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河北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的建立及主动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侯凤伶;申志新;申玉学;韩艳青;王英豪;张淑红;关文英

    目的:建立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后,对河北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建立的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的食源性致病菌监测部分,2005~2007年在全省9个监测点采样并检测了七大类(生肉、熟肉、乳制品、面米食品、非发酵豆制品、水产品和蔬菜)共2238件样品.结果:检出5种致病菌,总阳性率16.49%.其中沙门菌7.00%,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4.25%,副溶血性弧菌30.86%,大肠杆菌O157:H7 0.78%,金黄色葡萄球菌7.93%.水产品的污染情况为严重,阳性率39.14%,其次是生肉阳性率22.51%,面米食品阳性率13.89%,乳制品阳性率6.67%,熟肉阳性率6.51%,非发酵豆制品阳性率1.96%,蔬菜阳性率1.20%.结论:河北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相当严重,水产品、生肉阳性率非常高,是重要的危险食品.沙门菌血清型别多,较分散,各市不同.排前五位的血清型是山夫登堡沙门菌、鸭沙门菌、德比沙门菌、阿贡纳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

  • 16SrDNA分型技术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型中的应用

    作者:梅玲玲;朱敏;潘雪霞;张俊彦

    目的:建立浙江省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系统树,为食物中毒事件追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扩增16SrDNA的方法,对浙江省2000~2005年从食品中分离的36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分子分型,并结合MEGA软件构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带型关系系统树状图.结果:所采用PCR方法可使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扩增出1.5 kb大小的条带,应用MEGA软件构建的系统树可以将36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划分为两大类,18个分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血清型与16SRrDNA系统树无关联.结论:16SrDNA分型方法可以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有效分型,可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溯源提供科学依据.

  • 显色培养基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淑红;吴清平;张菊梅

    目的:研究显色培养基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测效果,探讨建立新型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检测按国标GB4789-33程序进行.结果:人工污染样品和实际样品检测中,显色培养基CHROMagar Listeria和HKListeria与传统平板OXA和MMA可以达到相同的检测限和灵敏度,且具有更高的特异性.结论:用显色培养基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一种新途径,可大大提高检测效率.

  • RT-PCR方法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活菌研究

    作者:李善志;吴清平;张菊梅;郭伟鹏

    目的:建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活菌快速检测技术,解决PCR带来的假阳性问题.方法:采用以mRNA为基础的RT-PCR方法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hlyA基因进行检测,设计引物,扩增,并作了特异性和灵敏度比较.结果:该引物能较好地扩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特异性片断,而对其它的李斯特菌以及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无特异性扩增条带;检测的灵敏度纯菌可达到1×104 cfu/ml,人工污染样品猪肉、虾肉和牛奶等培养12~16 h,可达4.5 cfu/ml(g).结论:可以应用该方法对样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活菌进行检测,能较好地解决PCR检测所带来的假阳性问题.

  • 8类食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流行特征及耐药性状研究

    作者:巢国祥;焦新安;徐勤;钱晓勤;周丽萍;周晓辉;黄金林

    目的:了解扬州市8类食品中Lm污染状况、流行特征及耐药状况,为制定HACCP提供依据,以有效控制Lm的生物性危害.方法:从市场及宾馆饭店采集957份熟食、生肉制品、水产品等8类食品检测Lm,检出菌株以生化及PCR方法鉴定并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检出Lm 43株,检出率为 4.49%.其中熟肉制品检出率为 9.62%,生肉制品为 3.83%,蔬菜、牛奶、鲜鸡蛋及冰淇淋中未检出.17种抗生素中有9种抗生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本市8种食品中存在一定程度Lm污染,以熟食污染率高.生肉制品为食品链中Lm的主要来源,熟食是实施HACCP控制Lm的关键环节.Lm耐药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尤其是熟肉制品的管理,控制动物饲料亚治疗抗生素的使用并严格遵守休药期对防止耐药菌株、控制食源性疾病很有必要.

  • pH与低水活度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长的影响

    作者:张聪恪;刘征;廖兴广;张秀丽;张蒙;汪世山

    [目的]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株(Listeria Monoytogenes,LM)加入TSB-YE增菌液中,20℃培养,研究在不同的pH与水活度实验条件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生长参数.[方法]加入NaOH、乙酸、NaCl调节TSB-YE增菌液,使其pH值分别为9.0、5.6,水活度(αω)为0.950.[结果]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能迅速战胜碱性压力,但其对酸性压力和低αω压力敏感.[结论]在酸性或低αω实验条件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长过程中延滞时间和代时与标准条件相比明显延长.

  • 应用PFGE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基因分型的方法探索

    作者:王颖;陈敏;顾其芳;周培君;张美英;刘诚

    [目的]建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DNA指纹图谱,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方法]以ApaI作为限制性内切酶,应用PFGE(脉冲凝胶电脉冲凝胶电泳)绘制LMO的DNA指纹图谱,用Bio-Rad Gel Doc 2000TM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将12株LMO分成9个型.[结论]通过PFGE方法,认为这些菌株呈散发流行.

  • 2012年-2015年湛江市出口罗非鱼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作者:丁秀琼;聂芳红;孙良娟;雷晓凌;孙艳波

    目的 了解2012年-2015年湛江市出口罗非鱼中微生物污染状况,为该类产品监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GB 4789系列微生物检验方法,检测待出口罗非鱼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及霍乱弧菌,并对2012年-2015年微生物检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共检验5 607份罗非鱼类产品,菌落总数污染量均<5×105cfu/g,不超标;大肠菌群超标率为2.70%;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和霍乱弧菌的检出率分别为0.20%、2.81%、0.80%和0.51%.结论 湛江市出口罗非鱼类产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尤为严重,应该引起重视.

  • 广州地区熟肉制品中亚硫酸盐还原梭状芽胞杆菌的污染调查

    作者:陈佳璇;邓志爱;陈惠玲;和鹏;白志军;吴新伟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熟肉制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亚硫酸盐还原梭状芽胞杆菌(SRC)、大肠菌群、沙门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方法 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进行卫生指标菌和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结果 2016年熟肉制品中大肠菌群的总检出率为59.84%,大肠菌群在7月的检出率高,为70.49%,其次为6月(68.85%),不同月份大肠菌群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931,P<0.05).而SRC、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7.54%、6.56%和23.77%,不同月份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样品属性各种微生物的检出率比较,SRC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采样区域中,SRC、大肠菌群以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JP<0.05).结论 广州地区熟肉制品污染严重,应加大对熟肉制品的监测.

  • 2012年-2015年湛江市出口虾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丁秀琼;雷晓凌;李红权;杨劲;刘骁;聂芳红

    目的 了解湛江市出口虾中微生物污染状况,并为该类产品监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GB 4789系列微生物检验方法,检测待出口虾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及霍乱弧菌,并结合相应的限量标准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验8 406份虾产品,菌落总数超标率为0.66%;大肠菌群超标率为1.44%;未检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和霍乱弧菌的检出率分别为0.29%、0.11%、0.43%、3.28%和2.00%.结论 湛江市出口虾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致病性弧菌的污染尤为严重,应该引起重视.

  • 北京市西城区2012年-2013年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同源性及耐药状况调查

    作者:霍哲;徐俊;高波

    目的 研究2012年-2013年北京市西城区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同源性和耐药情况.方法 按GB4789.30-2010方法分离鉴定菌株,按照标准化的Lm-PFGE方法对分离到的13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药敏试验采用K-B法和E-test法.结果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总检出率为9.85%,耐药率为46.15%,主要耐药的抗生素有环丙沙星、红霉素、氯霉素、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和头孢噻肟,并出现了多重耐药株.13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通过PFGE分成了6个型别,以GX6A16.CN0004为主要带型(7株),占总菌株数的53.85%.结论 本城区2012年-2013年部分食品不同程度地受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GX6A16.CN0004基因型为优势菌,2013年出现新的基因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加强对新型基因型的监测和临床使用抗生素的管理.

  • 杭州市李斯特菌分布情况调查

    作者:许珂;斯国静;张蔚;吴奇志;王一泓;韦东芳;俞骅

    目的:为了解杭州市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方法:对杭州市六大类样品进行了单增李斯特菌的增菌分离培养;对所分离到的菌株进行了生化鉴定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结果:6大类共798份样品中,共检出LM菌株29株,检出率为3.63%.不同种类样品的阳性率高低不一.市售冻鸡肉检出率高,达76.47%,小水产、肉类、卤味等样品检出率在1.24%~5.13%之间,生牛奶中未见检出,所分离到的菌株生化反应一致,PFGE分成14个图谱类型,各型之间不紧密相关.结论:杭州市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总体污染情况不是很严重,但有几类样品存在着较高的阳性率.从所分离到的菌株遗传学上的表现形式来看,杭州市食品中LM的污染来源于不同的克隆株,菌型分散,未发现单个基因型菌株流行的迹象,但仍然存在着引发食物中毒的潜在危险,应加强对禽、猪屠宰过程和贮藏、运输、销售各环节的卫生监督和管理.

  • 通州区6类食品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状况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调查研究

    作者:张兰荣;唐一清;甄博珺;张冲

    目的:了解通州区6类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探讨所污染菌株携带的三个毒力基因(hlyA、iap、prfA)的状况和DNA随机扩增多态性PCR分型情况.方法:依据国标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和API Listeria试剂条鉴定系统对样本进行单增李斯特菌分离和生化鉴定;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实验菌株携带毒力因子的情况,使用随机引物PCR的方法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结果:从通州区共采集6类食品样品121件,检出单增李斯特菌18株,检出率为14.9%;8株实验菌株均携带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特异的毒力因子;随机引物PCR方法将实验菌株分成6个随机引物PCR型别.结论:本区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较为严重,且毒力基因prfA、hly、iap同时存在,说明有潜在的致病能力,应引起相关部门关注;通州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分离的单增李斯特菌其PCR型别差别较大,有多种型别的细菌存在;也可根据PCR分型看出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存在着内部污染问题.但来源不同的菌株之间PCR分型无关联,无流行趋势.

  • 102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基因分型研究

    作者:梅玲玲;朱敏;潘雪霞;汪炜;高筱萍

    目的: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基因分型研究.方法:以优化的随机引物和反应体系对生肉、熟肉、生奶、乳制品、水产品、冷冻食品、生食蔬菜共七大类食品中分离的102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RAPD法基因分型,并按DNA条带数及片段大小绘制指纹图谱.结果:102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共得26种RAPD指纹图谱,以第12、18、23和10型为主要型别,分别为15、14、8和6株.结论:RAPD技术可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型26种,我省食品中分离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主要基因型为第12、18、23和10型.

  • 2004~2005年北京市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调查

    作者:崔京辉;李达;王永全;王丽萍

    目的:为了解北京市食品受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污染状况,以评价与预警北京市食品污染状况和制定相关食品卫生政策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进行了本次调查.方法:2004~2005年间从北京市几个市场及宾馆饭店共采集了270份熟食、生肉制品、水产品等8类食品进行检测Lm.样品经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增菌液(LB1,LB2)增菌后,采用科玛嘉(CHROMagar)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显色平板分离,做相应的生化试验及经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结果:共检出Lm 58株,检出率为21.5%.其中熟肉制品采集50件,检出率高为48%,生肉制品共采集115件,检出率为18.3%,生食蔬菜采集35件,检出率为20%,水产品采集25件,检出率为16%,冰淇淋采集45件中检出率为2.2%.结论:本次实验结果阳性率非常高,本市8种食品中都存在一定程度Lm污染,以熟肉制品污染率高.生肉制品为食品链中Lm的主要来源,直接入口的食品如熟肉及生食蔬菜是控制Lm感染的关键环节.因而这也需要有关部门引起重视,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 生肉制品中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特征研究

    作者:周丽萍;巢国祥

    目的:了解扬州市生肉制品中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为制定控制食源性疾病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市场、宾馆饭店或食堂生肉及制品进行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分析.结果:生肉制品中3种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为35.12%.沙门菌检出率为10.33%,主要菌型为德尔卑沙门菌及鸭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为5.79%;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9.01%.结论:扬州市生肉制品中3类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程度高,生肉制品是食源性病原菌的主要来源,是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关键食品.

  • 生鸡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监测

    作者:蒋兴祥;赵霞贇;何婷婷

    目的:了解绍兴市部分农贸市场及超市的生鸡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方法:监测农贸市场及超市的生鸡肉食品.结果:82份样品中检出Lm 26株,总污染率为31.71%.其中农贸市场52份中检出Lm 10株,总污染率为19.23%;超市30份中检出Lm 16株,总污染率为53.33%.结论:大型超市生鸡肉中Lm检出率明显高于农贸市场.

  • 3种选择性分离培养基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效果比较

    作者:炊慧霞;崔莹;李艳芬;张秀丽;付萍

    目的 为更好地进行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测工作,使检测工作更加便利、准确和灵敏,保障食品安全,防范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开展此项目的研究.方法 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GB 4789.30-2010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验和GB 4789.28-2013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结果 本次研究选用的3种培养基的3个评价指标(生长率、生长指数、特异性)均符合GB 4789.28-2013中的要求,并且通过实际样品的加标试验进行验证比较,2种显色培养基的检测效果优于PALCAM培养基.结论 在实际检测样品中,应根据不同的样品和目的,灵活的选择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及检测方法,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漏检.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测试片检测性能研究

    作者:范俊;陈娟丽;谢俊平;孙霞;卢新

    目的 评价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测试片的检测性能.方法 将本实验室研制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测试片与李斯特菌培养基和国家标准方法进行对比.通过接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10种其他标准菌株,评价了测试片敏感性和特异性.使用测试片定量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标准菌悬液和15个人工染菌样品,并与李斯特菌培养基进行对比,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试验测试了150个自然样品,并与国家标准方法进行对比.结果 测试片特异性良好;灵敏度可以达到2 cfu/ml;标准菌悬液和15个人工染菌样品定量检测结果显示,测试片与李斯特菌培养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150个自然样品测试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总符合率为96.00%,无假阴性.结论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测试片定量检测标准菌与李斯特菌培养基效果有差异,可用于自然样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快速初筛.

  • 高特异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显色培养基性能研究

    作者:滕昆仑;卢勉飞;石小帆;蔡芷荷;吴清平;张建明

    目的 研究不同分离培养基对纯菌及实际样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分离效果.方法 根据GB 4789.30-2010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验方法,比较了本实验室制备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显色培养基(L.MONO)、PAL-CAM及4种商品化显色培养基(CHROMagar、厂家Ⅰ、厂家Ⅱ和厂家Ⅲ)的性能.结果 6种培养基的选择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MONO和Ⅲ好,其次为CHROMagar和厂家Ⅰ,厂家Ⅱ和PALCAM较差.49份样品阳性率为28.57%,L.MONO和厂家Ⅲ检出阳性符合率为100%,无假阳性和假阴性;CHROMagar阳性符合率为92.9%,厂家Ⅰ和厂家Ⅱ阳性符合率差,PALCAM阳性样品完全检出,但有太多假阳性.结论 L.MONO性能达到甚至更优于CHROMagar,采用特异性更高的水不溶性显色剂可有效避免非特异性菌β葡萄糖苷酶的表达及脂肪沉淀环扩散引起的干扰和假阳性,也能有效解决现有显色培养基制备中配套试剂混匀困难的问题,是一种更为高效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显色培养基.

146 条记录 5/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