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由生活阿米巴是许多病原菌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在自然界的水体中,包括淡水和海水.存在着许多种以细菌为食的单细胞原虫[1].例如原生动物中的三大类:鞭毛虫、肉足虫、纤毛虫,它们中都有一些专门吃细菌的种类:如波豆虫属、屋滴虫属、鼻吻滴虫属、领鞭毛虫属、阿米巴变形虫属、四膜虫属、钟虫属和旋口虫属等.在医学领域与人类疾病关系为密切者,当推阿米巴原虫属,因为它可寄生或共生多种病原体,因此亦被研究得为深入.本文就其与人类疾病传播的关系方面作一综述.
-
迈氏唇鞭毛虫致病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迈氏唇鞭毛虫的致病性. 方法从腹泻患儿新鲜粪便内,浓集、纯化迈氏唇鞭毛虫包囊.用生理盐水制成包囊悬液,感染小鼠,15~30 d分期剖杀,取鼠盲肠腔内粪便,生理盐水涂片后镜检,同时取盲肠制作病理切片;另粪检因腹泻及(或)腹痛来就诊的患者. 结果实验鼠包囊及(或)滋养体检出率为88.33%(53/60).实验动物病理表明,迈氏唇鞭毛虫可引起鼠肠粘膜损害,其损害程度与感染包囊量无明显关系.但在免疫抑制剂的作用下,鼠肠粘膜损害明显加重.临床病例观察表明,实验组检出率为16.64%(204/1226),与对照组迈氏唇鞭毛虫感染率和感染度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结论迈氏唇鞭毛虫可能是一种机会致病性原虫.
-
呼吸道支原体感染患者痰液中检出鞭毛虫和纤毛虫7例报告
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及肺外感染近几年来报道较多,在临床上日益受到关注,而呼吸道支原体感染患者的痰液中查到鞭毛虫、纤毛虫尚未见有报道.现将我院近年来发现的7例报告如下.
-
上呼吸道混合感染痰中检岀鞭毛虫一例
我们于2004年1月14日从一上呼吸道混合感染患者痰中检岀鞭毛虫,同时伴有支原体感染.患者,女,86岁,有糖尿病病史9年,平时常规服用降糖降脂及抗生素药物,很少参加户外活动,基本生活自理,但不承担任何劳动.2004年1月6日因腹痛、腹泻、咳嗽,发热住入我院干部一病区,查体T 38.1℃,WBC 4.42×109/L,N 1.5,L 1.74,PLT 102×109/L,X线检查肺纹理增强,空腹血糖7.71/mmol,餐后10.5/mmol,2004年1月14日清晨清洁口腔后留取痰液,送检.
-
树鼩鞭毛虫的形态学观察及其18S rRNA基因分析
目的 对树鼩体内的鞭毛虫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基因分析鉴定.方法 取树鼩回盲部内容物和粪便经过滤离心处理直接涂片和碘液染色镜检,传统方法提取虫体总DNA,PCR扩增该鞭毛虫的18S rRNA,测序后经BLAST进行同源性分析,并应用MEGA5.1绘制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 形态学观察表明树鼩体内的鞭毛虫为三毛滴虫;测序分析表明树鼩鞭毛虫序列18S rRNA与已报道的胎儿三毛滴虫18S rRNA(AY754332.1)同源性高达99%.结论 树鼩体内可感染胎儿三毛滴虫,研究结果为树鼩的寄生虫学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
实验小动物肠道内鞭毛虫的观察
对实验小动物肠道中的主要病原性鞭毛虫类--鼠贾第鞭毛虫、鼠六丝原虫等、非病原性的毛滴虫属以及病原性不清的鞭毛虫类的属征进行了阐述,可作为实验动物寄生虫学检测的参考.
-
APPswe/PS1dE9转基因小鼠的剖腹产净化技术研究
目的 研究感染肠道鞭毛虫转基因小鼠的生物净化技术.剖腹产方法对感染的小鼠进行净化,使其达到SPF级标准,为建立基因工程小鼠肠道鞭毛虫净化技术提供依据.方法 取感染肠道鞭毛虫的APPswe/PS1dE9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转基因小鼠(APP小鼠),在超净工作台内行剖腹产取胎手术,用SPF级帕金森病转基因鼠代乳,术后1、4、7、10月进行微生物和寄生虫检测;PCR技术鉴定剖腹所得APP仔鼠及其繁殖群(F1代)APPswe基因型,计算F1代每窝仔鼠APPswe基因阳性率及平均阳性率,用单样本t检验分析APPswe基因阳性率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结果 实施剖腹产手术10例,获仔鼠75只,7日龄仔鼠存活率及离乳存活率分别为90.67%(68/75)和73.33%(55/75);净化前APP小鼠肠道鞭毛虫感染率均为100%(5/5),净化后的4次检测,APP小鼠SPF级所要求的病原菌及寄生虫结果均为阴性.净化后的APP仔鼠共繁殖42窝F1代,平均每窝APPswe基因阳性率为48.3%,与孟德尔遗传规律50%的理论阳性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剖腹产净化技术可成功去除该APP小鼠的肠道鞭毛虫,且对APPswe基因遗传性状未产生明显影响.
-
鞭毛虫参与呼吸道感染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对鞭毛虫呼吸道感染的认识.方法 报道30例鞭毛虫呼吸道感染,并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鞭毛虫常与支原体、衣原体混合引起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咽炎、支气管炎、肺炎.呼吸道分泌物涂片查见虫体是确诊的依据.甲硝唑治疗对大多数患者有效.结论 对不明原因的发热、咳嗽、咽炎、支气管炎、肺炎患者,在抗菌治疗无效,用常见病难以解释时要注意少见病原体感染的可能.
-
人毛滴虫性肠炎6例
人毛滴虫是医学原虫鞭毛虫纲的一种,寄生于肠道,多见于盲肠、结肠.本科近年收住由人毛滴虫所致肠炎6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5例,女1例.年龄5~55岁,平均27岁.1.2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见表1.1.3 治疗及转归甲硝唑每日剂量:成人1g,儿童30mg/kg.用每日量的1/2上午静脉滴注,另1/2量每晚8时左右保留灌肠.有脓血便时加用丁胺卡那霉素治疗,连续7天为1疗程.结果:1疗程后患者腹痛、腹泻均消失,大便转正常,连续3次复查大便未找到人毛滴虫,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无复发.
-
甲硝唑抗厌氧菌的临床评价
甲硝唑系硝基米唑类合成药物,曾用于治疗滴虫病、贾第代病、鞭毛虫病和阿米巴病.近十多年来证实它具有强烈抗厌氧菌活性.
-
痰液中检到一梨形单端丛鞭毛虫
我科于2001年10月~2001年12月期间,两次从一门诊患者痰液中检到梨形单端丛鞭毛虫,现报告如下.
-
鞭毛虫引起脑膜炎1例
患者,女,已婚,35岁,自诉头痛,发热入我院治疗.查体:神志清,心肺正常,颈部强直.做腰穿抽取脑脊液送检.检验结果:无色清晰,细胞数为0.19×109/L,分叶为65%.淋巴占35%.潘化试验为阳性(++),葡萄糖半定量72.75mmol/L,氯化物定量测定为200.4mmol/L,做墨汁染色法排除隐球菌感染,在排除污染的情况下发现大量运动活泼的鞭毛虫活动虫体,每低倍视野多达10~12个,虫体呈梨形,长约12~20μm,宽3-8μm,前端钝圆有鞭毛,后端尖细,少数鞭毛有波动膜.呈直线运动,运动活泼,运动时虫体变长似半月状,胞浆内有空泡,核不清,内部结构不清,未见到包囊体.此鞭毛虫我们认为是蓝氏贾第鞭毛虫.脑脊液检验结果报告后立即做病原检查,在送检的阴道分泌物,粪便,尿液中均未见到鞭毛虫.给予甲硝唑葡萄糖250ml,每8h静滴一次,以及脱水、对症治疗,患者好转,5月7日抽取脑脊液检查,仅见散在活动不活泼的鞭毛虫,继续治疗,于6月30日痊愈出院.
-
毛滴虫氢化酶体的起源、功能与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毛滴虫隶属于肉足鞭毛门(Phylum Sarcomastigophora)动鞭纲(Class Zoomastigophorea)的毛滴虫科(Trichomonadidae).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寄生于人体引起的疾病称为阴道毛滴虫病(trichomoniasis).毛滴虫是一类独特的兼性厌氧性原虫,与其他自由生活的鞭毛虫有显著差异,具有典型的真核细胞特征即具核膜、内膜系统和细胞骨架,但缺乏线粒体而具有在其他原生动物体内罕见的氢化酶体(hydrogenosome).随着基因分析、基因组结构和转录机制的不断阐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毛滴虫同时具有原核及真核生物的许多重要特性[1],是研究原核与真核生物进化关系的一种理想模型.
-
肺部毛滴虫感染
毛滴虫属原生动物门,鞭毛虫纲,是以鞭毛作为运动细胞器的原虫,有一根或数根鞭毛从各自的基体发出伸向体外,基体后方可有杆状的动基体.虫体以纵二分裂进行无性生殖.其中有阴道毛滴虫、人毛滴虫、口腔毛滴虫等多种类型.
-
人毛滴虫感染致幼儿腹泻1例
人毛滴虫[Trichomonas (Pentatrichomonas) ho-minis Daraine, 1860]又称人五鞭毛滴虫,是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盲肠和结肠内的鞭毛虫, 通常不致病,偶可致人体不适,尤其是在小儿可致腹泻,我室近期诊治了1 例人毛滴虫感染致幼儿腹泻,现报告如下.
-
蓝氏贾第虫基因转染研究进展
蓝氏贾第虫(Giardia lamblia)是一种单细胞寄生性原虫,能够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动物,引起的蓝氏贾第虫病,以腹泻和消化不良为主要症状.以往认为本病是人类的一种共栖性肠道鞭毛虫病,大多数患者为隐性感染,近年来很多临床病例和流行病学资料都已证明蓝氏贾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蓝氏贾第虫生活周期简单,包括包囊和滋养体两个发育阶段:包囊通过污染的食物、水或粪便经口感染,在小肠上部去包囊,发育成为滋养体,粘附于小肠上段进行分裂,从而导致病变.滋养体随宿主肠道内容物下行,在结肠形成包囊,随粪便排出,能在水中生存较长时间,包囊可以感染其它宿主.
-
贾第虫病的实验室诊断
贾第虫(Giardia)是一种鞭毛虫,由列文*虎克(Leeuwenhoek)发现于1681年,作为人类一种重要的病原体,贾第虫直至近40年才被认识[1].贾第虫目前发现存在于40多种动物体内,虽然它的分类还存在争议,但多数学者认为贾第虫分为三大类.其中的蓝氏贾第虫(Giardia lamblia)又称十二指肠贾第虫(G.duodenalis)或小肠贾第虫(G.intestinalis),主要寄生于人类和哺乳动物的小肠,可引起以腹痛、腹泻、吸收不良为临床表现的肠道寄生虫病--贾第虫病[2](giardiasis).
-
肠滴虫性腹泻一例报告及误诊原因分析
肠滴虫是医学原虫鞭毛虫纲中的一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提高,肠滴虫感染导致腹泻的病例已越来越少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一例被误诊达半年之外的肠滴虫性腹泻患者,现报道如下:
-
滴虫病并非女性专利
什么是阴道毛滴虫阴道毛滴虫是鞭毛虫的一种.早在1836年人类就发现了这种寄生虫,但在很长时间内大家一直以为它是一种无害的共生生物.直到20世纪初期才发现这种寄生虫可以引起人生殖系统炎症.其中尤其以女性发病为多见.
-
志贺-沙门氏菌增菌效果的研究
一前言志贺氏菌属(shigella)的细菌(通称痢疾杆菌),是细菌痢疾的病原菌.临床上能引起痢疾症状的病原生物很多,有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还有阿米巴原虫、鞭毛虫、以及病毒等均可引起人类疾病,其中以志贺氏菌引起的细菌件痢疾为常见[1].人类对痢疾杆菌有很高的易感性.在幼儿可引起急性中毒性菌痢,死亡率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