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抗生素致全身多系统出血: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肖飞;彭艳;孙杰

    在引起药源性出血的药物种类中,占首位的是抗生素类,其中包括临床应用广泛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1]。在1项对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前瞻性研究[2]中发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4.1%,其中血液系统损害占32.7%,包括血小板减少和凝血时间异常。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出血部位各异,大量出血导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和重要脏器的出血(如颅内出血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老年重症医学科近期收治1例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致全身多系统出血的病例,报道如下。

  • 现场即时检测血凝仪的临床应用

    作者:金冬霞;李曦铭;毛丽君;赵茹;丛洪良

    目的 采用现场即时检测血凝仪对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进行监测,并与常规方法进行比较,初步探讨现场即时检测血凝仪的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英锐抗凝监测仪及中心实验室2种方法分别对因心房颤动、心脏瓣膜手术住院治疗并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的120例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进行检测,采用Kappa检验和Bland-Altman分析对2种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进行比较.结果 Kappa检验对2种方法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结果高度一致,Kappa值为0.796;Bland-Altman分析显示,2种方法所测平均偏差为(0.41±0.04),一致性界限为0.328~0.499,具有较好一致性.结论 现场即时检测血凝仪可以在临床上与中心实验室检测互相替代使用,尤其适用于行动不便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进行家庭自测.

  • 新型抗凝剂与缺血性脑卒中

    作者:林毅勇;尹维民

    目前,国内缺血性脑卒中诊治及预防指南,对于抗凝剂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建议[1-2]:(1)建议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防治方面,应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2)提及凝血酶抑制剂(如阿加曲班)等新型抗凝剂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3)推荐华法林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源性脑栓塞的预防.

  • 抗凝药物的进展及临床应用

    作者:董军;刘寅

    血栓性疾病发病率升高,使抗凝药物临床应用增加.现有抗凝药物存在出血风险高,需要监测凝血指标等缺点,促使人们不断研究抗凝血机制及各种抗凝药物.我们就目前各种抗凝药物的抗凝进展、机制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1 维生素K拮抗剂1.1 双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物 20世纪30年代,人们发现了双香豆素,其代表药物为华法林.华法林影响维生素K与其环氧化物的循环转化,影响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活性.服药后,凝血因子合成受阻,但是体内原有的凝血因子仍旧需要时间进行代谢,通常服药1~3 d后,才能产生抗凝作用,故不能单独用于急性抗栓的治疗.

  •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在脑卒中的应用

    作者:李薇;王亮;顾静文

    目的 探讨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s,NOAC)在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 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等多重合并症的复杂情况下脑卒中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2015年8月1日~2016年8月31日收治的14例合并NVAF等多重合并症的复杂情况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随访分析.其中合并NVAF且同时合并颅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颈动脉)、颅外系统性栓塞、肿瘤、肥厚型心肌病等共10例,不合并NVAF但合并肿瘤、偏头痛、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等共4例.14例患者中8例用达比加群110 mg 2次/d,4例用利伐沙班20 mg1次/d,2例用利伐沙班15 mg 1次/d.结果 14例患者中合并心房颤动10例,CHA2DS2-VASc评分均≥2分,不合并心房颤动4例.所有患者随访时间1~14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1例患者确诊2周后再发急性脑梗死.1例患者确诊5d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1例患者确诊2周后再发TIA,3个月后死于肠系膜动脉栓塞.1例患者确诊半年后因情绪障碍跳楼身亡.其余患者随访中未再有脑卒中事件复发或死亡.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4~5分2例(14.29%),2~3分2例(14.29%),0~1分8例(57.14%),死亡2例(14.29%).结论 NOAC对合并NVAF等多重合并症的复杂情况下脑卒中患者的预防和治疗可能安全有效,但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随机试验来研究证实.

  • 维生素K对幼鼠骨量及骨强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新华;赵熙和;崔伟;任典旭

    目的从骨计量学及骨生物力学等方面评价维生素K对幼鼠骨发育的影响.结果股骨及腰椎骨计量学各参数值(骨湿重、干重、骨体积、骨密度、骨小梁面积等)随维生素K摄入水平增加而增加;腰椎各计量学参数值在饲料维生素K水平超过300μg/kg时,无显著变化;维生素K可提高股骨的结构力学性能(大载荷与结构硬度),而对其材料力学性能无显著影响.结论维生素K能促进幼鼠骨发育;从骨健康角度考虑,目前根据凝血功能需求建议的大鼠饲料维生素K需要量(即本实验低剂量组:50μg/kg饲料)不能满足幼鼠骨发育需求.

  • 维生素K2联合维生素D3治疗青壮年早期膝骨关节炎的研究

    作者:凌龙;胡海澜;曹燕明;郑聪;黎明明;魏啸;刘康妍

    目的 探讨维生素K2联合维生素D3治疗青壮年早期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外科门诊因膝关节疼痛的患者共387例.符合早期膝骨关节炎(KOA)的青壮年患者132例,均给予相同剂量的维生素K2和维生素D3(VD)口服,随访6个月,通过观察服药前后血清25-OH-VD、血清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检测、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股四头肌肌力的比较,维生素K2和维生素D3治疗前后各指标采用配对t检验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6个月后,血清25-OH-VD(t =2.664)、血清P1NP(t=3.265)的水平及股四头肌肌力(大肌力t =3.005;平均肌力 t =2.564)均较用药前增加(均为P<0.05),总体VAS评分较用药前下降(t=3.762,P<0.05).同时治疗前发现其中33例患者膝关节MRI检查中提示胫骨平台或股骨内侧髁存在不同程度的软骨丢失和骨髓水肿.结论 维生素K2和维生素D3联合应用能改善青壮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骨营养代谢,并促进成骨作用从而改善膝关节疼痛症状和活动能力.因此对于青壮年KOA,应该早期干预治疗,从而起到抑制作用.

  • 草酸钙尿结石患者肾组织维生素K依赖羧化酶活性的研究

    作者:陈俊汇;刘继红;章咏裳;叶章群;王少刚;蔡丹

    目的探讨草酸钙尿石患者肾组织内维生素K依赖羧化酶(VKDC)活性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收集21例肾结石及肾肿瘤患者肾组织,超速离心提取羧化酶,运用同位素标记的羧化反应检测尿石患者肾组织维生素K依赖羧化酶活性. 结果两组草酸钙尿石患者肾组织内VKDC活性分别为(580±166)cpm/mg和(445±162)cpm/mg,明显低于正常肾组织(810±90)cpm/mg,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草酸钙尿石患者肾组织内VKDC降低在草酸钙尿石形成中有重要作用.

  • 维生素K3促肝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彤;王琛;周雄

    目的观察维生素K3(VitK3)对肝癌细胞系HEPG2、Caspase-3、BCL-2基因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VitK3作用于HEPG2细胞观察其作用的时间效应及剂量效应,应用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术,DNA凝胶电泳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Bcl-2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VitK3对HEPG2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细胞体积缩小,核固缩,折光性加强;DNA凝胶电泳显示DNA Ladder在G1期之前出现Sub-G1峰.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转录水平比用药前增强.结论VitK3促HEPG2细胞凋亡,且与Caspase-3基因表达有关.

  • 口服抗凝治疗两种监测方法的Meta分析

    作者:张希;许哲;唐白云;陈艳玲;王治平;吴钟凯;殷胜利

    目的 评价口服抗凝治疗自我监测的方法 是否优于传统方法 .方法 通过多种途径检索截至2008年10月关于两种监测方法 比较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然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的17项研究分析结果 显示自我监测方法 较之传统方法 治疗达标率高,并且能将伞因死亡率降低近三分之一;栓塞事件发生率减少54%;大出血事件发生率减少.亚组分析显示,自我调整药量组较之依靠专业人员调整药量组全因死亡率及栓寒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但大出血事件发生率未降低.结论 口服抗凝治疗自我监测的方法 较传统方法 优越,但实施之前必须对病人进行教育与严格培训.

  • 雌激素和维生素K抗去势成年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作者:谢煜;姚珍薇;杨帆

    目的 寻找一种或一组简便有效,价格低廉的防治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的方法,以期为防治骨质疏松药物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去卵巢雌性SD大鼠作为绝经早期骨质疏松模型.将5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卵巢去势(ovariectomized, OVX)组(OVX组, n=10)、卵巢去势+雌激素组(OVX+E组,n=10)、卵巢去势+维生素K组(OVX+vit K组,n=10)和卵巢去势+雌激素+维生素K组(OVX+E+vit K组,n=10)、假手术组(sham组,n=10).卵巢去势1个月后, 分组给药,8周后集中统一处死, 取左侧股骨检测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右侧股骨病理学切片进行骨小梁形态计量观察,取右心室血清检测白介素(interleukin,IL)-6、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含量. 结果 ①OVX组与sham组比较,骨密度显著下降,血清白介素-6和骨钙素测量值明显升高,而胰岛素生长因子-1显著下降,表明造模成功.② OVX组骨组织病理学切片40倍光镜下骨小梁形态计量观察结果与sham组、OVX+vit K组、OVX+E组和OVX+E+vit K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其中, OVX+E+vit K组与sham组相似.③ OVX+E组与OVX组比较,股骨干骺端(松质骨)骨密度显著升高,而股骨中段(皮质骨为主)骨密度升高,差异无显著意义.OVX+vit K组与OVX组比较,股骨中段(皮质骨)骨密度显著升高,股骨干骺端(松质骨为主)骨密度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意义.OVX+E+vit K组股骨干骺端和股骨中段骨密度均显著性升高,与sham组接近.④ OVX+E组与OVX组比较,血清白介素-6含量和骨密度低,胰岛素生长因子-1含量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OVX+vit K组与OVX组比较,血清白介素-6测量值低,骨钙素和胰岛素生长因子-1测量值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OVX+E+vit K组血清白介素-6,骨钙素和胰岛素生长因子-1含量与sham组比较,为接近.结论 ①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骨形成指标胰岛素生长因子-1下降,骨吸收指标白介素-6、骨吸收和骨形成指标骨钙素升高,表明绝经早期骨代谢处于骨吸收大于骨形成的高转换状态,导致骨质疏松.②雌二醇(estrogen,E2)水平下降是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病理形态学观察和骨密度及血清白介素-6、骨钙素、胰岛素生长因子-1含量检测表明,维生素K和雌激素防治骨质疏松均有效,二者联合用药的作用明显优于单一用药.

  • 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所致颅内出血的急性期综合治疗探讨

    作者:林广裕;陈沛金

    为探讨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VK)缺乏症所致颅内出血52例,患儿急性期的治疗方法.方法是:52例患儿中有49例入院后经立即输注新鲜血或立止血、所有患儿均常规静注VK、应用负荷量苯巴比妥钠、小剂量甘露醇及适时应用脑活素等综合治疗.结果52例治愈47例,治愈率90.38%;18例获长期追踪者发现有明显后遗症5例(27.78%).结果:提示本组患儿采用本文方法综合治疗后治愈率较高而后遗症发生率较低.

  • 小儿急性白血病血清凝血酶原前体蛋白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宝玺;杨秋格;张会丰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白血病出血倾向与机体维生素K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凝血酶原前体蛋白水平,它是反映机体维生素K缺乏敏感的指标.结果40例ALL和ANLL化疗前和化疗后及20例正常儿童凝血酶原前体蛋白水平均小于低检测限(0.15 AU/ml),结论小儿白血病的出血与维生素K无明显关系.

  • 维生素K对尾悬吊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作者:黄大威;万玉民;谢力勤;马永洁;梁文彬;史之祯

    目的探讨维生素K对模拟失重大鼠骨质的影响,为失重骨丢失的防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SD雄性大鼠分为3组,自由对照组(FAC),悬吊对照组(SC),维生素K悬吊组(SVK)(50 mg/kgweight/d),每组9只.每天灌胃给药,实验期为21 d.观察维生素K对尾悬吊大鼠血清骨钙素(BGP)、骨生物力学、矿盐含量、一氧化氮(NO)含量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含量的影响.结果与SC比较,SVK血清总BGP和结合型BGP,股骨和胫骨矿盐含量,股骨生物力学,胫骨ALP活性含量均显著增加;股骨干NO含量明显减少.结论维生素K可改善尾悬吊大鼠的骨代谢和骨结构,减少骨丢失,提高骨生物力学性能,降低骨折危险度.

  • 婴儿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44例临床分析

    作者:叶国华

    目的探讨婴儿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对44例婴儿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儿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44例,其中早发症8例占18.1%、典型症状5例占11.4%、迟发型31例占70.45%、颅内出血占65.7%、胃肠道出血占20.6%、皮肤出血占14.6%、病死率13.6%.结论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目前是我国婴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严重危害婴儿生命健康,应积极有效地开展防治工作.

    关键词: 婴儿 维生素K 出血
  • 华法林药效的影响因素

    作者:朱剑萍;赵蕊

    华法林作为常用的抗凝药,因疗效确切日益受到临床重视,但也伴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华法林疗效的影响因素众多,如遗传、药物的相互影响、饮食、疾病等等,有待进一步阐明.

  • 肝病伴出血患者应用维生素K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作者:刘倩;党大胜;程非;赵庆春

    出血倾向是肝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也包括因维生素K缺乏而造成的出血,这时适当补充维生素K是非常必要的,但肝病患者出血的原因及肝损伤的程度不同,对维生素K的使用也不同.通过对维生素K的理化性质及肝病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维生素K对肝脏的影响,及其在肝病伴出血患者中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维生素K 肝病 出血
  • 体内维生素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玲燕;马骁;刘晓

    维生素是活细胞为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天然物质.据报道人体内有13种维生素,它们是维生素A、B族维生素(包括B1,B2,B3,B5,B6,B7,B9和B12),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如今,维生素的功能己被广泛研究,现就维生素在体内的新功能做一综述,旨在为临床合理使用维生素提供建议.

  • 50例维生素K缺乏所致新生儿出血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晏晓梅

    目的 探讨治疗维生素K缺乏所致新生儿出症的有效方法 和临床经验.方法 选取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出血症志儿共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患儿显效12例,有效33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90.1%,死亡率为6.O%.结论 避免新生儿出土症的发生,要做到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寻找致维生素K缺乏的原因以去除病因.

  •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38例分析

    作者:杨燕

    目的提高对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认识,做好预防措施,减少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发生,降低婴儿病死率和致残率.方法对38例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进行分析.结果38例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纯母乳喂养36例,占94.7%,出生后曾用维生素K1肌注预防维生素K缺乏症1 7例,占44.7%,未做任何预防措施21例,占55.3%.发生颅内出血18例,占47.4%,死亡1例,占5.5%.38例血小板检查全部正常,PT、APTT时间明显延长,>30秒有31例,占81.6%.维生素K1及输血治疗24小时内病情得到控制.结论维生素K缺乏症纯母乳喂养发生率高,维生素K1及输血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

208 条记录 2/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