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外科病人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及合理性分析
外科病人抗菌药物的应用非常普遍,有调查报导其使用率高达80%[1],能做到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者仅占19%,而外科病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对于预防术后发生医院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重视细菌耐药监测提高耐药监测水平
细菌耐药问题自青霉素临床应用不久就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已经可以肯定的是,新抗菌药物的开发无法跟上细菌耐药进化的步伐.因此,合理使用现有抗菌药物,控制耐药菌的传播就成为解决细菌耐药问题的关键[1].实现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有效控制耐药菌传播,就要求临床医师、院感控制部门以及医药行政卫生单位掌握本国或本地区的细菌耐药流行病学资料,包括常见临床分离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耐药谱及耐药机制,及时发现新的耐药菌.国际上很多国家和机构,都已建立起长期的细菌耐药监测网络,如:美国国家医院感染监测系统(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s Surveillance,NNIS)、亚历山大项目(Alexander Project)、美罗培南年度药物敏感试验信息采集项目(Meropenem Yearly Susceptibility Test Information Collection,MYSTIC)、替加环素评价与监测试验项目(Tigecycline Evaluation and Surveillance Trial,TEST)等,我国也有很多单位加入了上述监测网.但建立一个我国自己的完善、系统的耐药监测网络,为我国的医务工作者提供可靠的有关细菌耐药的第一手资料,对我国的细菌耐药控制工作更具有现实意义.现有的监测已经提示,亚洲国家较之西方国家,各国、各地区在临床细菌和真菌耐药特性上的差异更加明显,这可能与亚洲国家之间经济发展、卫生条件、政策管理水平方面的参差不齐有关[2].在某些西方国家,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产KPC酶肺炎克雷伯菌等多重耐药菌已经遍布其社区和医院,而在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高流行的问题则更为突出[2-3].临床医师经验使用抗菌药物须参照可靠真实的本地耐药监测数据.
-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Ⅴ
胃肠外科感染的治疗胃肠外科感染包括常见的急性阑尾炎以及相对少见的回肠或结肠憩室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儿童或成人坏死性小肠炎、盲肠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等.这些疾病大都需手术治疗,但也有一些并不需要手术(如肠系膜淋巴结炎)或仅有部分病例需要手术.无论是否需要手术,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仍在治疗中占有一定地位.
-
加强知识培训合理使用抗菌素
抗菌药物是临床常使用的药物之一,其不当应用是基层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多与医务人员缺乏必要的合理用药知识有关.当今,新型抗菌药物层出不穷,耐药菌群不断涌现,过去的经验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因此,基层医院必须加强对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的知识培训,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及耐药菌群的发生.
-
抗菌药物在传染病中的合理应用
1 传染病医师要熟悉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既然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那么,每一种传染病的治疗均离不开抗病原微生物的药物.抗病原微生物的药物主要有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两大类.随着传染性疾病疾病谱的变迁,传统的传染性疾病除了天花以外,并没有绝迹,而新发的传染病不断出现,有的还在极大地威胁着人类健康.例如,2003年新发的SARS和目前还在不断有疫情报告的禽流感、HIV等等.因此,传染病医师必须对抗菌药物在传染病中的合理应用有正确的认识.
-
小儿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近年来大量抗菌药物不断应用于临床,而抗菌药物滥用、不合理应用现象,目前仍比较普遍而严重.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肝、肾功能的毒副反应、听力损害、二重感染、耐药性等一系列问题.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生理生化过程与成人有所不同,决定了小儿时期对抗菌药物的反应及敏感性不同于成人.因此,提倡小儿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小儿自身特点,分析了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并提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
ICU中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自1935年Domagk发现"百浪多息(pontosil)"的抗菌效应,并首次将这一磺胺类药物用于治疗人类感染性疾病以来,人类应用现代抗菌药物的历史不过70余年,但研制、生产并已经在临床应用了数百种抗菌药物,使得多种感染与传染性疾病得以治愈.与此同时,各种"耐药"病原微生物也相继出现,甚至耐药倾向产生的速度远远超出抗菌药物的研发速度.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种耐药微生物迅速产生和播散,全球各国无论是医院内或是社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耐药(甚至泛耐多种药物)的病原微生物感染,以及由于抗菌药物选择诱导的条件致病菌感染:有些感染甚至出现了"无药可治"的危险情况.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已成为现代临床医学领域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对感染病人的救治效果,更关系到环境生态保护和抗菌药物在临床医疗实践中的作用、地位与寿命.
-
抗菌药物的管理实践与思考
据2006-2007年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显示,中国的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70%,其中外科患者几乎都应用了抗菌药物,比例高达97%;而耐多药菌株的出现更是对人们敲响了警钟.近年来卫生部连续下发关于抗菌药物的管理文件:2004年下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9年下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出台,使抗菌药物的管理成为各医疗机构工作的重点,对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意义深远.
-
“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及分级管理原则”专题研讨会议纪要
为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的精神、探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及医院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原则、解读区县级医院在实际工作中的困惑和问题,由《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主办,拜耳医药保健品公司协办的"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及分级管理原则"专题研讨会议于2012年9月28-29日在京举行.大会先后听取了中国医院协会、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何绥平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王汝龙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翟所迪教授,北京市隆福医院刘桦主任所做的报告.
-
再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抗菌药物不断推陈出新,并以其良好的临床疗效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各级医疗单位的使用率已高达44%~77%[1].尽管国家一再提出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及滥用问题,但是这种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实践证明,每一种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抗菌药物滥用既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造成了资源浪费.本文就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问题浅谈一点看法.
-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
喹诺酮类是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基本结构,对细菌DNA螺旋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抗菌药物.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合成氯喹过程中发现的萘啶酸,随后喹诺酮类吡哌酸等被开发,到1979年第一个氟喹诺酮类药物合成后发展十分迅速.90年代又有司帕沙星、曲伐沙星等多种更新的喹诺酮类药物相继面世,成为处方率仅次于β-内酰胺类的抗菌药物.因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生物利用度高与其它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
我院2010~2012年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抗菌药物种类较多,临床应用专业而复杂,其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不合理应用的情况.而我国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比较重视,为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近几年先后颁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等相关文件.2011年更是出台为期3年的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细化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和要求.2012年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更是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升到了法律层面.为进一步做好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我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现将我院2010~2012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报道如下.
-
用PK/PD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在我国,抗菌药物的滥用是一个严重而急需解决的问题.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曾在文章中指出,据WTO统计,中国人在生病时有50%左右应用抗菌药物,但事实上可能只有25%的人真正需要.在住院病人中西方国家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不超过30%,而中国却普遍超过50%.
-
抗菌药物在传染病中的合理应用
1 传染病医师要熟悉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的正确应用,不仅取决于对抗菌谱的了解,而且还取决于抗菌药物在感染部位能否达到抑菌或杀菌浓度.如果剂量太小、给药间隔过长、疗程太短、给药途径不当,均可造成抗菌药物治疗失效.笔者结合抗菌药物类型特点,以药效学理论为基础,论述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
我院2001年6~12月抗菌药物应用状况调查分析与建议
抗菌药物是医院用药范围广,消耗量大且相对较贵的一类药物.近几年来,具我院资料显示,抗菌药物占购药总金额的35%.为考察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笔者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
浅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目前,我国临床上抗菌药物的应用极为广泛,其使用的合理性与患者的康复及医院的医疗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未掌握好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不但不会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还会给患者带来一些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损失.
-
西部某地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效果评价分析
为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卫生部先后出台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然而细菌耐药形势依然严峻,不仅严重影响到医疗质量,也造成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原卫生部对此高度重视,于2011年起开展了“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简称专项整治)。该活动在宝鸡地区于2012年全面展开,现通过对比分析宝鸡地区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使用变化情况,评价专项整治活动在该地区的效果,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
145株铜绿假单胞菌耐亚胺培南耐药性的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sa aeruginss,PA)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尤其是在医院感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引起多种感染,由于其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给临床治疗造成极大困难.加强对PA耐药性监测及耐药性的变化,对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对2004-2007年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耐药性的变化进行比较与分析.
-
我院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传染病专科医院,而剖宫产是我院妇产科常见的手术。剖宫产术属于清洁-污染手术,切口类别为Ⅱ类[1],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对提高诊疗水平和降低医疗费用有着重要意义,且由于孕妇和新生儿是特殊人群,在剖宫产中使用抗菌药物既要考虑对产妇的安全,还得兼顾抗菌药物通过乳汁对新生儿的影响,所以剖宫产的预防用药十分重要。为了解我院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及合理性,笔者对我院236例剖宫产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分析,以促进我院规范、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