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手术前后鼻黏膜超微结构的变化

    作者:林伟年;杨劲松;林金超;蔡耿明;廖军;叶晓明

    目的观察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和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前后下鼻甲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36例确诊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和鼻中隔矫正术,对其中6例进行术前、术后1年同侧下鼻甲前部鼻黏膜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比较其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术前可见鼻黏膜上皮裸露、无纤毛,个别仅见少量微绒毛,固有层水肿,间质有较多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浸润,并可见丰富的脱颗粒现象和胞质空泡化,腺体丰富,导管扩张、水肿、结构改变,有的腺细胞发生退变;术后可见鼻黏膜上皮仍裸露,纤毛未见修复仅有少量微绒毛,固有层水肿改善.间质罕见嗜酸性粒细胞,仍有嗜碱性粒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浸润,其颗粒结构稳定、中心晶体清晰未见脱颗粒现象,腺体减少和组织结构趋向恢复,鼻黏膜呈慢性炎症改变.结论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和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手术前及手术后1年比较,下鼻甲黏膜组织超微结构发生了变化,由术前典型的变应性鼻炎组织病理转变为以嗜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反应过程.

  • 小鼠胸腺树突状细胞的分布与形态学观察

    作者:孙宇;陆江阳;王晓虹;杨毅;佟欣;李玲

    目的:观察小鼠胸腺树突状细胞(TDCs)的分布、含量与组织形态.方法:采用光镜、电镜和树突状细胞标志物(CD205、CD1a与MIDC-8)免疫组化标记方法观察小鼠胸腺切片.结果:TDC在皮髓交界区分布多,其次为皮质区,髓质区少.树突状细胞约占胸腺细胞总数的2%.胸腺树突状细胞表面形成胞浆突起向周围包绕的淋巴细胞间延伸,核不规则多有凹陷,胞浆低电子密度,细胞器稀少且不含溶酶体.结论:多种树突状细胞标志物联合标记,结合光、电镜形态学观察,可以有效地记数并显示TDCs的典型特征.

  • 多媒体技术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李瑗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医学基础课,它既是医学教育的主干学科,也是衔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基础课中的病理学、药理学以及临床课中的内、外、妇、儿、传染病学等学科都与它有密切的联系。它也是一门较早讲授疾病的学科。《医学微生物学》主要讲授临床致病的常见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的形态、结构、致病性及防治原则。是一门实验性、直观性很强的学科。但对于学生来讲,微生物太小了,是光听说而看不见的东西。要让学生看见细菌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而现实状况是学生多而显微镜少、学生对显微镜的操作不熟练以及细菌太小学生看不懂。例如革兰染色法,是每一个学生需要掌握的常用的复染法。我们常用的标本是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做完实验后有八成的同学认为自己没染好需要重做。指导教师一一检查后发现,同学都做好了,但对着挂图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分辨。因此,教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给学生找镜下标本上而不是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而对于病毒和细菌的一些特殊结构如菌毛,则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一般学校是不具备这种条件的。因此,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下,学生对微生物的学习多没兴趣,因为看不见,不知道老师讲的是什么,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课堂带来了新的气氛。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的媒体信息综合起来,把知识形象、生动、直接地展示给学生,产生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教学形式[1]。近年来,结合学科自身特点,在《病原生物学》教学中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有效弥补了实验教学中众多客观条件的缺陷和不足,在临床上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现将具体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 胰腺星状细胞研究进展

    作者:秦澎湃;李非

    1982年Watari等给予小鼠负载维生素A,第一次用免疫荧光和电子显微镜描述小鼠胰腺的维生素A储存细胞,在328nm紫外光下,胞浆内的维生素A发出特征的迅速减弱的蓝绿色荧光.1990年Ikejiri用电子显微镜在正常人和大鼠胰腺识别这种细胞.1998年Apte和Bachem等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别从大鼠和人类胰腺组织中分离、培养出星状细胞[1,2].

  • 妊娠合并遗传性巨血小板综合征一例

    作者:奚玲;胡建铭;黄亚珍;王兆钺

    患者26岁,因停经39周+2,阵发性腹痛伴阴道少量流血3 h于2003年8月15日入院.患者4年前在我院血液科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膜缺乏(GP)Ib/IX复合物,电子显微镜(电镜)观察血小板形态异常巨大,血小板内颗粒明显增多,确诊为遗传性巨血小板综合征(BBS).患者孕期在我院定期行产前检查,未用药物治疗,血小板计数在30×109~50×109/L,患者无明显皮肤黏膜出血体征,胎儿发育正常.

  • 子宫血管型平滑肌瘤的超微结构观察

    作者:贺国丽;谢瑶芸;杨舒盈

    子宫平滑肌瘤是较常见子宫肿瘤之一,但子宫血管型平滑肌瘤作为其特殊类型较为少见,且无特征性临床表现.本研究使用电子显微镜对子宫血管型平滑肌瘤的细胞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 自噬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任雅丽;姜平

    自噬现象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是细胞在营养成分缺失或低氧等应激状态下,将自身蛋白质和细胞器隔离后降解,循环再利用以维持生命的一种行为.判断自噬的唯一金标准是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自噬泡,表现为双层膜或多层膜包绕的泡状结构.自噬是近几年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在乳腺癌中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就自噬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进行总结,并归纳目前已知的分子机制.

  • 自噬相关蛋白在自噬与凋亡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作者:翟海程;宋锦宁

    上世纪中叶,随着电子显微镜的出现,两种与细胞命运息息相关的生理过程--自噬与凋亡被发现并命名,它们同时参与细胞损伤时的应激反应,并受到基因的严格调控.凋亡现象是多细胞生物面对生理或病理刺激时介导异常或不需要的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的过程,表现为细胞间连接消失、细胞体积缩小、胞质密度增加、线粒体通透性改变、核质浓缩、核膜核仁破碎、DNA降解、终分隔为几个凋亡小体被巨噬细胞所吞噬,整个过程以线粒体通透性改变、依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参与、凋亡小体形成为特征.

  • 脑出血后不同时间血肿周围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

    作者:曹英肖;王风聚;刘振波;梁超

    目的 研究高血压脑出血后不同时间血肿周围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按时间因素将手术的100例脑出血分为<6h(A组)、6~23 h(B组)、24~71 h(C组)、≥72 h(D组)4组;按血肿量分为30~49 ml(Ⅰ组)、50 ~69 ml(Ⅱ组)、70~ 89 ml(Ⅲ组)、≥90 ml(Ⅳ组)4组,分别在光学和透射电镜下观察不同时间段血肿周边靠近皮层区的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 结果 光镜下可见血肿区与正常脑组织间细胞不同程度水肿,星形细胞肿胀;电镜下可见血肿周围组织在出血早期星形细胞胞体和周边足突肿胀;24 h星形细胞肿胀明显,部分变性、坏死,神经细胞轻度变性,血脑屏障破坏;72 h星形细胞高度肿胀,神经细胞变性.相关分析显示,病理和超微结构变化与时间呈显著正相关(x21=38.343、x22 =48.645,P<0.001),而与血肿量无关(P>0.05).结论 不同时间段血肿周围脑组织的损害程度不同,与出血时间呈线性趋势.

  • 兔眼视网膜脱离后玻璃体内谷氨酸变化及毒性

    作者:王永淑;郭希让;鲍玉洲

    目的研究视网膜脱离(RD)后玻璃体内谷氨酸(Glu)含量改变及对视网膜的神经毒性.方法兔眼玻璃体内注射透明质酸酶(10 U/mL)造成一眼RD,另眼作对照.RD后不同时间抽取玻璃体液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Glu含量,并作视网膜电镜观察.结果RD后8 h~7 d,Glu含量增加,与对照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后逐渐下降,至14d与对照眼差异无显著性(P>0.05).电镜观察显示,RD后8h~1d,视网膜水肿严重,4~7d视网膜各层细胞均出现变性坏死,外核层严重,14~28 d则以光感受器丢失及胶质细胞增生为主.结论RD后玻璃体内Glu明显增多,并对视网膜尤其是光感受器产生损伤作用.

  • 持续性低眼压对视网膜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戴淑真;张效房;张金嵩;曾骏文

    目的探讨持续性低眼压对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青紫兰兔48只,随机分为6组.实验组动物双眼均接受CO2激光外路巩膜切除术.术后每日测量眼压,观察兔视网膜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及视觉功能的改变.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q检验和q'检验.结果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随着低眼压持续时间的延长,视网膜各层次第发生改变,低眼压持续时间愈长,病变愈明显.VEP和ERG检测结果显示:低眼压组P2波、a波及b波振幅下降、时值延长,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低眼压能造成视网膜的结构损伤和功能下降.

  • 大鼠正畸压力侧牙周膜神经纤维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

    作者:樊成涛;段银钟;李学荣;孙应明

    目的观察正畸力作用下压力侧牙周膜神经纤维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利用透射电镜观察15只大鼠正畸牙齿移动2 d、1周、2周和3周后,压力侧牙周膜神经纤维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牙齿移动2 d后可见粗有髓神经纤维变性,3周后尚未完全恢复;细无髓神经纤维在2 d时数量稍增多,1周时达到高峰,随后逐渐减少,至3周时数量恢复正常,部分神经纤维轻度变性;细有髓神经纤维数量无明显变化,其中部分神经纤维轻度变性。结论在正畸力作用下,牙周膜神经纤维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Aβ纤维严重变性,而Aδ纤维及C纤维轻度变性,C纤维主要表现为增生。

  • 作者:

    关键词:
  • 运动性和高血压性肥大心脏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对比研究

    作者:佟长青;张引国;郭建增;沈昕;王津英

    为了研究运动性和高血压性肥大心脏心肌细胞的本质差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运动性和高血压性大鼠肥大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①高血压大鼠和运动大鼠心肌细胞肌膜、肌浆网、T管、线粒体、细胞核、闰盘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变,而对照大鼠则未见异常.②高血压大鼠心肌的线粒体嵴结构、细胞核、闰盘及心肌纤维的明暗带方面的病变较重;而运动组肌膜下水肿、纤维间水肿较明显.本结果提示:高血压性和运动性心肌肥大均存在超微结构的病理变化,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能量代谢功能受损严重,运动大鼠心肌细胞水盐代谢有明显障碍.

  • 巨大胃肠外胃肠间质瘤2例

    作者:李运奇;辛亮;潘跃进

    近年来,随着免疫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以及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诊断及治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国内有关GIST的相关报道较多,但有关胃肠外型巨大胃肠间质瘤的报道甚少.我院近连续收治2例来源于小肠系膜的巨大恶性胃肠间质瘤,均成功手术切除,现就其临床特点、诊治经验并复习有关文献报告如下.

  • 合理使用抗菌药(一)

    作者:

    1.什么是微生物?答: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病毒等.

  • 凌霄花与伪品泡桐花的鉴别研究

    作者:刘萍;古今;马凤彩

    目的:为了研究中药凌霄花的显微特征,提高中药师对该药的鉴别能力,避免购进假药.方法:利用生物显微镜对美洲凌霄花、泡桐花特征进行显微鉴别;利用电子显微镜对两药的花粉进行显微照相鉴别,对凌霄花市场上的混乱品种进行考证.结果:所采用的方法能够简便、准确地将二者区分开来.结论:凌霄花的功效与泡桐花截然不同,不可混用.对该药正确鉴定很重要.需要严格把关.

  • 心衰康对实验性心力衰竭心肌线粒体影响的电镜研究

    作者:杨道文;孙建芝;王显

    近年来人们在探讨心衰发病机制时,认为心肌衰竭的关键在于心肌的能量代谢障碍.本实验从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来阐明心衰康治疗心衰的机制.

  • 心脉灵液对内毒素休克大白鼠肺损伤电镜变化的影响

    作者:李萍;黄启福;李爱芳;许文忠;朱陵群;贾旭;李伯光

    内毒素休克大白鼠肺组织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发现,内毒素休克大白鼠肺泡壁显著增厚,肺血管内有大量白细胞嵌塞、白细胞肿胀、胞膜不清,胞浆内次级溶酶体增多、血管内皮细胞及肺泡Ⅰ型上皮细胞肿胀、胞浆内泡饮增多,肺泡Ⅱ型细胞肿胀、脱落、表面微绒毛减少,用心脉灵液进行治疗,肺血管内白细胞扣压减少,肺组织结构均有改善,由此说明白细胞在肺血管的聚集、扣压与休克肺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而心脉灵液有抑制白细胞聚集的作用,从而改善了休克时的肺损伤.

  • 小型无绿藻的形态与显微结构观察

    作者:索继江;陈世平;虞瑞尧;胡冬梅;冯峥;谢灵;邢玉斌

    目的:对从 1 名女患者面部皮肤结节活检分离出的 1 株无绿藻菌,从形态学的角度上对该株菌进行较全面的观察.方法:通过分离培养鉴定、直接涂片镜检,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其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结果:菌体透明,细胞壁厚,并见到内有 1~10 内生孢子的孢子囊.HE染色在真皮浅层病灶区可见许多形如"桑葚状"的大孢子,壁厚,直径 3~11μm,内见球形或卵圆形内生孢子.结论:从形态学特征上确定病原菌是一株小型无绿藻.

263 条记录 3/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