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丹栀逍遥散对广泛性焦虑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能力的干预作用

    作者:董宁;赵瑞珍;徐硕;王雯龙;李冬梅;唐启盛

    目的 观察广泛性焦虑(generalized anxiety disease,GAD)大鼠海马齿状回区(Dentate Gyms,DG)5-溴脱氧尿核苷(Brdu)单标记和Brdu/神经元核抗体(Brdu/Neun)双标记阳性细胞的数量和中药丹栀逍遥散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10只.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采用不确定空瓶饮水刺激方法造成GAD大鼠模型.中药组和西药组分别以丹栀逍遥散和盐酸丁螺环酮水溶液灌胃7天,正常组和模型组以蒸馏水灌胃7天,每天1次.取脑组织,行冰冻切片,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海马齿状回区Brdu单标记和Brdu/Neun双标记阳性细胞数量.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Brdu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但Brdu/Neun双标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Brdu阳性细胞数、Brdu/Neun双标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GAD大鼠齿状回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较为活跃,但NSCs分化为成熟神经元的能力降低;丹栀逍遥散能够促进GAD大鼠DG区NSCs的增殖和向神经元的定向分化,增强机体的神经修复与再生能力,从而改善临床症状.

  • 肌筋膜经线选穴法针刺治疗对脑性瘫痪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再生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徐冬晨;杨江;喻斌;李达玲;韩新民

    目的:探讨基于肌筋膜经线的选穴法针刺治疗对脑瘫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再生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健康21日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20只,分成对照组、针刺1组、针刺2组和假手术组,对照组、针刺1组和针刺2组采用左侧颈总动脉结扎结合低氧环境制作脑瘫模型。针刺1组接受传统针刺疗法,针刺2组接受基于肌筋膜经线的选穴法针刺治疗。各组于针刺开始后第3、7、14天行BBB评分、斜板试验;第14天用5-溴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检测左脑运动皮层和纹状体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第7天和第14天针刺2组的BBB评分恢复明显优于针刺1组和对照组(P<0.01),第3、7、14天针刺2组斜板支撑能力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第14天针刺2组运动皮层BrdU含量较针刺1组升高(P<0.05)。结论基于肌筋膜经线的选穴法针刺治疗能有效促进脑瘫模型神经细胞再生和运动功能的改善,且优于传统针刺疗法。

  • 缺血性脑损伤与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发生

    作者:王卫东;江文;王洪典;万琪

    1998年,瑞典科学家Eriksson等人应用5-溴脱氧尿核苷(5-bromodeoxyuridine,BrdU)标记分裂细胞的方法,发现成年人脑中存在神经元发生现象,脑神经元作为终极细胞、不能再生的传统观点由此被彻底打破.目前,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缺血、缺氧、外伤等许多原因所致的脑损伤均可诱导成年脑组织神经元发生水平的上调,这种上调可能是脑组织损伤后的一种保护反应[1-4].了解缺血、缺氧、外伤等原因所致脑损伤后成年脑组织神经元发生的一般规律和调节因素有可能为临床治疗开辟新途径.我们就当前缺血性脑损伤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发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如下.

  • 作者:

    关键词:
  • 作者:

    关键词: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缺血后脑组织新生神经元的影响

    作者:张志军;王卫东;万琪;江文;王洪典

    目的 研究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发生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 5- 溴脱氧尿核苷 (5 bromodeoxyuridine, BrdU) 标记有丝分裂、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发生的动态变化以及在侧脑室注射外源性 bFGF对神经元发生变化的影响.结果大鼠全脑缺血 - 再灌注损伤后第 14天齿状回神经元发生水平达到峰值.全脑缺血 - 再灌注损伤大鼠侧脑室注射外源性 bFGF后齿状回神经元发生水平升高,神经元发生峰值时间提前.结论脑缺血可以诱导齿状回神经元发生水平上调 ,外源性 bFGF能促进齿状回神经元发生 .

  • 成年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再生动态变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卫东;程毓华;王津存;程祖珏;江文;杨柏林

    目的观察弥漫性脑损伤后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规律.方法使用BrdU标记分裂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弥漫性脑损伤后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再生水平的变化规律.结果成年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4~12d时间段内,齿状回BrdU免疫阳性细胞数量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第6天时达到峰值.这些BrdU阳性细胞大部分分化为神经元.结论弥漫性脑损伤可诱导成年脑海马齿状回细胞再生水平在一定时间内上调.

  • 反映成年大鼠脑组织神经发生水平显示方法的灵敏性和可靠性评价

    作者:王卫东;王洪典;王冰;江文;张志军;王津存

    目的评价反映成年大鼠脑组织神经发生水平的显示方法.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溴化脱氧尿核苷(BrdU)显示细胞增殖的可靠性、灵敏性,以及寻找BrdU给药的合适剂量.结果BrdU25mg/kg剂量组与50mg/kg、100mg/kg组相比,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数差异明显(P<0.05),50mg/kg和100mg/kg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BrdU25mg/kg剂量组阳性细胞不易与周围细胞区分;50mg/kg剂量组和100mg/kg剂量组阳性细胞较易识别.且BrdU阳性细胞大多数分化为神经元.结论BrdU标记法可以准确反映成年大鼠脑组织神经发生水平.

  • 肝硬化部分切除后肝再生及结构变化

    作者:郑晓筠;罗倩欣;陈倩琪;熊喜峰;刘玉荣;马宁芳

    背景:肝脏自身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临床资料显示大部分肝癌患者合并有肝硬化,切除肿瘤后肝脏质量可逐渐恢复,提示硬化的肝脏仍具备修复潜能.目的;尝试用肝部分切除方法诱导小鼠硬化肝组织内具再生能力的细胞增殖,观察再生肝脏的结构变化.方法:使用CCl4皮下注射方法制备小鼠肝硬化模型.对肝硬化小鼠行肝部分切除,于切除后1,3,5,7,10,14及21 d取小鼠肝组织并称质量.观察比较肝部分切除后不同时间小鼠再生肝组织的结构变化;评估肝再生率;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肝星形细胞标志分子结蛋白及肝星形细胞活化标志分子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变化;5-溴脱氧尿核苷标记技术对增殖细胞进行定性、定位.结果与结论:肝硬化小鼠肝部分切除后第1,3,5,7,14,21天肝再生率分别为6.58%,22.03%,21.39%,29.05%,45.22%,50.98%.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显示CCl4注射8周后呈早期肝硬化病理改变,肝部分切除后肝组织结构逐步改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肝部分切除后第1天再生肝组织内结蛋白表达减少,但第3天至第14天呈上升趋势,21d则明显减少;肝再生过程中各时间点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依时递减.5-溴脱氧尿核苷阳性细胞在肝部分切除后1-7 d主要为肝细胞,肝部分切除后14-21 d阳性细胞定位于肝血窦内皮及窦腔内.结果表明早期肝硬化小鼠大部肝切除后3d出现明显的再生反应,并逐步恢复正常的肝组织结构.

  • 脑梗死大鼠神经前体细胞增殖水平的研究

    作者:李常新;黄如训;陈立云;温红梅;解龙昌;魏利华;牛小媛

    目的研究脑梗死病灶周围及海马处神经前体细胞增殖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易卒中型肾性高血压大鼠(RHRSP),电凝大脑中动脉(MCA)主干制成脑梗死(MCAO)模型.行大鼠神经功能评定,免疫组化观察并计数梗死灶边缘、对侧镜区及双侧海马5-溴脱氧尿核苷(Bromodeoxyuridine,BrdU)标记的细胞.结果 MCAO后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减低,5d时恢复正常.MCAO后梗死灶边缘、对侧镜区及双侧海马均有BrdU阳性细胞分布,且病灶侧多于病灶对侧,集中分布于病灶周围.结论脑缺血可诱导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并移向病灶,可能成为脑梗死恢复的重要物质基础.

  • 成年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NOS-NO通路机制研究

    作者:王卫东;徐江平;程毓华;程祖珏;吴航宇

    目的观察NO前体及选择性NOS干预剂对弥漫性脑损伤后齿状回神经发生的调控作用,探讨NOS-NO通路在成年脑神经发生中的角色.方法选用成年弥漫性脑损伤大鼠模型,采用BrdU标记分裂细胞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弥漫性脑损伤后2、4、6、8、12 d时各干预剂干预组大鼠与相应对照组大鼠之间海马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速度.结果L-精氨酸(L-Arg)200mg/kg i.p.后,成年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各个时间点海马齿状回BrdU免疫阳性细胞数目均显著增多,以脑损伤后6 d和8 d时增加为明显(P<0.01).7-硝基引唑(7-NI)50 mg/kg i.p.后,明显抑制了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点齿状回细胞增殖,在弥漫性脑损伤后4 d时抑制作用相对为明显(P<0.01).氨基胍(AG)100mg/kgi.p.后,也明显减少了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点齿状回BrdU免疫阳性细胞数目,从第8天后抑制作用相对更为明显(P<0.01).结论弥漫性脑损伤后激活的NOS-NO通路是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调控通路,不同来源的NO分别在弥漫性脑损伤后不同时间齿状回神经发生中发挥作用.

  • 胚胎心肌细胞移植于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周边区可行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瑶;于玲范;关振中

    目的初步观察胚胎心肌细胞移植于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周边区后第72小时内的存活情况.方法移植组结扎成年大鼠冠状动脉的同时在预测的梗死周边区注射培养的胚胎心肌细胞,对照组在正常大鼠的心肌内注射培养的胚胎心肌细胞,空白组结扎冠状动脉的同时在与移植组相同的部位注射等量的培养液.在移植后第72小时采集标本,进行普通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显微镜观察.结果在移植组和对照组都可以看到移植的胚胎心肌细胞的存在,空白组未发现有移植的胚胎心肌细胞.结论移植后72 h内胚胎心肌细胞在正常大鼠的心肌内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周边区都可以存活.

  • 缺血启动脑白质损伤新生大鼠室管膜下区和白质的胶质源性内在修复功能

    作者:李文娟;毛凤霞;陈惠金;钱龙华

    目的 探讨缺血启动脑白质损伤新生大鼠室管膜下区(SVZ)和白质途径对损伤白质的内源性自我修复功能.方法 建立5日龄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新生大鼠模型,随机分为PVL组和Sham组,光镜和电镜下评估脑白质病理和髓鞘形成,TUNEL法观察脑白质细胞凋亡,5-溴脱氧尿核苷(Brdu)示踪以及免疫荧光共标记技术观察SVZ和白质胶质源性祖细胞的激活、增殖、迁移和分化情况.结果 建模后第7和21天,PVL组大鼠脑室周围白质的凋亡细胞数较Sham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VL组的脑白质均呈现轻度或重度病变;PVL组脑白质内髓鞘形成数目以及髓鞘厚度亦低于Sha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PVL组在各时段的NG2+祖细胞和BrdU+(源自SVZ)以及GPR17+(源自白质)的O4+少突胶质细胞(OL)前体均较Sham组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建模第7天,PVL组的GPR17+不成熟OL和成熟OL均未能检测到,代之为BrdU+不成熟OL和成熟OL;直至建模第21天,PVL组的不成熟OL和成熟OL-直呈低水平状态,低于Sham组(P均<0.05).结论 缺血可诱导PVL大鼠脑SVZ和白质这两条途径的胶质源性祖细胞激活和出现明显增殖,并沿OL系细胞分化和迁移至脑白质的损伤部位进行修复,但终仅有极少量新生细胞能分化为未成熟和成熟OL.推测有限的内源性修复作用可能与不良的脑微环境密切相关.

  • 缺血性脑损伤后齿状回神经元再生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卫东;江文;王洪典;万琪

    成年腑组织神经元再生的规律和机制的研究是近几年来神经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文章综述了缺血性脑损伤后成年脑组织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再生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缺血性脑损伤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再生的时间规律、新生神经元的移行和分化特点,同时还介绍了影响神经元再生的因素和神经无再生的凋节机制,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和应解决的问题.

  •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与海马齿状回nNOS表达的关系

    作者:李云涛;晋光荣;徐汉荣;刘俊华;陆澄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与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关系.方法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5-溴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分裂增殖细胞,应用Y型电迷宫监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单标和双标技术检测大鼠海马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数和nNOS的表达.结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对学习记忆能力损害明显,但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学习记忆能力有较好恢复,再灌注28 d恢复明显.海马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增加,14 d达高峰;再灌注后7 d nNOS表达增强,28 d达高峰,BrdU/nNOS双标细胞在14 d达高峰.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可增强大鼠海马齿状回细胞的增殖能力,增殖细胞nNOS的表达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恢复有促进作用.

  • 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的体外培养及诱导分化

    作者:康野;王卫东;邵卫中;吴航宇;程毓华

    目的建立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使用加入bFGF(20ng/ml)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曲线,BrdU标记和免疫荧光化学方法观察培养细胞生物学特性.结果加入bFGF培养的成年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可表达Nestin,具有稳定连续的克隆增殖能力.经诱导分化后的细胞可表达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结论本实验分离的培养细 胞具有可在体外稳定自我复制、大量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特点,是理想的神经前体细胞.

  • 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脑损伤后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

    作者:余小骊;谭洁;柴长春;徐江平;王卫东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再灌注脑损伤后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使用四血管阻断方法(4-VO)制作成年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神经前体细胞(BrdU)标记分裂细胞方法,观察、比较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后3、6、12、24、36天时补阳还五汤干预组大鼠与相应对照组大鼠之间海马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水平.结果: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后,空白干预缺血组大鼠各时间点海马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数量水平与缺血对照组大鼠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补阳还五汤干预组大鼠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数量较缺血对照组大鼠和空白干预组大鼠则明显增加(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明显促进缺血再性灌注脑损伤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水平的上调,其机制可能与补阳还五汤有效成分的多种生物学活性有关.

  • 康复训练对脑出血大鼠神经细胞再生的影响

    作者:刘珍;武衡;谢明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对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再生的影响.方法 将75只SD大鼠分为康复组、制动组和假手术组,每组25只.康复组和制动组应用胶原酶Ⅶ注射入苍白球诱导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用生理盐水替代胶原酶.康复组每天予以抓握、平衡、旋转等训练,制动组置于网状笼内固定.各组分成脑出血后第1,4,7,14,28天共5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5只.对不同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用5-溴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S期增殖细胞;BrdU免疫组化单标、BrdU/微管相关蛋白(MAP)和BrdU/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 NeuN)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大鼠侧脑室下区(SVZ)和齿状回颗粒下区(SGZ)细胞的增殖、迁移与分化.结果 康复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制动组(P<0.05);制动组大鼠SVZ的BrdU+细胞在各时间点上少于康复组大鼠;脑出血后第7天,康复组SVZ区BrdU+细胞表达显著增加且高于制动组(P<0.05),14 d时SVZ区BrdU+细胞表达减少,同时在出血侧纹状体发现BrdU +/MAP+细胞,是制动组的1.8倍(P<0.05);脑出血后第28天,康复组出血侧纹状体神经元分化比率是制动组的2.3倍(P<0.05).结论 康复训练可促进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再生.

  • 电针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前体细胞增殖水平的影响

    作者:李常新;黄如训;陈立云;温红梅;解龙昌;方燕南;魏利华;牛小媛

    目的研究电针治疗对脑梗死病灶周围及海马处神经前体细胞增殖水平的影响. 方法采用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电凝法制成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行神经行为学功能评定、神经前体细胞标记及电针治疗,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计数电针治疗后梗死灶边缘、对侧镜区及双侧海马5-溴脱氧尿核苷(bromodeoxyuridine,BrdU)标记的细胞. 结果 MCAO后神经功能评分减低,约5 d后恢复正常.电针治疗促使梗死灶边缘、对侧镜区BrdU阳性细胞增多,随着治疗时间增加,细胞增多更明显. 结论电针治疗可促使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及迁移,可能是电针促进康复疗效的重要机制之一.

  • 康复训练对成年大鼠脑梗死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王卫东;王洪典;王津存;江文;袁华;李薇;张志军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成年大鼠脑梗死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增殖水平的影响. 方法采用光化学法诱导成年大鼠脑梗死24 h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梗死对照组、梗死后康复训练组和梗死后制动组.康复训练组每天进行水迷宫、转棒、滚笼训练,制动组于网状笼内固定.采用BrdU标记分裂细胞方法,观察、比较脑梗死后各组大鼠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数量水平的变化规律和差异. 结果成年大鼠脑梗死后6~24 d,梗死对照组大鼠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1),其中第12天大鼠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数量达到峰值.梗死后康复训练组各时间点大鼠海马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数量较梗死对照组和梗死后制动组大鼠均明显增加(P<0.01),而梗死后制动组大鼠与梗死对照组大鼠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数量水平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康复训练促进脑梗死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增殖水平上调的作用可能是康复训练帮助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一个重要机制.

3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