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78例

    作者:唐明山;甘碧坤;卢伟;翁旭;杨健;庞华;杨石;钟华

    目的 评价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将13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对照组59例,均子阿司匹林、银杏叶注射液及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血通8mL静脉滴注,1次/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21天时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及常规检查.结果 治疗后第14,21天时,两组ESS及ADL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疏血通能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且不增加缺血性卒中后出血的风险.

  • 2008年至2013年疏血通注射液临床应用文献分析

    作者:杨菊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在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VIP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 )、万方数据在线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检索2008年至2013年国内医药类核心期刊发表的有关疏血通注射液临床应用的文献,并对其作出分析和评价。结果按既定检索方式收集文献123篇,按年份呈“之”字形走势,多以论著形式发表,心脑血管疾病研究方向居多。结论疏血通注射液临床应用广泛,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监测药品不良反应,促进合理用药。

  • 疏血通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9例

    作者:侯超;刘香锟;刘洁;王志慧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DPN患者97例,按护理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两组疗程均为30 d。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症状量化评分、足部神经评分、踝肱指数(AB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焦虑量表评分(SAS)、抑郁量表评分(SDS)。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干预前,但研究组改善更明显( 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护理干预治疗DPN,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足部神经的传导功能及血液循环,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稳定患者情绪,延缓疾病进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35例

    作者:冷崇健;谢刚;陈光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 将7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脑复康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疏血通(6 mL/d)静脉滴注1次,1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其后分别采用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进行积分,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量表(WAIS-RC)进行智力测验比较.结果 治疗4周后MMSE量表、WAIS-RC量表均显示,治疗组智能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积分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疏血通对血管性痴呆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38例

    作者:陈香涛;郭思恩

    目的 观察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从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38例为治疗组,根据年龄、性别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相似原则选取对照组患者38例.治疗组给予疏血通和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血塞通和常规治疗,均以15 d为1疗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好于对照组的73.68%(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血比黏度高切值、血浆比黏度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传统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可获得更好的疗效.

  • 疏血通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5例

    作者:郭常辉;王玉君;杨刚毅

    目的:评价疏血通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65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疏血通6 mL,甲钴胺500μ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2~3周;对照组30例,单用甲钴胺500μ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2~3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血液流变学、肌电图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达84.7%,比对照组提高了23.9%;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也较对照组提高(P<0.05);全血高切、低切值,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粘度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或P<0.01).结论:疏血通联合甲钴胺可有效缓解DPN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降低血液粘稠度,是治疗DPN的较好方法.

  • 疏血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48例疗效分析

    作者:庄会艳;付怀栋;杜守云;林福军;周明

    目的 观察疏血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为疏血通单独治疗,实验组为疏血通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于入院第1、14、21天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并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后第14天对照组及实验组NIHSS评分分别为(8.94±2.42)分及(7.10±2.36)分(P=0.001);hs-CRP水平分别为(10.77±4.93)mg/L及(8.85±4.23)mg/L(P<0.05).治疗后第21天对照组及实验组NIHSS评分分别为(7.69±3.28)分及(4.87±2.04)分(P=0.000);hs-CRP水平分别为(7.27±4.25)分及(5.54±3.90)分(P<0.05).实验组临床有效率(79.17%)显著高于对照组(60.42%).实验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疏血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比单独使用疏血通临床效果良好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作者:周竹娟;郑健;戴光明;帅杰;李黔宁;王东武;刘建民

    目的观察疏血通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塞急性期患者50例,分为疏血通治疗组和血塞通对照组,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凝血4项的检测.结果疏血通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有所降低,且未发现有出血倾向.结论疏血通有降低纤维蛋白原、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治疗脑梗塞疗效优于血塞通.

    关键词: 疏血通 脑梗塞
  • 疏血通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PAI-1及D-二聚体作用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冬梅;陈明;张后民

    目的 观察疏血通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浆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剂-1(PAI-1)及D-二聚体(DD)变化并观察其心绞痛及心电图ST-T的改善.方法 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在冠心病常规二级预防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治疗14d),对照组(冠心病常规二级预防)60例,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PAI-1、DD、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变化;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ST-T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PAI-1下降(P<0.05),PT、APTT、INR延长(P<0.05),15例(25%)患者DD值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例(75%)患者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AI-1、DD、PT、APTT、INR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的ST-T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 疏血通可安全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PAI-1、DD,延长PT、APTT、INR,并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ST-T.

  •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

    作者:贺曦;杨柳;张敏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治疗组和复方丹参对照组,两组均连续用药15d.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而且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明显降低血黏度、抗凝、促纤溶作用,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安全有效.

    关键词: 疏血通 急性脑梗死
  • 疏血通对脑梗死急性期疗效的影响

    作者:严丰;秦晓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36例入选病例均为本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住院患者,全部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均经头颅CT或MR检查明确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治疗组69例,年龄38~87岁,平均63.5岁,其中,男44例,女25例,对照组67例,两组间性别、年龄、梗死部位、梗死面积、就诊时间、既往史及伴发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疏血通注射液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缺血周围区细胞凋亡和TLR4表达的影响

    作者:钟艺华;李光勤;唐显军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SXT)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缺血周围区细胞凋亡和 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探讨SXT对缺血脑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SD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 ),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SXT治疗组;分别在缺血12、24、48 h及72 h采用DNA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法(TUNEL)、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周围区神经细胞凋亡、TLR4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在模型组中,TUNEL阳性细胞数、TLR4 mRNA和蛋白表达在缺血12 h逐渐增加,24 h达到峰值后表达有所下降,较假手术组仍维持高位表达(P<0.01);在SXT治疗组中,上述表达在缺血24 h后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并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在脑缺血损伤亚急性期,细胞凋亡与TLR4表达有关,SXT能抑制细胞凋亡,下调缺血周围区 TLR4表达,这可能是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关键词: 脑梗死 炎症 疏血通
  • α-硫辛酸联合疏血通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

    作者:琚枫;符茂雄;王巧凡;吴祖荣;韩隆元;黄亚莲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疏血通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内分泌科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治疗的 T2DM 患者90例,分为疏血通治疗组(A 组)、α-硫辛酸治疗组(B 组)和α-硫辛酸联合疏血通治疗组(C 组),每组30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IL-6和 TNF-α表达使用 ELISA 法检测。结果治疗前 A、B、C 3组 SOD、MDA、IL-6、TNF-α、HOMA-IR、HOMA-ISI 和 HOMA-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各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其中 SOD、HOMA-ISI 和 HOMA-β在 C 组显著高于 B 组(P <0.05),B 组又显著高于 A 组(P <0.05);MDA 和 HOMA-IR 在 C 组显著低于 B 组(P <0.05);B 组又显著低于 A 组(P <0.05)。IL-6和 TNF-α在 C 组显著低于 A 组和 B 组(P <0.01),A 组与 B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疏血通可以显著改善 T2DM 患者氧化应激状态,抑制炎性反应,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T2DM 的临床治疗。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炽邦

    目的:观察疏血通治疗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的疗效及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以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TIA发作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在降血糖、降血脂、控制血压等治疗加用疏血通注射液10 ml,静脉注射,1次/日,治疗14天;对照组35例,只行降血糖等基础治疗.治疗前后两组病例分别进行血尿便常规、血小板计数、血流动力学、D2二聚体.肝肾功能、大便隐血等指标检测,治疗后进行疗效比较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下降;D2二聚体70%阳性;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TIA发作疗效显著,安全有效,能有效防止脑梗死发生.

  • 疏血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旭光;魏麓云

    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因此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疏血通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抗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现就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概述如下.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费怀源

    我院神经内科从2006年3月~2009年3月应用疏血通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并与复方丹参注射液作对照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疏血通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作者:张彩红

    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血液高凝状态是该病的一个重要病理特点,可以引起血栓、栓塞并发症,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肢端坏死、肺栓塞等严重后果,因此抗凝治疗尤为重要.近2年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用疏血通治疗肾病综合征24例,疗效确切.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 纳洛酮与疏血通合用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作者:蒋锦龙;卢琴

    目的:评价纳洛酮与疏血通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病人 6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32例,用疏血通注射液 6 ml加入生理盐水 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 1次,纳洛酮 4 mg加入生理盐水 250 ml静脉滴注,每日 1次,连续 14天.对照组 30例,用复方丹参 16~ 20 ml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 1次,共 14天.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84.3%和 56.6%( P<0.01).结论:纳洛酮与疏血通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疏血通治疗进展性脑卒中

    作者:周艳辉;余丹;周治平;杨国帅

    目的 探讨尿激酶与疏血通联合使用在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82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4例,使用尿激酶50万U+NS 100 ml静滴,1次/d,连用3d,同时疏血通6ml+ NS 250 ml连用10 d.停尿激酶后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200 mg,1次/晚,共7d;对照组40例,使用疏血通250ml+ NS 250ml静脉滴注,1次/d,共10 d,同时阿司匹林肠溶片200 mg,1次/晚,共10d.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40例占90.91%;对照组治疗有效29例,占72.5%.结论 尿激毒与疏血通联合使用,对进展性脑卒中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针刺联合疏血通治疗激素禁用型贝尔麻痹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高翔;臧亮;景蓉;韩雪萍

    目的:探讨疏血通与针刺联用治疗激素禁用型贝尔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激素禁用型贝尔麻痹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疏血通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疏血通与针刺联用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入院前1d、治疗后15d以及30d后疗效、面神经分级标准与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5d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4.0%)低于观察组(94.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440,P=0.006<0.05);两组患者治疗30d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与观察组总有效率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5d、30d后H-B分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15d的FDIP、FDIS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d后,观察组FDIP、FDIS均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皮肤过敏、皮疹等不良反应.结论:使用疏血通联合针刺对激素禁用型贝尔麻痹患者进行治疗总疗效率高,更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

951 条记录 41/48 页 « 12...38394041424344...474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