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双重PCR-SSCP检测Wilson病患者的基因突变

    作者:程楠;洪铭范;胡纪源;王训;韩咏竹;杨任民

    目的 探讨应用双重PCR-SSCP技术检测Wilson病(WD)患者基因突变的可行性,以期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WD基因诊断方法 .方法 应用双重PCR技术扩增140例无亲缘关系的WD确诊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ATP7B基因第8、12外显子并行SSCP筛查,对出现异常泳动带型的外显子进行DNA测序确定突变位点和形式.结果 正常对照组呈一种泳动带型,66例患者呈7种异常泳动带型,测序结果 证实异常泳动带型均发生了突变,突变率占47.14%(66/140),其中Arg778Leu/Gln突变率为37.14%(52/140),Thr935Met突变率为12.86%(18/140).结论 应用双重PCR-SSCP技术检测WD基因第8、12等外显子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且可明显提高检测效率.

  • Wilson病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张黎;王共强;许彬;王玉梅;汪萍;韩咏竹

    目的 探讨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以及社会支持问卷对75例WD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进行研究,运用SPSS 13.0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家属的SF-36各维度得分与一般情况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分的相关性.结果 WD患者家属SF-36各维度除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外均低于正常人群(P <0.05、P<0.01).家属性别与生理功能得分呈负相关、与精力得分呈正相关(P<0.05),生理职能、情感职能与患者性别呈负相关(P <0.05、P<0.01),躯体疼痛与患者临床类型、家属年龄呈正相关(P<0.05),一般健康状况、精力得分与客观支持得分呈正相关(P<0.05、P<0.01),社会功能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 WD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较正常人群相对较低,且与家属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及患者的性别、临床类型密切相关,临床上宜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以进一步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 Wilson病“精准驱铜”与金属内稳态的调控

    作者:王共强;张杰;叶群荣;胡纪源

    金属元素通过体内平衡机制的调节和控制,使其保持正常水平和金属内稳态(metal homeostasis,MH).当MH被破坏时,就会对机体造成各种病理性损害.各种金属元素在机体内的分布、含量和作用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不同的金属元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作为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疾病的代表,是少数几个可以治疗的神经变性疾病,在其螯合疗法中出现患者的症状恶化与金属元素的重新分布和MH破坏有关.WD精准驱铜目标是在螯合疗法中弹性调整螯合剂使用剂量,建立精准的铜、铁、锌等金属元素调控目标,减少继发的金属元素介导下蛋白质聚集与氧化应激的级联反应,以恢复机体的MH.

  • 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的肝豆状核变性12例临床分析

    作者:梁新生;栾琴;张昀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于1912年由SamuelaA.K.Wilson首先系统详细描述,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节为主的脑部变性疾病.临床特点为进行性加重的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肝硬化、肾功能损害及角膜色素环[1].因部分病例以精神异常为首发症状而求治于精神病专科医院者较少见,因而容易被误诊、误治.为了提高广大临床精神科医师对本病的认识,现将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诊断为该病的12例病历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现报告如下.

  • Wilson病患者在爱荷华赌博任务中的决策功能

    作者:王娟;张芳芳;喻绪恩;韩永升;韩咏竹;汪凯

    目的 探讨Wilson病(WD)患者在爱荷华赌博任务(IGT)中是否存在决策功能障碍,了解基底节损害有无影响决策功能.方法 采用IGT测验安徽中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32例临床显性WD患者(WD组)及29名健康人(系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在伴有高惩罚的高奖赏与伴有低惩罚的低奖赏之间选择能力.试验开始前,告知被试要在2000元钱(电脑显示的基数)的基础上尽可能赢取更多的钱,分5个阶段计算有利选择张数减去不利选择张数,观察总体趋势,有无社会学习效应,对WD组与对照组各阶段进行比较,同时对其整个试验阶段进行分析.结果 在IGT中,随着卡片选择数的增多,对照组的有利选择张数与不利选择张数的差值由负值变为正值并逐渐增大,渐倾向于对自己有利的选择模式;而WD组在IGT中未见此种选择模式,WD组的有利选择在Trial4(0.4±5.9)和Trial5 (0.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Trial4(5.3±8.3)和Trial5(3.9±6.6)(P=0.009和P=0.020).结论 WD患者在IGT中存在决策功能明显障碍,基底节有可能参与决策能力,但尚需进一步研究铜代谢对患者皮质的影响.

  • 肝豆状核变性诊治中的若干问题及其建议

    作者:吴志英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er degeneration,HL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Wilson于1912年首次描述,故又称为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致病基因为ATP7B基因,编码ATP7B蛋白.ATP7B基因突变可导致ATP7B蛋白失去功能,引起机体排铜障碍,造成铜过度沉积于肝、脑、肾等重要脏器而引起相应组织变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肝损害、锥体外系症状、精神异常、肾损害和骨骼畸形等.

  • 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铜蓝蛋白

    作者:刘桂芹;乔晓红

    血清铜蓝蛋白(CER)属于一种时相反应蛋白,它是一种含铜的a2糖蛋白,分子量约12~16万,其具有氧化酶的活性,对多酚及多胺类底物有催化其氧化的能力.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认为,CER起着抗氧化物和自由基的生成,在炎症进程度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感染、创伤和肿瘤等疾病时,血清CER可明显增加,其特殊作用于患者血清中CER含量明显下降时可协助Wilson病的诊断.

  • 肝豆状核变性病患者尿中铜、锌、钙、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中3种前处理方法的研究

    作者:张裕曾;屈锡烘;郑丹

    目的 研究肝豆状核变性病患者尿中铜、锌、钙、镁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对湿法消化、经硫酸酸化和直接进样法(包括钙和镁用氯化锶溶液稀释后进样)3种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比较,选择合适的前处理方法,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铜、锌、钙、镁含量.结果铜、锌、钙、镁直接进样与湿法消化测定的结果相关性好,测定结果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铜和锌直接进样与经硫酸酸化后进样测定的结果相关性好,测定结果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钙和镁直接进样与经硫酸酸化后进样测定的结果之间有相关性,但测定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铜、锌、钙、镁直接进样法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4、0~1.6、0~2.5、0~2.5 mg/L,检测限分别为0.0060、0.0027、0.0098、0.015 8mg/L,精密度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59%~1.37%、0.39% ~ 2.04%、0.87% ~1.80%、1.17% ~3.40%,加标回收率测定分别为93.0% ~ 95.0%、90.0%~94.0%、96.0%~101.0%、96.0% ~ 104.0%.结论直接进样法准确、灵敏、精确度高,而且简便、快速,可直接用于尿中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可靠.

  • 铜转运分子机制及与Wilson病、Menkes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丽娟;鲍远程;余元勋;关婷;方长水

    铜是机体含铜酶及某些重要蛋白质的组分.含铜蛋白质可参与铜的运输、造血、合成结缔组织、维持神经功能等.铜的吸收与转运的调节,与其摄入、排出的平衡相关.由于饮食中摄入的铜远超过需要量,有机体已形成了一套清除过剩铜的机制.近年来,对细胞内的铜转运的分子机制研究已经比较深入,现综述如下.

  • 肝豆状核变性14例临床与脑CT分析

    作者:耿新鄂;罗韵文

    目的分析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症状特点和CT表现特征以及二者间的关系.方法观察14例肝豆状核变性病人的临床表现,查相关血生化指标,行脑CT扫描.结果 9例以神经系统症状首发,1例以肝损害症状首发,1例以肝损害伴精神症状首发,1例以关节肿痛首发,2例无症状.14例血清铜检查均提示代谢障碍.CT见11例双侧基底节低密度灶,2例脑萎缩,1例阴性.结论肝豆状核变性多以神经系统症状首发,且脑CT提示的损害部位与临床症状相符.

  •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20例分析

    作者:范玲;王月齐

    肝豆状核变性(HLD)又称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发病年龄多在20岁以前,且因本病发病率低,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现将我院近15年来收治的20例儿童病例诊治经过分析如下.

  • 基于DHPLC技术的Wilson病基因诊断

    作者:杨文明;汪美霞;杨静芳;鲍远程;李瑞娟;董婷;汪瀚;杨兴涛;陈彪

    目的 建立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检测Wilson病(WD)ATP7B基因第8外显子突变.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WD基因第8外显子片段,扩增产物直接进行DHPLC检测分析,根据色谱峰型不同确定测序样品,经测序后确定突变类型.结果 203例先证者中WD基因外显子8基因突变阳性检出率为55.2%,Arg778Leu纯合突变22例,杂合突变90例,基因突变频率为33.0%.共发现3种错义突变、1种移码插入突变和1种多态性位点(C2310G),且多态位点C2310G与Arg778Leu突变完全连锁.其中76例先证者带有Arg778Leu杂合错义突变,22例为Arg778Leu纯合错义突变,10例为Arg778Gln杂合错义突变,2例Tyr713Silent错义突变(C2139G),2例为杂合2304C插入突变.结论 WD基因外显子8是ATP7B基因的第一突变热区.DHPLC技术是一种高效、灵敏、快速简便的基因突变检测方法 .可用于WD的临床基因诊断.

  • 肝豆状核变性1例诊治体会

    作者:史爱菊;高惠玲;柴益庭;崔秀芳

    1 典型病例患者,男,16岁,学生.以进行性加重智能障碍、肢体震颤3年,于2005年3月8日人院.患者自幼学习成绩优秀,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学习成绩下降,言语不清,动作笨拙.半年前因生活自理有一定困难,后就诊于我院.

  • 肝豆状核变性15例临床分析

    作者:段姣妞;张莉芸;侯睿宏;马丹;张改连;许珂

    目的 分析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提高早期诊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15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小发病年龄10岁,大发病年龄49岁,平均发病年龄20.7岁.临床分型以脑型及肝型为主,分别占46.7%(7/15)及26.7%(4/15).33.3%(5/15)曾被误诊.所有患者K-F环检查阳性(100%),血清铜蓝蛋白降低(100%).11例患者接受青霉胺治疗,90.9%(10/11)有效;4例使用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3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肝豆状核变性多发于青少年,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临床医生应提高对罕见表现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治率,部分患者无法耐受传统治疗方式,需寻求新的治疗手段.

  • Wilson病铜过量负荷大鼠肝损伤的代谢组学研究

    作者:蒋怀周;王键;许晶晶;董继扬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铜负荷大鼠肝组织的小分子变化,探讨铜过量对肝脏小分子代谢的影响。方法1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以铜负荷法造模,通过核磁共振氢谱技术采集大鼠肝组织的代谢轮廓,以PLS-DA方法分析铜中毒后,大鼠肝组织代谢物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尿素囊、牛磺酸、肌醇、赖氨酸、尼克酰胺、乙醇胺、乙酸、谷氨酸、酪氨酸、尿苷、甲硫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3-羟基丁酸、缬氨酸、乳酸、亮氨酸、苯丙氨酸、N-乙酰天冬氨酸、延胡索酸和腺苷/肌苷的含量升高(P<0.05),肌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磷酸胆碱和甘露醇的含量降低(P<0.05)。结论铜对大鼠肝组织的损伤可能涉及鸟氨酸和三羧酸循环、磷脂、氨基酸、能量、核苷酸和糖的代谢。

  •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肾脏损害研究进展

    作者:王晓浪;姚勇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又称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疾病,其发病率约1/30万,一般6~20岁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其致病基因已被成功克隆,定位于13q14.3,为ATP7B突变[1].本症因细胞内铜代谢障碍、铜过量积聚,引起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细胞功能损害甚至凋亡,可有神经系统、锥体外系症状,肝以及骨骼、血液、皮肤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

  • 基于NMR技术对Wilson病模型大鼠尿液的代谢组学研究

    作者:蒋怀周;刘磊;危阳洋;董继扬;蒋昭雨;蒋雨晨

    目的:以基于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对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铜负荷模型大鼠及正常对照组大鼠的尿液进行研究,分析模型大鼠尿液中代谢物的变化,继而从小分子层面探讨铜过量对机体的损伤机制,以更加清楚的认识本病.方法:28只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80±20)g,随机被分为模型组(n=14)和健康对照组(n=14).采用铜负荷法制作Wilson病大鼠模型,以NMR技术对大鼠尿液进行检测.采用MestRe-C 2.3软件及自编软件对谱图进行手动调相、基线校正和谱峰对齐.对样品进行分段积分,将积分数据归一化后构成数据矩阵,并利用PCA方法对数据矩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对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尿液醋酸盐(acetate)含量有显著升高,柠檬酸盐(citrate)、苯乙酰甘氨酸(PAG)、琥珀酸盐(succinate)、甲胺(methylamine)、肌氨酸+肌氨酸酐(creatine/creatinine)、丙酮酸盐(pyruvate)、二甲基甘氨酸(DMG)、丙氨酸(alanine)含量有所升高,胆碱(cholin.)、牛磺酸(taurine)含量有所降低.这些发生改变的代谢物可能是潜在的WD铜负荷小分子代谢标志物,可为进一步研究WD的铜过量代谢机制提供参考.

  • 肝豆灵干预Wilson病模型大鼠NMR代谢组学研究

    作者:蒋怀周;危阳洋;蒋昭雨;董继扬;蒋雨晨

    目的:以基于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对肝豆灵干预Wilson 病(Wilson's disease,WD)模型大鼠进行研究,分析肝豆灵干预后,WD模型大鼠尿液中代谢物的变化,从小分子层面探讨肝豆灵对WD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42只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80±20)g,随机被分为健康对照组(n=14)、模型组(n=14)和肝豆灵组(n=14).采用铜负荷法制作Wilson病大鼠模型,以NMR技术对大鼠尿液进行检测,经MestRe-C 2.3软件及自编软件对谱图进行手动调相、基线校正和谱峰对齐.对样品进行分段积分,将积分数据归一化后构成数据矩阵,并利用PCA方法对数据矩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对于模型组,肝豆灵组大鼠尿液色氨酸(tryptophan)、马尿酸盐(hippurate)、苯基丙氨酸(phenylalanine)、甘氨酸(glycine)、苯乙酰甘氨酸(PAG)含量有显著升高;乳酸(lactate)、甜菜碱(TMAO/betaine)、甲酸盐(formate)、二甲基甘氨酸(DMG)含量有所升高;柠檬酸盐(citrate)、肌氨酸酐(creatinine)、谷氨酰胺(glutamine)含量显著降低;丙酮酸盐(pyruvate)甲基胍(methylguanidine)、丙酮(acetone)、牛磺酸(taurine)含量有所降低.这些发生改变的代谢物可为进一步研究肝豆灵干预WD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 因果论分析疾病的不典型首发症状

    作者:唐琪;何金深;黎志宏;戴如春

    疾病首发症状的不典型是导致误诊误治的重要原因,本文就疾病首发症状的不典型进行哲学分析,通过举例阐述如何在临床上运用因果联系的思维方法识别不典型首发症状,以及因果联系在首发症状不典型病例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后,文章分析了由因果理论得出的病因诊断和对因治疗医疗模式在临床运用中的重要性及其发展前景.

  • 疑似肝豆状核变性ATP7B基因第8外显子的基因序列分析1例

    作者:金银实;胡毅;王佳;南光贤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是由铜代谢障碍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肝豆状核变性的致病基因为ATP7B基因,该基因的缺陷将会影响所编码的ATP7B活性,使过量的铜沉积在肝、脑、肾和角膜等组织器官,导致急慢性肝病、神经系统疾病、肾病和角膜色素环等.

160 条记录 2/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