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利用下肢等速力矩差异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成鹏;郎海涛;杨红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下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而引起的腰部肌肉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失调又将影响该症的康复,但对肌肉运动功能的定量研究,国内尚无准确、实用的指标,国外的相关结果也有限[1、2],我们用等速测试的双下肢力矩差异指标来评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肢的运动功能,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提供科学的依据.

  • 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特性评价研究

    作者:周楠;房敏;朱清广;沈国权;姜淑云;程英武;刘鲲鹏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患者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探讨手法治疗腰突症的干预机制问题.方法: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65例腰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推拿手法组)与对照组(牵引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脱落5例.应用美国Biodex system-Ⅲ多关节等速测试系统和TeleMyo 2400 T表面肌电图仪测试两组治疗前后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特性变化情况.结果:腰部肌群力学性能:两组治疗前峰力矩(PT)、平均功率(AP)、腰背屈/伸比值( F/E)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PT( 60°/s)、AP( 120°/s)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PT、AP、F/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面肌电:治疗前组内左右两侧平均功率频率(MPF)、积分肌电(IEM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内左右两侧MPF、IEMG比较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治疗后组内左右两侧MPF、IEM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右侧MPF、IEMG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右侧MPF、IEMG( 60°/s)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善腰突症患者腰背伸肌群收缩力量、做功效率,改善腰部屈、伸肌的协调性,提高腰背伸肌群的放电频率,缓解腰部肌群的疲劳程度,改善腰突症患者腰背伸肌群失衡状态,从而有利于恢复腰突症患者腰背伸肌的生物力学特性,可能是手法治疗腰突症干预机制之一.

  • 推拿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四肢骨骼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作者:刘鲲鹏;房敏;姜淑云;戴德纯;左亚忠

    目的 研究推拿疗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患者四肢骨骼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CFS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试验组给予推拿手法治疗,每次30 min,隔日1次,共治疗10次.运用等速肌力测试技术比较治疗前后CFS患者肘、膝关节肌群的峰力矩(peak torque,PT)、总功(total watt,TW)、平均功率(average power,AP)、屈肌峰力矩/伸肌峰力矩( flexor/extensor,F/E)比值;采用慢性疾病治疗的功能评估(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hronic illness therapy,FACIT)疲劳评价量表评价治疗前后疲劳程度,并与健康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FACIT疲劳评价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27.5±9.1vs 42.5±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试验组患者骨骼肌PT、TW、AP值及F/E比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肘关节60°/s角速度运动时伸肌PT值、TW值,膝关节60°/s和180°/s角速度运动时屈肌PT值、TW值明显提高;肘关节伸肌及膝关节伸、屈肌AP值明显提高;膝关节在180°/s角速度运动时F/E比值明显提高,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FS患者疲劳程度的改善与肘关节在60°/s角速度下屈肌TW值以及伸、屈肌AP值的改善程度呈负相关(r=-0.282、-0.482、-0.285,P<0.05,P<0.01);同时与膝关节各肌群在180°/s角速度下F/E比值的改善程度呈负相关(r=-0.330,P<0.05).结论 CFS患者四肢骨骼肌力学性能下降;推拿治疗可以使四肢骨骼肌生物力学性能得到改善,降低患者整体疲劳程度;四肢骨骼肌力学指标改变能够为临床诊断及评估CFS提供客观参考依据.

  • 髋关节向心性屈伸运动等速测试的重测信度

    作者:郭俊峰;李鲁明;沈顺姬;田康;雷鸣

    目的 研究髋关节进行向心性屈伸运动等速测试的重测信度.方法 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30例青年健康受试者利用同一程序和同一检测方法,间隔1周进行两次髋关节等速测试,计算两次峰力矩、峰力矩体重比、总功、相对总功和平均功率的组内相关系数(ICC).结果 髋关节以60°/s行向心性等速运动时,两侧屈肌和伸肌各项参数的ICC≥0.70(P<0.01).髋关节以180°/s行向心性等速运动时,两侧屈肌和右侧伸肌的各项参数ICC>0.61(P<0.05),左侧伸肌的各项参数ICC<0.55(P>0.05).结论 等速肌力测试测量髋关节力学特征具有良好信度,可用于临床.

  • 用等速测试指标评定膝关节的运动功能

    作者:成鹏;毕霞

    膝关节的运动功能评定是膝关节矫形外科、康复医学和运动医学的基础.由于膝关节伤病的不同,临床可选用多种方法对膝关节运动功能予以评定,如常规X线检查、徒手肌力测试、关节活动度测量以及各种综合性的膝关节评定量表等,本文将就利用等速测试指标来评定膝关节运动功能做简要介绍.

  • Cybex-6000系统测试肩关节伸肌群向心-离心收缩的信度研究

    作者:薛刚;黄昌林;吴建强;任洪峰

    目的评价Cybex-6000型等速测试系统测试肩关节伸肌群向心-离心收缩的可靠性.方法对15名健康男性的优势肩关节伸肌采用Cybex-6000型等速测试系统进行向心-离心收缩测试,速度:60°/s、120°/s和180°/s;等速测试指标:峰力矩(PT)、平均功率(AP)和单次大作功(TW).选用组内相关系数(ICC)作为可靠性判断指标.结果 PT、AP和TW的ICC范围0.86~0.97,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结论 Cybex-6000型等速测试系统测试肩关节伸肌向心-离心收缩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屈伸肌力减弱与疼痛程度的关联

    作者:王国新;陈文红;张勤

    目的:评价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主观疼痛程度与患膝屈伸肌力减弱的关系.方法:单侧膝OA患者42例.以VAS法询问其下蹲、起立动作时的主观疼痛感觉,分为轻度疼痛(0<VAS≤4)、中度疼痛(4<VAS≤7)和重度疼痛(7<VAS≤10)三组.以健侧膝为对照,比较三组患者患侧膝在等速肌力测试PT、AT、AP、AP和STW方面的下降程度即(健侧-患侧)/健侧.结果:患侧膝屈伸肌群PT、AT、TW、AP、STW下降程度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除60°/s时伸肌AT和180°/s时屈肌TW组间比较P>0.05外),疼痛越明显,下降程度越显著.结论:膝OA患者的疼痛可导致患侧膝屈伸肌力下降.

  • 单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前膝关节屈伸肌力的等速测试研究

    作者:侯来永;宋军;薛勇;谢欲晓

    目的:通过对将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R)的骨性关节炎(OA)患者患侧、健侧膝关节肌力及同年龄组健康者膝关节肌力的测试研究,找出三者的关系,为围手术期膝关节功能康复提出指导意见.方法:以18例准备进行单侧TKR的患者为观察组进行健侧、患侧膝关节等速向心肌力测试,以峰力矩(PT)、峰力矩/体重(PT/BW)、单次大做功和屈,伸肌肌力比值(H/Q)为观察指标,并以1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进行相同测试.结果:在低速(60°/S)和高速(180°/S)测试中.观察组患侧膝关节伸肌峰力矩(PT)、峰力矩体重比(PT/BW)、单次大做功均较健侧显著下降(P<0.05).患侧膝关节屈肌各观察指标中除单次大做功在高速测试中较健侧显著下降(P<0.05)外,其余指标均与健侧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健侧膝关节除H/Q比值在低速测试时没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观察指标均较对照组膝关节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患者健、患侧膝关节肌肉功能均比健康人差,患侧膝关节肌肉功能的下降以伸肌为显著.提示TKR患者围手术期功能训练患侧应以伸肌训练为主,同时兼顾健侧肢体屈伸肌训练.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腰屈伸等速肌力评定

    作者:朱燕;房敏;严隽陶;张宏;齐瑞;张广渊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腰屈伸力学改变,为进一步康复运动疗法奠定基础.方法:由同一个测试人员对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腰屈伸的等速肌力测试,对腰屈伸的PT、PT/BW、AP及TW等数值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组的PT、PT/BW、AP及TW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1;而TPT和F/E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腰屈伸肌力的生物力学改变明确,康复训练计划应针对相应的力学改变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制定.

  • 全身振动训练对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患者下肢运动控制的影响

    作者:吴博;张雷;庞文君;张鸣生

    目的:研究全身振动训练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ACL)重建术后患者下肢肌力和运动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12周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第13周开始将患者用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继续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每天1次,每次10min,每周5次,持续4周的全身振动训练.两组患者第12周和第16周,均进行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膝关节屈伸肌群的峰力矩、拮抗肌比值检测和动态平衡仪中本体感觉评估.结果:①两组患者膝关节屈伸峰力矩,治疗前后和治疗后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动态平衡测试的平均轨迹误差值,治疗前后和治疗后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全身振动训练能够促进ACL重建术后患者的下肢肌力和运动控制的恢复.

  • 躯干肌慢速等速向心收缩肌力的测试研究

    作者:黄杰;成鹏;郎海涛;毕霞

    目的:研究不同速度对躯干肌慢速等速肌力测试的影响,探讨用于躯干肌肌力评定的慢速等速肌力测试合理的速度参数.方法:健康受试者43例,使用美国产BiodexⅡAP型多关节等速测试系统测定躯干肌峰力矩(PT)、相对峰力矩(PT/BW)、总功(TW)、相对总功(TW/BW)和屈伸比值(F/E),测试角速度分别选用30°/s和60°/s.结果:伸展收缩测试时两组间的PT、PT/BW、TW和TW/BW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屈曲收缩测试时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F/E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躯干肌慢速等速测试中,速度明显影响伸展测试值,30°/s比60°/s等速测试似更能反映躯干肌的力学特征,而对屈曲测试值的影响并不明显,在慢速范围内,屈肌肌力测试值似处于稳定的峰值状态.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速离心收缩肌力的研究

    作者:俞晓杰;吴毅;王颖;白玉龙;罗娟;沈健

    目的:评价单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患侧和健侧膝关节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肌力的变化,重点研究膝OA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离心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Biodex System-3型等速测试系统对42例单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患侧和健侧的股四头肌及腘绳肌的向心和离心收缩功能测试.结果:患侧和健侧股四头肌及健侧腘绳肌向心收缩时,当速度增加,峰力矩值显著减小;离心收缩时,随着角速度增加峰力矩未见下降;相同速度下,患侧和健侧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离心收缩肌力明显大于向心收缩;膝OA患者存在股四头肌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肌力的下降(P<0.05),肌力缺失百分比>10%,以及腘绳肌低速向心肌力下降(P<0.05),肌力缺失百分比为14.33%.膝OA股四头肌的离心/向心肌力比值(E/C比值)低于腘绳肌,随运动速度增加,股四头肌的E/C比值明显增大.患侧股四头肌60°/s角速度下的E/C比值较健侧有显著增高(P<0.05).结论:膝OA患者股四头肌存在向心和离心收缩功能异常,提示膝OA患者的肌肉功能测试应增加离心测试,并注意加强膝OA患者股四头肌的离心收缩训练.

  •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运动员与非运动员踝内外翻肌等速向心及等速离心测试的比较分析

    作者:朱燕;陈永强;丁莹;强乙;秦蓓瑛

    目的: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运动员与非运动员踝内外翻肌进行等速向心及等速离心测试的对比分析,为进一步康复提供依据.方法:使用Biodex System-3型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对35例运动员FAI患者及21例非运动员普通人群FAI患者分别进行踝关节内,外翻等速向心及离心(角速度均为30°/s×5次;180°/s× 10次)的测试.结果:运动员FAI患者除了高角速度离心运动时,踝外翻肌群力矩低于同组健侧外,踝内、外翻肌群在低角速度向心、低角速度离心及高角速度向心的力矩均未低于健侧(P>0.05);而普通FAI患者存在踝内外翻肌群在各种角速度时普遍性肌力缺陷、关节活动度降低及I/E比值的升高(P<0.05).结论:不同人群FAI患者力矩改变特点不同,选用等速仪器中I/E比值并作动态控制率的分析,有利于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康复处方.

  • 脊柱微调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评价

    作者:周楠;房敏;朱清广;沈国权;姜淑云;程英武;刘鲲鹏

    目的:观察脊柱微调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2008年8月-2011年4月,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微调手法组)与对照组(牵引组),治疗组30例,牵引组30例,脱落5例.应用美国Biodex system-Ⅲ等速测试系统测试两组治疗前后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性能.结果:治疗后二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善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01),微调手法组改善更加明显,优于牵引组(P<0.05);腰部肌群生物力学性能:两组治疗前峰力矩(PT)、平均功率(AP)、腰背屈/伸峰力矩比值(F/E)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PT(60°/s) 、AP(120°/s)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PT、AP、F/E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脊柱微调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背伸肌群收缩力量、做功效率,改善腰部屈、伸肌群的协调能力,从而有利于恢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背伸肌的生物力学性能.

  • 躯干等速肌力测试重测信度研究

    作者:成鹏;黄杰;仇谣琴;郎海涛

    目的:研究躯干肌等速测试的信度并初步分析影响测试的有关因素,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20例自愿受试者经同一检测者利用同一程序、同一检测方法在一周内分别测试其躯干的等速力学指标,使用组内相关系数对结果进行信度分析.结果:60°/s和180°/s收缩时重复测试信度满意,240°/s收缩时伸肌重复测试信度满意,但屈肌稍差.结论:等速测力装置用于躯干的力学特征评定有较好的重复信度,尤其应选择低速和中速收缩,少用高速收缩.

    关键词: 等速测试 躯干 信度
  • 健康青年人肘关节屈伸肌等速重复测试分析

    作者:陈文红;王国新

    目的:观察健康青年人肘关节屈伸肌两次等速测试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康复专业三年级学生20例间隔一周进行双侧肘关节等速测试,速度分别为60°/s、90°/s和180°/s.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次测试间峰力矩(PT)、单次大做功(TW)、平均功率(AP)、总做功量(STW)的差异,并计算两次测试变化情况(即第2次测试值-第1次测试值/第1次测试值).结果:伸肌60°/s时,TW、STW两次测试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指标P>0.05;屈肌60°/s时PT、各测试速度时STW两次测试间比较P>0.05,其余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所有指标两次测试的平均数值接近.但个体变化相差较大,总体上显示第二次较第一次增加(除伸肌60°/s时TW和STW降低外),慢速运动较快速运动变化小.结论:肘关节等速重复测试可比较不同个体组内的差异,比较每一个体的前后差异作用不能肯定.

  • 等速测试在躯干肌功能评定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杰

    慢性腰背痛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劳动能力,其发病原因有多种,其中躯干肌力学特征的改变是诱发腰背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 影响膝关节等速离心收缩测试的相关因素探讨

    作者:成鹏;毕霞;郎海涛

    目的:探讨影响膝关节等速离心收缩测试和训练的因素,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客观的依据。方法:利用Biodex等速测试及康复系统测试20健康男性的峰力矩及相对峰力矩,观察速度、惯用肢和功能运动对峰力矩和相对峰力矩的影响。结果:速度和功能运动对峰力矩和相对峰力矩影响显著,而对惯用肢的影响比较复杂。结论:离心等速测试和训练过程中,必须考虑速度、惯用肢和收缩方式等因素。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屈伸肌的功能变化

    作者:占飞;吴毅;胡永善;白玉龙;朱玉莲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及正常人的腰屈伸肌进行等速肌力测试,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腰屈、伸肌肌力等的影响.方法:运用Cybex-6000型等速测力系统分别对24名患者及正常人在慢速(30°/s)和中速(90°/s)条件下进行峰力矩、大单次作功量、力矩加速能及平均功率的测定.结果:两种测试速度下,患者腰屈肌峰力矩值与正常人相比分别降低5.75%和14.43%,但无显著差异(P>0.05);而腰伸肌峰力矩值分别降低25.68%和27.92% (P<0.001).患者屈肌和伸肌的力矩加速能、大单次作功量、平均功率均较正常人显著降低(P<0.05).患者屈肌/伸肌峰力矩比值较正常人显著增大.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屈伸肌功能同时受到一定影响,且腰伸肌肌力的下降甚于屈肌.提示患者康复过程中需加强腰屈伸肌肌肉功能的训练,尤其应强调腰伸肌的训炼.

  • 膝关节损伤后期膝屈伸肌等速肌力测试随访研究

    作者:谢光柏;姚文均;陶新民;曹曼林;董贺玲;吴海山

    目的:研究膝关节损伤后期伴有膝功能障碍患者膝屈伸肌的功能状态,探索膝屈伸肌力量比值与保持关节稳定、退行性骨关节病变与关节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Cybex-330型等速运动测试仪对2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双侧膝屈伸肌进行等速肌力测试,并结合双膝关节X-线摄片检查进行评定.结果:患膝、健膝屈伸肌峰力矩、单次大做功量和平均功率在不同测试速度(60°/s、120°/s和180°/s)时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患膝下降更明显,双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由于膝屈伸肌力量的同步下降,在慢、中速测试时屈膝肌力矩值与伸膝肌力矩值的比值保持在正常值范围;X-线检查患膝或健膝均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骨关节病变发生.结论:膝关节损伤后期影响关节功能的因素是膝屈伸肌力量的下降、退行性骨关节炎等;认为对膝关节损伤病人的康复训练应同步增强膝屈伸肌力量,这对保持膝关节的稳定性,防治退行性骨关节病变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

69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