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例冠心病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病例分析

    作者:段霞

    近年来临床药师在与医师查房中,常见某些患者血小板减少无法解释,而部分患者发生血小板(PLT)减少前曾使用过肝素,检索相关文献发现肝素会导致血小板减少。肝素是临床常用的抗凝药之一,成份为硫酸氨基葡聚糖,属酸性粘多糖,多由牛肺或牛肠、猪肠、羊肠中提取,因其初得自于肝脏故名肝素川。本文对1例老年冠心病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药学监护,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在患者的药物治疗中发挥作用,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小分子肝素是一可行的选择

    作者:杨晓霞

  • 不同封管液对无痛性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比较

    作者:冉启蓉;徐琼英;谭海云

    目的 比较不同封管液对无痛性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方法 将16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10mL稀释的肝素盐水封管液(含肝素钠50U/mL)封管,前8mL脉冲封管,后2mL正压封管,对照组采用6mL稀释的肝素盐水封管液(含肝素钠50U/mL)封管,前4mL脉冲封管,后2mL正压封管,比较两组患者通畅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第1天、第2天通畅情况无差异,观察组在第3天通畅率为9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观察组在第4天通畅率为90.2%,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1%;在日平均滴速上,两组患者在第1天、第2天无差异,而在第3天及第4天,观察组患者滴速好于对照组.结论 8mL脉冲封管+2mL正压封管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无痛性外周静脉留置针的通畅情况,并能有效减少外周静脉留置针的堵管发生率.

  • 肝素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李慧芬

    目的 分析肝素对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1例淤胆型肝炎为研究对象.结果 应用肝素1月后,患者肝功能TBIL 83 umol/L,DBIL 65 umol/L,临床基本治愈.结论 肝素在治疗淤胆型肝炎,消除黄疸方面疗效肯定.

  • 5-氟尿嘧啶联合肝素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萍;陈彬川

    目的 探讨对人眼行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时应用5-氟尿嘧啶联合肝素对其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60只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人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使用浓度为5-Fu0.2mg/ml和肝素20u/ml的BSS作为眼内灌注液.观察术后第1、3、6个月各组晶状体后囊混浊情况并进行评分.结果 术后1个月,对照组有2只眼出现后囊混浊,实验组有1只眼出现后囊混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对照组有9只眼出现后囊混浊,B组有2只眼出现后囊混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对照组有12只眼出现后囊混浊,B组有4只眼出现后囊混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使用含有5-氟尿嘧啶联合肝素的灌注液可抑制后发障的形成.

  • 不同抗凝方法在血液灌流急救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贺亚丽

    目的 比较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在血液灌流急救中的应用,探讨低分子肝素用于血液灌流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 回顾我中心76例药物毒物中毒行血液灌流的患者,共行灌流120例次,70例各为1次,10例各为5次(为百草枯中毒);其中应用普通肝素(HS)组59例次,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组61例次.分别观察两组灌流前、灌流开始后30 min、灌流2h结束时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灌流器及管路凝血情况及病人临床出血征象.结果 HS组PT、APTT及TT在灌流开始30 min、灌流结束时较LMWH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组灌流器及管路0级凝血57例(96.61%),Ⅰ级凝血1例(1.69%),Ⅱ级凝血0例,Ⅲ级凝血1例(1.69%);LMWH组0级凝血60(98.36%),Ⅰ级凝血1(1.64%),Ⅱ级凝血0例,Ⅲ级凝血0例.HS组出现2例鼻出血、3例血尿、1例胃出血、2例颈内静脉导管穿刺处出血;LMWH组出现0例鼻出血、0例血尿、1例胃出血、0例颈内静脉导管穿刺处出血.结论 在血液灌流中低分子肝素比普通肝素更有效、安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 蛙心灌流实验中蛙心插管方法的改进

    作者:邓天勤;谢振生;张玉婵;梁飘玲;黄庆彬;陈育生;魏威胜;周长;邓国辉;蒋杨;毛建文

    目的 改进蛙心灌流实验中蛙心插管的方法.方法 蛙心插管改为从右主动脉插入;插管时保持蛙心内血液的正常循环;在任氏液中加入肝素.结果 实验组蛙心插管的时间为(87±8)s,成功率、存活率和凝血率分别为88.89%、83.33%、0.00%;对照组蛙心插管的时间为(140±18)s,成功率、存活率和凝血率分别为76.47%、69.23%、23.53%.2组观察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通过改进离体蛙心制备过程中的几个环节,缩短了插管时间,提高了插管成功率,提高了插管后蛙心的存活率,降低了凝血率,为后续的灌流实验提供了活性较好的离体蛙心.

  • 肝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肺心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郝建军

    目的观察肝素超声雾化吸入对肺心病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疗效的影响,从而探索降低肺动脉高压的治疗途径.方法观察22例肺心病应用肝素超声雾化吸入后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疗效变化,并与19例肺心病进行随机对照比较.结果应用肝素雾化吸入后,22例治疗肺心病病例,其中20例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疗效均有改善,有效率为9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肝素超声雾化吸入对肺心病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症状有改善作用,而且简单易行,可作为肺心病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 肝素与纳洛酮干预COPD急性发作期高凝状态疗效分析

    作者:陈琦;胡爱学

    目的探讨 COPD高凝状态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肝素 50mg+硝酸甘油 10mg+纳洛酮 0.8mg静滴,每日 1次, 7天为一疗程.结果肝素与纳洛酮等治疗明显改善血液粘滞度,呼吸功能及血流变学指标明显得以改善.结论 肝素与纳洛酮治疗,操作方便,安全有效,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肝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初步观察

    作者:惠翠兰

    肝素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动性和药理作用的药物,具有抗凝、抗血栓形成,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肌血流量等作用.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01年10月应用肝素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2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肝素 冠心病 心绞痛
  • 肝素合并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琳;温曼犁;何龙韬

    肾损害程度是过敏性紫癜预后的决定性因素[1],对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早期干预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肝素对肾损害预防治疗的机制尚未明确,文献报道与其抗凝、溶解血栓、降低血黏滞性、加速血流速度有关.近年来许多研究认为,过敏性紫癜患儿会出现凝血障碍,局部和全身血凝增强.在高凝状态下,为活血化瘀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故我们尝试在原来治疗基础上,结合肝素与活血化瘀抗凝治疗,以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预防治疗的临床疗效.现将我院从2000年5月至2004年10月收住的4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治疗分析如下.

  • 减少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并发症的探讨

    作者:刘燕;杨小芳

    目的:探讨减少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分别采用2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腹壁皮下注射.结果:实验组发生皮下出血27例,对照组发生皮下出血41例.对照组皮下出血程度较实验组重.结论:采用注射器不排空气,脐1 cm上下左右交替注射可有效的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及出血程度.

  • 吸入肝素对哮喘患者诱导痰液中ECP、TNF-α、sIL-2R水平的影响

    作者:江玲;谢柏梅;王永兴;敬梅;南萍;谢晓燕

    目的:诱导测定哮喘患者痰液ECP、TNF-α、sIL-2R水平,评价吸入肝素防治哮喘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及荧光免疫法对40例轻中度哮喘患者在吸入肝素前后测定痰液中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sIL-2R)水平.结果:吸入肝素后诱导痰液ECP水平由(298±150)μg/L降至(147±95) μg/L、TNF-α由(287±147) ng/L降至(139±59) ng/L、sIL-2R由(498±127)kU/L降至(358±107)kU/L.哮喘患者吸入肝素前ECP与TNF-α,sIL-2R均呈显著正相关(r=0.58,0.62,P<0.05).吸入肝素后各指标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吸入肝素后哮喘患者诱导痰液中ECP、TNF-α、sIL-2R浓度比吸入肝素前明显降低.吸入肝素可明显抑制气道炎性反应,其作用理机可能与抗炎作用有关.

  • 肾病患儿45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肝素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汪云利;周其全;刘玉琴;江俊

    目的:探讨肾病患儿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肝素治疗的疗效.方法:45例肾病患儿随机分为肝疗组(27例)和常规组(18例),用ACCESS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反向间接血凝法检测治疗前后的尿FDP水平,并结合临床对肝素治疗效果做出判断.结果:血清TT3、TT4、FT3和FT4水平肝疗组与常疗组之间无差异(P>0.05),两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前尿FDP含量肝疗组与常疗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疗效评定为肝疗组完全缓解23例,占85%;常疗组完全缓解10例,占56%,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肾病患儿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与尿蛋白大量丢失和血中白蛋白低下有关, 尿FDP检测可反映肾小球损伤状况,肝素治疗可减轻肾脏损害程度,缓解肾小球硬化进程.

  • 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抗磷脂综合征

    作者:崔宝奎;钟梅;余艳红;曹洪流

    目的:探讨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抗磷脂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分析42例患者治疗前后的情况.结果:统计学分析表明,42例抗磷脂综合征患者治疗后,不孕症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习惯性流产、早产、胎死宫内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抗磷脂综合征安全有效.

  • 血液透析围手术期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肝素与浓盐水封管疗效观察

    作者:秦军建;陈睿达;闫可可

    目的:比较观察肝素封管法和浓盐水封管法在血液透析患者围手术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疗效.方法:以中心静脉置管为血管通路的64例围手术期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常规小剂量肝素封管法,B组纯肝素封管法,C组浓盐水封管法,分别观察1周内三组间导管感染发生率、导管堵塞发生率、术后出血并发症.结果:血液透析患者围手术期内,浓盐水封管组、纯肝素封管法与小剂量肝素封管法在导管血栓发生率、导管感染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素封管法较浓盐水封管组术后出血风险显著提高(P<0.05).结论:浓盐水封管可能是血液透析患者围手术期更合理的封管方法.

  • 肝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婴儿重症肺炎

    作者:张庆立;朱保权

    1996年3月-2002年2月,我科收治的部分婴儿重症肺炎加用肝素超声雾化吸入,结果证明肝素雾化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总病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 体外循环手术中鱼精蛋白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宋兵;赵萍;高百顺

    体外循环手术中应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是一项重要措施,但其不良反应也时有发生.我院自1996年9月-2000年9月进行体外循环手术668例,其中发生鱼精蛋白不良反应48例,现报道如下:

  • 中心静脉双腔导管应用阿加曲班封管的临床观察

    作者:孔凌;樊蓉;王婷;张海清;李川;龚德华

    目的 以肝素封管液作为参照,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非隧道中心静脉双腔导管应用阿加曲班封管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纳入新置入右侧颈内静脉非隧道式双腔导管行CRRT患者20例,随机分为2组.采用不同封管液封管:一组采用阿加曲班原液(0.5 mg/mL)封管,另一组采用肝素/生理盐水(10 mg/mL)封管.观察患者整个导管留存期间CRRT治疗时导管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并监测患者首次治疗前、治疗结束封管12h后凝血指标变化.结果 2组各纳入患者10例,一般资料及治疗前凝血功能指标基线值无显著差异.阿加曲班组在首次治疗结束封管12h后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凝血功能指标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组患者首次治疗结束封管12h后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凝血功能指标较基线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内,2组血流量相关指标(阻率、平均血流量、采血压、静脉压)及导管使用时间、导管留置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加曲班封管在保持导管功能效果方面与肝素相当,避免了肝素封管影响患者凝血指标的缺点,适用于存在出血风险的高危人群.

  • 肝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50例临床观察

    作者:颜永萍;许玉莲;钱伟枫

    目的临床观察和分析肝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方法将常规治疗组与加用肝素雾化治疗组病历随机抽样各5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素雾化组与对照组比较,喘憋症状平均缩短2.13天好转,咳嗽症状平均缩短2.07天好转,肺部罗音平均缩短1.92天好转,胸部X线不良表现好转平均缩短2.41天.结论:肝素雾化组大大缩短了病程.

3416 条记录 163/171 页 « 12...160161162163164165166...17017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