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四倍体黄芩D20生理指标与产量间关系

    作者:柴俊雯;郭柳;陈红刚;杜弢;连中学

    目的:通过对四倍体黄芩D20新品系与普通二倍体黄芩生理生化指标、光合效能及产量间关系的分析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四倍体黄芩新品系D20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相关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使用LI-6400/XT型便携式光合测量系统测定光合指标;产量测定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6 m2(3 m×2 m),各小区移栽10行,行距20 cm,株距5 cm.结果:四倍体黄芩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二倍体,分别高出28%,2%,17%,除POD以外,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可溶性糖含量则高出二倍体19%,MDA含量显著低于二倍体黄芩,说明四倍体黄芩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田间试验表明四倍体黄芩及二倍体黄芩根长度并无显著差异,平均都可达34 cm,四倍体黄芩根粗亦不及二倍体,但其侧根数多于二倍体,高可达8个,单根质量及总产量亦高于二倍体,增产量可达31.4%.结论:四倍体黄芩D20新品系由于染色体的加倍,使得植株生长势、抗逆性增强,保护植株少受病虫害侵害,从而间接影响药材终产量的增加;四倍体黄芩光合能力的增强可增加植株干物质的积累,而植物干物质的积累直接影响其产量.这一特性对药用植物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和较高的增产潜力.

  • 头花蓼四倍体光合特性分析

    作者:尹艳;党伯岳;刘世会;赵德刚

    目的:探讨头花蓼四倍体和二倍体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方法: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人工诱变培育的四倍体头花蓼品种和二倍体头花蓼品种的各项光合生理参数,探究两者的光合特性变化规律.结果:四倍体和二倍体头花蓼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都呈双峰型曲线,并有"午休"现象,但四倍体全天Pn高于二倍体.2个头花蓼品种的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日变化趋势与Pn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趋势与Pn日变化趋势完全相反;四倍体Gs,Tr,水分利用率(WUE)整体水平高于二倍体,而四倍体Ci低于二倍体.头花蓼光补偿点(LCP)为二倍体[67.83 μmol·(m2·s)-1]>四倍体[41.43 μmol·(m2·s)-1],光饱和点(LSP)为二倍体[1225 μmol·(m2·s)-1]<四倍体头[1 370μmol·(m2·s)-1],大净光合速率(Pnmax)为二倍体[5.36 μmol·(m2·s)-]<四倍体[8.83 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AQY)为二倍体[0.01 μmolphotons·(m2·s)-1]<四倍体[0.02 μmolphotons·(m2·s)-1].结论:四倍体头花蓼的光合性能较二倍体增强.

  • 甘肃地产四倍体黄芩与二倍体黄芩清热燥湿作用比较研究

    作者:杨志军;张金保;杨秀娟;陈静;杜弢

    目的:比较甘肃地产四倍体与二倍体黄芩清热燥湿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二倍体黄芩低剂量组、二倍体黄芩高剂量组、四倍体黄芩低剂量组、四倍体黄芩高剂量组。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加白酒及大肠杆菌感染方法诱导大鼠湿热模型,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正常对照组予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7 d。观察大鼠肛温、体质量等体征变化,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胃动素(MTL)、胃泌素(GAS)及胃肠组织 MTL、GAS 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肛温显著升高,体质量降低,血清IL-4、IFN-γ含量显著升高,胃肠组织及血清MTL、GAS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体质量、肛温,血清IL-4、IFN-γ、GAS、MTL及胃肠组织GAS、MTL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与低剂量组比较,二倍体、四倍体黄芩高剂量组血清IL-4、IFN-γ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及胃肠组织GAS、MTL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甘肃地产二倍体黄芩和四倍体黄芩均有清热燥湿作用。

  • 白术四倍体试管苗形态学及AFLP分析

    作者:王红娟;李雅婷;向增旭

    为探明白术四倍体试管苗形态变异的遗传基础,以白术二倍体试管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抽滤灭菌的秋水仙素浸泡0.5 ~1.0 cm的白术幼芽,在获得白术四倍体的基础上,比较其与二倍体在外观形态和气孔方面的差异,并采用AFLP技术探究两者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结果表明用0.1%的秋水仙素处理白术幼芽36 h,为获得白术同源四倍体的适条件,四倍体诱导率高达32.0%;四倍体与二倍体植株在叶面积指数、叶长、叶宽等形态指标及保卫细胞叶绿体数、气孔大小、气孔密度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筛选出24对引物获得451条位于80 ~ 500 bp的DNA片段,多态性位点占总检测位点的32.59%.白术染色体加倍前后DNA碱基序列在AFLP水平上发生了改变,二倍体和四倍体试管苗在形态上的差异是DNA多态性反映的结果.

  • 滚筒杀青烘干加工方法对四倍体金银花药材质量的影响

    作者:胡璇;李卫东;李欧;郝江波;刘嘉坤

    目的:研究滚筒杀青烘干加工方法对不同品种金银花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1525,采用DIKMA DiamonsilTM-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25C;检测波长355 nm.结果:滚筒杀青烘干加工的四倍体金银花呈绿色,其绿原酸和木犀草苷质量分数分别为5.31%,0.105%,两者分别显著高出相同加工方法下二倍体的18.0%,32.1%,并且滚筒杀青烘干的四倍体金银花绿原酸含量显著高于四倍体和二倍体金银花的传统自然晒干处理.结论:滚筒杀青烘干方法是适合四倍体金银花的新型干燥方法;在滚筒杀青烘干加工条件下,四倍体金银花药材质量显著优于原亲本二倍体,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优良品种.

  • 制备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分子系统

    作者:刘浏;马晴雯

    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在形态学特征、表面抗原、基因表达模式及表观遗传状态等方面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类似[1-4],注射裸鼠后也同样可以在体内形成含有3个胚层的畸胎瘤[1,4],甚至能像ESCs一样通过四倍体补偿技术获得具有生殖能力的活体小鼠[5-6].在实际应用中,iPSCs可避免ESCs的诸多弊端,如伦理问题、胚胎来源的选择、安全性问题等,因此,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了iPSCs在再生医学、疾病模型的建立、细胞及基因治疗、药物的发现与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7-10].

  • 伴双重t(15;17)易位的四倍体急性髓系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郭福晓;李攀;陈红梅;夏成青;程建兵;邹媛;高娟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白血病中的一个特殊亚型,患者初诊时具有t(15;17)(q22;q21)易位,形成PML-RARα 融合基因,是APL特有的细胞遗传学标志.与其他急性髓系白血病一样,多以伴有t(15;17)(q22;q21)易位的二倍体核型存在,伴有双重t(15;17)易位的四倍体核型比较少见,迄今报道仅有15例,多为亚洲人,近年报道有澳大利亚及美国人[1-11].本中心又发现一例AML伴双重t(15;17)易位的四倍体核型,在此对该病例进行报道并对以往文献进行复习.

  • 四倍体板蓝根中的一个新生物碱

    作者:李彬;陈万生;张汉明;张卫东;杨根金;乔传卓

    目的研究四倍体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大孔树脂和硅胶柱色谱对正丁醇萃取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应用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IR,MS,1HNMR,13CNMR,2D-NMR)分析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个生物碱和2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2-[(3′-吲哚)腈基亚甲基]-3-吲哚酮(I),2-(4-羟基-3-甲氧基-苯基)-4-[(4-羟基-3-甲氧基-苯基)-甲基]-3-羟甲基-四氢呋喃(II),2-甲氧基-4-{四氢-4-[(4-羟基-3-甲氧基-苯基)-甲基]-3-羟甲基-2-呋喃基}苯基-1-O-β-D-葡糖苷(III).结论 I为新化合物,II,III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 四倍体板蓝根中的两个新生物碱

    作者:李彬;陈万生;郑水庆;杨根金;乔传卓

    目的研究四倍体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对乙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IR, MS, 1HNMR, 13CNMR, 2DNMR)分析技术鉴定结构. 结果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4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色胺酮(I), 2,5-二羟基吲哚(II), 2,3-二氢-4-羟基-2-氧-吲哚-3-乙腈(III),吲哚-3-乙腈-6-O-β-D-葡糖苷(IV).结论 II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III,IV为新化合物.

  • 金银花与其四倍体九丰一号化学成分的比较分析

    作者:张潇;郭青;余伯阳;李敏;霍丽霞;王俊俊

    本文首次采用UPLC-IT-TOF/MS方法对金银花和它的四倍体九丰一号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采用C18超微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进行分离,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根据精确分子量、特征性MS2离子碎片和各类化合物的裂解规律,结合对照品和参考文献,从金银花和九丰一号中共鉴定了30个化合物,其中1 1个酚酸类,10个环烯醚萜类,8个黄酮类和1个皂苷类.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金银花含有全部30个化合物,而九丰一号只含有21个;此外二者各共有峰所占的相对比例也不一样,说明二者化学成分存在着较大差异.

  • 利用四倍体胚胎补偿法克隆ES猪技术

    作者:员新旭;刘岚;冯书堂

    胚胎干细胞(ES)是从附植前胚胎内细胞团(ICM)或胎儿原始生殖细胞(fGCs)分离而来的经过体外长期培养、具有多方向分化潜能和种系嵌合能力的全能性或多能性细胞[1],通常我们又把从原始生殖细胞分离而来的胚胎干细胞称谓胚胎生殖细胞(EG).由于胚胎干细胞具有特殊生物学特性,它们在细胞治疗与组织器官替代治疗、探讨胚胎发育的调控机理、作为疾病基因治疗的载体、利用胚胎干细胞体外定点整合外源基因来研究基因功能、药物筛选与新药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四倍体金银花水提物抗炎作用和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作者:胡璇;李卫东;张硕峰;李欧;郝江波;莫愁

    目的 对四倍体金银花水提物的抗炎作用以及急性毒性进行评价.方法 以二倍体金银花为对照,分别采用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肿胀实验、大鼠棉球肉芽肿实验对四倍体金银花水提物进行抗炎活性评价;采用Bliss法测定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对其进行急性毒性评价.结果 四倍体金银花水提物具有明显的抗急性炎症作用,与亲本二倍体金银花之间抗炎作用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个种质均不具有明显的抗亚急性炎症作用.四倍体和二倍体金银花水提物ig给药对小鼠的LD50值分别为72.12、69.92 g/kg,急性毒性差异不明显,分别相当于人体(体质量60 kg)安全用量的412和400倍.结论 四倍体金银花水提物具有明显的抗急性炎症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使用较为安全.

  • 四倍体菘蓝基因组DNA甲基化的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分析

    作者:杨飞;徐延浩

    目的 分析四倍体菘蓝Isatis indigotica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方法 采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方法,对四倍体菘蓝基因组DNA的甲基化水平和模式进行分析.结果 筛选36对MSAP选择性引物进行扩增,共得到1733条清晰的条带.二倍体菘蓝基因组胞嘧啶甲基化水平为24.05%,四倍体菘蓝基因组胞嘧啶甲基化水平为23.70%.检测到83个(4.86%) CCGG位点在四倍体菘蓝基因组中发生了DNA甲基化模式的改变,其中37个(2.13%)位点发生了超甲基化,36个(2.08%)位点发生了去甲基化.结论 二倍体和四倍体菘蓝在CCGG位点上存在胞嘧啶甲基化状态的改变.

  • 高山红景天同源四倍体诱导与鉴定研究

    作者:刘剑锋;程云清;刘建华;钟雪;陈智文

    目的 获得高山红景天同源四倍体无性体系.方法 秋水仙素诱导种子加倍,通过多次组培再生进行嵌合体分离,采用气孔大小与密度测量、染色体计数和流式细胞学分析进行倍性鉴定.结果 秋水仙素质量分数与处理时间对种子萌发率、幼苗死亡率及诱变率均有十分明显的影响,0.2%秋水仙素处理露白种子72 h的萌发率、幼苗死亡率及诱变率分别为18.2%、73.6%、68.7%;倍性变异植株气孔明显增大,气孔密度变小;正常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2x=26,四倍体染色体数为2n=4x=52,发现非整倍体的存在;倍性变异植株经3次再生纯化后获得纯合四倍体无性系,流式细胞学检测无嵌合体存在.结论 秋水仙素处理高山红景天种子获得同源四倍体具有可行性.

  • 甘肃产不同生态型板蓝根对小鼠抗炎、免疫调节作用的比较

    作者:赵泽军;王志旺;郭玫;杜弢;师霞;邵晶;文喜艳

    目的:研究甘肃产不同生态型板蓝根对小鼠抗炎、免疫调节的作用.方法:66只KM小鼠随机分6组(n=11),采用耳廓肿胀法、足肿胀法观察板蓝根的抗炎作用;77只KM小鼠随机分7组(n=11),通过复制气囊滑膜炎动物模型来观测板蓝根的抗炎作用;66只KM小鼠随机分6组(n=11),通过环磷酰胺复制免疫低下小鼠模型,研究板蓝根对动物胸脾指数、血常规及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甘肃产不同生态型板蓝根可降低小鼠耳廓肿胀度、足肿胀度以及气囊滑膜炎总蛋白、白三烯B4(LTB4)及丙二醛(MDA)的水平,提高气囊滑膜炎动物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降低环磷酰胺模型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提高胸脾指数、红细胞与白细胞计数以及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水平(P<0.05,P<0.01);在上述抗炎、调节免疫的研究中,甘肃产不同生态型板蓝根及四倍体板蓝根之间未出现明显的差异.结论:甘肃产不同生态型板蓝根对小鼠具有明显的抗炎、免疫调节作用,甘肃产不同生态型板蓝根及四倍体板蓝根之间上述作用无明显差异.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染色体8四倍体异常——附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丁家华;金宝翠;孙耘玉;赵刚

    8号染色体四倍体(8四体)异常很罕见,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报告28例,多见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伴8四体少见,我院遇治1例,报告如下.病例资料患者,男,61岁.因头昏、乏力3个月于1999年11月4日入院.入院前2个月曾在外院就诊,当时查血常规:WBC 1.6×109/L,Hb 25 g/L,BPC 50×109/L.两次骨髓形态学检查,一次示增生减低,无巨核细胞;另一次呈稀释象,未发现原始细胞.骨髓活检以脂肪髓为主,未见原始细胞及巨核细胞.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予康力龙、Epo、输血、rhGM-CSF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血常规:WBC 3.5×109/L,Hb 50 g/L,BPC 60×109/L,患者出院.患者既往体健,无慢性疾病史,无服药史,无化学物质接触史.此次症状加重来我院.入院时查体:重度贫血貌,皮肤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肝、脾不肿大,血常规:WBC 2.8×109/L,Hb 38 g/L,BPC 52×109/L.骨髓象:增生活跃,粒系0.280,红系0.050,原始细胞0.232,全片见巨核细胞3个.原始细胞分为两群,一种胞体偏大,核不规则,染色质较疏松,核仁大、明显;另一种细胞较小,染色质细致,核仁小,2~3个.细胞组化染色示:POX染色弱阳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氟化钠抑制试验示部分抑制,PAS染色弱阳性.骨髓活检示:骨髓增生减退,造血组织与脂肪组织之比为3∶10.红系、粒系、巨核细胞系细胞均减少,未见未成熟前体细胞异位(ALIP),可见小巨核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示:CD13+细胞82.7%,HLA-DR+细胞 9.7%,淋系标志CD7、CD8、CD10、CD9均为阴性.

  • 四倍体巴戟天根的结构与其蒽醌类化合物的关系

    作者:蔡扬帆;陈育青;林美珍

    目的 研究四倍体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根的结构与其蒽醌类化合物的关系.方法 石蜡切片和荧光显微镜鉴定四倍体巴戟天根的结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蒽醌类化合物的含有量.结果 四倍体巴戟天根的结构与其二倍体相似.蒽醌类化合物的含有量增加,但密度略有下降.结论 四倍体与二倍体巴戟天的品质无明显差异.

  • 双重t(8;21)易位为特征的近四倍体克隆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一例

    作者:吴建国;吴茅;邱莲女;林慧君;陈志妹;王云贵

    目的报道1例以CD7+和双重t(8;21)易位为特征的近四倍体克隆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方法本例AML患者骨髓细胞分别用R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流式细胞术进行免疫分型和细胞倍体分析,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AML1-ETO融合基因检测.结果染色体核型分析:46,xx,t(8;21)/80-81,xxx,-x,-1,-2,-3,t(3;5)(q29;q31),-4,-5,-7,t(8;21)×2,-9,-16,-17,-18,-19;免疫分型:CD7、CD13、CD33、HLA-DR、CD34阳性;细胞倍体显示双峰状(DI=2.05);RT-PCR分析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化疗后未获缓解,生存期4个月.结论四倍体克隆与M2/t(8;21)白血病有密切的联系且为其继发性改变,免疫表型表现为异质性,通常预后差,其可能为M2/t(8;21)的一个特殊亚型.

  • 四倍体菘蓝毛状根的抗内毒素作用

    作者:李博华;张汉明;王寅;丁如贤;许铁峰

    目的:从菘蓝的同源四倍体植物诱导出毛状根,并探讨用毛状根代替自然根作为药用的可能性.方法:利用发根农杆菌A4菌株感染四倍体菘蓝,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考察诱导所得毛状根的抗内毒素作用.结果:A4菌株能诱导四倍体菘蓝产生毛状根,毛状根具有较强的抗内毒素作用.结论:发根农杆菌诱导四倍体植物产生的毛状根有可能成为传统中药材的一种代用品.

  • 四倍体板蓝根中的有机酸类成分

    作者:李彬;陈万生;杨根金;张卫东;乔传卓

    目的:考察四倍体菘蓝 Isatis indigotica Fort.根的有机酸类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柱层析对氯仿、乙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应用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技术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6种有机酸,分别鉴定为:吡啶3-羧酸(Ⅰ), 顺丁烯二酸(Ⅱ), 2-羟基 -1,4 -苯二甲酸(Ⅲ), 苯甲酸(Ⅳ), 水杨酸(Ⅴ), 丁香酸(Ⅵ).结论:化合物Ⅰ, Ⅱ ,Ⅲ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42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