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病188例

    作者:郑仁省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188例胃病患者,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临床症状积分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88例患者中痊愈144例,占76.60%;有效34例,占18.08%;好转7例,占3.72%,无效3例,占1.60%。治疗后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血清生长抑素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纳差、嗳气、胀满、胃脘痛等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病临床疗效显著。

  • 复方胃蛋白酶散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及对相关因子的影响

    作者:张冬亚;王红

    目的 观察复方胃蛋白酶散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及对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肺炎继发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加用复方乳酸菌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复方胃蛋白酶散口服,2组均以5~7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9%,治疗组为94.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肺炎和腹泻病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血清胃泌素(GAS)、血浆胃动素(MOT)及生长抑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血清GAS、血浆MOT水平均明显下降,生长抑素水平明显上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或上升更显著(P<0.05).结论 复方胃蛋白酶散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 加减柴胡承气汤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青少年轻度急性胰腺炎31例临床观察

    作者:邵华;卢国军;傅旭堂

    目的 探讨加减柴胡承气汤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青少年轻度急性胰腺炎(M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MAP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予注射用生长抑素250 μg静脉注射,然后再将3 000 μg注射用生长抑素溶于500 mL生理盐水中持续微量静脉泵泵注,泵速为250 μg/h;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加减柴胡承气汤治疗,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97%,治疗组为96.77%,2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腹痛、腹胀消失,排气、饮食、血清淀粉酶恢复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加减柴胡承气汤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青少年MAP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

  • +Gz暴露后大鼠海马生长抑素与学习记忆能力变化关系的研究

    作者:曹新生;孙喜庆;王冰;刘挺松;吴燕红;吴兴裕

    目的:探讨+Gz暴露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生长抑素的变化规律.方法: 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6 Gz/3 min组和+10 Gz/3 min组,观察不同G值+Gz作用后,0、2、4和6 d大鼠学习能力的变化,及+Gz暴露后0、2和4 d大鼠海马生长抑素(SS)的变化情况.结果:Y型迷宫测试中,与对照组比较,+6 Gz/3 min组在暴露后2、4和6 d时正确反应次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反应时均显著延长(P<0.01);+10 Gz/3 min组所有正确反应次数均显著减少(P<0.01),反应时均显著延长(P<0.01);与+6 Gz/3 min组比较,+10 Gz/3 min组的正确数仅在0 d时显著减少(P<0.01),反应时显著延长(P<0.05).放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6 Gz/3 min组和+10 Gz/3 min组在暴露后0、2 d海马SS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Gz暴露导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持续受损,海马生长抑素含量降低.

  • 胃动方对肝郁脾虚大鼠模型胃肠运动作用的影响

    作者:陈嘉屿;聂丹丽;张方信;吴红梅

    目的:观察中药胃动方对肝郁脾虚造模大鼠胃肠运动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肝郁、脾虚大鼠模型,对比观察胃残留率,小肠推进比,血浆MTL、SS变化.结果:肝郁脾虚造模使大鼠胃残留率增加(P<0.05和P<0.01),肝郁时小肠推进比下降(P<0.01),脾虚时显著增加(P<0.01),血浆MTL水平在肝郁脾虚时下降(P均<0.05),脾虚时血浆SS增高(P<0.05).胃动方可降低两组异常增高的胃残留率(P<0.05)和P<0.01),促进肝郁大鼠小肠运动(P<0.01),抑制脾虚造模引起的小肠运动亢进(P<0.05),提高肝郁大鼠MTL水平(P<0.05),降低脾虚大鼠SS 水平(P<0.05),胃动方促进非造模大鼠小肠运动(P<0.01).结论:肝郁造模大鼠胃肠运动抑制,脾虚时胃肠运动失调,中药胃动方能够通过调节血浆MTL、SS水平变化,纠正因肝郁脾虚而导致的胃肠运动抑制和失调状态.

  • 肝硬化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效果

    作者:李发旺;高凯锋

    目的:观察内科保守及镜下止血治疗方法对肝硬化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7月至2017年10月肝硬化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内科治疗,使用生长抑素、泮托拉唑等)68例;观察组(内科保守治疗加镜下止血治疗)66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近期止血效果好,输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结论:与单一药物治疗相比,药物联合镜下止血治疗肝硬化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 醋甘遂在联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易剑锋;叶蓁蓁;潘海邦;王新平;易华;赵春霖;董小鹏

    目的 探讨醋甘遂在联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10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A组采用常规治疗加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醋甘遂胃管注入,C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醋甘遂胃管注入和生长抑素治疗.结果 3组患者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及胃肠减压量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与A组治疗后比较,B组和C组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发生率及胃肠减压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C组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B组和C组腹痛、腹胀、呕吐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排便、开始进食时间,体温、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P<0.05或P<0.01).与B组治疗后比较,C组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及胃肠减压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C组腹痛、腹胀及呕吐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P<0.01).A组、B组、C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0%,92.3%,100.0%,B组和C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1),C组显著高于B组(P<0.01).3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无肾功能不全、休克、腹腔脓肿、脓毒血症等并发症发生;使用醋甘遂治疗的患者除排便次数增加外,未见心、肝、肾等损伤;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无1例再次手术.结论 醋甘遂联合治疗EPISBO具有胃肠功能恢复快、感染易控制的优点,可显著提高EPISBO的治疗效果.

  • 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胃黏膜脑肠肽Ghrelin及生长抑素的研究

    作者:李志平;李生财;田旭东;顾立萍;田卫花;武正权;万生芳;王凤仪

    目的 观察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脑肠肽Ghrelin的含量及生长抑素(SST)的表达,以期探讨“肝主疏泄,促进脾胃运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筛选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22例为试验组,健康志愿者22例为对照组,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胃黏膜脑肠肽Ghrelin及SST含量.结果 试验组患者胃黏膜脑肠肽Ghrelin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SST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脑肠肽Ghrelin及SST含量与健康人群存在差别,脑与肝、脾胃在分子生物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 丁香胃灵合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SS,Bcl-2,Bax的影响

    作者:娄华;朱耀环

    目的 探讨丁香胃灵合剂( CWLM)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生长抑素(SS)、Bcl-2、Bax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6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CAG组,CWLM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水杨酸钠联合氨水建立大鼠CAG模型,造模2月后开始给予药物干预,CWLM按16,8,4 g/(kg·d)的剂量给予大鼠连续灌胃50 d,末次给药1h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S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CAG组血清SS含量和胃黏膜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Bax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0.01);与CAG组比较,CWLM高、中剂量组血清SS含量显著降低,Bax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CWLM高剂量组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0.01),其中高剂量组作用为显著(P<0.01或P<0.05).结论 CWLM对CAG大鼠模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而减少血清SS含量、下调胃黏膜Bcl-2蛋白表达或上调Bax蛋白表达可能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之一.

  • 针刺上巨虚穴对慢性内脏痛敏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

    作者:王威;张燕;吕恩基;高志雄;赵金茹

    目的 观察针刺上巨虚穴对慢性内脏痛敏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大鼠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其中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采用直肠球囊扩张刺激法持续刺激15 d制备慢性内脏痛敏IBS模型.电针组隔日1次针刺双侧上巨虚穴10 d,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MTL和SS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MTL、SS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血清MTL、SS含量显著降低(P<0.01或 P<0.05).结论 降低慢性内脏痛敏IBS模型大鼠血清MTL和SS含量,可能是针刺调节IBS胃肠运动、进而改善慢性内脏痛敏症状的关键机制之一.

  • 生长抑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疗效评价

    作者:王志霖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2015年5月间,对医院住院治疗8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垂体后叶素)和观察组(生长抑素联合垂体后叶素),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明显增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埃索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高原地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作者:安玉秀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耐信)联合生长抑素(思他宁)治疗高原地区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平均海拔高度在3 250m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两组均用埃索美拉唑40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50mL维持12小时静脉泵入.治疗组加用生长抑素3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50mL维持12小时静脉泵入.每日12小时1次.连用3天,比较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3%;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1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55.1%,两组总有效率差别有显著性.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高原地区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

  • 善得定治疗35例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作者:时建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由胰酶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急性化学性炎症,病变轻重不一,轻者胰腺以水肿为主,重者胰腺出血坏死,易并发休克、呼吸衰竭和腹膜炎等,死亡率高达20%~70%.善得定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人体生长抑素的八肽衍生物,能抑制胰腺的基础分泌和受刺激后的分泌,减少胰酶的含量,临床上可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1、2].作者用善得定治疗35例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 生长抑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早期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

    作者:曹传宇;沈焱;高焕民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S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能否做为评价早期血管性痴呆(VaD)的生化指标.方法 选择VaD患者42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无痴呆的脑梗死患者38例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SS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脊液和血清中NSE含量,比较脑梗死入院后、3个月和6个月血清中SS和NSE含量.结果 VaD组患者CSF中SS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额叶皮质、海马、颞叶皮质、丘脑、纹状体等部位的脑梗死患者脑脊液SS含量与枕叶梗死比较明显降低(P<0.05);脑梗死患者入院后、3个月和6个月VaD患者血清NSE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脑梗死时间延长逐渐升高(P<0.05);SS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随脑梗死时间延长逐渐降低(P<0.05).结论 VaD患者血清NSE、SS可作为评价早期VaD的生化指标之一.

  • 生长抑素和参芎药物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艳芳;房惠萍;张威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和参芎药物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将3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16例,生长抑素联合参芎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15例,生长抑素治疗),观察2组其APACHE-Ⅱ评分动态变化、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第7 d,观察组患者 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6±2)与( 9±3)分,P<0.01;观察组患者饮食恢复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总住院时间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愈率达81.3%,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3%、18.8%,在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芎注射液和生长抑素联合应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生长抑素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珍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Somatostatin)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Ginkgo Biloba leaf Extract injection)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的9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均给予生长抑素及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持续使用3-Sd.对照组的8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纯使用生长抑素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98.9%,对照组治愈率为56.8%.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生长抑素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的疗效研究

    作者:李君久;覃谦;王力斌;李洪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连续入院的轻型急性胰腺炎病人140例,采用摸围棋子的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1)实验组,善得定0.1mg皮下注射q8h,连用5天;甲腈咪呱0.8g静脉滴注qd,连用5天;丁胺卡那霉素0.6g静脉滴注qd,连用5天;禁食、胃肠减压、补液.(2)对照组,不使用善得定,其它治疗方法与实验组相同.结果所有病例全部治愈,没有并发症发生.实验组腹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是(39.72±2.01)小时及(8.09±0.30)天,对照组腹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是(42.96±2.22)小时及(8.48±0.39)天,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善得定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无明显疗效.

  • 额颞叶梗死患者血浆中SS和Ach在VD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高娟;齐金喜;刘顺达;刘志梅;张华

    目的 探讨脑不同部位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浆生长抑素(SS)和乙酰胆碱(Ach)含量差异及其与痴呆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VD患者43例为观察组,脑梗死而非痴呆的患者37例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量血浆中SS和Ach的含量,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其认知功能,比较2组患者入院后第2天血浆SS和Ach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浆SS和Ach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额颞叶梗死患者血浆SS和Ach含量较其他部位梗死含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痴呆程度越重,血浆SS和Ach含量下降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D患者中脑不同部位梗死血浆SS和Ach含量不同,以额颞叶下降为明显,且与痴呆程度呈负相关性,血浆中SS和Ach可能作为早期诊断VD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 肌肉注射善宁致急发型过敏性休克1例

    作者:赵雪萍

    善宁又名善得定,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天然生长抑素的八肽衍生物,本品能抑制胃肠胰(GEP)内分泌系统的肽以及生长激素的分泌。在临床工作中,偶有少数患者主诉注射区针刺、麻胀或烧灼感,轻度的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等现象,但十几分钟后便……

  • 奥曲肽在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周晓刚;蔡翔;肖明

    奥曲肽:是一个以生长抑素活性片段为骨架合成的八肽,广泛应用于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等消化系疾病和内分泌肿瘤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近4年来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应用奥曲肽对肠梗阻的疗效进行了观察,较传统疗法有较明显的优势,取得了较好疗效.

3315 条记录 155/166 页 « 12...152153154155156157158...16516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