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桑树细胞培养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桑树细胞培养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桑树悬浮细胞培养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共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异补骨脂查尔酮(1),染料木素(2),norartocarpetin (3),阿尔本A(4),光桑酮E(5),桑呋喃F(6),chalcomoracin (7),桑酮J(8).结论:化合物1~8均为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3~6为首次从桑树细胞培养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
瑞香狼毒细胞培养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采用常压与减压硅胶柱色谱、半制备HPLC、Sephadex LH-20等方法,从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细胞培养物8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纯化得到了17个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和各种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丁香脂素(1),杜仲树脂酚(2),松脂素(3),(1R,2S,5R,6S) -2-(4-hydroxyphenyl) -6-( 3-methoxy-4- hydroxyphe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e(4),表松脂酚(5),caruilignan D(6),3-羰基愈创木烷-4-烯-11,12-二醇(7),落叶松脂素(8),tetrahydro-2-( 4-hydroxy-3-methoxyphenyl) -4-[ (4-hydroxyphenyl) methyl] -3-furanmethanol(9),5′-甲氧基落叶松脂醇(10),vladinol D( 11),环(L-脯氨酸-L-缬氨酸)(12),7′-羰基马台树脂醇(13),(+) -guayarol( 14),acutissimalignanB(15),异落叶松脂素(16)以及β-谷甾醇(17).其中化合物12为环二肽类化合物,7为倍半萜类化合物.除化合物7,12与17外,其余均为木脂素类化合物.17个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组织培养物中获得.
-
长春花不同愈伤组织中吲哚生物碱积累的比较研究
随着人们对天然药物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药用成分的研发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L.)G.Don是一种药用植物,它的细胞培养物中含有多种吲哚生物碱,它们大多具有生物活性,比如阿玛碱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心律不齐等疾病;长春质碱不仅具有抗菌、利尿、降血糖等作用,而且还是抗癌药物长春碱、长春新碱等的合成前体[1].
-
生物人工肝肝细胞培养研究进展
近年来,体外人工肝支持系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先后出现了多种模式,Uchino 等[1]将人工肝分为生物型、非生物型、中间型及杂合生物型等四种类型.目前公认以杂合性生物人工肝效果好,是人工肝支持系统(BALSS)的主流模式.杂合性生物人工肝一般由三部分组成:①生物成份;②生物反应器;③血液灌流系统.在这三部分中,生物成份是BALSS的核心,主要为动物或人的肝细胞培养物,发挥肝细胞的合成、代谢、解毒、排泄以及免疫等功能.可以说,获得大量具有良好肝特异功能的细胞是关键,BALSS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所用肝细胞的功能.本文对近来用于生物人工肝的肝细胞培养的进展作一综述.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不同病程粪便标本中SARS-CoV的分离与鉴定
目的:从粪便标本中分离并鉴定SARS-CoV.方法:粪便浸出液接种Vero-E6细胞,盲传至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CPE),并能稳定传代.采用电镜法和RT-PCR技术鉴定细胞培养物中的SARS-CoV(本实验均在BSL-3实验室完成).结果:大部分样本用Vero-E6细胞盲传3代后发现明显的CPE,并能稳定传代.电镜负染检查,出现CPE的细胞可查见病毒颗粒;培养物上清RT-PCR扩增均为阳性.粪便样本直接用RT-PCR检测,阳性率仅为50%,细胞培养的检出率为73%.结论:采用细胞培养结合RT-PCR技术检测粪便标本SARS-CoV比粪便标本直接RT-PCR的阳性率高.
-
中国红豆杉细胞培养物中紫杉烷的LC-ESI-MS代谢轮廓分析
目的建立小剂量生物样中紫杉烷的快速分析方法,为紫杉烷代谢特征研究提供新的分析方法和手段.方法用LC-ESI-MS方法,先对包含了5种已知成分的紫杉烷混合溶液进行分析,以调整和优化质谱运行参数.随后正离子和负离子方式同时扫描,获得样品的总离子流图和多个色谱峰的相对分子质量信息,通过选择离子监控(SIM)对准分子离子峰进行MS/MS测定,分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取代基,结合文献检索和遗传相关性分析,推测紫杉烷的结构.结果毛细管电压为25 V、碰撞诱导能量为25 eV时,获得较好的一级和二级质谱信号.具有多个乙酰取代基的紫杉烷在正离子扫描时,产生强的铵加合离子峰,含多个羟基的紫杉烷易产生质子加合峰.对样品中13个色谱峰进行了指认,其中8个经对照品和文献的比较可以确定其分子结构,另外5种可以推测紫杉烷母核的类型和取代基的数目和种类.结论用LC-MS方法快速分析样品中紫杉烷的类型及其变化是可行的,为研究紫杉烷的代谢规律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
-
规范《中国药典》支原体检查培养法方法学要素的建议
支原体是小简单的能自我复制的细菌,它们的宿主广泛,包括哺乳动物、禽类、爬行类、鱼类、昆虫和植物[1]。由于其对宿主细胞营养天生的依赖性、在自然界的广泛分布、通过除菌滤器的能力以及生长的隐蔽性,支原体成为细胞培养物常见的污染物[2]。
-
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对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乙醇提取物的各个萃取部位进行反复柱色谱,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3-羟基丁酸八聚体(3)、琥珀酸(4)、紫丁香苷(5).结论 化合物1~5均为首次在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中分离得到.
-
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与原药材中紫丁香苷含量的比较
目的 比较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与原药材中紫丁香苷含量的差异.方法 建立了一种HPLC-DAD方法测定紫丁香苷的含量:色谱柱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 mm×250 mm,5 μm),柱温为25℃,流动相为乙腈-水(10:9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20 nm.结果 与天山雪莲原药材相比,细胞培养物中紫丁香苷的含量在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方式下,分别提高了20.96和55.50倍.结论 利用细胞培养方式生产紫丁香苷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
鼠胚脑皮质及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的改进
神经细胞原代培养是研究神经细胞的重要手段之一[1,2].传统方法是将神经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混合培养,因此无法满足在单一神经细胞培养基础上进行研究的需要.1998年10月至1999年9月,我们对传统混合培养方法在取材、消化、温度、机械操作等方面进行控制和改进,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相对单一的神经细胞培养物和单神经细胞网络,为进一步开展神经生物学研究提供了相对稳定的体外模型.
-
用紫锥菊细胞培养物中的多糖减轻化疗副作用的小规模临床研究
-
应用巢式PCR检测细胞培养物中的支原体污染
我们建立了巢式PCR检测支原体的方法,进行细胞培养物、牛血清等支原体污染的检测,该方法方便、快速、特异和敏感.现报道如下.选用来源于美国ATCC的6株标准株ATCC23838、 M. Fermentane ATCC19989、 M. SalivariumATCC23064、 M. Hominis ATCC23114、 M. Hominis ATCC23114、M. Orale ATCC23714 和 M. Hyorhinis ATCC29052;共同引物选自支原体16S和23S保守区域,引物序列为外部引物为F1 5 '- ACACCATGGGAGCTGGTAAT-3 ', R1 5'-GTTCATCGACTTTCAGACCCAAGGCAT-3 ';内部引物为F2 5'-GTTCTTT-GAAAACTGAAT-3' , R2 5'-GCATCCACCAAAAACTCT-3' .
-
应用NESTED-PCR法检测细胞培养物中的支原体污染
[目的]研究细胞培养物中支原体污染的快速检测方法. [方法]引物选择各型支原体16S和23SrRNA处的共同保守区域,应用NESTED-PCR,检测细胞培养物中的支原体污染. [结果]NESTED-PCR能检测6种常见的污染细胞培养物的支原体,扩增的片段分别在360~500bp和150~300bp;NESTED-PCR检测敏感性比一步法高.[结论]应用NESTED-PCR检测细胞培养物中的支原体污染,具有快速、特异和敏感的特点.
关键词: 支原体 细胞培养物 Nested-PCR -
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对RANKL诱导破骨细胞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对破骨细胞形成以及成熟破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诱导下形成破骨细胞,诱导过程中加入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以天山雪莲总黄酮计算),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和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形成,以对硝基苯磷酸酯作底物检测TRAP活性;对诱导形成的破骨细胞进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检测和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凋亡检测,RT-PCR检测Tra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RNA的表达.结果 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能够显著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以及TRAP酶活;天山雪莲总黄酮小于125 μg/mL时,对破骨前体细胞RAW264.7无细胞毒性,但会破坏成熟破骨细胞细胞膜,显著提高胞外LDH酶活性,并诱导破骨细胞凋亡;62.5 μg/mL天山雪莲总黄酮会显著下调破骨细胞的标志物Trap和Mmp9 mRNA表达.结论 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对破骨细胞形成有抑制作用,并能破坏已形成的破骨细胞,降低骨吸收活性.
-
024 免疫化学发光灶试验定量测定细胞培养物中的甲型肝炎病毒和轮状病毒
-
两种紫杉烷类二萜化合物的分离鉴定
目的:从中国红豆杉细胞培养物提取紫杉烷类二萜化合物。方法:95%乙醇提取,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结果和结论:首次从中国红豆杉细胞培养物中分离得到两个紫杉烷类二萜化合物,经鉴定为14β-(2-甲基丁酰氧)-2α,5α, 10β- 三乙酰氧-紫杉- 4(20),11-二烯(1)和5α-肉桂酰氧 -7β,9α, 10β,13α-四乙酰氧-紫杉-4(20),11-二烯(2)。
-
EB病毒感染299例临床分析
EB病毒(EBV)是1964年Epstein和Barr首次从淋巴细胞培养物中发现的疱疹样病毒颗粒.儿童EBV感染非常普遍,尤其以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多见,根据流行病学调查,3~5岁患儿占EBV感染者的90%以上[1-2],感染可涉及全身的各个脏器,临床表现复杂而多样.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儿科收治的299例EBV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
支原体通用PCR引物的设计及在诊断的应用
目的快速全面检测感染人体、动物和细胞培养的多种常见支原体.方法从12种支原体的16S与23SrRNA核酸序列中选择了两段高度保守的核酸序列,作为支原体通用引物,一次PCR扩增就能检测出12种支原体.结果用这对通用引物检测了41份临床标本,16份细胞培养物和20只大白鼠,阳性率分别为14.6%、43.7%和20.0%.结论用通用引物检测支原体具有覆盖面广、检测种数多、不易发生漏检等优点.
-
SARS实验室诊断技术
SARS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分为常规的临床检验、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临床检验是SARS诊断的辅助手段,血清学诊断和病原学诊断为临床提供早期或确诊SARS的依据.血清学诊断是检测SARS感染后病人血清中抗SARS冠状病毒抗体反应的情况,病原学诊断是检测SARS病人体内感染病毒的情况.目前应用于检测SARS抗体的血清学方法主要有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和试验、胶体金技术和斑点酶免疫技术等;用于检测SARS的病原学方法主要有组织培养技术分离SARS冠状病毒、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SARS冠状病毒核酸、电镜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病人组织或细胞培养物中的病毒等.
-
中国红豆杉胞培养物中紫杉烷的分离鉴定
从中国红豆杉细胞培养物中分得一个紫杉烷化合物,波谱分析鉴定结构为2 α,5 α,10 β,14 β-四乙酰氧基-紫杉4(20),11-二烯(Taxuyunnanine C).该化合物为首次从中国红豆杉细胞培养物中分得.
关键词: 中国红豆杉 细胞培养物 Taxuyunnanine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