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胶质瘤综合治疗后假性进展的诊疗现状

    作者:杨凤东;陈若琨

    胶质瘤是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分为Ⅰ~Ⅳ级.除Ⅰ级胶质瘤手术可全切病变无需后续治疗外,手术未能完全切除的Ⅱ级胶质瘤及高级别胶质瘤(high grade glioma,HGG)(WHOⅢ~Ⅳ级)术后均需辅助放疗和(或)化疗等综合治疗.随着放疗(radiation therapy,RT)+替莫唑胺(TMZ)综合治疗的广泛应用,关于假性进展(pseudoprogression,PsP)的报道越来越多.

  • 替莫唑胺辅助术后两种放疗方式治疗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疗效

    作者:樊骏;何涛;武明明;尤占彪;郭全虎;张刚利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辅助术后序贯放疗和同期放疗治疗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星形细胞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序贯组和同期组,每组45例,分别在替莫唑胺治疗基础上给予术后序贯和同期调强放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治疗获益率、中位生存时间、随访总生存率、随访无进展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同期组临床总有效率和治疗获益率均显著高于序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期组中位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序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期组随访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序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同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高于序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较于术后序贯放疗,替莫唑胺辅助术后同期放疗治疗星形细胞瘤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延长生存时间,但骨髓抑制发生风险有所增加。

  • 贝伐单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恶性脑胶质瘤的疗效及安全分析

    作者:赵倩茹;樊锐太;顾浩;王鑫;张恒;高未华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恶性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既往接受过Stupp标准方案治疗的复发恶性脑胶质瘤患者共25例,均予以贝发珠单抗( BEV,10 mG/KG,静脉滴注,每2周1次)联合替莫唑胺( TMZ,200 mG/m2,口服,连用5 d,28 d为1个周期)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25例患者中有8例(32%)部分缓解,13例(52%)稳定,4例(16%)进展,疾病控制率为84%,6个月PFS率及中位PFS分别为44%和5个月,中位OS为8个月。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高血压,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贝伐单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恶性脑胶质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作为复发恶性脑胶质瘤化疗的优先选择方案。

  • 二氢青蒿素联合替莫唑胺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

    作者:严峻;文静;陈海南;黄乾荣;李希圣;莫立根

    目的 观察二氢青蒿素(DHA)联合替莫唑胺(TMZ)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结果 DHA对4株胶质瘤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是[U251MG:(4.87±0.08) μg/ml,U87MG:(5.10±0.11) μg/ml,SHG44:(7.75±0.18) μg/ml和A172:(10.57 ±0.81) μg/ml],U87MG作为后续实验对象,DHA +TMZ抑制U87MG细胞增殖,凋亡率为:对照组(3.05±1.78)%;DHA组(10.20±1.76)%;TMZ组(25.90±2.06)%;DHA +TMZ组(34.37±6.98)%,DHA+TMZ组诱导了高量的凋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221,P<0.01);DHA+TMZ组能下调丝裂原细胞外激酶(ME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蛋白磷酸化水平及上调肿瘤抑制因子p53表达;下调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的蛋白表达,而对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没有影响.结论 DHA联合TMZ治疗能抑制U87MG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RK信号通路(Raf/MEK/ERK信号通路),启动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 微小RNA-20a对人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耐药性的影响

    作者:陆芩;亓旭晨

    目的 检测微小RNA(miRNA,miR)-20a在替莫唑胺(TMZ)耐药的胶质瘤细胞株中的表达,探讨胶质瘤产生TMZ耐药的机制.方法 通过浓度梯度递增法建立人脑胶质瘤TMZ耐药模型细胞株,并命名U251/TMZ.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细胞株中miR-20a的表达.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株中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及其下游信号的磷酸化.对U251/TMZ细胞株转染miR-20a inhibitor,并检测其细胞存活率、miR-20a表达及mTOR信号通路磷酸化.结果 与U251细胞株比较,U251/TMZ细胞株中miR-20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2.28 ±0.18比1.03±0.05,P<0.05),同时mTOR通路的磷酸化水平也升高.并且抑制miR-20a表达后,U251/TMZ细胞株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1),mTOR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水平下降.结论 miR-20a的表达可能与胶质瘤细胞对TMZ的耐药性相关,其可能通过mTOR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 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剂逆转胶质瘤细胞株对替莫唑胺的耐药性

    作者:杜国良;赵宗茂;宋建抢;刘彬;杜凯旋;刘力强;南成睿

    目的 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κB (NF-κB)的表达,逆转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对替莫唑胺(TMZ)抗药性,探讨TMZ耐药细胞株中NF-κB通路和0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化酶(MGMT)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建立U251细胞株抗TMZ模型TR-U251,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两种细胞株中NF-κB亚结构p65和MGMT的表达,并且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观察细胞存活率及耐TMZ的水平变化,应用x2检验.结果 TR-U251细胞株模型构建成功,MGMT在TR-U251细胞中呈高表达,但是在亲代U251细胞中则几乎测不到或者很低,同样,磷酸化的p65呈现同样的表达趋势;与亲代U251细胞株比较,TR-U251细胞中NF-κB的亚结构p65的表达是亲代细胞的5.4倍,当暴露于80 μmol/L TMZ 24~96 h,TR-U251细胞存活率从(97.6±1.4)%缓慢下降到(78.3±3.6)%,而暴露于50 μmol/L bay1 1-7082,存活率从(97.9±4.4)%下降到(64.2±2.3)%.而当暴露在80 μmol/L TMZ联合50 μmol/L bay11-7082细胞存活率则从(91.6±1.9)%降至(27.8±5.7)%(P=0.004),TMZ与BAY11-7082联合治疗与单独应用TMZ或者BAY11-7082 TMZ比较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结论 脑胶质瘤中NF-κB的活化程度与MGMT的表达明显相关,NF-κB和MGMT参与脑胶质瘤细胞株TMZ抗药性的调节,抑制NF-κB可降低MGMT活性.

  • 替莫唑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放疗抗脑胶质瘤的研究

    作者:李明;李毅平;时敬国;鲁质成;王长坤;綦斌

    目的 探讨替莫唑胺(TMZ)、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放疗诱导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的凋亡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100μl培养液)、放疗组(放射剂量8 Gy)、药物组(200μmol/L TMZ+ 20 μmol/L ATRA)和联合组(放射剂量8 Gy+ 200 μmol/L TMZ+20 μmol/L ATRA)脑胶质瘤U251细胞的凋亡率;Westem blot检测各组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核因子-κB (NF-κB)蛋白表达.结果 对照组、放疗组、药物组和联合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9.96±3.78)%、(37.35 ±5.36)%、(59.89 ±7.15)%和(69.35±8.25)%,联合组细胞凋亡数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放疗组及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 471.175,P=0.000;x2=2 057.235,P=0.000;x2 =195.717,P=0.000);联合组与对照组、放疗组及药物组比较,p38MAPK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00,P=0.000;t=10.150,P=0.000;t=4.266,P=0.013);联合组与对照组、放疗组及药物组比较,NF-κB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80,P=0.000;t=30.090,P=0.000;t=68.620,P=0.000).结论 TMZ、ATRA联合放疗具有协同诱导脑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的作用,其分子机制可能与凋亡相关基因p38MAPK蛋白表达上调、NF-κB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 Hepatopoietin Cn对U251细胞放疗的增敏作用

    作者:杨霄鹏;路青山;杨瑞玲;王一凡;王运良;李秋芳

    目的 观察替莫唑胺(TMZ)化疗单用或联合Hepatopoietin Cn(HPPCn)对U25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外源补充HPPCn和诱导HPPCn低表达两种方法观察HPPCn对U251的增敏作用,首先构建慢病毒低表达载体si-HPPCn和它的阴性对照重组质粒scramble,分别转染胶质瘤细胞U251,分别称为低表达组和阴性对照组,两组均设置不同浓度TMZ(0、6.25、12.50、25.00、50.00、100.00 mg/L).外源补充HPPCn实验同时进行,以TMZ化疗单用作为TMZ与HPPCn联合作用的对照组,两种方法均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观察细胞增殖抑制.结果 TMZ化疗单用时,U251细胞的吸光度值从1.755 ±0.010逐渐降至0.725 ±0.010,细胞活性随着TMZ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100 mg/L的TMZ作用后,si-HPPCn低表达组的细胞活性(吸光度值为0.843±0.040)显著高于其阴性对照组scramble(吸光度值为0.661±0.030,P<0.05),细胞活性高提升了1.3倍;外源性补充50 μg/L的HPPCn和不同浓度的TMZ时,其细胞活性(吸光度值为0.224±0.010)显著低于TMZ单用对照组(吸光度值为0.389±0.010,P<0.05),细胞活性高降低1.7倍.结论 TMZ对胶质瘤细胞U251具有生长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懒性;HPPCn在体外实验中对U251细胞具有化疗增敏作用.

  • IκB激酶β小分子干扰RNA增敏人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化疗的机制

    作者:陈祎阳;洪新雨;王焕宇

    目的 观察IκB激酶β(IKKβ)小干扰RNA(siRNA)对耐替莫唑胺(TMZ)的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IKKβsiRNA增敏耐药细胞TMZ化疗的机制.方法 构建人胶质瘤耐药细胞株TR-U251和TR-LN229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50 μmol/L IKKβ siRNA转染组、低浓度IC20 TMZ治疗组以及50 μmol/L IKKβ siRNA+ IC20 TMZ联合治疗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表达,以及干扰前后核转录因子-κB(NF-κB) p65、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TR-U25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对照组(2.78±1.67)%、干扰组(11.92±3.06)%、120 μmol/L TMZ治疗组(8.18±2.24)%、联合治疗组(35.95±6.07)%;TR-LN229细胞凋亡率分别为:对照组(1.82±0.86)%、干扰组(9.78±4.13)%、60 μmol/L TMZ组(8.65±3.64)%、联合治疗组(28.30±4.97)%,两种细胞联合治疗组凋亡率较对照组和单独用药组均显著增加(P<0.01),联合治疗组bcl-2水平均显著降低,Caspase-3水平均增加;IKKβ RNA干扰后NF-κB、MGMT及Survivin蛋白表达抑制.结论 IKKβ RNA干扰通过显著降低TR-U251与TR-LN229中NF-κB、MGMT及Survivin蛋白表达,增高TMZ化疗的凋亡率.

  • 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小分子干扰RNA增强人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化疗敏感性

    作者:陈祎阳;王焕宇;马全锋

    目的 观察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IKKβ)小干扰RNA(siRNA)对耐替莫唑胺(TMZ)的胶质瘤细胞株TR-U251和TR-LN229增殖的影响,探讨IKKβ干扰在耐药细胞TMZ化疗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分步诱导法建立TMZ耐药细胞株TR-U251和TR-LN229,分别用25、50、100 μmol/L siRNA转染耐药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鉴定IKKβ mRNA表达量;噻唑蓝(MTT)法测定50 μmol/L IKKβ siRNA干扰前后各组细胞TMZ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并计算耐药指数;转染50 μmol/L IKKβ siRNA的耐药细胞分别联合或不联合IC20TMZ,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结果 25 μmol/L IKKβ siRNA干扰效果弱,50μmol/L和100 μmol/L效果较强;进行50 μmol/L IKKβ siRNA干扰24 h,TR-U251干扰前后对TMZ耐药指数分别为5.92±0.66和0.45±0.07;TR-LN229干扰前后分别为6.58 ±0.29和0.22±0.10;50 μmol/L IKKβ siRNA单独作用TR-U251和TR-LN229细胞48 h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7.47±4.11)%、(5.90±2.81)%,120μmol/LTMZ单独作用TR-U251 48 h细胞增殖抑制率为(7.87±3.29)%,60 μmol/L TMZ单独作用TR-LN229 48 h细胞增殖率为(24.67±5.37)%,而IKKβ干扰与TMZ联合作用48 h,TR-U251和TR-LN229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66.33±9.18)%、(75.30±6.01)%.结论 IKKβ RNA干扰显著降低TR-U251与TR-LN229对TMZ的耐药指数及增殖率,增加TMZ化疗的敏感性.

  • 替莫唑胺缓释微球治疗人脑胶质瘤

    作者:周光华;董军;吴自成;马辉;陈宝敏;黄强;杨海龙;王国成

    替莫唑胺(TMZ)治疗胶质瘤是近年胶质瘤化疗研究领域的热点,替莫唑胺缓释药物在肿瘤局部应用的疗效研究目前未见文献报告.

  • 榄香烯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作者:马春晓;周伟;闫兆月;屈鸣麒;步星耀;刘建波;王伟

    目的 探讨榄香烯对胶质母细胞瘤(GBM)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4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3例GBM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和辅助化疗(RT+ TMZ组)35例,在此治疗基础上接受榄香烯治疗者(RT+ TMZ+ ELE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总体生存、无进展生存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与RT+ TMZ组比较,RT+ TMZ+ ELE组患者总体生存率(x2=18.034,P<0.01)和无进展生存率(x2 =54.443,P<0.01)均较好;RT+ TMZ组和RT+ TMZ+ ELE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8个月和21个月,无进展生存时间为8个月和11个月.血液学毒性反应在RT+ TMZ组和RT+ TMZ+ ELE组分别发生10例和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59,P<0.05).结论 榄香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GBM患者预后生存,抑制术后进展,且能够降低放化疗相关血液学毒性反应的发生.

  • 胶质瘤U251耐替莫唑胺细胞株放射照射后细胞周期及P-糖蛋白表达变化

    作者:黄从刚;郭振涛;陈谦学;卞红强;段栩飞;李正伟;周利华;马钊

    目的 观察替莫唑胺(TMZ)诱导人脑胶质瘤U251耐药细胞株(U251/TR)经放射线照射后细胞周期及P-糖蛋白(P-gp)表达的改变.方法 逐步递增剂量诱导方法建立U251/TR细胞株,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测定其药物敏感性;倒置显微镜观察亲本U251细胞及U251/TR两种细胞结晶紫染液染色后形态差异;医用直线加速器6 Gy剂量放射线照射两种细胞后观察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分析耐药蛋白细胞膜P-gp表达变化.结果 成功诱导建立人脑恶性胶质瘤U251耐药细胞株后,结晶紫染液染色显示显微镜下两种细胞存在形态学差异.CCK-8法检测显示U251/TR对TMZ、阿霉素、环磷酰胺、依托泊苷、硫酸长春新碱化疗药物的耐受指数分别为2.63、2.76、2.15、10.58、3.54.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在同步化之后,经6Gy X线照射后6、24、48、72 h细胞周期各时比较,提示U251/TR细胞株较亲本细胞G2/M期明显减少,G0/G1期和S期明显增多.Western blot结果显示6 Gy放射线照射U251/TR和U251细胞后,P-gp的蛋白表达均下降(相对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535±0.002、0.349±0.004),说明6 Gy放射线对两种细胞均有杀伤作用.结论 经小剂量6Gy X线辐射照射可抑制甚至杀伤胶质瘤U251细胞及耐TMZ细胞U251/TR,一定剂量放疗后两种细胞放射敏感性均增高.

  •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替莫唑胺对U251细胞的作用

    作者:吴长松;徐国政;张新元;吴越;刁波;卢文婕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替莫唑胺(TMZ)联合应用对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的作用.方法 用ATRA和TMZ单独及联合作用于U251细胞株,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各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相关X蛋白(bax)/bcl-2、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等蛋白表达.结果 ATRA组、TMZ组和联合用药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3.64 ±5.09)%、(35.77±5.39)%、(56.84±4.18)%;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4.93±4.58)%、(21.36±3.76)%、(41.66±5.02)%.与对照组比较,bcl-2在3组中表达均下调,而bax、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表达均上调,联合用药组更明显.结论 ATRA和TMZ两药均可抑制U251细胞株生长,促进细胞凋亡,并具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上调bax/bcl-2、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等蛋白表达有关.

  • 甘肃省105例脑胶质瘤治疗情况回顾性分析

    作者:牛小东;张祎年;冉俊涛;王振伟;朱琳;陈宝余;薛敏;焦聚阳;潘亚文

    目的 了解甘肃省内脑胶质瘤治疗情况,并与当前所用诊断和治疗指南对比,分析存在的差异.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和甘肃省肿瘤医院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胶质瘤患者的年龄、性别、部位的分布特征及手术、放化疗方案等治疗情况.结果 共收集脑胶质瘤病例105例,治疗方案均为手术和放化疗,化疗方案有TMZ和VP方案.其中59.0%(62/105)的患者接受化疗,69例高级别胶质瘤(HGG)患者中,有72.6%(45/69)的患者接受了化疗,而接受化疗的HGG患者中仅有40.0%(18/45)采用TMZ方案,60.0%(27/45)的患者采用VP方案(x2=2.583,P<0.05),而指南中强烈推荐术后应行辅助放化疗.结论 当前甘肃省内胶质瘤在化疗方案上与指南中推荐差异甚大,建议临床医生在我国指南的指导下,应尽可能做到“个体化治疗,规范化实施”.

  • 恶性胶质瘤术后应用替莫唑胺化疗联合放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邓万凯;黄书岚

    目的 比较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和单纯放疗对恶性胶质瘤术后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2~2003年收治的38例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胶质瘤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2例)在放疗的同时采用替莫唑胺化疗,随后进行6个周期的化疗;对照组(16例)仅行放疗.长期随访,观察病人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的生存时间以及药物的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的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0.97±6.14)月,对照组为(6.20±3.68)个月(P<0.05).实验组总的生存时间为(14.89±10.08)个月,对照组为(8.26±4.80)个月(P<0.05).常见的副作用为恶心、呕吐和乏力等,仅有两个病人表现为白细胞减少,经过对症处理和药物减量后病情好转.结论 替莫唑胺和放疗联合治疗胶质瘤的效果要好于单纯放疗,病人可以较好的耐受联合治疗.

  • 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子煌;李先明;杨东;徐钢;周亚燕;吴事海;李壮玲

    目的 观察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联合放疗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影响HGG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采用TMZ联合放疗治疗初诊HGG患者临床资料.采用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治疗,患者放疗期间均同步口服TMZ,剂量为75 mg/ (m2·d);放化疗结束后,再行TMZ辅助化疗,方案为(150~200) mg/ (m2·d),连续服用5天,28天为1周期.观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对患者性别、年龄、KPS评分、手术切除程度、病理分级、手术至放疗开始间隔时间、放疗技术及TMZ辅助化疗周期数等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1.4月(6.6~57.5月),28例患者出现肿瘤进展或复发,22例患者死亡;全组1、2和3年总生存率(OS)和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85.8%和71.8%、54.9%和44.2%及51.2%和44.2%.服用TMZ期间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并伴有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的减少,但大多数患者均能耐受.多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病理分级及辅助化疗周期数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手术切除程度、病理分级及辅助化疗周期数是影响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TMZ联合放疗治疗初诊HGG疗效肯定,安全性较好.KPS评分、手术方式、病理分级及辅助化疗周期数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预后因素.

  • 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性胶质瘤的疗效分析

    作者:晏怡;唐文渊;邓朝霞

    目的 观察并评价替莫唑胺对复发性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35例复发性胶质瘤患者,14例首次使用替莫唑胺治疗(F组),10例再次或多次使用替莫唑胺治疗(R组),11例从未使用(N组),定期临床随访.分析所有纳入病例的治疗反应.结果 疗效评价指标包括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稳定(stable disease,SD),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及肿瘤进展时间(time of tumor progression,TTP),半年肿瘤无进展数比和丰年生存数比.其中F组的PR+SD较R组与N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的半年生存例数比为13/15,显著高于R组的5/10(P<0.05)和N组的4/11(P<0.01).结论 替莫唑胺化疗对初次用药的复发性胶质瘤有效,但对再次使用替莫唑胺治疗组中的病例疗效不明显.

  • 替莫唑胺联合生物疗法预防晚期黑色素瘤脑转移临床分析

    作者:付艳;杜楠;孙君重;郝怡鑫;赵晖

    目的 评价接受替莫唑胺+铂类+生物治疗及传统药物达卡巴嗪+铂类+生物治疗不同方案治疗晚期黑色素瘤1年中脑转移情况;探讨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表达与替莫唑胺疗效的关系.方法 88例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中52例接受替莫唑胺+顺铂化疗6周期,36例患者接受达卡巴嗪+顺铂化疗6周期,观察治疗1年后两组脑转移发生率及MGMT表达与替莫唑胺疗效的关系.结果 替莫唑胺组治疗1年后仅有2名患者发生脑转移,发生率为3.85%;达卡巴嗪组6名患者发生脑转移,发生率为16.67%.MGMT(-)组疾病控制率为80%,MGMT(+~++)组40.91%.结论 替莫唑胺治疗组脑转移率明显下降.MGMT表达与替莫唑胺药效有关,MGMT表达阴性治疗有效率更高.治疗前检测MGMT的表达情况,可预测化疗敏感性,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克服耐药,提高治疗效果.

  • 替莫唑胺与洛莫司汀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观察

    作者:邓研农

    目的 比较替莫唑胺(TMZ)与洛莫司汀(CCNU)治疗脑胶质瘤的疗效、生存期及不良反应.方法 64例首次术后脑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TMz组和CCNU组各32例,两组患者先给予常规放疗,2Gy/d,5 d/W,共持续4~6 W,射线总剂量50~60 Gy.放疗结束后1周开始化疗.TMZ组口服TMZ(0.015~0.02)mg/(cm 2 ·d),5 d/W,每5天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23天,28天为1个治疗周期,根据患者耐受情况给药3~5个周期.CCNU组口服CCNU(0.005~0.006)mg/(cm 2 ·d),5 d/W,疗程和治疗周期同TMZ组.结果 TMZ组疗效明显优于CCNU组(U=1.9675,P=0.0245);TMZ组平均生存期(14.5±2.5)月,明显高于CCNU组(10.5±1.5)月(t=7.7611,P=0.000);TMZ组恶心、呕吐、乏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CNU组(γ 2 =4.0635,P=0.0437);TMZ组骨髓抑制程度明显低于CCNU组(U=3.2314,P=0.0006).结论 TMZ比CCNU更明显地缩小肿瘤体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副作用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700 条记录 23/35 页 « 12...20212223242526...343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