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5-羟色胺相关的结肠黏膜上皮分泌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声生;汪正芳;郭前坤;吴震宇;郁强;李萍

    目的:探讨5-羟色胺(5-HT)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及疏肝健脾方干预后IBS-D大鼠结肠黏膜上皮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疏肝健脾组,模型组及疏肝健脾组采用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疏肝健脾组予疏肝健脾方灌胃.采用恒温灌流装置体外测量跨上皮电流为短路电流.观察5-HT、去甲肾上腺素(NE)对各组大鼠结肠上皮短路电流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基础电流较正常组及疏肝健脾组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HT引起的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上皮产生的短路电流较正常组及疏肝健脾组大鼠降低(P<0.05);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上皮产生的短路电流降低幅度较正常组及疏肝健脾组低.结论:5-HT引起的IBS-D大鼠结肠黏膜上皮的分泌活动较正常大鼠弱,疏肝健脾方通过改善IBS-D大鼠对5-HT的反应性达到治疗目的.

  • 疏肝健脾方对实验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羟色胺

    作者:张声生;汪正芳;郭前坤;陈剑明;李琳;李萍

    目的 探讨疏肝健脾方对实验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羟色胺(5-HT)相关的结肠黏膜离子转运的调节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疏肝健脾组,每组12只;模型组及疏肝健脾组采用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疏肝健脾组给予疏肝健脾方灌胃14天.在药物和特异性阻断剂的作用下,采用短路电流技术,体外测量5-HT引起的结肠上皮短路电流变化.结果 3组大鼠离体远端结肠基础电流、基础电压及跨膜电阻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HT引起的大鼠结肠黏膜产生的短路电流峰值模型组比正常组降低(P<0.05),疏肝健脾组较模型组升高(P<0.05).在结肠黏膜的顶膜侧加入4,4′-diisothiocyanato-stilbene-2,2′-disulfonic acid( DIDS,500 μmol/L)后,5-HT引起的短路电流峰值模型组比正常组降低(P<0.05),疏肝健脾组较模型组升高(P<0.05);当顶膜溶液中Na+被替换(无Na+)或顶膜侧加入阿米洛利(100 μmol/L)后,5-HT引起的短路电流峰值模型组比正常组降低(P<0.05),疏肝健脾组较模型组升高(P<0.05).结论 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结肠黏膜5-HT通路相关的跨上皮电活动的作用是通过调节Cl-和HCO3-的分泌实现的,其调节是通过位于结肠上皮顶膜的囊性纤维化跨膜调控性Cl-通道,以及位于基底膜的Na+-K+泵、钠钾氯共转运体、钠碳酸氢根共转运体、Cl-/HCO3-交换器和基底膜K+通道共同作用的结果.

  • 大鼠降结肠上皮γ-氨基丁酸及谷氨酸脱羧酶的表达特征

    作者:汪芳裕;Kentaro Maemura;朱人敏;Ichiro Hirata;Ken-ichi Katsu;Masahito Watanabe

    目的:检测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和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在大鼠降结肠上皮的表达及分布特征,并探讨GABA与上皮细胞分化增殖的关系.方法:用免疫荧光及激光共聚焦显微扫描技术,检测GABA、GAD65及GAD67在大鼠降结肠上皮中的表达,并以麦芽凝聚素组织化学染色与免疫荧光结合的双重染色显示GABA和GAD65表达细胞的分布特征.同时,用RT-PCR和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GAD mRNA的表达.此外,用3H-胸腺嘧啶放射自显影法显示降结肠上皮的增殖带.结果:RT-PCR显示降结肠黏膜中GAD65及GAD67mRNA均阳性,原位杂交显示阳性杂交信号主要分布在上皮细胞的隐窝和腔面,且GAD65信号较GAD67强.GABA及GAD65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降结肠的腔面和隐窝的上1/3上皮细胞的胞质,而GAD67阳性细胞仅分布腔面,此外,GABA及GAD65阳性染色也见于黏膜固有层.双重染色显示杯状细胞中GABA及GAD65均阴性.3H-胸腺嘧啶标记阳性细胞主要在隐窝的中下段.结论:GABA及GAD65分布在大鼠降结肠上皮的成熟带及功能带,GABA系统可能参与上皮细胞的分化与增殖的调节.

  • 消化管发育中上皮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作者:李均;汪维伟

    细胞凋亡是在某些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细胞接受到某种信号的触发后主动参与并遵循一定程序的较慢的死亡过程.消化管在发育过程中,消化管上皮广泛存在着细胞凋亡现象.胎鼠肠上皮中凋亡小体主要分布在近上皮的肠腔面,但在食管中则广泛分布于上皮各层.食管,十二指肠和结肠上皮凋亡小体密度的峰值分别出现在胚胎12 d、15 d、16 d,食管上皮的凋亡小体密度峰值明显高于十二指肠和结肠.细胞凋亡对消化管形态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是适应发育进程的需要,在消化管发育过程中,细胞自然凋亡规律一旦失常,个体即不能正常发育或发生畸形.消化管发育中上皮细胞凋亡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其中基因调控起着关键的作用.Bcl-2家族、p53和c-myb等多种基因以及细胞因子共同参与了其调控.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生的增生和凋亡,并不是随机出现的,而是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特定部位和特定时问,并有着严格的时空程序.

  • 丁酸钠对结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台卫平;罗和生

    目的:探讨丁酸钠对正常及炎症结肠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杀死SD大鼠.分离其结肠黏膜,悬于Ussing槽中,维持温度为37.0±0.5℃,并通100%O2.黏膜面给予4%乙酸孵育,以Ringer液稀释,并给予大鼠自体血液,浆膜面用Ringer液孵育.(2)分离大鼠的正常及炎症结肠,给予或者不给予丁酸钠,使用TUNEL试剂盒来检测结肠表皮细胞的凋亡.结果:乙酸孵育无丁酸钠组,结肠上皮细胞的凋亡率为25.37±2.38;乙酸孵育给予丁酸钠组,结肠上皮细胞凋亡率为10.58±1.07,二者相比P<0.05.正常结肠上皮细胞未给予丁酸钠组,凋亡率为10.35±1.07;乙酸孵育给予丁酸钠组,凋亡率为3.78±1.07,二者相比P<0.05.结论:丁酸钠能抑制结肠上皮细胞的凋亡.

  • 益生菌对恶唑酮诱导小鼠结肠炎结肠上皮Toll样受体4和β-防御素3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曦;欧阳钦;胡仁伟;张文燕

    近年来对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动物模型的研究显示,非致病常驻菌是启动肠道慢性炎的必要条件~[1],而益生菌能有效减轻各种实验性结肠炎~[2].

  • 佛波酯对食管癌细胞分化相关基因NDRG1表达影响的研究

    作者:贺付成;陈奎生;李惠翔;高冬玲;张云汉

    分化相关基因(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 1,NDRG1)定位于人染色体8q24.3,NDRG1 mRNA全长约3kb,编码蛋白产物含394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43 000[1].研究表明,NDRG1在结肠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明显降低,将NDRG1 cDNA导入转移性结肠癌细胞系中,可诱导结肠癌细胞发生与分化一致的形态学变化,提示NDRG1可促进结肠上皮细胞分化.NDRG1基因可受多种因素影响而表达上调[2],如缺氧、维甲酸、雄性激素、镍化合物等.因此,研究诱导分化剂对NDRG1表达的影响可揭示肿瘤细胞分化的机制.

  • 粪便大肠癌脱落细胞形态学观察、DNA定量及p53蛋白表达的初步研究

    作者:范如英;李世荣;吴霞;武子涛;晨智敏

    大肠癌是人类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结直肠上皮细胞更新很快,成人每天有将近1010结肠上皮细胞脱落[1].粪便中结直肠脱落细胞如同一个窗口反映了肠粘膜上皮的增生状况.我们针对脱落细胞的提取及检测进行初步研究,以了解其在大肠癌诊断及筛查中的作用.

  • 川芎嗪增加大鼠远端结肠阴离子分泌的基侧膜机制

    作者:邢莹;何琼;朱进霞;陈小章

    本研究用短路电流技术来观察在川芎嗪作用下,电解质在大鼠远端结肠上皮细胞的转运及其细胞机制.在新鲜分离的结肠上皮的基侧膜加入川芎嗪,能产生较大的短路电流.用粘膜下神经元阻断剂--河豚毒素预作用于结肠上皮,不影响随后的川芎嗪所产生的短路电流,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indomethacin预作用可使随后的川芎嗪产生的短路电流减少55.2%.在结肠上皮的顶膜加入Cl-通道阻断剂DPC和glibenclamide,能完全阻断川芎嗪产生的短路电流.Bumetanide,基侧膜钠、钾、氯共转运体阻断剂能抑制川芎嗪引起的短路电流的85.2%,而结肠上皮细胞基侧膜的非选择性钾通道阻断剂Ba2+能阻断90%以上的短路电流,说明基侧膜的钠、钾、氯共转运体和钾通道在川芎嗪引起的短路电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上述结果表明,川芎嗪刺激大鼠远端结肠上皮细胞分泌Cl-是通过上皮细胞顶膜Cl-通道和基侧膜的钠、钾、氯共转体和K+通道介导的.

  • 细胞凋亡调控蛋白Bcl-2和Bax在溃疡性结肠炎表达的研究

    作者:张文俊;李兆申;许国铭;龚燕芳;满晓华;屠振兴

    溃疡性结肠炎的特征性表现在于结肠上皮表浅广泛的缺失和固有层的炎症改变.关于溃疡性结肠炎上皮层破坏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认为可能与上皮细胞坏死和凋亡均有关[1].

  • 人结肠上皮系T84的电生理特性研究及其对阿魏酸钠的反应

    作者:赵文超;段东晓;韩娜;邢莹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SF)对结肠上皮离子转运功能的影响和结肠上皮细胞系的电生理特性.方法利用短路电流技术和细胞培养技术,观察SF对人结肠上皮细胞系T84离子转运的影响以及T84的电生理特性.结果去除细胞外的Cl-分别降低T84的跨膜电压和基础电流约69%、86%,跨膜电阻增加约400%,去除细胞外的HCO3-降低T84的基础电流约73%,跨膜电阻增加约41%.细胞的腔面膜加入SF能够引起短路电流的增加,增加的效应分为一个尖峰和随后的一个平台,去掉细胞外的Cl-可以降低SF的效应约95%,去掉细胞外的HC03-离子可以降低SF产生的平台约76%.结论在正常情况下T84主要通过氯通道分泌阴离子,SF可以促进结肠上皮细胞对阴离子(主要是Cl-)的分泌.

  • 川芎嗪在促进大鼠结肠上皮细胞Cl-和HCO3-分泌中的作用

    作者:邢莹;何琼;朱进霞;陈小章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大鼠结肠上皮水、电解质转运的影响和内在的机制.方法:在药物和特异性通道阻断剂的作用下,用短路电流(Isc)技术,体外测量结肠上皮短路电流的变化.结果:离体大鼠远端结肠,在基础状态下的跨上皮电位差(PD)和Isc分别为(-5.5±0.8)mV(n=8)(黏膜面为负)和(60.3±6.7)μA/cm2(n=16),Rt为(94.9±5.9)Ω@cm2.在结肠上皮的基底膜加入川芎嗪(0.01~5 mmoL/L),能记录到一个呈剂量依赖性升高的短路电流,EC50为0.5 mmol/L(n=16);将Cl-或HCO3-从溶液中替换,分别抑制了该电流的58.4%(n=5,P<0.01)和70.8%(n=4,P<0.01),2种离子都被替换时,该电流减少了98.1%(n=6,P<0.001);川芎嗪在结肠上皮产生的短路电流能被顶膜Cl-通道阻断剂DPC(2 mmol/L)(一种非选择性的Cl-通道阻断剂)和glibenclamide(1mmol/L)[囊性纤维变性跨膜电导调节器(CFTR)的特异性阻断剂]完全阻断,但对DIDS(100 mmol/L)[Ca2+激活的Cl-通道(CaCC)阻断剂]不敏感;在结肠上皮的顶膜加入Na+通道阻断剂amiloride(10 mmol/L)或将Na+从顶膜侧的溶液中替换,不影响随后川芎嗪产生的短路电流;将Na+从结肠上皮基底膜侧的溶液中替换或从顶膜和基底膜侧同时替换,完全抑制了川芎嗪在结肠上皮产生的短路电流;在结肠上皮的基底膜加入Na+-K+-Cl-共转运体(NKCC)阻断剂bumetanide(100 mmol/L)或基底膜Na+HCO3-共转运体(NBC)和Cl-/HCO3-交换器抑制剂DIDS(100 mmol/L)分别使川芎嗪产生的短路电流减少了89.3%(n=6,P<0.001)和68.9%(n=4,P<0.01),DIDS对川芎嗪的抑制作用与HCO3-从溶液中替换时产生的抑制作用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膜非选择性K+通道阻断剂Ba2+(3 mmol/L)完全抑制了川芎嗪在结肠上皮产生的短路电流(n=4,P<0.001),基底膜Ca2+激活的K+通道阻断剂TEA(5 mmol/L)对此电流无影响;用BAPTA-AM(100 mmol/L)螯合细胞内、外的Ca2+,不影响川芎嗪在结肠上皮产生的短路电流.结论:川芎嗪能刺激大鼠远端结肠上皮分泌Cl-和HC03-,作用呈量效关系;川芎嗪在结肠上皮产生的短路电流是由位于结肠上皮顶膜的CFTR,以及位于基底膜的Na+-K+泵、NKGC、NBC、Cl-/HCO3-交换器和基底膜K+通道共同作用的结果.

  • 兔食管和结肠上皮对水、电解质转运的差异

    作者:邢莹;何琼;朱进霞;陈小章

    目的:探讨兔食管和远端结肠上皮对水、电解质转运的差异.方法:在药物和特异性通道阻断剂的作用下,用短路电流技术,体外测量两类上皮基本电参数的改变.结果:远端结肠上皮的短路电流显著高于食管上皮;在食管上皮的顶膜加入amiloride ,短路电流从基础状态下的(17.4±2.2)μA/cm2 (n=15)减少到(7.5±1.7)μA/cm2 (n=13),P<0.001.在基侧膜加入Ba2+,短路电流从基础状态减少到(13.5±0.3)μA/cm2 (n=4),P<0.05;在结肠上皮的顶膜加入Diphenylamine-2,2'-dicarboxylic acid (DPC),短路电流从(119.7±19.0)μA/cm2 (n=8)减少到(49.8±15.5)μA/cm2 (n=5),P<0.001;indomethacin和TTX不改变食管上皮的基础电参数,却使结肠上皮的短路电流从基础状态减少到(71.1±11.1)μA/cm2 (n=4),P<0.005.结论:与相对疏漏、具有较低电阻的远端结肠相比,食管是具有较高电阻的紧密上皮;在稳定的基础状态下,钠离子吸收和氯离子分泌分别是构成食管上皮和结肠上皮的跨上皮电压和短路电流的主要原因;钾通道分布在食管上皮的基侧膜,在基础条件下处于开放状态;粘膜下神经丛和前列腺素的作用不参与构成食管上皮的基础电流,却是结肠上皮基础电流形成的原因之一.

  • 人结肠上皮衰老相关蛋白质的筛选

    作者:朱果;肖志强;陈主初;李建玲;张鹏飞;杨轶轩;冯雪萍;袁伟健

    目的:筛选与人结肠上皮衰老相关的蛋白质以探讨人结肠上皮衰老及对癌症易感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青年人及老年人的正常结肠上皮的总蛋白,经银染显色、图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得到相应的肽质量指纹图谱,搜索数据库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点.结果:建立了青年人和老年人的正常结肠上皮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质谱鉴定得到青年人和老年人之间的表达差异大于2倍的蛋白质点19个,包括17种非冗余蛋白质,它们的功能涉及物质代谢、能量产生、物质转运、抗氧化以及蛋白质的翻译、修饰和折叠等.结论: 筛选并鉴定了17种结肠上皮衰老相关的蛋白质,提示线粒体功能受伤、抗氧化能力下降是结肠上皮衰老的重要原因,为揭示结肠上皮的衰老机制及衰老的结肠上皮对癌症易感的机制提供了线索.

  • 人结肠上皮蛋白质表达谱的建立

    作者:朱果;郑杰;陈主初;李明;李茂玉;张鹏飞;汤参娥;袁伟键;肖志强

    目的:建立人正常结肠上皮的蛋白质表达谱.方法:应用双向凝胶电泳(2-DE)技术分离20例人正常结肠上皮的总蛋白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MS)和电喷雾串联质谱(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ESI-Q-TOF)鉴定其表达的蛋白质,利用生物信息学资源对所鉴定蛋白质的功能和亚细胞定位等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人类正常结肠上皮蛋白质的2-DE参考图谱,2-DE图谱展示了1020±50个蛋白质点,代表162种非冗余蛋白质的204个蛋白质点被鉴定,其中37种蛋白质存在翻译后修饰,并按功能和亚细胞定位对162种蛋白质进行了初步分类,这些数据可从作者的网站(http://www.xyproteomics.org)上进行查询.结论:首次建立了人正常结肠上皮的蛋白质表达谱,为研究结肠上皮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过程提供了有意义的资料.

  • 小肠旋毛虫感染对结肠黏膜表皮钙黏附素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作者:李旺林;曹杰;兰平;杨平;钟俊斌;杨建荣;张通;王强

    目的 研究旋毛虫T.spiralis感染对小鼠结肠黏膜表皮钙黏附素(E-cadherin)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BALB/c小鼠和STAT6基因敲除(Th2缺乏)的STAT6-/-小鼠,分为T.spiralis感染组和无感染的对照组,每组中BALB/c小鼠和STAT6-/-小鼠各5只.感染7d后直肠灌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灌注后0、60和120 min分析小鼠血液中HRP水平以检测结肠通透性;随后处死小鼠,取小鼠结肠,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鼠结肠黏膜中E-cadherin的分布,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结肠黏膜中E-cadherin的表达,ELISA法检测肠系膜淋巴结中IL-4的表达.结果 感染组BALB/c小鼠血清HR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而STAT6-/-小鼠感染组与对照组血清血清H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LB/c小鼠感染组结肠上皮细胞中E-cadherin均位于细胞质,而在对照组中位于细胞膜;同时,感染组E-cadherin表达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降低.而STAT6-/-小鼠感染组与对照组中E-cadherin的分布和表达均无明显变化.BALB/c小鼠感染组肠系膜淋巴结IL-4水平为(193.0±12.5) ng/ml,明显高于BALB/c小鼠对照组和STAT6-/-小鼠感染组[(21.0±2.3) ng/ml和(15.0±3.1) ng/ml;均P<0.05].结论 T.spiralis感染能够导致小鼠结肠上皮E-cadherin分布和表达的改变,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Th2的分泌来实现.

  • 麻仁软胶囊在诱导大鼠结肠上皮细胞阴离子分泌中的作用

    作者:杨孜欢;潘奥;陈思亮;周文良

    目的:探讨麻仁胶囊对大鼠结肠上皮电解质转运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在药物和特异性通道阻断剂的作用下,用短路电流(ISC)技术,体外测量跨结肠上皮电解质转运的变化;并且用ELISA方法测定火麻仁对结肠上皮细胞内cAMP浓度的影响.结果:在结肠上皮的浆膜面加入麻仁胶囊(0.1~25mg/ml),能产生一个剂量依赖性的短路电流,EC50为2.88±0.39mg/ml;将Cl-或HCO3-从浴液中替换掉以后,分别将火麻仁诱导的短路电流抑制了78.3 %(n=4,P<0.05)和28.3%(n=4,P<0.05),当两种阴离子同时被替换后,该电流减少了97. 8%(n=4,P<0.01);在结肠上皮的黏膜面用Na+通道阻断剂amiloride(100μ M)预处理后,不影响随后由该药产生的短路电流;而该短路电流能被黏膜面Cl-通道非选择性阻断剂DPC(1mM)完全阻断,但对DIDS(100 M)(Ca2+激活的Cl-通道阻断剂)不敏感;在结肠上皮的浆膜面加入Na+-K+-2Cl-共转运体(NKCC)阻断剂bumetanide(100 M)能完全抑制该药产生的短路电流;浆膜面K+通道阻断剂quindine(100 M)能部分抑制该药在结肠上皮产生的短路电流(n=4,P<0.01).胞内腺苷酸环化酶(AC)的抑制剂MDL-12330A(20 M)预处理结肠上皮30分钟后,显著抑制了该药诱导的短路电流增加;在ELISA测定结肠上皮胞内[cAMP]i的实验中,该药被证实能升高胞内[cAMP]i.结论:麻仁胶囊能呈剂量依赖性地刺激大鼠远端结肠上皮的阴离子分泌;通过升高胞内[cAMP]i激活黏膜面上的CFTR通道,并且共同作用位于基底膜面的NKCC和K通道,从而促进结肠上皮的水和电解质转运.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