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维生素K在呼吸系病临床应用的进展

    作者:周忠喜

    近几年,人们对维生素K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将维生素K广泛的应用到呼吸系病的临床应用中.本文对现阶段维生素K在呼吸系病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 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66例临床分析

    作者:赖延忠;张洁贞;陈发明

    目的探讨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来的66例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判断,及时合理治病,出血情况均在12h内控制;治愈率90%,病死率10%,后遗症发生率13%.结论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常早期出现颅内出血,起病突然,病情来势迅猛,容易误诊,所以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对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与后遗症的发生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婴儿 维生素K
  • 浅谈华法林的抗凝作用

    作者:朱德昊

    华法林有显著的抗凝作用,使用简便.但是它的安全范围比较狭窄,因为它会导致出血等副作用,而且易受遗传,疾病,药物,食物等的影响.患者在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时通常需要密切监测药量和凝血水平.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来主要探讨华法林的结构性质,药理作用机制,其抗凝作用影响因素,可能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 ,以及安全给药问题,并就华法林的使用现状给出作者自己的思考和提出一些问题.并且本文作者访谈抗凝治疗方面的专家,了解使用华法林产生副作用的经典案例,临床操作的具体把握,以及目前国内抗凝药物研究进展.

  • 以肉眼血尿为首发表现的第二代抗凝血灭鼠药中毒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艳;任志明;朱华焕;李梦杰

    患者,女,23岁,农民,主因“腹痛伴恶心、呕吐四天,肉眼血尿2天”于2013年5月22日首次就诊于青县人民医院,患者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于半月前曾用手搅拌鼠饵接触过灭鼠药(共两种,其一为溴敌隆,另一名称不详),事后未采取清洗措施。入院就诊时处于月经期。患者于入院前4天进食烧烤后出现腹痛不适,伴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伴腹泻数次,为黄色稀水样便,无脓血便,后在当地静点抗生素(名量不详)治疗腹泻症状缓解,于2天前出现肉眼血尿,在青县人民医院门诊行血常规检查提示:红细胞4.34×1012/L,血红蛋白125g/L,白细胞7.3×109/L,中性82.6%,血小板195×109/L。入院后查体:神清,周身皮肤无紫癜,抽血穿刺处出血时间较长,需长时间压迫,剑突下压之不适,右肋腰部压之不适,肠鸣音正常。患者病史中无发热及明显的膀胱刺激征,入院后行子宫附件超声检查未见异常,因处于月经期,且自诉经量较平素明显增多,为避免经血污染尿液标本,给予下尿管后导出肉眼血尿,伴血凝块,行尿常规检查提示:肉眼血尿,红细胞满视野,白细胞0-1个/高,酮体3+,蛋白3+,葡萄糖+,肾功能正常,心肌酶正常,血淀粉酶293u/L,二氧化碳结合力正常,血钾3.47mmol/L,入院后随即行血凝试验回报:凝血酶原时间测量不出,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146.2秒,纤维蛋白原浓度及凝血酶时间均正常,3小时后复查凝血常规较前无明显变化。入院后行泌尿系超声检查提示:膀胱内可见散在偏强光点,相互聚集沉淀于膀胱壁上。并到天津市武警医院行血液毒检分析:未检出羟基香豆素成份,未检出其它毒物成份,全血胆碱酯酶活力100%。

  • 抗凝血类灭鼠剂中毒的诊治分析

    作者:艾园园;胡慈恒;宁宗

    目的:通过对抗凝血类灭鼠剂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探讨抗凝血类灭鼠剂中毒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和再发出血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抗凝血类灭鼠剂中毒患者的病例资料及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分析其中毒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共有28例抗凝血类灭鼠剂中毒患者,男16例,女12例。3例为皮肤接触,23例为口服,2例不详。口服患者5例为敌鼠钠,15例为溴敌隆,3例为嗅鼠灵,口服患者中有10例为服用沾有灭鼠剂的食物。在首诊的28例中,急诊内科15例、儿科4例、精神病重症监护病房(PICU)1例、血液内科4例、耳鼻咽喉科2例、泌尿外科1例、妇科1例。其中发生误诊漏诊6例,儿科1例、PICU1例、耳鼻咽喉科2例、泌尿外科1例、妇科1例。(1)治疗前检测血常规:28例平均血红蛋白为87 g/L(52 g/L~133 g/L),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2)28例中26例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对这些病例的凝血功能变化按照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比较。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经维生素K1治疗后第1天、第2天、第5天检测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与治疗前比较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所有患者进行维生素K110~40 mg/天静脉滴注治疗,2~5天后26例有出血症状的患者出血症状改善,凝血功能恢复正常。随访至患者出院后半年,4例失访,共6(6/24)例出院后再次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就诊,复发率25%;其中4例在1月内再次出现凝血功能异常,1例在3月后出现凝血功能异常,1例在6月后出现出血,无死亡病例。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抗凝血类灭鼠剂中毒的认识。在治疗上,应予维生素K长期治疗。

  • 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80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盛忠

    目的 探讨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 对我院10年来收治的80例婴儿维生素K缺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 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出血情况在12小时内控制;治愈75例,死亡5例.随诊6个月-10年,后遗症15例,其中癫痫8例,智力落后7例,耳聋2例,肢体功能障碍5例.结论 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早期出现颅内出血,起病突然,病情来势迅猛,容易误诊,所以早期做出诊断及时合理治疗,对提高治愈率,减少病病死率与后遗症的发生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婴儿 维生素K
  • 常规治疗合并复方丹参和维生素K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

    作者:艾丽;罗康玲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和维生素K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SA)的疗效.方法 92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按哮喘持续状态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同时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组48例中,显效28例,好转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44例中,显效16例,好转12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63.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5.30,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维生索K治疗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且药源广、价廉,因此是基层医院抢救小儿哮喘持续状态的有效措施之一.

  • 晚发性维生素缺乏症43例临床分析

    作者:周进国

    维生素K缺乏症是新生儿及婴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是由于维生素K的摄入和吸收不足或因肝功能障碍不能利用维生素K合成凝血酶原所致.本病早期常发生颅内出血,病死率高,存活者易留明显后遗症.因此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应成为基层医院儿科临床的重要课题.我院1996年~2005年收治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43例,现总结如下.

208 条记录 11/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