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可吸收线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术后康复
我科自1998年4月开始采用可吸收线环扎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术后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可吸收线张力带加环形缝合治疗髌骨骨折
作者自1997年9月至2002年3月采用可吸收线张力带加环形缝合治疗髌骨骨折共96例,取得了显著效果.
-
透视下复位可吸收线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4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透视下闭合复位应用可吸收线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42例髌骨横行,纵行及粉碎型骨折患者,透视下复位,单纯应用1号PDS(普迪丝)可吸收线8字张力带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39例患者,时间6~24个月,平均14.5个月,术后据冯宗权等膝功能综合评价标准,优35例,良4例.结论 透视复位可吸收线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横行纵形闭合骨折,手术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有满意疗效.
-
交叉克氏针加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关节损伤,约占小儿四肢骨折的3%-7%,肘部骨折的30%-40%.由于儿童肱骨髁部宽而扁薄,骨折后存在复位困难、不易维持、对位差、易发生肘内翻和关节活动受限等问题,治疗的方法虽有多种,但均各有利弊.
-
可吸收线张力带加韧带修补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我院自1995年6月以来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三级损伤)[1]中应用可吸收线张力带加喙锁韧带修补法,共治疗14例,疗效较为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19~58岁。均为急性损伤,肩锁关节完全脱位(三级损伤),6例伴有锁骨外侧小骨片撕脱。车祸伤12例,坠落伤2例。合并外伤性脾破裂2例,踝关节骨折3例。伤后1周内手术8例,8~14天手术4例,15~18天手术2例。2 治疗方法 11例臂丛阻滞麻醉,3例合并踝关节骨折因同期手术选用全麻。取仰卧位,肩后垫枕略抬高,头转向健侧。肩峰后2cm起沿肩峰及锁骨外侧端向前内越过喙突后向下弯转,切口长6~8cm;显露肩峰、肩锁关节、锁骨外侧段和喙突及喙锁韧带。清除关节内损伤的游离组织,喙突由外向内横行钻孔,喙锁韧带锁骨附着处两侧自上向下钻孔,孔内置入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爱惜康1#紫色微荠可吸收线,暂不打结;距关节面约1cm的锁骨处作前后方向钻孔,用可吸收线贯穿;肩峰外向内钻入2~2.5mm克氏针1枚,针尖在直视下位于关节面中央;然后将锁骨下压,肘部上抬,使肩锁关节解剖复位,克氏针继向锁骨内钻入5~6cm;拉紧喙突和锁骨间预置可吸收线打结。而后将另一可吸收线成“8”字绕于克氏针尾部,“8”字交叉位于肩锁关节上方,拉紧打结;剪去克氏针在骨外多余部分,尾端折弯,埋于皮下。将喙锁韧带缝合修复,如喙锁韧带破损严重可将喙肩韧带于肩峰附着处切下内移缝合替代修补喙锁韧带;缝合修复关节囊和肩锁韧带,缝合锁骨外侧骨膜,斜方肌和三角肌的边缘在肩锁关节前方重叠褥式缝合加强,缝合皮肤切口。术后10~15天拆线,前臂悬吊3周,3周后开始功能锻练;术后8周拔除克氏针,并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
可吸收螺钉结合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
2005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应用可吸收螺钉结合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13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21~46岁.左侧6例,右侧7例.其中9例伴有肩关节脱位,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4例.
-
可吸收钉棒联合可吸收线张力带治疗髌骨横断骨折
目的 评价应用可吸收钉棒联合可吸收线张力带手术方法 治疗髌骨横断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3年以来采用可吸收钉棒联合可吸收线张力带治疗髌骨横断骨折22例临床资料.结果 22例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5年,优19例,良3例,差0例,优良率100%.结论 采用可吸收钉棒联合可吸收线张力带治疗髌骨横断骨折,疗效满意,病人易于接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可吸收线张力带与钢丝张力带对髌骨骨折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可吸收线张力带与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髌骨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钢丝张力带,实验组给予可吸收线张力带。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恢复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7.14%,对照组为94.29%,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可吸收线张力带与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均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恢复膝关节功能,但可吸收线张力带可避免二次手术,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
小切口可吸收线张力带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
目的比较小切口可吸收线张力带克氏针与常规术式在治疗锁骨骨折方面的切口长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用小切口可吸收线张力带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26例(实验组),用常规术式(包括单纯克氏针、钢板、钢丝环扎等)治疗38例(对照组),比较两者切口长度及并发症.结果手术切口长度:实验组为(2.52±0.53)cm,对照组为(6.34±1.26)cm(P<0.01).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11.54%,对照组63.16%(P<0.01).结论小切口可吸收线张力带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在切口长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常规术式.
-
可吸收螺钉在老年肱骨大结节骨折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可吸收螺钉和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在老年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效果,以期为老年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112例年龄60岁以上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采用可吸收螺钉配合可吸收线张力带进行治疗,对照组只给予钢板内固定,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比较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花费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结合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大结节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平行穿针可吸收线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目的 观察平行穿针可吸收线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均采用肘外侧切口,外侧平行穿针张力带固定.结果 58例均获随访0.5~4.0年,骨折复位良好,骨折愈合.优48例,良7例,一般3例.结论 肘外侧切口平行穿针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损伤小、骨折复位好、固定稳定、功能恢复良好、肘内翻等发生率低的优点,并可避免医源性神经损伤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对《可吸收线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一文的不同意见及作者答复
贵刊在第7期发表"可吸收线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一文,本人对此有不同看法.该文临床意义似乎不大.单纯张力带的髌骨固定方法本身已淘汰,而改用克氏针垂直固定骨块,再用钢丝张力带固定.如果作者所指的是单纯使用可吸收线作张力带固定而未使用克氏针,则这种固定方法强度肯定不够.如果使用克氏针固定,则仍需取内固定.而单取2枚克氏针的切口和取克氏针加钢丝的切口没有太大差别.
-
可吸收线张力带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陈旧性骨折
我科于1999年3月~2002年3月,共收治儿童肱骨髁上陈旧性骨折22 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