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素钠注射液对美罗培南在腹膜透析液中的稳定性影响

    作者:郑宓;张瑜;鄢琳;郑沁鈊;吴文斌;曾茂贵

    目的:考察肝素钠注射液对美罗培南在腹膜透析液中的稳定性影响.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美罗培南的含量.色谱条件:采用Sunfire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pH 6.5,8∶9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98 nm.考察在37℃下含或不含肝素钠注射液的美罗培南腹膜透析液放置30 h的外观性状、pH及含量.结果:在本方法中,美罗培南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0.1~1.0 mg·mL-1(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5%,RSD为2.2%.9h内任何一袋透析液的颜色均未发生改变,第12h起颜色均变成微黄色,含肝素钠注射液的腹膜透析液颜色变化更明显.整个过程中,两组透析液均未见混浊、沉淀,pH无明显变化.在不含肝素钠注射液的腹膜透析液中,美罗培南的稳定性可达6h;在含肝素钠注射液的腹膜透析液中,美罗培南的稳定性仅有3h.结论: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可用于腹膜透析液中美罗培南的含量测定;37℃条件下,1.0 g美罗培南在不含肝素钠注射液的腹膜透析液(乳酸盐-G1.5%)中6h内是稳定的,对治疗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有效的;在含肝素钠注射液的腹膜透析液(乳酸盐-G1.5%)中美罗培南的稳定性仅有3h,可能会影响临床疗效.

  • 肝素中残留蛋白质检测国际协作研究

    作者:李京;王悦;范慧红

    目的:评价美国药典肝素中残留蛋白质检测新方法的适用性,收集多批原料药检测数据以便确定适合的限度.方法:采用Lowry法及加入去除干扰物质的前处理过程的Lowry法对美国药典委员会提供的2个测试样品及2个国内生产厂家的10批肝素钠原料药进行了检测.结果:中检院2个测试样品结果符合USP要求,提交的实验数据全部被采纳.全球共14个实验室提交了141批肝素钠原料药结果,除1个实验室不符合系统适用性要求,数据未被采纳外,其余原料蛋白含量均小于0.1%.结论:美国药典新的肝素中残留蛋白质检测方法及限度是可行的,对预实验蛋白质含量超过0.1%的样品,进行去干扰物质预处理,将残留蛋白质限度从“不得过1.0%”提高至“不得过0.1%”.

  • 肝素中残留核苷酸检测方法国际协作研究

    作者:王悦;李京;范慧红

    目的:美国药典会肝素原料个论中拟增加核苷酸杂质的检查方法,全球18家实验室参加了该方法的协作研究以确定检测方法和限度可行性.方法:征集国内2家企业共10批肝素钠样品,及USP提供的测试样品.使用Phenomenex Synergi FU-SION-RP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样品中的核酸杂质经酶解后,用0.02 mol,L-1醋酸铵和乙腈梯度洗脱分离,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60 nm.结果:系统适用性及测试样品结果均符合USP的要求,本实验室提交的数据全部被采纳,国内10批样品结果均符合USP拟定限度(<0.1%).结论:该方法基本可行,较现有方法专属性高.

  • 糖胺聚糖与蛋白相互作用方法学研究进展

    作者:高洋;陈海敏;严小军

    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s)是一种长链多糖,作为糖生物学中研究的主要物质种类,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的表面和细胞外基质.很多种类的GAGs与其受体蛋白结合,包括细胞因子、粘附分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酶及病原体蛋白等,从而介导重要的生物机制.探究GAG-蛋白质相互作用,对开发新的高特异性的临床药物具有深远的意义.但相对于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的研究而言,GAG-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相对滞后.本文主要通过介绍近年来GAGs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包括亲和层析(AC)、聚丙烯凝胶电泳(PAGE)、毛细管电泳(CE)、凝胶迁移或电泳迁移率(GMSA/EMSA)、表面等离子共振分析技术(SPR)及质谱技术(MS)等,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对比,为进一步研究GAG-蛋白质相瓦作用提供技术参考.

  • 肝素结合力法测定硫酸鱼精蛋白生物效价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张媛;李震;谭德讲;刘倩;吴彦霖;贺庆;林兰;高华;杨化新

    目的:考察肝素结合力法是否可用于测定硫酸鱼精蛋白生物效价.方法:考察肝素结合力法测定硫酸鱼精蛋白生物效价的精密度、准确度、耐用性,以及肝素结合力法与血凝法的一致性.结果:肝素结合力法测定硫酸鱼精蛋白效价的精密度及准确度均较高:重复性为1.2%,中间精密度为1.8%,加样回收率为99.1%.2种方法测定的硫酸鱼精蛋白效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0 1).结论:肝素结合力法可用于测定硫酸鱼精蛋白生物效价,与血凝法相比具有更强的客观性和简便性,更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因此可以成为现有血凝法的替代方法.

  • 血凝仪-APTT法测定肝素的效价

    作者:王碧松;王志斌;高阳;郭玉东;左泽平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血液凝固分析仪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肝素生物测定法(简称血凝仪-APTT法).方法:将高、中、低浓度的肝素钠标准品和供试品分别与血浆混和,用血液凝固分析仪测定各含药血浆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进行对数转换后,按量反应平行线3.3法计算供试品的效价.结果:对数凝血时间与肝素钠的浓度在0.7~3 Iu·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65);当供试品的测得效价与估计效价的比值在80%~120%范围内时,血凝仪-APTT法的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RSD=1.45%,n=6)及中间精密度(RSD=1.61%,n=6)良好.以免全血法、羊血浆法和血凝仪-APTT法分别测定同一批肝素钠供试品的效价(IU·mg-1,n=3),结果依次为207.56±6.87,205.59±3.62,202.79±2.08,无显著性差异(P>0.05);兔全血法和血凝仪-APTT法的可信限率(%,n=3)分别为8.51±0.77和2.63±0.21,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使用不同仪器测定样品效价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血凝仪-APTT法与兔全血法和羊血浆法的效价测定结果一致,可信限率比兔全血法更低.该法操作简便,客观准确,重复性好,精密度高,适用于不同仪器,可以用于肝素钠生物效价的测定.

  • 小切口放血加肝素治疗皮瓣血管危象

    作者:许庆家;王治凤;刘志波;胡勇

    采用小切口放血加局部肝素注射疗法治疗7例皮瓣术后血管危象,结果有5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瓣边缘出现部分坏死.

  • 胞内钙动员在硝普钠增加豚鼠胃窦环行肌细胞钙激活钾电流中的作用

    作者:禹永春;郭慧淑;李英;朴琳;李林;李在琉;许文燮

    目的:研究胞内钙动员在硝普钠(SNP)增加豚鼠胃窦环行平滑肌细胞钙敏感性钾电流[IK(Ca)]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传统全细胞膜片箝技术,并用胶原酶急性分离单细胞.用硝普钠作为一氧化氮供体.结果:SNP100 μmol/L明显增加钙敏感性钾电流,同时也可以显著地增加瞬间外向性钾电流(STOC).SNP引发Ik(Ca)增加效应不能被胞外无钙液(含依他酸10 μmol/L)和L-型钙通道阻断剂尼卡地平5μmol/LL所阻断.SNP100μmol/L可以明显地抑制钙电流.SNP引发STOC增加效应可以明显地被三磷酸肌醇受体特异性阻断剂肝素3 g/L所阻断,却不能被兰尼碱10μmo1/L所阻断.亚甲基蓝1 μmol/L,特异性胞内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也可以显著地抑制上述效应.结论:SNP引发钙敏感性钾电流的增加可能是胞内第二信使cGMP通过激活胞内三磷酸肌醇诱导的钙释放的途径而实现的,而胞外钙离子不参与这一过程.

  • 肝素和阿霉素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协同作用

    作者:李红良;任先达;张海伟;叶春玲;吕俊华;郑佩娥

    目的:观察肝素联合阿霉素对人鼻咽癌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用MTT法、流式细胞术观察肝素联合阿霉素对人鼻咽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而用TUNEL、琼脂糖凝胶电泳、Western blot等方法观察肝素与阿霉素联合应用对人鼻咽癌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肝素与阿霉素联合应用后对鼻咽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其凋亡具有显著增强作用,同阿霉素单独应用于诱导细胞凋亡相比,低剂量的肝素与阿霉素联合应用后发现:TUNEL阳性细胞从12.6%±1.1%增加到65.7%±1.3%;G0/G1期细胞阻止,S期细胞明显减少,DNA"梯形"变化更加明显;Bax/Bcl-2的比率及p53和p21基因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肝素与阿霉素对人鼻咽癌细胞在抗增殖及促凋亡方面有协同作用,这可能与Bax/Bcl-2比率的升高及p53和p21的表达上调有关.

  • 不同抗凝剂对血糖检测结果的影响

    作者:洪燕英;郭海;韩晓禹;王岩;刘蔚;巫熙南;刘密凤

    目的:探讨肝素和EDTA抗凝血POCT血糖仪血糖(Glu )检测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集两种抗凝血,用6台POCT血糖仪(简称"仪器1~6")和全自动干化学仪(简称"干化学仪")分别检测血糖,以干化学仪检测值为"标准",将两种抗凝血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与之比较,计算偏差,以体外诊断检验系统自测用血糖监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简称"通用技术条件"GBT19634-2005)为依据,Glu>4.2mmolL,相对偏差≤20%结果为合格.Glu≤4.2 mmolL,绝对偏差<0.83 mmolL为合格,本次比对以每台仪器>80%检测结果合格为该血糖仪合格判断标准.然后对每台POCT血糖仪肝素和EDTA抗凝血检测结果作相关分析.结果:Glu>4.2 mmolL时,仪器1~6肝素抗凝血与"标准"小偏差0.5%,大偏差28.6%.EDTA抗凝血与"标准"小偏差0.2%,大偏差26.8%.Glu≤4.2 mmolL时,各台仪器两种抗凝剂检测值与"标准"均小于0.83 mmolL.仪器1~6肝素抗凝静脉血(Y)和EDTA抗凝静脉血(X)相关系数r2>0.95 (P<0.01).结论:结果提示,肝素和EDTA抗凝血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EDTA与肝素2种抗凝剂对血浆葡萄糖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影响.

  • 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效果比较

    作者:梁法瑞;韦标方

    目的 比较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4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1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按DVT预防方式将病人分为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各60例,比较两组病人的凝血指标、术中出血量、术后可见失血量、DVT发生率.结果 术前1d、术后1d和10 d时,两组病人的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可见失血量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人获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利伐沙班组总DVT发生率为5.0%,低分子肝素组总DVT发生率为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227,P<0.05).结论 与低分子肝素相比,利伐沙班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病人,在降低DVT发生率的同时不增加出血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 低分子肝素对子痫前期病人血清IL-1β及IL-6影响

    作者:张宁;石萍;叶元华;张文轲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前后子痫前期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探讨低分子肝素在治疗子痫前期中的抗炎作用.方法 选取重度早发型子痫前期病人40例,随机分为治疗对照组及低分子肝素组各20例,另选取2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对照组常规解痉、降压治疗,低分子肝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于治疗前及治疗7d后,应用ELISA方法测定各组血清中IL-1β及IL-6水平.结果 子痫前期病人治疗前血清IL-1β、IL-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F=8.52、7.20,P<0.05).治疗前低分子肝素组和治疗对照组血清IL-1β、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分子肝素组血清IL-1β、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10.03、6.81,P<0.05),而治疗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炎症在子痫前期发病中起一定作用,低分子肝素可以通过抗炎作用治疗子痫前期.

  • 低分子肝素对COPD大鼠模型IL-6、SOD及MDA表达影响

    作者:郝翠萍;程兆忠;李国;佟丽;孙妮娜;李勇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表达,以及低分子肝素(LMWH)干预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COPD模型组、LMWH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正常环境下喂养,不予处理;应用熏烟联合气管内注入脂多糖的方法建立COPD模型;LMWH组在建立COPD模型同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观察3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检测大鼠血浆中IL-6、MDA及SOD水平,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模型组及LMWH干预组大鼠血浆IL-6及MDA水平高于正常组,SOD水平低于正常组(F=55.55~117.07,q=5.57~15.29,P<0.01);干预组大鼠与模型组相比,IL-6及MDA水平明显降低,SOD水平明显升高(q=4.96~7.67,P<0.01).3组大鼠的结果综合分析显示,IL-6与SOD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791,P<0.01),IL-6与MD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90,P<0.01).结论 LMWH在COPD大鼠模型中可能具有抗炎及抗氧化作用,但两种作用之间的关系及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 COPD大鼠血栓前状态不同阶段低分子肝素抗凝观察

    作者:王艳青;孙妮娜;程兆忠;佟丽;韩伟忠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血栓前状态不同时期干预后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寻找抗凝治疗佳干预时机.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COPD模型组、LMWH 2周和4周干预组,每组10只.健康对照组大鼠正常喂养,不做任何干预;COPD模型组大鼠采用香烟熏染加气管内注射脂多糖法建立COPD模型并给予生理盐水皮下注射,每天1次,持续10 d;LMWH 2周和4周干预组分别于造模2周、4周给予LMWH 150 U/kg皮下注射,每天1次,疗程10d.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凝血、纤溶及动脉血气指标变化.结果 与COPD模型组比较,LMWH干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减轻,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D-二聚体含量显著降低(F=16.60~40.02,q=3.29~11.57,P<0.05),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含量显著增高(F=22.84,q=6.53,P<0.01),动脉血气改善;LMWH 2周干预组与4周干预组比较,血浆FIB、PAI-1、D-二聚体含量显著降低(q =3.03~3.67,P<0.05),AT-Ⅲ、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含量显著增高(F=22.84、10.02,q=2.25、4.22,P<0.05),动脉血气改善.结论 大鼠COPD造模2周时,凝血、纤溶指标开始改变,可能为抗凝佳干预时机,此时应用抗凝药物可取得更好治疗效果.

  • 低分子肝素对ACS病人内源性抗纤溶系统及血小板活化影响

    作者:赵向阳;徐建;卜婵媛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人内源性抗纤溶系统及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 非ST段抬高型ACS病人82例,随机分为达肝素组和那曲肝素组,达肝素组给予达肝素5.0 kU(体质量<65 kg)或7.5 kU(体质量≥65 kg);那曲肝素组给予那曲肝素4.10 kU(体质量<65 kg)或6.15 kU(体质量≥65 kg),均皮下注射,12h注射1次,疗程为7d.于治疗前及治疗7d后,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凝血酶活化的纤溶抑制物(TAFI)、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含量,比浊法测定血小板大聚集率(PAG-max).以同期3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并观察ACS病人住院7d、1个月、6个月心脏性死亡、心肌梗死(MI)、再发不稳定型心绞痛(UAP)、联合终点等主要疗效终点事件及大出血、轻微出血等主要安全性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治疗前达肝素组与那曲肝素组血浆TAFI、PAI-1水平及PAGmax均显著升高(F=3.73~79.60,q=3.41~15.93,P<0.01),但两治疗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TAFI均升高(t'=5.21、3.87,P<0.01),PAGmax均下降(t=22.61、17.05,P<0.01),达肝素组PAI-1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那曲肝素组PAI-1含量升高(t=2.46,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TAFI、PAI-1差异无显著性(P>0.05),达肝素组PAGmax较那曲肝素组下降更明显(t=4.54,P<0.01).达肝素组及那曲肝素组病人7d、1个月、6个月主要疗效终点事件及主要安全性终点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ACS病人在急性期(7d内)即使经抗凝治疗后,体内低纤溶状态仍持续存在.LMWH并不能完全抑制ACS病人急性期血浆TAFI、PAI-1水平显著增高,LMWH有间接抑制体内血小板活化的作用.达肝素和那曲肝素用于ACS病人的抗凝治疗均安全、有效.

  • 低分子肝素对COPD大鼠模型肺组织ICAM-1和MCP-1表达影响

    作者:陈霞;佟丽;程兆忠;韩伟忠;李斌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PD模型组、LMWH干预组,每组10只.采用熏吸香烟加气管内注入脂多糖的方法建立COPD模型,LMWH干预组于COPD模型开始建立时皮下注射LMWH 150 U/kg,每天1次.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改变、血气指标、肺泡灌洗液(BALF)的细胞计数及分类,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ICAM-1、MCP-1的表达情况.结果 所建COPD模型的病理学改变符合人类COPD的特点.与COPD模型组比较,LMWH干预组肺组织的病理改变轻,BALF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百分比明显下降(F=146.77、106.63,q=10.29、12.42,P<0.01),肺组织ICAM-1、MCP-1的表达明显减弱(F=32.08、56.36,q=6.87、8.68,P<0.01).结论 ICAM-1和MCP-1参与了气道炎症的发生,LMWH可能通过抑制ICAM-1、MCP-1表达而减轻COPD气道炎症.

  • 低分子肝素对COPD模型大鼠MMP-9及TIMP-1影响

    作者:李斌;佟丽;程兆忠;孙妮娜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COPD可能的干预机制.方法 随机将30只Wistar大鼠分成3组, 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正常饲养40 d, 不做任何干预; COPD模型组大鼠用香烟染毒加气管内注入脂多糖法建立COPD模型并给予生理盐水皮下注射, 每天1次; LMWH干预组大鼠造模后给予低分子肝素150 U/kg皮下注射, 每天1次, 治疗40 d.观察3组血气、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MMP-9和TIMP-1表达.结果 LMWH干预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程度减轻, MMP-9表达减少, 其阳性面积及MMP-9/TIMP-1与COPD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F=6.39、56.04,q=26.72、3.34,P<0.01).结论 LMWH可能通过调节MMP-9、TIMP-1表达, 减轻肺气肿时肺泡壁破坏过程中细胞外基质的降解, 发挥治疗COPD的作用.

  • 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进展性卒中的效果

    作者:李文健;王亚男;李红云;纪晓军;裴海涛

    目的 探讨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进展性卒中的效果.方法 将起病在72 h内的57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治疗组)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巴曲酶,第1天10 BU,第3、5天各5 BU静脉滴注,同时用低分子肝素钙0.4 mL,每日2次腹部皮下注射,连续7 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只加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前后检测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并对治疗前、治疗后4周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组1例而对照组7例发生进展性卒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97,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TT、PT、APTT轻度延长,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能降低进展性卒中的发生率,有利于进展性卒中的病人神经功能的恢复.

  • 两种抗凝剂测定红细胞沉降率的对比分析

    作者:王福经;刘玉兰;徐立文

    ①目的对两种抗凝剂进行对比测定分析.②方法采用枸橼酸钠和肝素两种抗凝剂,对79例正常人和36例病人的红细胞沉降率(ESR)进行了测定.③结果正常人用枸橼酸钠抗凝剂测定的ESR男性为(5.6±4.7)mm/1 h,女性为(9.7±5.2)mm/1 h;用肝素抗凝剂测定的ESR男性为(12.0±9.3)mm/1 h,女性为(20.3±10.5)mm/1 h.同时,病人组用枸橼酸钠抗凝剂测定的ESR男性为(37.7±26.4)mm/1 h,女性为(40.2±12.9)mm/1 h;用肝素抗凝剂测定的ESR男性为(71.2±26.1)mm/1 h,女性为(74.6±24.9)mm/1 h.两种抗凝剂的测定值在正常人和病人组均有显著性差异(t=4.410~14.992,P<0.01).④结论用肝素做抗凝剂时,需建立新的正常参考值.

  • 低分子肝素对缺血性心脏病凝血机制的影响

    作者:王珍;汪洪毅;尹兆红;王晓林

    ①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对缺血性心脏病(IHD)血液凝血机制的影响.②方法观察75例IHD病人应用LMWH治疗后凝血机制的变化.③结果应用LMWH治疗后,IHD病人抗凝血酶Ⅲ,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较用药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t=3.22,8.45,P<0.05,0.01);部分激活凝血活酶时间、凝血因子Ⅱ时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④结论 LMWH治疗可以改善IHD血栓前状态,且无出血倾向.

3416 条记录 166/171 页 « 1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