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组织相容性问题研究进展

    作者:常春康;浦权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一些恶性血液病、自身免疫病、实体肿瘤放化疗患者重建机体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唯一根治性手段……

  • 凋亡在正常造血及恶性血液病中的意义

    作者:王荣琦;林凤茹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程序化死亡,在维持机体平衡状态方面有积极的生物学意义.凋亡受抑在肿瘤发生和对化疗耐药中起重要作用,对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恶性血液病治疗策略的改进.而bcl-2和p53基因是调节细胞凋亡的重要分子,它们功能的改变与人类肿瘤凋亡受抑有关.下面就其对细胞凋亡的调控以及在正常造血系统和恶性血液病中的表达作一简要综述.

  • 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

    作者:林芸;孟凡义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目前治愈恶性血液病有效的方法.理想的供者是健康的HLA相合的血源相关或无关供者,但前者的概率高也只有30%,后者的概率约为1/10万,而且寻找无关供者费时、费钱,故理想供者来源的严重不足一直是限制广大患者进行Allo-HSCT治疗的巨大障碍[1,2].因此,拓宽供者来源,安全有效地进行移植治疗已成为当前移植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就有关HLA半相合移植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 恶性血液病合并毛霉菌感染三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慧睿;郭淑利;孟玉娟;王松云;李波;王万里

    目的 分析恶性血液病合并毛霉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分析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诊治的3例恶性血液病合并毛霉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均为恶性血液病患者,其中1例为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3例患者肺部影像学检查结果均提示毛霉菌病,经活组织检查获得病原菌后明确诊断.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脂质体单药或联合泊沙康唑在2例患者中取得良好疗效,另1例患者因原发病不缓解,且发生毛霉菌血行播散,治疗失败.结论 早期精确诊断、治疗原发病或去除危险因素、新药以及联合治疗方案对于改善恶性血液病合并毛霉菌感染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恶性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叶丽;孙自敏

    目的 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特点.方法 对517例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的133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发生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相关危险因素和病原菌的特点.结果 517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133例,发生率25.7%,感染部位依次以呼吸道、血流、消化道为主.单因素分析,院内感染与患者性别无关,与患者年龄、疾病状态、卧床时间、是否存在粒细胞缺乏及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有关.多因素分析,原发疾病状态、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是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院内感染的病原菌革兰阴性菌为第一位;真菌有明显增多趋势,居第二位,主要为酵母样真菌;后为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杆菌多对亚胺培南等碳氢酶烯类抗生素敏感,真菌多对伏立康唑敏感.结论 降低恶性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重要的是缩短粒细胞缺乏的时间和提高恶性血液病的治疗效果.

  • 骨髓切片和涂片观察在恶性血液病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杨波;高芳;李建兰;马瑞玲;杨林花;乔振华

    目的 应用骨髓切片和涂片相结合,观察骨髓组织和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对120例初发的血液病患者的骨髓进行切片和涂片的结果分析,以期得到形态学诊断的新途径.方法 收集恶性血液病病例120份.一步法抽吸骨髓,常规方法涂片染色,塑料包埋法制作组织切片;恶性血液病的诊断参照2001年WHO分型标准.结果 骨髓活检与骨髓涂片相结合,在诊断骨髓纤维化、低增生MDS、骨髓转移癌和骨髓坏死,骨髓组织切片的诊断符合率高于穿刺涂片.对于淋巴瘤骨髓侵犯的病例,骨髓组织切片中更容易找到有特征的淋巴瘤细胞;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病例,组织切片较穿刺涂片提前找到诊断急变的证据.结论 骨髓形态学检验,将组织切片与穿刺涂片相结合,互为补充,可以有效地提高恶性m液病的诊断水平.

  • 抑制血管生成在治疗恶性血液病中的意义

    作者:姚尔固

    众所周知,血管生成与实体瘤的生长、扩增和转移直接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为血管生长速度和程度的重要决定因素,过度表达则肿瘤生长迅速.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FGF)-2为内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分裂原介导血管生成.恶性血液病也不例外.此领域已成为热点研究课题之一.

  • 反应停治疗恶性血液病

    作者:林凤茹;田彩锁

    自1960年以来,反应停(酞咪哌啶酮,thalidomide,Thal)作为镇静剂用于临床,由于严重致畸胎作用而渐少用,其后发现Thal有多方面作用如免疫调节、下调肿瘤坏死因子α、上调粘附分子,并有抗血管生长作用,用于治疗麻风结节红斑、HIV相关性恶液质,反复发作性口炎、白塞病及异基因骨髓移植后GVHD,重新引起临床关注.1999年,Singhal等以Thal治疗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MM)取得令人振奋的疗效.其后Juliusson和Kneller等再次证实Thal对难治、复发MM的疗效,有关资料渐多.现简要介绍反应停治疗恶性血液病,以便临床参考应用.

  • 恶性血液病与中枢神经系统

    作者:林凤茹

    急性白血病尤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易有中枢神经系统(CNS)浸润,引起白血病性脑膜炎、脑瘤或脑病.防治CNS白血病已成为白血病治疗方案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它恶性血液病亦可累及CNS,但因少见易忽略.此外,恶性血液病还可因并发高粘综合征、高钙血症、高血细胞综合征、单克隆异常蛋白血症、高凝状态、低凝状态、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而损及CNS.鞘内注射化疗药、系统性应用大剂量化疗以及继发感染累及CNS,更增加鉴别的难度.因此,及早识别恶性血液病本身累及CNS有重要意义.

  • 益髓补肾方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春雨

    目的:分析益髓补肾方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恶性血液病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化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使用益髓补肾方,分析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有效率为84.00%.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更好,P<0.05.结论:对于恶性血液病患者,使用益髓补肾方联合化疗治疗,能够全面提升治疗效果,安全性强,值得进一步推广.

  • 碘伏坐浴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肛周感染的护理干预

    作者:胡文静

    目的:分析碘伏坐浴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肛周感染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60例出现肛周感染的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碘伏坐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肛周感染的治疗有效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碘伏坐浴在出现肛周感染的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血流感染的临床和病原学特征

    作者:贾立伟

    目的 针对于存在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液感染的患者进行临床以及病原学特征分析.方法 在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这个时间段中收治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抽取100例进行研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收集到的不重复、连续分离的病原菌有60株,对病原菌的种类以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特点展开研究,并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感染部位、相关因素及处理措施.结果 检查结果表明,患者出现感染的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检出病原体主要是革兰阴性菌,诱发感染的主要因素是高龄、缺少粒细胞、化疗剂量大.结论 存在恶性血液病的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多样化,其主要包括白细胞下降,其免疫功能降低,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耐药菌的产生,对于抗生素的应用要合理.

  • VDT方案9疗程治疗1例伴17P缺失的高危难治多发性骨髓瘤

    作者:刘楠;邹维华;时洪川;王雅云;殷玉心;孙青刚

    多发性骨髓瘤是以浆细胞异常增生为特点的恶性血液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目前仍是一种难以治愈疾病.传统的联合化疗,不能从根本上完全消除恶性细胞克隆;自体骨髓移植虽能阻止病情进展,延缓寿命,但不能改变患者终复发的命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虽是一种有希望根本治愈该病的治疗手段,但绝大多数患者因为年龄因素往往错过了移植治疗机会,更何况10%以上的移植相关死亡率、高额的移植费用以及很难找到HLA配型完全符合的同胞供者,使得很多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闻风却步或错失良机[1].2003年5月被FDA批准的新型靶向药物硼替佐米(Velcade)的临床应用,冲破了长期以来多发性骨髓瘤难以克服的治疗瓶颈,给很多难以行大剂量化疗、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带来了福音,大大延长了患者的无病长期生存质量[2].我院自2015年4月以来对一例老年伴17P缺失的高危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了9疗程以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方案,取得了满意疗效.

  •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口腔溃疡的预防与护理

    作者:崔叶

    目的 探究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口腔溃疡的预防与护理措施,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2017年8月~2018年8月结束,在我院选取100例接受化疗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将其均匀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预防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口腔溃疡发生情况予以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口腔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 在接受化疗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种应用预防性护理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口腔溃疡发生率,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预防护理

    作者:郭阳阳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预防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恶性血液病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进行积极的预防以及护理后,60例患者中共有12例患者出现口腔黏膜炎,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20.00%;口腔黏膜炎患者中8(66.66%)例1~6天内基本痊愈,4 (33.34%)例7~15天内基本痊愈.结论 针对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口腔黏膜炎开展积极预防护理,可减少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同时可使已经发生的口腔黏膜炎得以有效消失.

  • 降钙素原在恶性血液病发热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金迺光

    目的 探析降钙素原在恶性血液病发热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恶性血液病患者80例,均伴发发热症状,应用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进行早期诊断,对比两种实验室检查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降钙素原的阳性检出率97.50%高于C-反应蛋白的阳性检出率为88.75%,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降钙素原与恶性血液病发热患者的感染程度有密切关系,特别是败血症特异性高,可作为早期感染的有效诊断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3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CT检查结果探究

    作者:洪新华;王玉玲

    目的 探究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CT检查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恶性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35例,对其进行CT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CT检查下,16例磨玻璃阴影、9例炎性浸润性实变、5例肺部多发结节、4例肿块合并多发结节、1例炎性实变、多发结节、肿块并存.19例CT晕征、8例空气新月征、5例肺叶段实变、2例支气管血管束、1例粟粒样结节.14例为曲霉菌、9白念珠菌、6热带念珠菌、4毛霉菌、2其他真菌.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及早的进行CT检查,可对患者肺部真菌感染情况进一步明确,CT检查下该病存在特征性表现,临床值得借鉴.

  • 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应用

    作者:侯瑞红

    目的 研究分析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血液病患者120例,在各患者进行治疗之前,均给予骨髓涂片相关检查、骨髓活检、并分析其染色体核型.结果 选取的120例恶性血液患者中,检查出69例(57.50%)染色体核型异常.其中,急性白血病、淋巴细胞白血病、浆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骨髓增上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分别为:30例、1例、1例、15例、5例、11例、5例、1例.结论 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应用,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 去白细胞血液成分降低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生率效果评价

    作者:李萍

    目的 回顾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输注去白细胞血液成分降低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生率的实际效果.方法 对比本院2016年04月~2017年03月(第一组)与2017年04月~2018年03月(第二组)两个时间段血液内科恶性血液病患者输注的去白细胞血液成分百分率与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率.第一组,输注悬浮红细胞291人次,去白悬红227人次;输注单采血小板325人次,去白单采血小板190人次;血小板输注无效82人次.第二组,输注悬浮红细胞51人次,去白悬红317人次;输注单采血小板56人次,去白单采血小板512人次;血小板输注无效19人次.结果 第一组,去白单采血小板占比为0.36%,去白血液成分占比为40%,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生率为15%.第二组,去白单采血小板占比为90%,去白血液成分占比为88%,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生率为3%.两组间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去白细胞血液成分占比高低导致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

  • 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慧丽

    目的 分析探讨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9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患者病情、住院时间长短、使用抗生素干预、白细胞数量、疾病恶性程度及化疗是导致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白色念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是引发患者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运用化疗干预、长时间住院、长期使用抗生素及病情是导致其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989 条记录 48/50 页 « 12...42434445464748495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