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症特点的针灸取穴、施术规律探析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疼痛剧烈、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着眼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时间特点,并结合其疼痛部位、性质、皮损状况等病症特点,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辨病机,探析针灸治疗该病症的取穴、施术规律.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夜间疼痛明显、子丑时段尤甚的时间特点,在辨病位选取阿是穴、夹脊穴的基础上,注重取肝、胆经穴位,并结合全身症状,辨证或对症选穴以提高疗效.在针灸施术方面,虽病症多为瘀血阻络,宜用放血疗法,但仍强调毫针、火针、皮肤针、刺络拔罐等针灸方法,需因人因病选用.
-
单穴临床应用规律文献研究
目的 探索单穴临床应用规律.方法 电脑检索和手工查阅医学专著、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实践指南中使用单穴的临床类文献,构建“单穴治疗病症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病症类型、病症特征、腧穴归经、腧穴部位、腧穴属性5个方面分析单穴临床应用规律.结果 终获得符合纳入标准的医学专著6部,期刊论文185篇,实践指南4个.医学专著中单穴适用病症包括14个类别,342个病症;数据库论文中包括8个类别,33个病症;实践指南强推荐的针刺单穴治疗病症有腰痛、肩周炎、慢性便秘、原发性痛经4个.单穴主要治疗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病症、消化系统病症,症较多,病较少,多为急症、痛症,即刻效应较强;单穴应用多选用阳经腧穴;基本遵循远道取穴的原则,多取四肢远端的腧穴;多选用特定穴,以五输穴、交会穴为多见,经外奇穴等经验用穴也较多见.结论 单穴治疗在适用病症上具有“急症多,痛症多,治症多,治病少”的三多一少特点;在腧穴选取上具有“特定穴多、经验穴多、远部取穴多、局部取穴少”的三多一少特点.
-
失眠症的中医药治疗现状与进展
中医对于失眠的基本认识是根据失眠症的临床表现,归属到中医学的"失眠"、"不寐"、"嗜睡"、"多梦"、"奸眠"、"梦惊"、"梦游"、"梦语"等病证的范畴.本病证是以经常难以入睡为特征的一种症候,根据中医学的临床经验,失眠症的证情不一,有初卧难以入寐者;有寐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眠者;有时寐时醒,睡眠不稳或乱梦纷纭者;甚则还有通宵不寐者.在治疗上要根据不同的病症特点辩证分型治疗.
-
皮肤瘢痕动物模型制备规范(草案)
皮肤瘢痕是由各种创伤引起的正常皮肤组织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改变的统称,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伴发产物.现皮肤瘢痕动物模型多为病理性模型,以西医指标为主.基于对皮肤瘢痕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分析及对现有动物模型大量实验研究,形成皮肤瘢痕动物模型制备规范(草案).
-
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制备规范(草案)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机体暴露于变应原后由免疫球蛋白(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其以突然发作的鼻痒、喷嚏、过量的鼻分泌物和鼻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间断性、常年性或季节性发作.现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为病理性模型,以西医指标为主.基于对变应性鼻炎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分析及对现有动物模型大量实验研究,形成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制备规范(草案).
-
李小娟教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例析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现代医学尚缺乏有效的疗法。由于其常伴有麻木、疼痛、活动不利,临床上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为患者造成了痛苦。李小娟教授应用虚实结合,分部位病症特点等方法,辨证施治,为患者解除了痛苦,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
中医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病症,本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临床表现以发作性眩晕、恶心欲呕、共济平衡失调等为主要症状.其病症特点为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易导致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生,尤其是第一次短暂缺血发生半年内是发展为脑梗死的高危时期.
-
刮痧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8例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一组以长期持续疲劳为突出表现,同时伴有低热、头痛、咽喉痛、肌肉关节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和抑郁等非特异性表现为主的一组症候群,由于其高发病率正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我们根据CFS的病症特点,采用刮痧疗法治疗该病患者3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新安医家“固本培元”法脾类相关医案病症特点和用药规律的数据分析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继续运用数据挖掘的分析方法对相关医案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固本培元”医案中脾类相关医案的病症特点与用药规律,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出对脾类的证治规律,为新安医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运用提供数据支持.
-
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特点。方法任意抽选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接受切除胆囊手术患者90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均出现胆汁反流性胃炎。依据病人的年龄段,>60岁为高龄组,40~60岁为中年组。对两组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结果不同组别患者因胆汁反流引起的胃炎症状特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接受胆囊切除的患者在发生反流性胃炎病症后会呈现不同的特征,所以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患者的胃炎特点采取妥当的处理措施。
-
基于真实世界的脉血康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症特点及联合用药特征分析
目的 探索真实世界中脉血康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症特点及联合用药特征.方法 基于全国20家三级甲等医院HIS数据库中使用脉血康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信息和医嘱信息,采用Apfiori算法建立模型,使用Clementine12.0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在使用脉血康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2453例患者中,年龄中位数为70岁,65~80岁患者数量多(47.99%),其次为45 ~ 65岁(30.47%);住院天数多在15~28天(56.71%);西医合并疾病频数排名前3位分别为高血压痛(14.09%)、冠心病(7.79%)和糖尿病(4.96%).联合用药频数高的西药为阿司匹林(63.76%),中药为疏血通(45.86%);联合西药药理作用频数高的为抗凝剂(76.15%),中药功效作用为活血化瘀剂(84.26%);联合2种西药频数高的是前列地尔+阿司匹林,中药是银杏叶提取物+疏血通;联合的2种西药药理作用高的为抗凝血药+血管活性药,中药功效作用为活血通络剂+活血化瘀剂.结论 使用脉血康胶囊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多见于中老年人且男性多于女性,病理因素以血瘀多见,其西医合并疾病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相关性,治疗上应注重西医合并疾病的治疗以及活血化瘀法和抗凝法的使用.在联合用药上,中西药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应注重中西药联合应用,以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
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预防治疗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血糖失控高出正常水平所造成的全身性进行性疾病,并发症多,且严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发病率迅速增长,已成为世界各国越来越严重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同时糖尿病也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专家指出,由于目前人们的饮食结构正在由植物型向动物型转变,高脂肪、高热量食物越来越多地充斥我们的生活,加上糖尿病知识以及健康生活理念不够普及,糖尿病引发了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了解掌握有关糖尿病的信息,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防治能力和生命质量.笔者从糖尿病的病症特点、预防和诊疗措施等进行论述,总结有益的临床经验,良好控制糖尿病患者的增长速度.
-
大黄螫虫丸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疗效观察
笔者根据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病症特点,应用大黄螫虫丸配合非手术疗法治疗此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2例病人均为我院门诊患者,依照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第六版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诊断标准确诊.
-
中药痔疮动物模型制备规范(草案)
痔疮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黏膜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一个或多个柔软静脉团的慢性疾病,包括内痔、外痔以及混合痔.由于对痔疮发病机制尚无明确定论,且人类和动物解剖学上有差异,使得痔疮模型难以制备.现痔疮模型多为病理性模型,且多为外痔动物模型,以西医指标为主,中医指标为辅.基于对痔疮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分析及对现有动物模型大量实验研究,形成如下痔疮动物模型制备规范(草案).
-
新安医家"固本培元"法病症特点和用药规律的数据分析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继续运用数据挖掘分析方法 对新安医家运用"固本培元"法防治疾病的相关医案进行分析,找出其病症特点与用药规律,进一步挖掘出相关的证治规律,为新安医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
老年眩晕之我见
1 病症特点眩晕是指头目晕眩,轻重不一,轻者仅眼花、头重脚轻,或头部昏沉,或如坐车船,视物旋转,甚至扑倒,或兼目涩耳鸣,腰膝酸软或胸闷、恶心,急躁易怒等,可突然起病,也可逐渐加重.
-
中药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探讨
笔者通过对SARS的病症特点来阐述中医病机,制定相应治法方药,探讨中药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可行性,现简述如下.
-
观察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疗效
目的 研讨实施普外科腹部手术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情况.方法 将我院普外科2005年3月——2008年11月接收并行腹部手术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的65例病人纳入此次研究中,收集临床资料且观察其病症特点,以盲选法进行分组,划分为观察治疗组(33例)、参照治疗组(32例),参照治疗组对病人予以普外科传统的保守治疗,观察治疗组在保守治疗条件下向病人予以生长抑素,评比两组治疗以后的效果情况.结果 65例腹部手术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人中,多以手术后2周内出现炎性肠梗阻的相关病征,临床表现以腹胀(96.92%)、腹痛(75.38%)、恶心及呕吐(66.15%)、肛门停止排气及排便(100.00%)为主.治疗以后,观察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治疗组,对照差异显著(P<0.05).结论 全面观察且掌握病人腹部术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症特点,有利于快速、正确鉴别疾病,进而予以对症治疗措施,使病人尽快康复.
-
外科手术治疗胃肠肿瘤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外科手术治疗胃肠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胃肠肿瘤患者中随机性抽取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临床观察对象,对患者的具体病变位置、实际病情变化以及胃肠肿瘤大小等情况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合理的手术方法切除肿瘤.结果 外科手术治疗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死亡率8.3%,疾病复发率10%,总体治疗效果较好,临床结果统计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胃肠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疾病治愈几率高,但是在实际治疗中,由于肿瘤症状不明显容易在术前造成误诊或漏诊,耽误治疗时机,因此要对患者肿瘤性质进行准确判别,选用科学的手术方法,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患者预后水平.
-
选对穴位按摩除“燥”
秋燥是秋季感受燥热病邪引起的一种外感热病,病症特点是在一般感冒的基础上,出现发热、怕冷、头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干唇裂等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如不及时防治,病症会加重,少数人还会出现高热、抽风、出血等严重现象.那么,我们如何打好这场保卫自己机体以免秋燥侵袭的战斗呢?这里给大家推荐几个穴位按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