刘浚;韩红娜

    多种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是引起β-内酰胺抗生素失活的主要原因.克服这种作用的手段有两个:(1)使用对β-内酰胺酶氢解作用稳定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2)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具有使β-内酰胺酶失活的酶抑制剂联合用药.克拉维酸,舒巴坦和他唑巴坦已成功应用于临床.克拉维酸较低浓度可抑制质粒介导的TEM,OXA,PSE酶和金葡菌产生的青霉素酶(Class Ⅲ),但对头胞菌素酶(ClassI)无效;舒巴坦抑酶谱与克拉维酸相似,活性则稍差;他唑巴坦的抑酶谱及活性与克拉维酸接进,且更稳定,但同样对头孢菌素酶(Class I)仅有中等活性.

  • 临床分离产头孢菌素酶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研究

    作者:余娴;凌保东;周岐新;雷军;谢勇恩

    目的:研究我院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检出率、耐药情况及ampC基因型.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耐药阴沟肠杆菌15株;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NCCLS方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MIC值;PCR扩增检测ampC基因及序列测定.结果:15株菌中8株菌(53.3%)产AmpC酶,3株菌(20.0%)产ESBLs.产AmpC酶的菌株除对亚胺培南全敏感外,对其它抗菌药不同程度耐药.5株菌的ampC基因与阴沟肠杆菌ECLC074的ampC基因100%同源,3株菌与之99%同源,2株菌的AmpC酶发生了1个氨基酸残基的改变.结论:产AmpC酶是阴沟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阴沟肠杆菌ECLC074 ampC基因是我院主要的阴沟肠杆菌ampC基因型.产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常呈多重耐药,亚胺培南是治疗此类菌所致感染的有效药物.

  • 临床分离产AmpC β-内酰胺酶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凌保东;余娴;谢勇恩;雷军

    目的 研究我院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的产AmpC酶耐药情况及ampC基因型.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的耐药阴沟肠杆菌15株;检测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菌株;测定MIC值;PCR扩增检测ampC基因及序列测定.结果 15株菌中8株菌(53.3%)产AmpC酶,3株菌(20.0%)产ESBLs.产AmpC酶的菌株除对亚胺培南全敏感外,对其它抗菌药不同程度耐药.ampC基因与阴沟肠杆菌ECLC074的ampC基因高度同源.结论 产AmpC酶是阴沟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阴沟肠杆菌ECLC074 ampC基因是我院主要的阴沟肠杆菌ampC基因型.产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常呈多重耐药,亚胺培南是治疗此类菌所致感染的有效药物.

  • 需氧性阴道炎患者分泌物内肠杆菌产β-内酰胺酶研究

    作者:李昌庆;杜坤

    目的 需氧性阴道炎(aerobic vaginitis,AV)患者阴道内菌群失调是其致病的主要原因,分析易于培养的肠杆菌中产β-内酰胺酶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三维抑制试验回顾性分析2013至2014年713例本院确诊为需氧性阴道炎患者送检的分泌物经中的肠杆菌产头孢菌素酶(AmpC)、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和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SSBL)的情况.结果 各种肠杆菌β-内酰胺酶表型中,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产ESBL≥26%属于高产类型;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26%属于高产类型,且所有菌株产β-内酰胺酶均≥10%,提示在需氧性阴道炎患者体内肠杆菌β-内酰胺酶表型比例较高.结论 针对需氧性阴道炎合理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避免耐药株产生显得非常重要;并且需氧性阴道炎患者的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可能是继发其他感染的原发菌原群灶.

  • 鲍曼不动杆菌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和耐药性分析

    作者:乔亚峰;叶振东;张国雄;范晓怡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菌鲍曼不动杆菌(ABA)临床分离株头孢菌素酶(AmpC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产生及其耐药特点.方法 应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用三维试验法检测不动杆菌属产生的AmpC酶和ESBLs.结果 69株鲍曼不动杆菌,产ESBLs 18株(26.1%),产AmpC酶17株(24.6%),同时产AmpC酶和ESBLs 4株(5.8%);产AmpC酶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比产ESBLs菌株多.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产AmpC酶和ESBLs的比例较高,临床应加强与微生物室的联系,科学用药,才能有效控制感染.

  • 产头孢菌素酶大肠埃希菌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型研究

    作者:徐令清;漆涌;宋明胜;陈辉;李翔;徐文;伍勇

    目的 对产头孢菌素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对耐药株进行基因分型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157株大肠埃希菌进行头孢菌素酶(AmpC)检测,采用K-B琼脂扩散法,按照美国CLSI规定判断结果,判断细菌的耐药性;对产AmpC酶菌株以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型法(RAPD)进行基因分型;接合试验证实酶基因有无可转移性.结果 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占8.9%(14/157);14株产AmpC酶菌株经过RAPD扩增分为13型.结论 本院已经发现产质粒介导AmpC酶菌株,其耐药性能够水平传播.药敏检测结果显示对大多数新型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对亚胺培南敏感.RAPD证实他们大多来自不同的克隆株.RAPD是从分子水平对耐药细菌进行流行病学研究的一种经济、快速、可靠的基因分型方法.

104 条记录 5/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