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双手攀足固肾腰,寒露勤练调阴阳
寒露是人秋后的第五个季节,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就是说寒露来临,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互相交替的季节.这个时候,自然界的阴阳之气也发生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阴阳平衡.阳气收敛阴精藏,天气转冷多调养
-
小儿人格障碍的区分与治疗
<内经·阴阳二十五人>中,将人按火、金、木、土、水五行分为五大类,配合个体阴阳之气的多少将人格分为太阳、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太阴五大类.本文根据每型人的性格特征结合易出现的性格障碍分型论治,经验介绍如下.
-
心上之秋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曹雪芹一语道出了抑郁症的迷茫、孤独和忧郁之感.心上之秋日为"愁",秋季是自然界阴阳之气转换的季节,人们容易出现低落、忧郁的情绪.怎样避免这些情志的困扰呢?《素问》第一篇着重讨论了情志养生的问题,我们来聆听上古圣人的训导吧."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日朴."
-
节气中的膳食-3
春分3月21日春分.从这天起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天之半,故称“春分”.这时阴阳之气比较平均,表现在气候上冷热空气频繁相搏,气温变化较大,时暖时寒,故春分节气除要在精神、起居、运动等方面注意调节外,特别要加强饮食调养,“天人合一”使人体顺应节气的变化.
-
节气中的膳食
寒露季节,深秋来临,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也逐渐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盛。在养生方面,我们要使体内的生理活动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阴阳平衡。根据四时养生中强调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寒露时节必须注意保养体内的阴气。同时要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
-
《黄帝内级》教你性爱养生法则
房事作为人的生理要求,如果适度,有利于男女交换阴阳之气,固本还原,有益于养生.但如过度,消耗精力、体力过度,引起劳倦,会导致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等疾病.房事的次数不是固定的,它因人的年龄、身体状况而异,不同的人,房事的次数也不相同.(<黄帝内经>云:"人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年五十者,二十日一泄;年六十者,一月一泄".
-
脑梗死患者的辨证施护
脑梗死发病急,病情重,恢复慢,治疗不及时常留有严重后遗症.中医谓"中风"之风中经络,是以半身不遂、口眼斜、偏身麻木、舌强、语蹇或不语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原因主要为虚、火、风、痰、气、血相互影响,内风邪热,痰浊淤血,腑实窍闭,脏腑经络功能陡失常度,阴阳之气逆乱,而形成临床各型的不同表现.为此,临床护理中注重辨证施护脑梗死患者,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
24节气养生——本月寒露、霜降
寒露:10月8日养生要点:寒露是热与冷交替季节的开始.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生理(阴阳)平衡祖国医学在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秋季时节必须注意保养体内的阳气.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也就时说,秋季养生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
中药治病意义深远
用昆虫、土石、草根、树皮等植物给人治病,中医治病的根据在哪里?中医药学认为:人与万物,皆天地所生.天地初分之后,便生阴阳二气.天为阳气,地为阴气,阴阳二气互相作用,而成金、木、水、火、土五行.行乃动也,故亦称五运.阴阳二气相互流行,则生火、热、风三阳气与寒、湿、燥三阴气,统称六气.人生天地之间,为天地氤氲的产物,天地阴阳运气反映于人身,则阴阳二气,化生男女,五运化生五脏,六气化生六腑.是人得天地之全气,故为万物之灵,亦可谓人身一小天地也.世间昆虫禽兽、草木金石,虽与人异类,但亦秉天地阴阳之气而生,亦随五运六气而长,故其性与人相通.其与人所异者,唯不得天地之全气, 仅得天地之偏气,故其性或偏于阴,或偏于阳,或为苦寒,或为辛热.此万物不及人之处.
-
《素问》“其生五,其气三”辨析
“其生五,其气三”出自《素问》,其解释较多,有三才说、阴气阳气和气说、三阴三阳说,均与原文之意不苻.笔者通过对《素问》原文的综合分析得出其意为:其生五是阴阳之气的五行表现,其气三是每一行中阴阳之气的太过、不及、平气.
-
中医如何分型治疗失眠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内的阳气由动态转变为静态时,人就会进入睡眠状态.反之,阳气由静态转为动态时,人就会进人清醒状态.因此,人的正常睡眠是体内阴阳之气自然地、有规律地转化的结果.人体这种阴阳转化的状态如果被破坏,就会引起失眠.可导致失眠的常见因素有情志不舒、饮食不节、房劳过度、大病久病、身体衰老等.
-
护士倒班制与人体生物钟
为了确保某些连续性很强的工作不间断进行,不少单位实行了两班或三班轮换制度,具代表性的就是医院护士的值班倒班制。倒班制对人体有何影响?如何运用时间卫生学观点来研究和制定合理的劳动工作制度?笔者试从时间医学角度作一粗浅分析。 白天工作、夜间睡眠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规律。人在工作时,大脑皮层处于相对活跃的兴奋状态,医学上谓之觉醒,这种状态在中医学中归属为"阳";睡眠时大脑皮质处于相对抑制状态,以安静为主,在中医学里静属"阴"。这种兴奋与抑制或称作一阴一阳的矛盾,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维持着人体昼寤夜寐的活动规律。起居有常之人,夜时即睡,黎明即醒,古人认为是人体内阴阳之气所主时辰不同。"营在脉中,卫在脉外","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所以寤寐与卫气运行有关。卫气行于阳分则寤,人处于觉醒状态;行于阴分则寐,人处于相对抑制状态。然而卫气运行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昼则行阳,夜则行阴,"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寐"。现代医学认为,这种有规律的变化是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结果,通常称为"人体生物钟节律"。
-
房事养生学
古代养生学家很注重养生保健,包括房事养生.古人认为男女房事,实乃交换阴阳之气,固本还元,只要行之有度,对双方都有益处.中医认为,房中之事,能生人也能煞人.性生活应本于自然之道,避免损伤,需得其术,这也是养生延年益寿必不可少的一步.
-
辨清体质找准您的专属膏方
什么是体质膏方中医对体质的分类起源于秦汉时期,《黄帝内经》奠定了体质分类的基础.《内经》对体质的分类方法主要有阴阳分类法、五行分类法、形态分类法和心理分类法.例如《灵枢·通天》以阴阳的偏颇为依据,将体质划分为多阴缺阳的太阴人、多阴少阳的少阴人、多阳缺阴的太阳人、多阳少阴的少阳人及阴阳之气平和之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将体质划分为木、火、土、金、水 5个主型,每个主型之下又划分5个亚型,共25种体质类型;《灵枢·逆顺肥瘦》将体质划分为肥人、瘦人和壮人;《灵枢·卫气失常》又将肥人分为膏、脂、肉 3型.此外,《灵枢·寿夭刚柔》将体质用气质的刚、柔分类,《灵枢·论勇》用勇、怯分类,《素问·血气形志》用形、志、苦、乐分类.
-
春食菠菜祛痔疮
立春(今年2月4日)后天气乍暖还寒,人体腠理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力减弱,应要注意保暖.春季是人体阳气生发的季节,应顺应天地阴阳之气,给予适当的调摄,使阳气得以宣达.春吃芽菜和韭菜初春时节,气温有了一定的回升,但冬日的寒气并未完全消散,如果穿得少了,一旦遭遇寒凉的侵袭,毛孔就自动闭合,体内的阳气得不到发散,以致产生“阳气郁”的现象.人体则表现出咽喉干痛、嘴唇干裂、大便干燥、食欲不振等上火症状.
-
“子午觉”帮你远离癌症
俗话说:养生有三大法宝—三寒、两倒、七分饱.所谓“两倒”,就是指要睡好“子午觉”.所谓“子午觉”,就是指在子时和午时按时入睡,子时是从23时到次日凌晨1时,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重的时候,也是睡眠的佳时机,子时之前入睡有利于养阴;午时则是从11时到1 3时,也是阴阳交会的时候,此时阳气盛,称为“合阳”,此时午睡有利于养阳.按照中医学的时间节律来看,子时和一年中的冬至相对应,此时自然界的阴气盛,而阳气则刚刚生发并逐渐增强,午时则与夏至相对应,此时自然界阳气盛,阴气初生,而人体与自然界相应,也会有相同的变化,不论阳气阴气,在它们初生的时候都是很弱小的.如果我们注意在这个时候加以保护,那么阴阳之气就能得到很好的生发和增强,也就能起到养阳及养阴的作用,故而《黄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
-
通阳法的分类(三)
阴阳二气是永恒运动的,当它们在运动过程中相遇而又处于和谐状态时,就会相互交通,阳人于阴,阴中有阳,阴阳的相互交通,使对立着的两种事物或力量,统一于一体,生成万物,并使万物时时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对于人体而言,生理状态下,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阴阳时刻处于运动交通状态;表里(内外)阴阳交通,上下阴阳交通,五脏六腑内部和之间的阴阳交通,阴阳和谐乃百病不生.若或因阳虚,或因阴凝导致阳不入阴,阴阳相隔,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则变证峰起.
-
不寐之主宰在"脑"的理论探析
不寐之名首见于<难经>,其在<内径>称之为"不得眠"、"不得睡"、"目不瞑"、"卧不安"等[1].中医学关于不寐的理论学说论著颇多,其经典理论中为重要的两个观点就是"阴阳说"与"神主说"[2]."阴阳说"即如<类证治裁·不寐>所云:"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而不交阴也."而"神主说"乃如<景岳全书·不寐>所曰:"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在<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记载"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其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而中医学所谓的"神",广义是指人体生命的一切活动,而人体生命的活动又是全靠人身阴阳之气的运动变化来推动,狭义则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由此,从中医学"神"和"阴阳"的内在联系角度看,不寐之"阴阳说"与"神主说"内涵相通,而其相通点在于中医"脑",因"脑为元神之府","总众神也",元神是人身诸神之源、众神之首,主宰着人体生命的一切活动和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3],故而不寐之主宰在"脑".
-
10个“1分钟”帮你增寿
两手对搓1分钟两手掌快速对搓300次,刺激手掌穴位可通六经、强内脏,调和阴阳之气,治疗肩痛、眼睛疲劳。
-
浅析祖国医学的升降学说
人体脏腑经络正常协调的阴阳升降运动,维持着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态,一旦这种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升降失衡,则会出现诸多病症.遵循升降学说的理论指导,适时调节阴阳之气的上逆、下陷,从而可以达到脏腑经络的阴平阳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