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低分子肝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47例临床分析

    作者:徐建国

    我院于2004年1月~2006年6月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A),取得了较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 低分子量肝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微循环的影响

    作者:邱氟;吕新生;范钦桥;黄宇琨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胰腺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制备重症急性胰腺炎,成模后随机分为3组:(1)假手术组(对照组,S);(2)SAP组;(3)LMWH治疗组.检测SAP组术后1天,LMWH治疗后1天及对照组的血清淀粉酶、ET-1、TNF-α、胰腺组织电镜以及3天动物存活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P组淀粉酶、ET-1、TNF-α显著升高(P值均<0.001),LMWH治疗后,其淀粉酶、ET-1、TNF-α较SAP组均显著降低(P值分别为<0.001,<0.01,<0.001).电镜下,SAP组微血管内有血栓形成,LMWH治疗后微血栓减少.SAP组3天存活率为25.0%(2/8),显著低于S组(100.0%,8/8)(P<0.05)和LMWH治疗组(87.5%,7/8)(P<0.05).结论 LMWH治疗能降低ET-1和TNF-α升高的幅度,抑制胰腺微血栓的形成,改善胰腺微循环障碍,从而减轻胰腺坏死和提高动物生存率.

  •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肝素与地屈孕酮片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疗效观察

    作者:肖黎明

    目的 对复发性流产的患者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肝素与地屈孕酮片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中复发性流产的患者有82例,将其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分组根据挂号先后顺序的形式进行,治疗组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肝素与地屈孕酮片治疗,对照组则实施黄体酮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对其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妊娠结局较好,P<0.05.结论 复发性流产威胁产妇安全,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肝素与地屈孕酮片治疗的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也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 心肺脑复苏早期应用肝素对重要脏器保护作用的研究综述

    作者:郭权;李永宁;李润久

    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终止跳动、丧失泵血功能,导致全身各组织严重缺血缺氧,造成脑及全身器官组织不可逆损害而死亡.心肺脑复苏是心脏骤停的首选方法,复苏后存在多个重要脏器功能损伤.临床研究早期生命支持及应用肝素抗凝可提高复苏成功率,同时有效地保护重要脏器免受损伤.本文就心肺脑复苏早期应用肝素对心、脑、肺等重要脏器的保护作用进行综述.

  • 危重患儿分别采用枸橼酸及肝素抗凝行CRRT治疗的应用比较

    作者:黄琦;黄小泰

    目的 对比危重患儿分别采用枸橼酸和肝素抗凝行CRRT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对钦州市妇幼保健院PICU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32名采用CRRT治疗的危重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枸橼酸组和肝素组,通过对比两组滤器寿命、出血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等来比较其安全性及可行性.结果 枸橼酸组的滤器使用寿命更长,不易诱发出血倾向,对凝血功能影响小,未见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危重患儿行CRRT治疗,推荐首选枸橼酸抗凝,并可以在PICU推广.

  • 抗生素+肝素封管治疗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导管感染疗效观察

    作者:程仁盛

    目的:研究总结抗生素加肝素封管治疗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导管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5月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感染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进行抗生素周围静脉滴注、肝素封管,研究组进行导管滴注、肝素加抗生素封管。统计两组患者导管感染情况和使用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2%,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导管平均置留时间比对照组显著延长,研究组拔管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使用抗生素加肝素封管经导管滴注抗菌药物,有效治疗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延长导管置留时间,有利于患者康复,此方案可以在临床抗置管感染中推广应用。

  • ACT监测指导冠脉介入治疗术中肝素的安全应用

    作者:尚瑞平;韩羽;修俭;黄冬岩;马立军;任明霞

    目的 探讨监测ACT(活化凝血时间),指导冠状介入治疗中肝素的安全应用.方法 选取ACT机监测行冠脉介入治疗的190例患者,按照年龄、性别、体重、急诊与否进行分组,研究不同组别ACT数值进行分组分析,研究不同组别的ACT数值达标情况.结果 各组别间ACT数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冠脉介入治疗术中监测ACT结果,指导肝素应用,有助于手术安全有效的进行.

  • 肝素抗凝血浆在急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作者:刘刚

    目的 在急诊生化检验中应用肝素抗凝血浆,并分析其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在2017年5月-2018年7月间,对在我院进行生化检验的健康体检者开展研究,共132例,用生化促凝管和肝素抗凝管分别抽取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各3 mL,而后分离血清和血浆进行肌酐、葡萄糖、二氧化碳、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钙离子、尿素等项目的浓度测量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血浆中的钾离子浓度、葡萄糖浓度均比血清中的低,且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而血浆与血清中的肌酐、二氧化碳与钙离子等的浓度值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生化检验中应用肝素抗凝血浆均可以检测患者的各项指标,且检测速度快,得报告结果时间短,便利性强,优势好.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抗凝治疗

    作者:张清雷;吴同果

    目的评价抗凝剂肝素、低分子肝素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将9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8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降颅压、神经营养、口服阿司匹林;治疗组另加用肝素、低分子肝素.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8%)显著高于对照组(83.7%),副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肝素、低分子肝素可明显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

  • 肝素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效果分析

    作者:张雪丽

    目的 分析肝素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71例,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研究组36例与对照组3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包括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等的基础治疗,研究组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加用普通肝素治疗.比较两组纤维蛋白原(F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等实验室指标,疗效,24 h出血量,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g、APTT、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三项实验室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总有效率91.7%高于普通肝素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24 h出血量分别为(1134±17)mL、(652±12)mL,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3/36)、14.3%(5/3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具有更强的抗凝、抗血栓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实验室指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临床分析

    作者:刘文静

    目的 探讨急性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及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对2014年以来我院收治的DIC20例产科DIC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17例,死亡3例.肝素治疗以早期、小剂量、间断及个体化治疗可收到良好效果.结论 要重视对产科DIC的早期诊断及主要诱因的防治,在及时去除诱因的基础上应用肝素治疗是治疗的关键,同时在治疗中也要注意观察敏感器官,以防出现器官功能衰竭现象.

  •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肝素与地曲孕酮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疗效观察

    作者:吕丽

    目的 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肝素与地曲孕酮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6)、实验组(n=46),给予对照组患者黄铜体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肝素与地曲孕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不良反应发生率、妊娠并发症.结果 妊娠结局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妊娠并发症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肝素与地曲孕酮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肝素在重度子痫前期脑病治疗过程中疗效的监测

    作者:吴俊华

    目的 为了提高临床对重度子痫前期脑病的治疗效果,分析应用肝素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治疗的重度子痫前期脑病的患者中选取62例作为研究对象,借助计算机相关软件将其平均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治疗措施(镇静、降压、解痉等)的设为对照组(31例),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辅以肝素治疗的设为观察组(31例),比较不同用药方案对患者血凝指标的影响.结果 研究显示,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和抗凝血酶-Ⅲ明显占优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脑病患者接受肝素治疗,有助于降低尿蛋白含量水平,改善血凝状态,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肝素抗凝对肌钙蛋白I测定的影响

    作者:赵江燕;葛小扬;钱厚明

    肌钙蛋白I是一分子量为22.5KDa的蛋白质.在体内与另两个亚单位T及C共同构成球形复合体,在心肌的收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心肌细胞损伤时,在胸痛4~6h后即可增高,16~24h达到高峰,故cTnI目前已成为心肌细胞损伤诊断的早期且具有特异性的指标,甚至优于CK-MB.

    关键词: 肌钙蛋白I 肝素 影响
  • 脓毒症抗凝治疗的现实与未来

    作者:章志丹;李鑫;马晓春

    脓毒症是感染诱发的宿主反应失调所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通常伴有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脓毒症诱发的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具有“双刃剑”的作用。感染局部的微血管内血栓形成能够发挥免疫血栓的防御功能,促进病原微生物的清除,对机体是有利的。相反,弥散性微血管内血栓形成是脓毒症相关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重要发病机制,为脓毒症的抗凝治疗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基础。尽管针对脓毒症抗凝治疗的临床研究尚存在争议,但并不能因此而全面否定抗凝治疗对脓毒症的价值。我们应当全面评估脓毒症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寻找抗凝治疗的合适时机以及可能受益的人群,并采用优化的抗凝治疗策略,为脓毒症的抗凝治疗寻求更为合理有效的方案。

  • 局部枸橼酸抗凝在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连续性肾替代治疗中临床应用

    作者:魏晓华;叶光磊;刘文悦;杨丽丽;侯运辉

    目的 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在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中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自2015年4月至2017年9月沧州市人民医院体外循环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50)与B组(n=52).两组均行CRRT治疗,A组予以低分子肝素抗凝,B组予以RCA抗凝,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量、净超滤量、引流量、滤器和管路应用时间、血肌酐(Scr)、血小板计数(PLT)水平、CRRT后活化凝血时间(ACT)、CRRT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H值、iCa2+、Na+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的血流量及引流量均低于A组,而滤器和管路应用时间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净超滤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cr、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48 h两组患者的Scr、PL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48 h,B组患者的PLT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RRT后,两组患者的pH值、iCa2+及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ACT及APTT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出血发生率为16.0%(8/50),高于B组的3.8%(2/52);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4.0%(12/50),高于B组的7.6%(4/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栓、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循环术后患者中应用RCA效果显著,不会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安全性好.

  • 肝素在重度妊高征中的应用

    作者:王露冰

    目的:探讨肝素在重度妊高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998年5月-1999年6月收治的妊高征患者,在解痉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肝素治疗重度妊高征,并与单用解痉治疗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血压下降明显、尿蛋白无下降、水肿明显消退,头痛等自觉症状缓解快而明显,且孕周延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下降.结论:小剂量肝素使得降压效果明显,水肿消退明显,自觉症状缓解快,有促进胎儿宫内复苏、延长孕周、改善围产儿预后之良好倾向.

    关键词: 肝素 重度妊高征
  •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临床研究

    作者:梁光钧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速避凝)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起病在48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低分子肝素及普通治疗.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治愈率(P<0.005)、总有效率(P<0.001)明显提高.结论:本疗法疗效理想,应用方便,副反应轻而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6例临床分析

    作者:彭彧

    目的:探讨产科DIC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及时抢救的方法及时机.方法:分析本院6例产科DIC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结果:6例产科DIC均痊愈.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尽早去除病因、早期抗凝治疗、肝素的适量应用、果断的切除子宫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

  • 不同浓度肝素盐水封管对血液透析患者临时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研究

    作者:叶敏;冉玉力;吴艳春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当患者还未建立动静脉内瘘时,临床上多采用临时性深静脉置管来进行透析.如何加强导管护理,减少导管功能障碍的发生以延长其使用时间是临床上的实际问题.临床上普遍采用肝素盐水进行封管以防止血栓形成,但目前对肝素封管的浓度尚未统一.为了进一步探讨肝素封管液的适宜浓度及封管的护理方法,我院血透室通过对89例患者随机对照,观察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对血液透析患者临时性深静脉置管的感染、栓塞等并发症的影响及护理要点,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肝素 透析 留置导管
3416 条记录 168/171 页 « 1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