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对喉源性咳嗽的点滴认识
喉源性咳嗽是诸多咳嗽中的一种特殊症状,病变部位在声门以上,咳嗽的起点在喉咙口,以咽干发痒,痒则咳,咳则呛而持续不断为特征。咽喉为肺之门户,肺外合毛皮,开窍于鼻,主一身之气,吐故纳新。如《灵枢?决气》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包括卫气与腠理调节开合之义在内,如《素问?经脉别论篇》曰“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如肺气素虚,或反复感冒,或长期咳嗽,以致肺之宣发与卫气的温煦功能不健全,外卫与咽喉抗御外邪的功能低下,咽喉不能将浊气过滤,不洁之物染于咽喉,可致咽喉部慢性病变,再次遇热、冷空气及各种刺激性异味则易引起咽喉奇痒咳嗽;外邪偷袭可致咽痒咳嗽。如《灵枢?刺节真邪》所言“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搏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
-
肝病实脾临证新义
<内经>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其本意为肝病易传脾,在治肝的同时,先调补脾气,使脾脏正气充实,不受邪侵.这个治法已被广泛用于肝病的治疗中.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正如李东垣<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所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肝藏血,主疏泄一身之气机.肝脾密切相关,正如<经脉别论>所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精".笔者认为,顾护脾胃应贯穿于诊治慢性肝病的始终,若脾病则肝病难愈.临证见到患者有脘痞、腹胀、纳呆、便溏、苔腻、脉细等症状,不论病毒滴度、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有无异常,都只能先调理脾胃,以顾后天之本,脾旺方能正气旺,有利于正气抗邪而使肝病向愈;倘若滥用攻邪之法,则重伤脾气,必致肝病缠绵难愈.但是,"实脾"是否就是"补脾",有待探讨.
-
素问校释五则
一则:"黄帝问曰:妇人重身,毒之何如?岐伯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帝曰:愿闻其故何谓也?岐伯曰: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太半而止,过者死."(<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
浅论中医对痰证的认识及发展
对于痰的认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般认为:自呼吸道产生而排出的涎液谓之痰,这是常说的狭义之痰、有形之痰,而中医理论又不仅限于肉眼可见之痰,更多地是指概念意义上的痰——无形的、无处不在的、盅惑为病的痰,这是指广义的痰。自古以来,很多医家都着笔墨描述这无形之痰,创立了很多施治有效的方药,使临床很多顽疾怪病得以治愈,在中医学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地创立了痰证学说。 但是对于广义之痰,不论是从致病因素,或病理产物角度论述对于现代医学发展来讲都是不甚详尽和完善的。加上现在临床上以痰论病增多,疗效显著,都急需对痰证进行专门的深入研究与探讨。 中医对痰证的认识,经历了从有形之痰到无形之痰的认识过程。在《内经》阶段记载有“饮发于中”、“积饮心痛”等,虽没提到痰字,但对其证型已有明确记载。《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这段文字记载为后世医家对痰饮的研究思路奠定了理论基础。《内经》的论述多详于饮而疏于痰。因为从《诗经*庸阝风》里“彳步彼阿丘,言采其(亡)/(虫虫)。”([ HT7,5〗亡)/(虫虫)是化痰药贝母;另外甘肃武威出土的汉墓医简中记载用虻(贝母)和漏芦等治疗痰瘀病证的方药,可见那时的人们已会采集和运用化痰药了。
-
《素问·经脉别论》中“府”“权衡”解
<素问@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
合理饮食避内湿
内湿是如何生成的
内湿是因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障碍引发的内生湿邪积聚体内而成。机体正常的水液代谢主要是由肺、脾、肾、三焦、膀胱之气化来共同完成的。如《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
“提壶揭盖法临床应用”琐谈
“提壶揭盖法”原是指应用宣提肺气的方法和药物来治疗癃闭之证,笔者常将此法应用于治疗小便不畅或大便秘结之症,每获良效.1宣提肺气,通利小便肺居胸中,左右各一,为五脏之华盖.早在《素问·经脉别论》中就指出:肺具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作用,是保证“水津四布”的重要环节之一.故有“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之说.如果肺的宣发不利,则会导致膀胱气化不利,而发生小便不利或癃闭等病症.由此可见,肺与膀胱对水液的代谢在功能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通调水道刍议
肺能通调水道,已为习医者熟知,语出<素问·经脉别论>.笔者通过反复研读原文,发现"通调水道"功能并非属肺.现浅述于后,一孔之见,就正于同道.
-
化湿法治疗乏力证候浅析
1 乏力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乏力作为一种症状出现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尤其在肝系、脾系、肾系疾病中常见,如慢性肝炎,肝硬化,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症、慢性肾炎等.脏腑气血津液是维持充沛体力的物质基础,而气血精微物质的化生和输布与五脏功能特别是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素问·太阳阳明论>:"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轻,必因于脾乃得禀也";<素问·灵兰秘典论>:"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
论治病必须常顾胃气
1 胃在人体的重要地位 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气血精微之大源,与脾互为表里,共为后天之本,主于受纳、腐熟、化生营卫气血,以充养全身.<素问.经脉别论>:"人受气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以清者为营,浊者为卫"."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玉机真脏论>:"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六腑之本也".<素问.六气脏象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日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以上这些论述说明了胃的主要生理功能,并肯定了胃在人体的重要地位,胃气旺盛则身体健康而不病.
-
精的存在形式小议
<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身之本也."<灵枢·决气>曰:"两精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经脉>曰:"人始生,先成形."<灵枢·本神>也说:"生之来,谓之精."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成、发育及各种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均由精这种种物质构成.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之精即肾精.广义之精指脏腑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后天之精由脾胃化生,然后化生气、津液、血,输送灌注于各脏腑组织,成为各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余者由肾贮藏,成为肾精,即后天之精.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素问·经脉别论>谓"散精于肝"、"淫精于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脾气散精"、"水精四布".<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精需不断供养阳气,阳气才能发挥其功能;阳气需护卫于外,阴精才能守于中而不致泄漏.又曰:"风客淫气,精乃亡."风邪属阳,淫侵人体,易耗气伤阴,故"精乃亡".<素问·病能论>:"脏有所伤,乃精有所之,寄则安."<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此"精"并非独指肾精.反之,如肾精亏损,则身体虚弱,精神萎靡不振,容易遭受病邪侵害.故五脏只有贮存充足的精,才能发挥其自身的特点,才能成为"中之守"、"中之强".故<灵枢·本神>说:"是故五藏主藏精者也."不论脏腑的气或血或津液,只要一者受损,则变生疾病.很显然,精不只为肾精之意,亦包括气、津液、血.如卫外不固则汗出而伤阴.同样,精亦可分阴阳.五脏之阴气由五脏之精气中属阴的部分所化,是五脏之精的滋养、宁静、抑制作用的表达;五脏之阳气由五脏之精属阳的部分化生,是五脏之精的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的表达.五脏之精又可阳化气,阴成形--血、津液等.
-
浅谈"生病起于过用"
"生病起于过用",出自于<素问·经脉别论>,是中医发病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蕴含着朴素的养生观思想,体现为顺应四时阴阳养生观、调和饮食五味养生观、调摄精神情志养生观、劳逸结合养生观、药物调理养生观,这些养生观思想对人类的养生保健具有重要意义,至今仍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汗出重症从肾论
汗出重症通常描述为"汗出遂漏不止"、"汗出短气"、"汗出而烦躁"、"汗出而悸"等.其常见于现代医学临床休克前期、急慢性心衰、哮喘及更年期症状群等表现.据<素问·经脉别论>"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素问·脏气法时论>"勇而劳甚,损伤精气,故肾虚汗出".并结合历代医家相关论述及将此类汗出从肾论治的方药,征之临床确非少见,兹略述如次.
-
喉肾相关理论及其在肾炎治疗中的意义
咽喉是司饮食、行呼吸、发声音的器官,上连口腔,下通肺胃,又是经脉循行之要冲.喉为肺之系,属肾所主.<灵枢*经脉别论>云:"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本……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噫干及痛."因此,咽喉得肾之经气濡养,生理功能正常,则不为邪毒所犯.肾脏气血阴阳失调可引起咽喉疾病,咽喉有病也可循经下传于肾.可见咽喉与肾在功能和疾病方面都密切相关.邪毒从气道而入,结于咽喉,毒随少阴经脉下犯肾之膜原、血络,而致肾脏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