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工骨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东;张鹏;刘国辉

    在骨科领域,由于严重创伤、骨肿瘤、骨髓炎等多种原因所致的骨缺损十分常见,采取何种材料、以何种方式进行骨移植术,一直是人类几个世纪以来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 自体髂骨在牙槽嵴裂修复中的应用(附18例报告)

    作者:林毅;张凌夫;许君武

    唇腭裂患者常伴有牙槽嵴裂,牙槽嵴裂不仅影响患者的面容,而且影响患者牙齿正常萌出及颌骨发育.牙槽嵴裂的治疗已成为唇腭裂序列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本科应用自体髂骨松质骨修复牙槽嵴裂1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保留神经血管的(足母)甲复合组织瓣脱套加指骨截骨修复巨(足母)畸形

    作者:宁金龙;张林;李晓静;高学宏;曹东升;朱飞

    1 典型病例患者女性,18岁.3岁时发现右(足母)趾较健侧大而不对称,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后经当地骨科医生诊治为"巨(足母)趾畸形,待年长发育稳定后手术矫正."现已成年,自感增长稳定,但外形巨大丑陋并妨碍穿鞋,故要求整复.2000年12月5日入院.家族中无类似发病史.检查:全身发育、健康状况良好,双上肢双手诸指正常对称.

  • 磷酸钙骨水泥复合增强材料研究进展

    作者:李正茂;谭文甫

    研制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用于修复骨缺损已成为临床工作中的迫切需要,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作为新型的骨移植替代材料受到广泛关注,因其力学性能不足等缺陷限制了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众多学者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了大量CPC增强增韧的改性研究,比如复合添加无机离子、晶须或无机陶瓷颗粒、纤维、有机生物活性物质及大分子物质等,其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 多孔支架材料在骨修复过程中的降解性研究

    作者:商红国;唐建民;李宁毅

    研究聚乳酸在骨修复过程中的降解特点以及在降解过程中对骨组织的影响,探讨它是否适于作为组织工程化骨的支架.在12只犬两侧下颌骨缺损区分别植入聚乳酸/骨髓基质干细胞/骨形成蛋白以及单纯PLA,于术后2、4、8周观察聚乳酸形态以及植入部位的组织和细胞反应.结果表明,聚乳酸植入骨缺损后在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崩裂,至8周时大部分降解;降解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巨噬细胞活跃的吞噬活动;随着聚乳酸的降解,新生骨组织逐渐长入,骨缺损得到修复.聚乳酸在骨缺损内的降解时间超过8周;降解时引起的轻度特异性炎性反应对成骨无不良反应.

  • Smad3与骨修复

    作者:唐辉;郑天娥;徐永清

    骨修复是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并合成胞外基质,不断钙化、骨化的过程.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骨修复的机制研究取得了进一步进展.现已明确,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骨修复,其中,转化生长因子B(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B)是一个具有争议的因子.早期研究表明外源性TGF-B可诱导骨形成[1],随后学者却发现过表达TGF-B的转基因小鼠模型出现骨质疏松[2].

  • 促磷酸钙骨水泥吸收的研究进展

    作者:潘朝晖;范清宇

    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CPC)自问世以来就备受关注.LeGeros[1]曾总结其生物学特性有:(1)与骨矿物化学结构相似性;(2)可吸收性;(3)生物活性;(4)促进细胞功能表达;(5)骨传导性.但是和天然骨相比,CPC降解速度慢、没有韧性及约束力、不适合承重骨修复等不足使其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促进CPC吸收是当前CPC研究的热点之一.

  • BMP基因治疗与骨修复

    作者:郭继东;孙大铭

    长期以来,在骨科领域存在众多的难题中,骨修复一直困扰着人们,这突出表现在骨不愈合、骨缺损等疾患的治疗上.具有成骨作用的细胞因子的发现和研究为骨修复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并成为有希望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是目前使用的细胞因子加入载体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失败率,其主要原因为细胞因子生物周期短,重组细胞因子生物活性差及缺乏适合的载体引起.因此,人们开始研究细胞因子其它使用途径以促进骨修复的效果.其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族是研究比较多的一类细胞因子.

  • 组织工程在骨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李威;吴闻文

    组织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化学及材料学科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快速发展的一门新学科.它利用活细胞种植在生物材料支架上,辅助各种调节因子,模拟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来恢复、改善机体功能.骨骼的组织工程修复需要三个基本的生物学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这三个要素就是:生物基质材料、细胞、生长因子.本文对骨修复中组织工程的这三个要素进行综述.

  • 骨修复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成骨机理的研究及其应用现状

    作者:马文辉;综述;时述山;李亚非;审校

    在成年人成熟器官和组织中,只有一种组织能返祖到胚胎状态中,这就是骨组织。骨代谢与损伤时的修复过程与胚胎状态时极为相似,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骨形成需要三个必要条件:(1)刺激因子;(2)靶细胞;(3)特定的环境,即始于一组未分化的前体细胞移行到损伤部位,然后在一定生长因子刺激下开始发生形态变化,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合成胶原,形成钙化的骨组织。这一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就内在因素而言,有两种机制:激素调节钙—磷代谢的系统作用和骨生长因子的局部调节作用。这些作用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系统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骨基质的生物合成。现已从骨基质,骨器官和骨细胞的培养液中分离出多种骨生长因子,包括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骨生长因子(S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Ⅱ(IGF—Ⅰ、Ⅱ),酸性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和bFGF)及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等。在众多的骨生长因子中,BMP受注目,与骨诱导关系为密切,并已证明是正常胚胎时期骨、牙组织内部骨和成年骨修复中主要的诱导分化因子。这组蛋白质的发现,无论对基础生物学研究,还是对于临床应用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 细胞凋亡与骨重建

    作者:董玉峰;戴克戎

    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 Cell Death,PCD).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其在骨组织的发生、演变、骨修复、骨重建等方面的意义有了较深入的研究.

  • 新型骨修复生物活性材料-固骼生的应用体会

    作者:范颂鸣;陈鸿辉;谭建伟

    目的:探讨采用新型人工合成生物活性玻璃-固骼生(NovaBoneTM)在四肢长管骨骨折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了2002年2月~2003年9月期间采用内固定加固骼生(NovaBoneTM)手术的四肢骨折、骨不连接及骨缺损患者38例,定期观察切口愈合及骨折修复情况.根据临床疗效,综合评价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成骨活性.结果:全部38例手术获得成功,经12~30个月的随访,所有骨折均愈合,局部无疼痛,无内固定失败,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固骼生(NovaBoneTM)作为人工合成的骨替代材料,在人体应用确有安全、方便,避免取自身骨之痛苦,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骨生成性为骨折修复、骨缺损填充开辟了一个新的有效途径.

  • 岛状肌瓣促进骨修复能力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旭东;郭树忠;胡蕴玉;卢丙仑;张琳西;雷永红;杨力;周易

    目的:利用一种动物岛状肌瓣的模型,探讨肌瓣在四肢骨折修复中促进骨修复的能力.方法:切除家兔的股四头肌和其下前半侧骨膜,暴露股骨干,用电踞切下一块1.5cm×0.4cm大小的皮质骨,半小时后骨块回植原位.以腹壁下动脉为蒂的腹直肌肌瓣和以腹壁浅动脉为蒂的下腹部皮瓣,转位修复兔大腿创面.4周后运用r计数方法测量游离骨块的代谢情况,以确定局部成骨能力.结果:肌瓣组4周后游离骨块的r计数值明显高于岛状皮瓣组,成骨能力强于岛状皮瓣.结论:肌瓣在四肢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修复中具有很强的促进骨修复的能力,在四肢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中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 自体成骨细胞--nBGC复合物修复犬胫骨骨缺损

    作者:何川;邓廉夫;周来生;冯伟;朱雅萍;杨庆铭

    目的:评价搭载自体骨细胞的纳米仿生材料在体内的组织反应性和骨修复作用.方法:4只犬的双侧胫骨各制作一直径10mm的单侧皮质骨缺损,一侧骨缺损植入复合自体成骨细胞的仿生生物材料作为实验组,另一侧植入自固化磷酸钙(CPC)作为对照组.于术后8周取材,观察各组X线片、组织学、四环素荧光标记变化,比较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X线检查显示nBGC支架与周围骨组织很快融合,界限模糊;而对照组骨缺损界限仍清晰.nBGC支架内大量新骨组织形成,而在CPC植入组新生骨只沉积于植入物的表面,CPC周围有厚纤维组织条带包裹.结论:nBGC支架在体内既能降解又具有生物活性,能融入骨重塑过程,具有良好的组织反应性和骨修复作用,是一种良好的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

  • rhBMP-2/卵磷脂复合材料修复犬长骨节段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建强;胡蕴玉;徐放;廉凯;吕荣;白建萍;王军

    目的:观察rhBMP-2/卵磷脂复合材料修复犬长骨节段性骨缺损的能力,检验rhBMP-2的诱导成骨活性.方法:手术造成20mm桡骨中上段骨缺损,实验组植入rhBMP-2/卵磷脂的复合材料片,对照组植入单纯卵磷脂片.通过影像学、组织学观察及骨密度测定,评价rhBMP-2/卵磷脂复合材料修复犬长骨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结果:影像学检查示实验组术后12周骨痂桥接缺损,术后24周皮质骨连接;对照组无骨痂形成.组织学检查示实验组术后12周骨痂外层为板层骨,中央为编织骨,内有骨髓组织,术后24周骨痂外层为皮质骨,中央为髓腔组织;对照组缺损区为纤维组织和肌组织充填.骨密度测定示术后12周骨痂密度达正常值的76%,24周达正常值的85%.结论:rhBMP-2具有良好的诱导成骨活性,rhBMP-2/卵磷脂复合材料能够很好的修复犬桡骨20mm的骨缺损.

  • 体内负压技术对家兔颅骨修复及BMP-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作者:杨治;姚建锋;许鹏;马建兵;张育民;刘林;许珂;张银刚

    [目的]间歇性负压可以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stroma cells,BMSCs)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上调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通过观察体内负压技术对兔颅骨骨孔修复过程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负压技术在体内对骨组织修复作用.[方法]建立体内负压吸引干预动物模型,负压处2个骨孔为实验组,另外2个骨孔为对照组.对动物进行体内负压吸引技术干预(50 kPa,30 min/次,2次/d,间歇性负压干预1周)后,通过X线、骨密度观察其对家兔颅骨修复过程的影响,荧光定量RT-PCR检测BMP-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术后2、4周实验组骨孔区X线阻射程度分别为(43.14±2.26)、(82.95±2.43),对照组分别为(25.13±2.12)、(51.49±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及4周实验组骨密度分别为(0.236±0.012)、(0.282±0.004),对照组分别为(0.174 ±0.005)、(0.213±0.00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实验组BMP-2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52±0.11)、(0.73±0.14),对照组分别为(0.29±0.07)、(0.36±0.0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内负压技术可以上调BMP-2 mRNA表达水平,加速兔颅骨修复的进程,促进骨组织再生.

  • 异体骨移植治疗骨缺损围手术期护理进展

    作者:郑光峰

    在骨疾病治疗中,骨恶性肿瘤切除后及创伤骨折、感染等原因造成的大段骨及骨关节缺损的修复重建是骨外科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近几年来应用异体骨修复上述各种原因所致的骨缺损是一种可靠的方法[1].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异体骨材料的创新及志愿捐献者的随之增多,从而促进了骨移植手术的健康发展.由于采用了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1].

  • 甲壳质衍生物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守彪;沈若武;龚少兰;王春波;胡义明

    目的观察甲壳质衍生物促进兔桡骨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新西兰兔,制备右桡骨中段3mm骨缺损模型,随机分组,每日灌胃给药.并于术后定期拍X-线片观察各组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X-线片显示甲壳质衍生物饲养组术后9d、17d的骨折愈合情况比对照组好,差异显著;而术后30d、42d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甲壳质衍生物能促进骨折修复愈合.

  • 倍骼生与羟基磷灰石在牙槽骨修复中的效果比较

    作者:马跃;徐欣;辛宁宁;周同葵;王旭霞;李茜

    目的:观察比较倍骼生(bioglass)与羟基磷灰石(HA)在牙槽骨修复中的效果,为临床上人工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4只成年家兔随机分成2组,纵行劈开其一侧下颌骨下缘形成牙槽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倍骼生和HA,术后4、8、12周时取术区标本行大体观察、放射检查和组织学检查,得出骨修复的速度和质量结果.结果:Bioglass与HA均可修复牙槽骨缺损,bioglass组诱导新骨形成的速度和质量均优于HA组.结论: Bioglass是一种比HA更理想的骨修复材料.

  • 载辛伐他汀/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组织工程材料对大鼠牙槽骨缺损的修复作用

    作者:许莹莹;王敬;韩尚志;张兴乐;王鹏;时静华;李石岩

    目的 观察载辛伐他汀/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NHAC)复合组织工程材料对大鼠牙槽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 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载辛伐他汀/NHAC组、NHAC组、空白组各15只,均于下颌右侧制备骨缺损区,分别植入载辛伐他汀/NHAC材料、植入NHAC材料、不植入材料,于术后2、4、8周分别取5只大鼠观察大体情况,使用钼靶摄影机检测切牙拔牙窝的骨密度,HE染色观察颌骨组织病理学表现,显微镜下观察植骨区域骨小梁形成情况,计算新骨形成面积占视野总面积的百分比.结果 3组术后均无骨折发生,伤口无感染、坏死,创口愈合良好、无开裂,黏膜平整,色泽正常.3组术后2、4、8周下颌骨缺损区骨密度均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P均<0.05);载辛伐他汀/NHAC组术后2、4、8周下颌骨缺损区骨密度均高于NHAC组、空白组(P均<0.05).载辛伐他汀/NHAC组术后2周拔牙窝骨壁邻近区域即有少量新骨形成,4周时新生骨增加并有骨岛形成,8周时新生骨沉积线明显,骨小梁致密,数量多;NHAC组术后2周可见较稀疏的编织骨,周围可见成骨细胞,4周时可见较密集新生骨,8周时可见新生骨沉积线;空白组术后2周有少量新骨形成伴有炎性细胞浸润,4周时形成的新骨较少且分散,伴有炎性细胞浸润,8周时有较多骨小梁形成,牙槽窝内骨小梁较稀疏.3组术后2、4、8周新生成骨面积百分比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P均<0.05);载辛伐他汀/NHAC组术后2、4、8周新生成骨面积百分比均高于NHAC组、空白组(P均<0.05).结论 载辛伐他汀/NHAC复合组织工程材料可以促进牙槽骨缺损的修复,增加骨密度,促进新骨形成.

258 条记录 8/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