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右美托咪定对肝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邵青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肝叶切除患者围术期肝功能及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肝叶切除术患者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例择期行肝叶切除术的肝癌患者,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Ⅱ~Ⅲ级,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30)和生理盐水对照组(S组,n=30)。麻醉前20min,D组泵注1μg/kg右美托咪定10min,然后以0.5μg·kg-1·h-1持续输注,S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T0)、肝门阻断后10min(T1)、肝门开放后10min(T2)、肝门开放后30min(T3)、肝门开放后60min(T4)5个时相点抽取静脉血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并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结果两组的ALT、AST在T1~44个时相点均升高,但D组升高幅度较S组低(P<0.05);D组TNF-α和IL-6浓度自T1升高,T2时明显升高,T4时达到峰值,但均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抑制肝叶切除术中TNF-α和IL-6的产生和释放,从而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 重症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作者:邹菁华;张琳;肖静;刘红娟

    目的 了解重症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486例住院肝病患者腹水、血液、痰液及尿液等标本分离培养出的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重症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率24.9%(121/486),121例患者共分离出15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08株(68.4%),革兰阳性球菌37株(23.4%),真菌13株(8.2%).分离率前3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但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仍高度敏感,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占14.3%.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但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全部敏感.结论重症肝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大肠埃希菌及葡萄球菌为感染主要病原菌,且耐药率较高.

  • 血清PA、ALB及TBA联合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林一民;黄学梅;易琳;赖年钰;吴立翔;刘预

    目的 探讨血清前清蛋白(PA)、清蛋白(ALB)、总胆汁酸(TBA)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48例肝病患者(肝炎组32例,肝硬化组43例,肝癌组173例)和6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同时测定血清PA、ALB、TBA等指标水平,比较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肝病患者血清PA、AL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B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PA、ALB、TBA异常率高,显著高于肝炎组和肝癌组(P<0.01).结论 联合测定血清PA、ALB、TBA对肝功能损害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NF-κB、Bcl-2在非酒精性肝病肝细胞凋亡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石海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目前临床常见的肝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肝细胞凋亡在NAFLD发生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核因子κB(NF-κB)是一类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参与了包括肝细胞凋亡在内的NAFLD发病的多个环节,其下游因子Bcl-2是重要的细胞凋亡调节因子,对NF-κB、Bcl-2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研究可能为探讨NAFLD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提供新的线索.本文就NF-κB、Bcl-2对NAFLD细胞凋亡的调节作一综述.

  • 中介素和脂联素受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作者:李芳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事实上,NAFLD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属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相关症候群.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维生素与抗氧化指标检测分析

    作者:余利;冉莉;喻瑾;汪小兰;郎和东;周敏;王斌;易龙;糜漫天

    目的 探讨血清维生素、抗氧化指标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性,并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对同一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超声确诊的NAFLD患者80例,检测血清维生素指标: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维生素A(VA)、维生素D(VD,ELISA法和酶供体竞争法)、维生素E(VE)和维生素B12(VB12);抗氧化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气化酶(SOD,邻苯三酚底物法和WST-1法)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结果 与正常参考值比较,NAFLD患者血清RBP、VA、VD、VE和SOD缺乏率分别为11.6%、38.4%、7.9%、86.0%和27.9%;NAFLD患者血清GSH水平低于健康体检者(P<0.01).不同检测方法分别检测血清VD和SOD发现,不同检测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AFLD患者血清维生素指标VA、VE、GSH和SOD水平显著降低,以上检测指标对NAFLD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清chemerin和hs-CRP水平的研究

    作者:易玉芳;陈春莲

    目的 测定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血清中视黄酸受体反应蛋白2(chemeri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探讨chemerin在NAFLD发病中的机制.方法 将NAFLD患者分为两组,NAFLD组(30例)和NAFLD+IR组(30例);并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hemerin,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NAFLD组患者的血清chemerin和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和NAFLD组比较,NAFLD+ IR组患者的血清chemerin和hs-CRP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血清chemerin水平与hs-CRP、HOMA-IR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NAFLD患者的血清chemerin水平与hs-CRP、HOMA-IR相关.

  • 葛黄颗粒对酒精性肝病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

    作者:郎涵;魏嵋;汪静;米绍平;王晓栋;陈柚伶;李志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葛黄颗粒对酒精性肝病(ALD)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方法 SD大鼠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对照组,每组18只.除正常组给予蒸馏水和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均给予40%乙醇(1.0mL·100 g-1·d-1)灌胃,隔日给予高脂饲料.4周后高、中、低剂量组加用不同剂量的葛黄颗粒,对照组加用美他多辛,持续8周.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用比色法测定肝组织的TG、TC;结果 在模型组中,血清AST、ALT、TG、TC水平,肝组织中的TG、TC水平显著升高(P<0.05);干预后,上述指标在高剂量组和对照组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中、低剂量组降低不明显(P>0.05);高剂量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黄颗粒对ALD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 萱草花黄酮对酒精性肝损伤氧化应激及肝细胞凋亡机制的探讨

    作者:徐博;李妍;纪朋艳;齐玲;路倩;吴畏难;沈楠

    目的 探讨萱草花黄酮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小鼠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萱草花黄酮低、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连续灌胃给药7d,末次给药1h后,造模组小鼠一次性灌胃50%乙醇12 mL/kg,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悬液中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caspase-3、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萱草花黄酮各组可降低血清AST、ALT活性;还可降低肝组织匀浆MDA水平,提高SOD的活性;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萱草花黄酮高剂量组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的程度明显减轻,缓解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与模型组比较,萱草花黄酮各组肝细胞的凋亡率均有明显下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萱草花黄酮各组caspase-3蛋白水平降低,Bcl-2蛋白表达增加,而Bax蛋白表达减少,Bax/Bcl-2比值降低.结论 萱草花黄酮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且能够抑制肝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及调节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和Bax的表达有关.

  • 奇魅植物酵素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秦松;王君;高志鹏;柳长柏;邹黎黎

    目的:探讨奇魅植物酵素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连续灌服酒精的方法建立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将60只雄性昆明小鼠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模型组基础上分别加5、25、50mL/kg奇魅植物酵素)。连续灌胃9周后,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活性。测定各组小鼠肝组织中丙二醛(MDA)、三酰甘油(TG)、还原性谷胱甘肽(GSH)、乙醇脱氢酶(ADH)及乙醛脱氢酶(ALDH)的活性,以及肝指数的变化及肝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成功建立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组的奇魅植物酵素均可有效地降低血清中AST、ALT及肝组织中TG水平,提高ADH、ALDH、GSH水平。此外,病理学观察结果与酶学变化相一致。结论奇魅植物酵素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利拉鲁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李虹;蒲诗云;刘勤慧;黄鑫;邝江莹;陈磊;申晶;程世海;吴桐;李艳萍;莫莉;蒋维;何金汗

    目的 系统评价利拉鲁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利拉鲁肽治疗 NAFLD 的随机临床对照研究(RCT),按排除和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后,将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相应的数据后采用 RevMan5.3 软件进行 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 个 RCT 共计 500 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使用利拉鲁肽 12~48 周后,可显著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组织学特征,并降低患者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加权均数差(WMD)=-25.32,95%CI(-37.22,-13.41),P<0.01]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WMD=-24.56,95%CI(-35.10,-14.03),P<0.01].但并不能降低患者的血清中三酰甘油水平[WMD=-14.38,95%CI(-48.95,-20.20),P=0.42]和总胆固醇水平[WMD=-15.55,95%CI(-36.20,-5.10),P=0.14].结论 利拉鲁肽对 NAFLD 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扩散加权成像鉴别常见实性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海兵;金彪;周柱玉;卞柳利;曾凡勇;王岩

    目的:评价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在鉴别实性肝脏局灶性病变(SFLL )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 GE 公司 Signa 1.5T 磁共振扫描机(MR)对142例共158个 SFLL 进行屏气磁共振加权成像(DWI),b =500 s/mm2,所有病灶包括未成熟肝脓肿7例,局灶性结节增生(FNH)12例,肝细胞肝癌(HCC)74例,胆管细胞癌26例,肝转移癌39例。分析各类病灶的 DWI 信号强度、ADC 值及其差异。结果24个病灶表现为高信号,132个病灶表现为稍高信号,2个病灶表现为等信号。未成熟肝脓肿、FNH 、肝细胞性肝癌、胆管细胞癌、肝转移癌的 ADC 值(×10-3 mm2/s)分别为(1.48±0.23)、(1.75±0.26)、(1.23±0.43)、(1.47±0.35)、(1.36±0.33)。FNH 与其他 SFLL 的 ADC 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未成熟肝脓肿与肝细胞性肝癌、胆管癌、转移癌的 ADC 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 信号强度及 ADC 值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实性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 美他多辛治疗酒精性肝病的meta分析

    作者:李游;章燕虹;沈薇

    目的 系统评价美他多辛治疗酒精性肝病(ALD)的效果.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时间为从建库到2017年6月,纳入所有以中文/英文形式公开发表的美他多辛治疗ALD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美他多辛单用组及联合用药组在ALD患者中的总有效率、谷丙转氨酶降低量、谷草转氨酶降低量、谷氨酰转肽酶降低量、胆固醇降低量、三酰甘油降低量等结局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胆红素降低量结局指标上,联合用药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中使用美他多辛联合其他阳性药物可显著降低近期死亡事件发生.结论 美他多辛可改善ALD患者肝功能、总胆红素及血脂,降低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的近期死亡事件,在ALD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功能损害的预后分析

    作者:范永增;袁耿彪;严清波;Aaftaab Allarakha

    目的 分析131碘(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肝功能损害对甲亢预后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临床随访单纯甲亢患者145例,平均年龄44岁;单纯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肝功能损害患者173例,其中重度肝功能损害10例,肝功能衰竭3例,平均年龄43岁;甲亢伴甲状腺炎合并病毒性肝炎肝功能损害患者121例,其中重度肝功能损害2例,平均年龄39岁;甲亢伴甲状腺炎患者107例,平均年龄47岁.比较各组患者131I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及肝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后,单纯甲亢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肝功能损害加重发生率较单纯甲亢组无明显差异.甲亢伴甲状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与单纯甲亢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肝功能损害加重发生率较单纯甲亢组无明显差异.甲亢伴甲状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131I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较甲亢伴甲状腺炎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131I治疗对甲亢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肝功能损害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无确切相关性.

  •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的临床治疗及复发原因探讨

    作者:吴彦;丁雄

    目的:对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并探讨其复发原因。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非寄生虫性肝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成开腹手术组34例,腹腔镜手术组25例,B超穿刺组19例。结果 B超穿刺组患者3例复发;开腹手术组2例复发;腹腔镜手术组1例复发。开腹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均较腹腔镜手术组、B超穿刺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可作为先天性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的首选治疗方式。

  •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的临床治疗及复发原因探讨

    作者:吴彦;丁雄

    目的:对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并探讨其复发原因。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非寄生虫性肝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成开腹手术组34例,腹腔镜手术组25例,B超穿刺组19例。结果 B超穿刺组患者3例复发;开腹手术组2例复发;腹腔镜手术组1例复发。开腹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均较腹腔镜手术组、B超穿刺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可作为先天性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的首选治疗方式。

  • 慢性肝功能异常99例临床分析

    作者:谭晓燕;毛靖伟;王英德

    目的:分析慢性肝功能异常的病因、临床特点、疗效及转归。方法对该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99例慢性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慢性肝功能异常的疾病谱中病毒性肝病占20.20%(20/99),非病毒性肝病占79.80%(79/99),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病占33.33%(33/99),药物性肝病占13.13%(13/99)。无症状慢性肝功能异常患者占22.22%(22/99)。结论该院引起慢性肝功能异常的疾病谱中非病毒性肝病占主导地位,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病占首位,其次为药物性肝病。应定期常规检查肝功能,及早发现无症状肝功能异常疾病,做到早期诊断与治疗,提高预后。

  • 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单纯性肝囊肿83例临床分析

    作者:范晓英

    目的 探讨经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83例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无水乙醇治疗的单纯性肝囊肿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患者治疗均获成功,术后1个月复查,疗效指数0级5例,Ⅰ级16例,Ⅱ级35例,Ⅲ级27例,治疗效果较满意.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单纯性肝囊肿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

  • 肝源性糖尿病50例临床分析

    作者:

    目的 通过对50例肝源性糖尿病临床资料的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2005~2009年诊治的肝源性糖尿病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入院前发现糖尿病13例,入院后发现糖尿病37例,均以肝炎症状为主,仅6例有客观多饮、多尿现象,血清总胆红素(TBIL) 19.0~248 μmol/L,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9~786 U/L,空腹血糖7.8~13.4mmol/L,餐后2h血糖11.6~16.2 mmol/L;病原学检查提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34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12例,乙、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3例,病原未定1例;44例慢性轻、中、重度肝炎引起的糖 尿病患者采取以治疗肝病为主的治疗后,33例治愈,11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糖尿病得以控制;而6例重型肝炎、肝硬化引起的糖尿病,由于肝脏病理变化的严重性,病死率很高,其中死亡3例,占同组病例的50%.结论肝功能异常可引起糖代谢障碍,严重者可引起糖尿病;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是胰岛素抵抗及分泌障碍的共同结果.其治疗以积极治疗原发性肝病为主,以降血糖治疗为辅.

  • 肝切除术的发展及演变

    作者:周文杰

    肝脏,人体大的实质性脏器和腺体,是健康生命体的重要保障.肝细胞群中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和胆管等脉管系统精密地组合在一起,为其重要功能的发挥提供无可替代的物质基础.肝脏切除术作为治疗肝脏疾病极其重要的手段之一,从第1例肝切除术顺利开展距今已有100余年,在这段时间内肝切除术有哪些发展及演变,本文就肝脏切除相关技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增加年轻普通外科医生对肝脏切除术认识发展有一定帮助.

1350 条记录 63/68 页 « 12...60616263646566676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