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普通肝素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38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淑红;蒋捍东;于文成;成炜;杜春华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是一种常见的肺血管疾患,是静脉血栓栓塞(VTE)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常见的较严重的近期并发症,病死率较高.近几年随着人们对PTE认识的提高,其诊断率及临床治愈率大大提高.目前临床治疗急性PTE为常用的抗凝药物为肝素.本文回顾性分析应用普通肝素(简称肝素)治疗急性PTE 38例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 速避凝治疗不稳定心绞痛16例效果观察

    作者:尹翠英

    不稳定心绞痛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发生率高,临床上药物治疗仍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我们应用速避凝治疗不稳定心绞痛16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不稳定心绞痛病人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45~76岁,平均56岁.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均常规应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转换酶抑制剂和抵克力得等治疗7d以上,效果不理想.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比伐卢定的研究进展

    作者:伍雪峰;金至赓;赖斌;刘惠亮

    比伐卢定是一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证实其可以作为普通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 UFH)联合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替代药物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的抗栓治疗,现对比伐卢定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肝素与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比较

    作者:谢艳

    目的 对比分析肝素与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肝素与纳洛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4.6%;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65.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素与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肝素在产科领域的应用

    作者:郑凤英;刘亚非;靳国荣;苏涛

    肝素是一种天然酸性粘多糖,是一类组成复杂的糖胺聚糖,在体内外都具有抗凝作用,抑制凝血酶原的形成和活性,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低分子肝素主要治疗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对凝血酶及其他凝血因子影响不大.为了解肝素在产科领域的应用,笔者查阅文献,介绍如下:

    关键词: 肝素 产科 应用
  • 川芎嗪在指尖再植术后的应用

    作者:邓雪峰;周丽英;李海宁;黄定根;胡春松;梁伟根;赵丁丁

    甲根以远的手指离断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是指尖再植术.指尖再植术后抗凝治疗是手术成败的关键之一.肝素是传统的抗凝药物,但肝素的副作用使得其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找寻一种低毒高效的替代药物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自2001年2月~2005年12月,我科对18例指尖离断患者行指尖再植术,术后静滴川芎嗪注射液作为抗凝药物,具有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中剂量肝素疗法在指尖离断中的应用

    作者:潘希责;田万成;卢全中;管同勋

    目的探讨中剂量肝素疗法在指尖离断再植时的应用.方法临床应用生理盐水500ml+肝素100mg(12500单位)持续静脉滴注,维持24h(滴数为每分钟6滴),应用肝素后定时采用光照凝块探测技术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及观察皮缘渗血情况,并与随机取20例采用常规抗凝治疗断指再植病人进行比较.结果本组65例72指,成活67指,成活率94%.经6~24月随访,手指外形和长度与健指相似,两点辨别觉2mm~6mm.结论在不增加出血倾向的前提下,中剂量肝素能有效延长凝血时间,提高指尖离断再植成活率,在临床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 尿激酶与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下肢静脉血栓的体会

    作者:杨芳;周宏伟;童宗武;晋仲宁;杨崇猛

    肾病综合征(NS)由于处于高凝状态,加之高脂血症所致的血液粘稠度增加,长期服用激素,利尿剂加重这一倾向,极易出现静脉血栓形成;因此抗凝、溶栓是治疗的有效方法。我科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NS并静脉血栓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以下肢静脉血栓为主要表现的成年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熊杰;许莲蓉;杨林花

    目的 提高对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静脉血栓形成机制及其治疗的认识.方法 分析1例以下肢静脉血栓为主要表现的成年ALL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该患者予VCDLP方案化疗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后达完伞缓解,患肢水肿明显减轻.结论 以静脉血栓形成为主要表现的成年人ALL非常罕见,可由多种原因导致.在安全有效的抗凝治疗支持下,可不必停用左旋门冬酰胺酶等化疗药物,临床医生处理血栓形成应根据美国胸科医师学会指南,个体化治疗.

  • 肝素干预长春新碱诱导的K562细胞凋亡

    作者:文珠;李振江;俞火;RONG Ji-ping

    目的 探讨肝素对长春新碱诱导的K562细胞凋亡及增生的影响.方法 肝素预处理K562细胞1 h,再经长春新碱(0.05 mg/L)处理24 h,应用Hoechst 33342染色、DNA电泳、FMC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Trypan blue染色及MTT法检测细胞毒性及增生反应.结果 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见长春新碱凋亡诱导组细胞凋亡率达40.10%,肝素25、50、100、200 U/ml组凋亡率依次为32.47%、29.70%、25.50%、19.53%(均P<0.05).随肝素浓度增加DNA电泳凋亡梯带亮度逐渐减弱至消失.FACS检测凋亡诱导组凋亡率为21.61%,肝素25~200 U/ml组凋亡率依次为13.64%、11.75%、8.59%、6.03%(均P<0.05).肝素各组处理K562细胞24 h后细胞存活率、活细胞总数及细胞增生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素浓度在200 U/ml内对K562细胞无毒性作用及增生影响,在25~200 U/ml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由长春新碱诱导的KS62细胞凋亡.

  • 使用枸橼酸钠封管与肝素封管在血液透析患者大口径封管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潘玉洁;付傲萍;喻洋;汪霞;张梦

    目的:观察枸橼酸钠与肝素在血液透析患者大口径封管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78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封管方法分为枸橼酸钠组与肝素组各38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封官后不良反应、凝血指标、导管功能等情况.结果:枸橼酸钠组导管功能不良、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低于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Ca2+、血清Na+、CO2 CP均无显著变化,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钠组出血发生率低于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大口径封管中使用枸橼酸钠更安全有效,可减少导管相关感染,提高导管功能,且临床不良反应少,操作方便,利于临床应用.

  •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的观察和体会

    作者:杨世琴;魏琳;张静

    目的:探讨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方法:分析我科于2015年5月28日至2016年4月28日收治75例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50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置管溶栓术”,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结果:50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置管溶栓术”,术中给予普通肝素稀释后(按照公斤体重给予)静脉推注,术后普通肝素稀释后6h导管推注,25例患者出现术后高热,5例患者出现白细胞升高,2例患者出现高热,血小板减少,其余患者无任何并发症出现,50例患者均在术后10天内康复出院.结论:经过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监测血小板计数,能较早的发现肝素诱导血小板的发生,从而减少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的死亡率.

  • 肝素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预防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

    作者:肖旭;孙海峰;毛毳

    目的:探讨肝素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预防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8例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其中观察组30例,术后给予肝素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28例,给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术后5天排痰量、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D-二聚体等指标,出血并发症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5天排痰量、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血浆 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未发生出血并发症;观察组未出现肺部感染,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后使用肝素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安全性好,能促进排痰,改善呼吸功能,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 阿司匹林和肝素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新研究进展

    作者:丁宁;冯晓玲

    复发性流产是临床常见的妇产科疾病,其病因复杂,复发率高,属难治性不育症.其中有半数以上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由于其原因不明,临床上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目前西医对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治疗多采用阿司匹林和肝素治疗,但缺乏确切的理论依据,多基于专家的共识.本文综合整理阿司匹林和肝素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新治疗进展,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 阿司匹林和肝素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新研究进展

    作者:丁宁;冯晓玲

    复发性流产是临床常见的妇产科疾病,其病因复杂,复发率高,属难治性不育症.其中有半数以上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由于其原因不明,临床上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目前西医对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治疗多采用阿司匹林和肝素治疗,但缺乏确切的理论依据,多基于专家的共识.本文综合整理阿司匹林和肝素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新治疗进展,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 乙二胺四乙酸盐抗凝管代替肝素抗凝管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可行性分析

    作者:李焱鑫;熊志刚

    目的:探讨用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抗凝管代替含肝素抗凝管来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可行性.方法:156例体检人群采用EDTA与肝素抗凝管采血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并将EDTA抗凝管随机分为四组,改变血流变检验仪器混匀次数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同时在血流变检测前后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EDTA抗凝组与肝素抗凝组血流变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混匀次数对血流变指标无影响(P> 0.05);血流变检测不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P>0.05).结论:EDTA抗凝管代替肝素抗凝管测定血流变指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肝素联合黄芪汤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方红梅

    目的:观察对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肝素联合黄芪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1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55例,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55例,采用肝素联合黄芪汤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与出血量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活产率为89.09%高于对照组的67.27%,治疗效果显著(P<0.05).结论:对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肝素联合黄芪汤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前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剂量研究

    作者:裴宝瑞;吴啸波;李力更;许博文

    目的评估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LMWH)钙预防剂量与治疗剂量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安全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骨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2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56)和对照组(n=69)。试验组术前按照LMWH钙常规治疗血栓剂量预防VTE,对照组应用常规预防血栓剂量,比较两组患者VTE的发生率及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通过下肢彩超及静脉造影检查,试验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0.7%(6/56),对照组为26.1%(1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9,P<0.05)。试验组无肺动脉栓塞发生,对照组肺动脉栓塞发生率为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后2 d和术前1 d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纤蛋白原(ifbrinogen, FBG)和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rt,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采用LMWH钙治疗剂量预防VTE的效果优于预防剂量。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创伤后急性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宾;林凤飞;林朝晖;郑科;林盈

    目的 分析低分子肝素钙和利伐沙班对老年创伤后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2012年9月至2016年12月老年下肢骨折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76例,电脑随机数字法将其分配成低分子肝素钙组和利伐沙班组,每组患者38例,根据患者体重,低分子肝素钙组予以溶栓剂量q12 h皮下注射进行溶栓治疗,利伐沙班组给予溶栓剂量q12 h口服进行溶栓治疗,连续治疗1 w,比较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变化情况及出血性事件发生率.结果 低分子肝素钙组溶栓有效率为92.105%(35/38),利伐沙班组溶栓有效率为71.053%(27/38),低分子肝素钙组中溶栓有效率高于利伐沙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4,P=0.037);低分子肝素钙和利伐沙班均可降低患者血浆D-dimer(F=10050.7,P<0.001)及FIB水平(F=413.24,P<0.001),低分子肝素钙组患者血浆D-dimer水平均显著低于利伐沙班组(F=53.21,P<0.001);两组均无严重出血事件,低分子肝素钙组出血发生率为15.789%(6/38),利伐沙班组出血发生率为20.053%(8/38),两组出血性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创伤后急性深静脉血栓的老年患者,低分子肝素钙和利伐沙班均可进行有效的溶栓治疗,低分子肝素钙的溶栓疗效高于利伐沙班,在安全性方面,利伐沙班并无显著优势.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创伤后急性下肢静脉血栓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观察

    作者:沈震威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非Q波心肌梗塞(NSTEMI)是基层医院临床常见心血管急症.我院自2002年2月~2005年12月对确诊NSTEACS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效果确切,报告如下.

    关键词: 氯吡格雷 肝素 NSTEACS
3416 条记录 167/171 页 « 1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