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扶正解毒法干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促淋巴管生成的机制探讨

    作者:刘瑞;张玉人;李杰

    肿瘤间质中的巨噬细胞即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作为肿瘤微环境中多的炎性细胞,不仅参与炎症条件下的淋巴管生成,而且与肿瘤诱导的淋巴管生成密切相关[1].随着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志物的出现,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中药可能通过调节TAM亚型转换抑制淋巴管生成及淋巴转移,现将其研究现状归纳如下.

  • 清热解毒经验方对子宫内膜癌移植瘤的作用及TAMs表达的影响

    作者:徐晓梅;薛晓鸥;刘小丽;谢伟;唐炳华

    目的 探讨清热解毒经验方对子宫内膜癌移植瘤的作用及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子宫内膜癌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建立裸鼠子宫内膜癌移植瘤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研究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组织中TAMs的表达.结果 孕激素组及成瘤前中药组、成瘤后中药组肿瘤生长速度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孕激素组及成瘤前中药组、成瘤后中药组肿瘤生长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Ms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孕激素组、成瘤前中药组、成瘤后中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孕激素组与成瘤前中药组、成瘤后中药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 清热解毒经验方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抑制TAMs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而发挥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 扶正解毒方对前胃癌荷瘤小鼠术后复发模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干预研究

    作者:贾程辉;李枋霏;何莉莎;李杰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方对近交系615小鼠移植性前胃癌术后复发模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影响.方法:以615小鼠前胃癌术后复发模型为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扶正解毒方组(FZJD-treated)、化疗组(5-FU-treated)、中西医结合组(FZJD+ 5-FU)、模型组(Untreated)、正常术后组(Normal-operation)和正常空白组(Normal),比较观察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表型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影响.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肿瘤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表型,模型组明显高于其他组,中西医结合组可明显降低M2型巨噬细胞表达,M1型巨噬细胞表达同M2型具有相反趋势.药物对患癌小鼠机体内M2/M1表现出强干预能力;ELISA检测相关细胞因子,模型组明显高于其他组,中西医结合组可降低4种细胞因子分泌(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抑制M2型巨噬细胞的表达,提高M1型巨噬细胞的表达,降低血清中肿瘤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对肿瘤的转移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因子的表达,改善肿瘤微环境,促使M2型巨噬细胞向M1型转化,进而影响肿瘤的转移复发.

  • 人参水提液对TAMs与肿瘤细胞共培养体系肺癌A54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高静;毕蕾;江玉翠;杨烨;李变英;陈卫平

    目的 探讨人参水提液(water extract of ginseng,WEG)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与肺癌A549细胞共培养体系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及骨架蛋白F-actin表达等生物学行为影响.方法 采用佛波酯(PMA)联合IL-4及IL-13诱导人急性白血病单核细胞株(THP-1)成为TAMs.以TAMs细胞上清与肺癌A549细胞共培养,模拟肿瘤微环境构建共培养模型.将细胞分为空白组(A549)、共培养组(TAMs+A549)、WEG高、中、低剂量组(TAMs+A549+WEG)o分别采用MT-T-法、实时细胞分析技术及高内涵细胞成像系统检测分析不同条件下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骨架蛋白F-actin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共培养组A549细胞增殖明显增加,细胞迁移能力和细胞骨架面积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共培养组比较,WEG高、中、低剂量组A549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受抑制,细胞骨架面积和微丝条数减少,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 人参水提液在共培养体系中能有效抑制A549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可能通过调节TAMs免疫活性而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 小分子抑制剂JQ1抑制小鼠乳腺癌生长及转移

    作者:吴鹏;郭建;王威;刘妍;赫慧文;陈翀;罗云萍

    目的 探讨FOS相关抗原-1(Fra1)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JQ1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表型以及小鼠乳腺癌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方法 CCK8检测JQ1的细胞毒性;Western blot检测RAW264.7细胞Fra1蛋白水平;RT-q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JQ1处理巨噬细胞后M1/M2相关表型分子的变化;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JQ1处理后的RAW264.7细胞对4T1乳腺癌细胞系迁移能力的影响;小鼠荷瘤实验检测JQ1联合紫杉醇对小鼠乳腺癌的治疗效果.结果 JQ1能够抑制巨噬细胞Fra1蛋白表达和向M2型极化,降低巨噬细胞促进乳腺癌细胞迁移的能力(P<0.05);JQ1联合紫杉醇治疗明显降低小鼠乳腺癌的原位生长和肺转移(P<0.05).结论 JQ1通过抑制巨噬细胞Fra1蛋白表达来抑制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降低肿瘤细胞迁移能力,进而减少小鼠乳腺癌肿瘤原位生长和肺转移.

  •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icroRNA表达谱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雷宇;刘彦信;葛晔华;史娟;郑德先

    目的 研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TAM) microRNA的表达谱.方法 建立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移植瘤模型,从移植瘤组织中分离TAM,用基因芯片检测microRNA表达谱,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PCR)验证芯片结果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EC)为阴性对照.结果 与阴性对照细胞相比,TAM中有59个microRNAs表达量出现显著变化,其中23个microRNAs表达上调,有36个microRNAs表达下调;实时荧光定量PCR对miR-146a、miR-222、miR-31和miR-877的表达进行了验证,其结果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一致;这些microRNAs参与了多个信号通路的调控.结论 microRNA表达谱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microRNA在TAM分化过程的调控中有重要作用.

  • 胰腺癌淋巴结转移小鼠外周血免疫细胞群的变化

    作者:刘乔飞;牛哲禹;李媛;王梦一;卢朝辉;廖泉;赵玉沛

    目的 观察胰腺癌淋巴结转移小鼠外周血免疫细胞群的变化.方法 足底注射C57BL/6J小鼠同源Panc02胰腺癌细胞,流式细胞计数检测外周血中13个免疫细胞群的变化.结果 6周后有淋巴结转移的转移率为65%.与正常对照小鼠相比,非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结转移小鼠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P <0.05,P<0.01)、T淋巴细胞(P<0.05,P<0.01)均明显减少;而粒细胞(P <0.05,P<0.01)、髓系来源抑制细胞(MDSC)(P<0.01,P<0.01)以及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 (P <0.05,P<0.01)均明显增多.淋巴结转移小鼠较非淋巴结转移小鼠上述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 胰腺癌淋巴结转移可引起强烈的免疫抑制效应,其中MDSC以及M2型TAM可能起到关键作用.免疫环境的重建可能是胰腺癌淋巴结转移防治的重要靶点.

  • 来那度胺可抑制单核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分化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

    作者:魏冲;姜志超;王昊天;张薇;李天骄;汪玄;周道斌

    目的 探索来那度胺在肿瘤微环境中对于单核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分化及IL-10、VEGF和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初治淋巴瘤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用Transwel124孔板共培养PBMCs与淋巴瘤细胞系HUT-78,并于共培养体系中加入来那度胺.流式细胞术分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特征性表型CD68和CD163的表达,ELISA法检测共培养体系细胞因子IL-10、VEGF和TGF-β1的含量.结果 在PBMCs与HUT-78构成的体外共培养体系中加入来那度胺后,CD68+、CD163+、CD68+ CD163+细胞及CD68+ CD163+在CD68+细胞中所占比例均有显著的下降(P<0.05).加入来那度胺后患者组CD68+ CD163+/CD68+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P<0.05).加入来那度胺的患者共培养组相对于未加来那度胺的共培养组IL-10和VEGF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1,P<0.05).结论 来那度胺在PBMCs与淋巴瘤细胞构建的体外共培养体系中能够有效抑制单核细胞向M2型TAM的分化,且能够抑制患者组共培养体系中IL-10、VEGF分泌.

  •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HUT-78淋巴瘤细胞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魏冲;王昊天;姜志超;张薇;曹欣欣;李天骄;汪玄;周道斌

    本研究旨在探究淋巴瘤细胞对单核细胞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分化的影响以及TAM对淋巴瘤细胞生长的作用.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及免疫磁珠分选获得初治淋巴瘤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利用Transwell嵌套建立单核细胞与淋巴瘤细胞株HUT-78的共培养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TAM细胞CD68、CD163的表达,应用细胞计数法绘制淋巴瘤细胞的生长曲线,ELISA法检测共培养体系中细胞因子IL-10、VEGF的含量.结果表明,单核细胞与淋巴瘤细胞共培养后CD68、CD163、CD68&CD163(+)细胞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在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升高程度未见显著差异,且二者的单核细胞及其分化而来的巨噬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对淋巴瘤细胞的生长无直接的促进或抑制作用.患者细胞共培养组IL-10、VEGF水平明显低于单核细胞和淋巴瘤细胞单独培养组之和(P<0.05),而在健康志愿者无此现象.结论:淋巴瘤细胞能促进外周血单核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分化,在作用程度上,患者及健康志愿者未见显著差异.由患者单核细胞转化而来的TAM在共培养体系中的作用类似M1型巨噬细胞,能有效抑制共培养体系中总IL-10和VEGF的分泌.

  • EBV感染后LMP-1阳性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作者:平凌燕;丁宁;时云飞;孙莉;郑文;谢彦;王小沛;涂梅峰;林宁晶

    本研究探讨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组织内EB病毒感染诱导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he protein-1,LMP-1)的阳性率及CD68阳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计数状况,分析其与HL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2例HL组织标本中LMP-1和CD68阳性TAM计数,并统计学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72例HL组织标本中,LMP-1阳性率为18.1% (13/72),LMP-1阳性表达情况下CD68阳性TAM计数更多(以CD68阳性TAM数目250/hpf为分界点,P=0.003);统计学分析显示混合细胞型HL中LMP-1阳性更为多见(P =0.000).在白蛋白水平<40 g/L及年龄≥45岁的患者中LMP-1阳性率更高(P <0.05);LMP-1表达状况和CD68阳性TAM计数与本组HL的近期疗效未见相关性;但在随访时间≥5年的HL患者中,LMP-1阳性患者的总生存期较短(P=0.040),但CD68阳性TAM计数和HL患者的总生存期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HL组织中LMP-1阳性情况下CD68阳性TAM计数高更为多见;LMP-1表达状态和HL患者的病理类型、年龄以及白蛋白水平均存在相关性,LMP-1阳性HL患者预后不良,提示LMP-1有可能成为HL患者的一种新的预后标记物.

  • HLA-G参与MDSCs增殖及M1/M2巨噬细胞平衡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干军;颜卫华

    目的 探索HLA-G对C57BL/6-NCI-H446肺癌细胞荷瘤小鼠骨髓源性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增殖及M1/M2巨噬细胞分化的影响,进一步明确HLA-G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终浓度为1μmol/L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脂(CFSE)标记NCI-H446以及转染HLA-G的NCI-H446肺癌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时间点细胞CFSE荧光强度,分析其增殖能力.通过C57BL/6小鼠皮下异位接种NCI-H446及HLA-G+NCI-H446肺癌细胞建立荷瘤小鼠模型.以注射PBS为空白对照组,每隔5 d解剖取材,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小鼠脾脏MDSCs以及M1/M2细胞比例.结果 HLA-G转染的NCI-H446细胞稳定表达HLA-G蛋白(NCI-H446-G).HLA-G表达可促进NCI-H446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C57BL/6小鼠在移植肿瘤细胞后,5 d内肿瘤生长快,随时间增加肿瘤体积不断变小,但NCI-H446-G细胞成瘤组始终大于NCI-H446细胞组(P<0.05),且该组肿瘤在小鼠体内被完全排斥的时间大于NCI-H446细胞组.与PBS和NCI-H446组相比,NCI-H446-G组小鼠脾脏MDSCs比例显著升高(P<0.05),且M1/M2巨噬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结论 HLA-G可影响荷瘤鼠内MDSCs增殖以及M1/M2巨噬细胞比例,参与荷瘤小鼠肿瘤免疫逃避,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对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及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作者:史英;柳志宝;刘纪红;郭廷廷

    目的 观察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对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内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水平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 入选10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化疗基础上加用贝伐单抗治疗.化疗2~4个月后行外科手术治疗.另选10例良性结直肠病变者作为正常组.RT-PCR法测定TAMs标记物CD68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标本MVD分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肿瘤组织中TAMs标记的CD68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46±0.47)及(1.92±0.51),均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的表达量(0.11±0.04),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肿瘤内MVD分布分别55±12和48±10,均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26±8),差异有显著性(P<0.01).经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组织中CD68mRNA及MVD低于常规化疗的对照组(1.46±0.47 vs.1.92±0.51,48±10 vs.55±12,P<0.05);TAMs计数与MVD存在正相关(r=0.331,P=0.034).结论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可通过阻断肿瘤内微血管形成及局部炎症反应等途径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MVD可作为一个可靠的标记物预测贝伐单抗的疗效.

  • 肿瘤微环境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作者:薛步升;田晓红

    肿瘤微环境是由肿瘤细胞及其所赖以生存的场所组成,包括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肿瘤相关纤维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肥大细胞以及血管生成因子、细胞因子等,参与肿瘤的发生、进展、侵袭和转移等多个步骤,因此除了传统的治疗方式,研究肿瘤微环境是肿瘤治疗的一种新的探索方式。由于细胞外基质水平与化疗临床反应率呈负相关,表明肿瘤微环境作为肿瘤的“土壤”,与肿瘤进展和转移之间有重要关系,靶向188肿瘤微环境的治疗正在逐步成为研究热点,包括以新生血管为靶标的肿瘤治疗,肿瘤免疫疗法和逆转耐药的肿瘤增敏治疗。 Arjan W等近日经研究发现半乳凝素-1、半乳凝素-3、半乳凝素-8、半乳凝素-9均参与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成和相互连接,使得半乳凝素成为治疗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Ralph M. Steinman于2011年因“发现树突状细胞及其在获得性免疫中的作用”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使其成治疗恶性肿瘤的新的突破,目前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已经用于200多项关于各项肿瘤的研究之中,此外,还可以通过给患者体内导入肿瘤抗原来激发患者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由于疫苗治疗具有特异性,在体内免疫效应维持时间长等优点,因此也成为研究热点;细胞外酸化的肿瘤微环境对肿瘤化疗产生关键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化学治疗药物的耐受,质子泵可以有效改善细胞外酸化进行逆转耐药的肿瘤增敏治疗,给肿瘤患者带来了一线曙光。

  • 乳腺癌组织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肿瘤浸润转移的临床及病理关系

    作者:李旭;黄尚科;王玉珍;赵新汉;廖子君;张茜;郑琪;韩丕华;黄颖楠;周菁

    目的 通过检测乳腺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及肿瘤浸润转移分子,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检测80例从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来自陕西省肿瘤医院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D68、TGF-β1、uPA及MMP-9蛋白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及Fisher检验分析CD68、TGF-β1、uPA及MMP-9蛋白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采用列联分析明确其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中CD68阳性表达率65.00%(52/80),TGF-β1阳性表达率57.50%(46/80),uPA阳性表达率56.25%(45/80)、MMP-9阳性表达率48.75%(39/80),均分别明显高于乳腺癌癌旁组织的8.75%(7/80)、10.00%(8/80)、12.50%(10/80)、11.25%(9/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乳腺癌组织中CD68、TGF-β1、uPA、MMP-9蛋白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值分别为0.038、0.033、0.017、0.025;0.004、0.037、0.005、0.038),尚未见其与年龄、临床病理类型相关.相关性分析表明CD68和TGF-β1、uP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88,P<0.001;r=0.357,P=0.001).结论 乳腺癌患者组织中TAMs高表达,其与肿瘤浸润转移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TAMs可能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重要标志及乳腺癌侵袭、转移过程的重要靶点.

  • 羧胺三唑通过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

    作者:鞠瑞;陈晨;郭磊;李娟;叶菜英;张德昌

    目的:通过体外诱导探索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羧胺三唑(CAI)是否可以通过影响TAM及其来源的TNF-α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方法建立腹腔巨噬细胞或RAW264.7细胞与Lewis 肺癌细胞(LLC)的共培养体系,研究巨噬细胞对 LLC 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观察TNF-α或其中和抗体对LLC增殖或迁移的影响;向共培养体系中加入CAI和(或)地塞米松(DEX),观察药物对巨噬细胞诱导的LLC增殖的影响;用CAI和(或)DEX预先处理RAW264.7细胞,然后检测不同药物处理组RAW264.7细胞诱导LLC细胞迁移和TNF-α表达的差异。结果与腹腔巨噬细胞共培养的 LLC细胞比单独培养的LLC细胞的增殖显著增加,在为明显的一组中,前者比后者的增殖增加(422.5±77.7)%;与 RAW264.7细胞共培养的 LLC 细胞比单独培养的 LLC 细胞迁移增加(98.8±6.2)%。在这两个过程中,TNF-α均发挥重要作用,0.1 ng/ml TNF-α增加LLC细胞增殖的作用显著,0.1μg/ml TNF-α中和抗体即可显著抑制巨噬细胞对LLC细胞的迁移诱导作用;CAI预处理的RAW264.7细胞促进LLC细胞迁移的能力减弱,其中TNF-α表达相比仅用LLC条件培养基诱导的对照组显著降低(CAI预处理组与对照组TNF-α的相对表达量为0.66±0.03 vs.1.00±0.05,P<0.01)。结论巨噬细胞和TNF-α对LLC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有显著影响;CAI可以通过下调肿瘤条件诱导的巨噬细胞中的TNF-α水平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

  •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肝癌细胞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

    作者:郑乔丹;吴文苑;陈月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与肿瘤的关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既往的研究表明,巨噬细胞是肿瘤发生和转移过程中的双刃剑,巨噬细胞除了抗肿瘤作用外,还可通过血管形成、细胞外基质降解和重构、增强肿瘤细胞的移动性等机制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将从TAM的招募、炎症、血管生成以及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s,EMT)等方面对TAM在肝细胞肝癌的发生、肝癌细胞的转移和浸润的等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探讨临床肝细胞癌诊断治疗的新靶点.

  • 胰腺癌TAK1、p-TAK1的表达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浸润密度

    作者:马丹;程芳芳;杨帆;满晓华;高军;张永镇;李兆申

    目的 检测胰腺导管腺癌及相应癌旁胰腺组织TGF-β激活激酶1(TAK1)、磷酸化TAK1(p-TAK1)的表达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的浸润密度,分析二条途径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7例胰腺癌及35例相应癌旁正常胰腺组织TAK1、p-TAK1及TAM标志物CD68蛋白的表达,计算TAM浸润密度,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它们之间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胰腺癌TNM分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胰腺癌组织TAK1、p-TAK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1%(24/57)和40.4% (23/5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14.3%(5/35)和11.4%(4/35);胰腺癌组织CD68阳性的TAM高密度浸润者占38.6%(22/5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8.6%(3/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AK1蛋白表达与胰腺肿瘤的长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TAK1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显著相关;TAM浸润密度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值均<0.05).胰腺癌组织TAK1、p-TAK1表达水平均与TAM的浸润密度呈正相关(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胰腺癌组织TAM高密度浸润是高等级TNM分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02,OR=129.5,95% CI 6.2 ~2718.6).结论 TAK1途径及TAM在胰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两种机制可能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

  • 结直肠癌肝转移组织中胸苷磷酸化酶表达

    作者:游伟;张继民;邹湘才;郝卓芳;廖德贵;黄世章;洪楚原

    目的 检测胸苷磷酸化酶(TP)在人结直肠癌肝转移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该表达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抗TP的单克隆抗体654-1及1C6-203、抗巨噬细胞标记物cD68的单克隆抗体PG-M1,对28例人结直肠癌肝转移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对3种抗体阳性细胞进行细胞计数,计算各种阳性细胞之间,以及各种阳性细胞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28例标本中,转移癌细胞表达TP甲阳性的仅2例,癌组织中表达TP的阳性细胞主要是癌巢周围的间质细胞,特别是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通过对3种阳性细胞计数发现,2种TP抗体染色阳性细胞数相关(r=0.697,P<0.01);654-1阳性细胞数与TAM细胞数相关(r=0.703,P<0.01);而1C6-203阳性细胞数与TAM细胞数相关较弱,无统计学意义(r=0.359,P=0.06).16例死亡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与3种阳性细胞数目均无相关(P>0.05).结论 在人结直肠癌肝转移组织中表达TP阳性的细胞主要是TAM,组织中TP阳性细胞及CD68阳性巨噬细胞的多少与患者预后生存的时间无相关.

  • P-STAT6/Tim-3在THP-1细胞极化为M2型巨噬细胞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李连军;金讯波;王晓庆;索宁;崔萌;王慕文

    目的 研究P-STAT6/Tim-3在THP-1细胞极化为M2型巨噬细胞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THP-1细胞采用相应细胞因子分别诱导为M0、M1、M2巨噬细胞,记录细胞形态改变;采用Western blotting鉴定M0、M1及M2表型,检测不同浓度STAT6抑制剂AS1517499对M1、M2极化的影响,检测STAT6、P-STAT6、Tim-3在巨噬细胞M1、M2极化中的表达;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AS1517499对THP-1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实验数据.结果 THP-1细胞发生M1、M2极化后细胞形态由小圆形变为长梭形及多边形.采用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CD80、iNOS在M1组高表达,CD163、Arg-1、P-STAT6及Tim-3在M2组高表达.不同浓度AS1517499使CD163、Arg-1、P-STAT6及Tim-3表达相应降低;药物浓度为10 nmol/l、100 nmol/l时,对THP-1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浓度为300 nmol/l时,细胞活力出现明显下降;AS1517499的合适药物浓度是100 nmol/l.结论 外源性细胞因子可通过激活巨噬细胞P-STAT6/Tim-3诱导巨噬细胞发生M2极化;AS1517499可以通过阻断巨噬细胞P-STAT6/Tim-3,抑制THP-1细胞极化为M2型巨噬细胞.

  •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p-STAT6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COX-2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研究

    作者:李连军;徐辰阳;王晓庆;索宁;金讯波;王慕文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TAM)中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6(phosphorylated 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6,p-STAT6)的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 2,COX-2)表达的关系以及两者在膀胱癌患者疾病进展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泌尿微创中心进行手术治疗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106例,同时选取20例取自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标本中远离癌灶10cm以上的黏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以免疫组化检测CD163表达阳性作为巨噬细胞的判定标准,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STAT6在TAM以及COX-2在癌组织中的表达,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资料,分析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06例膀胱癌TAM中p-STAT6的平均计数值为(21.02±1.72);COX-2在膀胱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71.70%;均显著高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P<0.001).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显示p-STAT6及COX-2表达在TNM分期T 2~T4期显著高于T is~T1期(P<0.001);在组织学分级G2、G 3级显著高于G 1级(P<0.001).分析p-STAT6与COX-2表达的相关性,显示两者表达呈正相关(Kappa值为0.471,P<0.01).结论 膀胱癌TAM中p-STAT6及癌组织COX-2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黏膜组织,两者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且均与膀胱癌的疾病进展关系密切.

327 条记录 1/17 页 « 12345678...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