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某医院门诊患者就医行为调查研究

    作者:苗芳芳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患者分布特点以及就医行为特征,为医院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医院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K中心聚类法对调查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患者选择就诊医院主要关注的是医疗水平、知名专家/专科、医疗设备这些反映医院技术实力的3个因素;患者选择就诊医生主要关注的是专业特长、服务态度这2个因素;患者获取医院信息的渠道主要是互联网、微信、电视、院内宣传栏这4个渠道;患者希望医院进一步改善的项目主要是降低收费、提高医疗水平和改善服务态度.结论 持续提高医院医疗技术水平,重视医生专业特长培养,加强多渠道信息宣传,进一步改善医院薄弱项目,终提高医院竞争力.

  • 社区人群对中风知识认知和就医行为调查

    作者:杨珊珊;何金爱

    目的:调查社区人群的中风知识认知和就医行为特点,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和设计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9月~2017年5月,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天河区四个社区就诊人群进行一对一访谈式问卷调查;问卷由专家提供,由经统一培训人员发放,现场回收.结果:对中风早期六大识别症状进行调查,其单一症状识别率高为78.8%,六大症状全部识别率为12.8%;且64.4%的脑卒中知识来源为亲朋或他人;就医行为与学历、是否知晓脑中风危害和中风早期症状识别之间有相关性(P<0.05);就医行为与学历、中风早期症状识别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20、0.29.结论:社区人群对中风知识的认知严重不足,需提高其对中风早期症状的识别能力,推进其寻求正确的就医行为方式,所以,加强社区人群中风知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 综合性医院门诊性病病人性病/艾滋病知识、就医行为调查及检测

    作者:简丹;胡杏林

    为了解综合性医院就诊的性病患者性病/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就医行为等相关状况,笔者对2008-2010年综合医院门诊性病病人的性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就医行为进行了调查,并对梅毒和艾滋病的感染情况进行了相关检测,现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调查对象长沙市多家综合性医院门诊、性病门诊就诊的性病患者.1.2调查方法 在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数家医院门诊性病病人进行匿名调查.调查前由专业培训人员进行问卷解释,然后由被调查人员单独填写完成,填写过程中可随时向专业人员咨询.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对志愿者血样进行梅毒和HIV的检测.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医行为的现状分析

    作者:魏广和;李清贤;张金国;张慧玲;乔增勇;王悦强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医行为及其对就医延误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53例急诊行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就医行为、就诊时间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 (1)AMI患者院前延迟时间中位数为3.20h,≤2.00h者占30.19%,2.00h者占69.81%;就诊延迟时间中位数为4.00h,≤6.00h者占88.68%,6.00h者占11.32%.(2)发病后,症状归因于心脏病者占45.28%,归因于非心脏病者占43.40%,不知道者占11.32%,其院前延迟时间中位数分别为2.10h、3.20h和3.90h(P<0.01),就诊延迟时间中位数分别为3.50h、4.80h和5.90h(P<0.01);立即就诊者占32.08%,等待或自行治疗者占60.38%,向朋友家人家庭医生咨询者占7.54%,其院前延迟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10h、3.50h和3.50h(P<0.01),就诊延迟时间中位数分别为3.00h、4.90h和6.00h(P<0.01);采用救护车转运者占54.72%,采用出租车、自家车等其他方式转运者占45.28%,其院前延迟时间中位数分别为2.20h和3.80h(P<0.01),就诊延迟时间中位数分别为3.70h和5.15 h(P<0.01);首诊于三级医院者占79.25%,首诊于二级医院者占11.32%,首诊于社区医院或诊所者占9.43%,其院前延迟时间中位数分别为2.55h、4.60h和4.00h(P<0.01),就诊延迟时间中位数分别为3.75 h、5.95 h和5.50h(P<0.01);立即选择PCI治疗者占66.04%,向朋友家人家庭医生咨询者占30.19%,等待或观察者占3.77%,其就诊延迟时间中位数分别为3.70h、11.00h和5.15h(P<0.01).(3)院前延迟时间≤2.00h者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2.00h者(0,27.03%,P<0.05).就诊延迟时间≤6.00h者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也明显低于6.00h者(14.89%,50.0%,P<0.05).结论 AMI患者目前仍存在不良就医行为,就医延误依然存在,且对预后产生不利影响,改善患者就医行为不容忽视.

  • 广东省产妇就医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刘贵浩;杨云滨;耿庆山;薛允莲

    目的探讨广东省产妇就医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东省一级、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1491名产妇,采用自编孕产妇就医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环境因素和人群特征对产妇就医行为的影响.结果产妇就医行为合格率为83.4%.本次怀孕是计划内怀孕(OR=2.114)、在自我感觉身体良好情况下认为还有必要做产前检查(OR=2.323)、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为公费(OR=2.755)和医保(OR=1.697)、医院级别为二级医院(OR=1.568)和三级医院(OR=1.800)等变量是产妇就医行为的正向影响因素.结论广东省产妇就医行为合格率较低,建议重点针对文化程度低、家庭收入低、没有参保、来自农村以及一级医院的产妇引导科学就医行为.

  • 孕产妇就医行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作者:刘贵浩;杨云滨;耿庆山;薛允莲

    目的 应用德尔菲法构建孕产妇就医行为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基于Andersen卫生服务利用模型,通过文献分析法初步构建孕产妇就医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通过对24名专家2轮问卷咨询来确定指标体系.结果 确定的孕产妇就医行为指标体系,共有环境因素、人群特征、健康行为和健康结果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54个三级指标.专家平均权威程度为0.869,总指标的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195、0.166(P<0.01),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1529、0.3403、0.2786和0.2281.结论 专家代表性强,权威程度高,协调性较好,初步构建的孕产妇就医行为评价指标体系较为科学合理.

  • 福建省农村肺结核患者就医行为现状分析

    作者:陈求扬;林勇明

    大多数结核病人广泛分布在农村,由于经济贫困、交通不便、文化知识低等因素影响,造成病人就医与治疗的延迟[1].本研究调查肺结核患者就医行为,为改进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 软件企业职工和医学生功能性躯体不适与就医行为调查

    作者:邓云龙;廖英;杨德森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功能性躯体不适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其就医行为.方法用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CMI为基础修订的心身症状量表和包括就医行为的一般情况问卷调查某软件企业职工450人,医学生301人.结果1.职工组和学生组在50项躯体症状中具有的症状数分别为(15.2±12.4)项和(15.61±11.82)项(P>0.05);两组人群躯体不适频数段分布和总不适数接近(P>0.05);2.两组人群比较中任一躯体因子分>2(但≤3)的人数比例职工组为32.4%,学生组为34.2%;任一躯体因子分>3的人数比例职工组为6.6%,学生组为6%,两组之间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3.女性的五官(学生组)、疼痛(职工组)和疲劳(职工组)不适多于同组的男性(P<0.05);4.受试人群的门诊次数、用药天数和因病花费等就医行为与人群、年龄、婚姻及有关躯体不适症状关系较大(P<0.05).结论1.轻度的躯体不适是大多数健康个体的正常体验,不同人群、不同性别的不同器官系统躯体不适出现率并不完全一致.2.不同严重程度的功能性躯体不适均可造成医疗资源消耗;导致功能性躯体不适个体就医的主要原因有人群特点、病感及躯体不适本身.

  • 1779名城区小学生龋齿发病率就医行为调查分析

    作者:杨敏;张福国

    为了解小学生龋齿发生后家长的就医行为和观念,我们于2001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城区内三所小学五个年级的28个班级1779名学生的龋齿发病率及其家长的就医行为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对象年龄与性别抽样情况:三所小学五个年级组,年龄不等,抽样人数不等,不同性别,其中男963名,女816名,计1779名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常规口腔健康检查.城区样本含量:抽样总人数为1779人,占城区小学生人数12%.质量控制措施:统一诊断标准,按照<全国龋病、牙周病疾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规定.

  • 不同类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就医模式分析

    作者:宁南义;王勉

    目的 探讨城乡不同类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就医行为.方法 采用Bou-YoungRhi 精神分裂症就医行为问卷对1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并进行城乡、就诊年龄、就诊时间、首发精神症状进行比较.结果 农村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到精神科就诊的平均年龄、就诊时间、首发精神症状与城市患者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偏执型和单纯型患者就医时间较晚,与其它类型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 结论 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首次就诊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广东城镇社区老年人就医行为现状的调查研究

    作者:周碧云;莫惠敏;周凤敏

    目的:了解城镇老年人的就医行为现.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中老年人就医现状调查问卷对广东城镇中老年人进行分层抽样调查.结果:老年人健康状况较差,就医行为的健康信念淡薄,就医行为能力较差.结论:应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以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需求.

  • 社区居民卫生政策认知状况与就医体验及行为的关系

    作者:马超

    目的 研究社区居民卫生政策认知状况与其就医体验及行为的关系.方法 于2017年6-12月选取郑州市4个社区的480名社区居民,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其相关资料,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卫生政策认知状况、就医体验及行为等,分析社区居民卫生政策认知状况对就医体验及行为的影响.结果 社区居民卫生政策认知水平与就医体验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居民卫生政策认知水平与其在患病后是否进行治疗及常去的医疗点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居民卫生政策认知水平能影响其就医体验及行为,提倡对社区居民普及卫生政策,从而提升居民认知水平,改善社区居民的就医体验及行为.

  • 中国流动人口就医行为研究进展及启示

    作者:唐雨萌;李茜;何田静;张庆军

    为了更好地满足流动人口的就医需要,掌握其就医行为特点,有效促进医疗卫生和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通过收集2006—2014年相关文献,阐述了流动人口就医行为的现状,包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和就医地点的选择。同时,对影响流动人口就医行为的主要因素(个体特征和社会因素)进行了梳理,以研究设计和政策支持的角度提出改善流动人口就医行为的方向和建议。

  • 对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健康状况和就医行为的调查研究

    作者:郭蕊;孙晶;李胜伟;龙俊睿;常文虎

    目的:对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状况和就医行为进行调查。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7个区县作为调查地点,调查外来务工人员家庭431户,共1045人,其中有效问卷1002份,有效回收率为95.9%。结果外来务工人员日工作时间长、自评健康状况较好;医疗保障水平低、参保意愿强烈;社会支持网络局限,经济拮据是困扰家庭就医的主要问题;日常患病就诊单位以区县级及以下医院为主;医疗服务利用不足,呈“三低两高”。结论医疗保障和家庭资源匮乏抑制了外来务工人员对医疗服务的利用;应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能力,以满足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

  • 北京市外来农村流动人口社会关系对其门诊就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作者:刘超;吴明

    目的 了解外来农村流动人口社会关系结构,探讨社会关系对就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城市外来农村流动人口健康与卫生服务利用调查.采用社会关系促进信息传递和社会支持理论依据,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验证社会关系影响.结果 不同社会关系下人群信息传递和社会支持效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未证明社会关系对就医信息传递作用,未发现社会支持的影响,研究样本中没有找到社会关系对流动人口就医行为的影响.

  • 低档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生殖道感染情况和相关行为调查

    作者:赵瑾珠;任书华;万莹;徐红;周涛;孙奕

    目的 了解低档场所女性性工作者(FSWs)的艾滋病/生殖道感染状况和相关行为,评估该人群的健康需求.方法 对随州市某社区低档场所从事商业性性交易的FSWs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和艾滋病/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检测.结果 FSWs年龄平均(25.6±6.7)岁;近1个月71.3%的人每次接客时都使用安全套;近半年仅11.4%的FSWs因为生殖道感染就诊,远低于本次调查该类疾病的检出率(33.8%);年龄大于35岁、小学文化程度、已婚者有更高的检出率.结论 该人群虽具有一定的保护意识,但缺少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能,应进一步对其加强艾滋病/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宣教,并指导其获得正规、低价的性病、妇科诊疗服务.

  • 深圳市慢性病患者就医选择影响因素的多水平模型分析

    作者:周海滨;叶承刚;朱斌;王瑞;彭子日;汪保国;彭绩

    目的 分析慢性病患者就医选择及影响因素,为完善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随机抽取深圳市5个城区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家医院661名慢性病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拟合包括个体和城区两个水平的多水平等级Logistic模型,分析慢性病患者社区就诊影响因紊.结果 慢性病患者主要选择社区就诊比例占42.97%,患者就医选择存在地区聚集性,主要受宏观层面因素影响,包括医疗保障制度和社区卫生服务能力,而个体特征为女性、老年人、患高血压和并发证少的倾向选择社区就诊.结论 扩大医保覆盖率,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可合理引导慢性病患者的就医选择.

  • 肿瘤病人就医行为调查分析

    作者:印爱平;白雪;刘亚琼

    为了解病人就医行为及影响因素,对139名肿瘤病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肿瘤病人就医的及时性与连续性不强;大多数病人认为医疗费用过高,患病后经济压力大;经济状况对肿瘤病人就医行为影响明显.城市肿瘤病人与农村肿瘤病人在就医的及时性、连续性、地点选择、知情、诊疗决策参与等方面存在差异.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建立健康的就医行为,并努力提高农村病人的抗病和卫生服务利用能力是应关注的问题.

  • 临床医务人员选择性就医行为分析

    作者:雷芳;陈渊青;罗红;郑颖;叶宜根

    目的 研究临床医务人员选择性就医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对894名临床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依据疾病严重程度,归纳出临床医务人员"是否就医"的6个个人影响因素和"就医机构选择"的7个医院影响因素.结论 临床医务人员就医行为受个人因素和医院因素影响,对医疗体制改革和社会群体就医行为具有指导意义.

  • 医院社区联合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和就医行为的影响

    作者:邓红艳;田玉凤;李平;吴小玲

    目的 探讨医院联合社区实施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和就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宜昌市城区7个社区中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教育组和对照组各60例,联合教育组由综合医院联合社区医院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照组由综合医院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实施1年后使用SF-36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就医行为.结果 研究结束时联合教育组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教育组患者年人均综合医院就诊次数和年人均医疗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1),而年人均社区医院就诊次数和年人均自行购药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医院联合社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优化患者的就医行为.

323 条记录 11/17 页 « 12...891011121314...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