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奥硝唑氯化钠与伏立康唑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郑三丽

    奥硝唑注射液为第三代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其发挥抗微生物作用的机理可能是:通过其分子中的硝基,在无氧环境中还原成氨基或通过自由基的形成,与细胞成分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微生物死亡. 用于治疗由脆弱拟杆菌、狄氏拟杆菌、卵园拟杆菌、多行拟杆菌、普通拟杆菌、梭状芽胞杆菌、真杆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幽门螺杆菌、黑色素拟杆菌、梭杆菌、CO2 噬织维菌、牙龈类杆菌等敏感厌氧菌所引起的多种感染性疾病;手术前预防感染和手术后厌氧菌感染的治疗;治疗消化系统严重阿米巴虫病,如阿米巴痢疾、阿米巴肝脓肿等.

  • 伏立康唑致急性肝衰竭1例

    作者:李双;李华彬;李洪磊;李丽;李云

    伏立康唑属三唑类抗真菌药,抗菌谱较广,对假丝酵母菌包括耐氟康唑的克柔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和白假丝酵母菌耐药菌株以及曲霉菌、隐球菌等均具抗菌活性.推荐用于治疗免疫功能减退患者进行性的、可能威胁生命的感染.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视觉障碍、皮疹及肝功能检验值异常等,停药后症状消失.伏立康唑引起急性肝衰竭的发生率较低,其肝毒性机制可能与个体特异性有关[1],也可能与慢性基础肝病史有关[2].2017年5月某院收治1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应用伏立康唑治疗鼻窦、颅内曲霉菌感染过程中出现急性肝衰竭的患者,现将其治疗过程进行总结,以警示临床医务人员.

  • 在本院患者中建立伏立康唑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的初步探索

    作者:王柠柠;梁武;颜苗;蒋梦飞;王峰;肖轶雯;徐萍;张毕奎;方平飞

    目的 利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法建立伏立康唑的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PopPK)模型,探索影响伏立康唑体内处置的生理病理因素,为伏立康唑的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地收集2014年5月到2015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药学部治疗药物监测室监测的患者资料,从中挑选出55名患者,收集86个血药浓度数据点及其生理病理数据(包括人口学数据、实验室数据与合并用药情况),收集的数据使用Phoenix软件构建模型.结果 PopPK研究终得到的模型是:CL(mL·min-1)=1.63×[1+(Age-47)×(-0.01)]×[(1+(ALT-42)×0.001]×exp(0.05),V(L)=6.93×exp(1.37×10-7).结论 本研究得到的模型提示老年患者比年轻成年患者有着更低的伏立康唑清除率,丙氨酸转氨酶浓度较高的患者清除率较高,这一结果还需进一步验证.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伏立康唑的浓度

    作者:杨玉明;熊友健;姜松;方平飞;赵绪元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伏立康唑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Hedera ODS-2 (4.6 mm×250mm,5μm),流动相为:0.1 mol·L-1磷酸二氢钠-水-乙腈(20:35:45),流速为1.0 mL·min-1,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二氯甲烷(75:25)提取后,在255 nm波长下进行检测.结果 伏立康唑在0.101~12.16 μg·mL-1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Y=0.534 5X+0.002 54,r2=0.999 5),相对回收率均在95%~110%,日内和日间RSD均<6%.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适合伏立康唑的血浆浓度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 抗真菌新药伏立康唑的合成工艺优化

    作者:佟丽华;王丽媛;李红钊

    目的 优化伏立康唑的合成工艺.方法 以6-乙基-5-氟-4-羟基嘧啶为原料,通过氯代、溴代、缩合、氢化等反应及手性拆分方法制得了伏立康唑.结果 伏立康唑的总收率为25.3%,远远高于文献报道的收率(4%),制得的伏立康唑经过重结晶得到色谱纯度>99%的成品.结论 本方法合成路线短,反应过程温和,产物收率较高,产品纯度好,适于工业化生产.

  • HPLC-MS/MS法测定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及其在生物等效性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张志华;易鸿;何周康;田娟;周彦彬;左英;冉黎灵;彭向东;谭志荣;丁劲松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伏立康唑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研究2种伏立康唑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血浆样品经酸化后用甲醇沉淀蛋白,经Waters Atlantis C18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0.2%冰醋酸水溶液(内含20 mmol·L-1醋酸铵)(60∶40,v/v),流速为0.2 mL·min-1;选择多反应离子检测(MRM)方式进行定量分析,用于监测的离子为质荷比m/z 350.9 →281.4(伏立康唑)和m/z 307.9→220.3(内标氟康唑).18名健康志愿者以随机交叉方式分别单次口服伏立康唑分散片T 或伏立康唑片R 0.2 g后于不同时间点取血,样品以新建立的HPLC-MS/MS法测定,研究比较两制剂的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结果伏立康唑与血浆中内源性杂质分离度好, 伏立康唑浓度在27.35~3 500 ng·mL-1与峰面积比线性良好,低定量浓度为27.35 ng·mL-1.蛋白沉淀绝对回收率为86.2%~88.8%,相对回收率为97.9%~105.7%,日内精密度(RSD)<9.8%,日间精密度(RSD)<9.4%.单剂量口服伏立康唑分散片T 和伏立康唑片R 0.2 g后2种制剂的Cmax为(717.9±325.1 )、(671.8±243.3 )μg·L-1;tmax为(1.1±0.5 )、(1.1±0.4)h;AUC0~24为(3 729.1±1 887.7)、(3 811.2±1 836.6 )μg·h·L -1;t1/2为(6.7±1.9)、(6.7±1.7)h.与R相比,T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3±13.0)%.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伏立康唑的体内过程研究.方差分析表明伏立康唑分散片T与伏立康唑片R中伏立康唑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之间均无明显差异,双单侧t检验结果表明两制剂为生物等效制剂.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伏立康唑浓度

    作者:史卉妍;彭亮;谭志荣;康桢;何鑫;罗丽芳;吴卫华;阳国平;欧阳冬生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伏立康唑浓度.方法 采用氯仿进行血浆样品萃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色谱柱:Diamonsil C18 柱(200 mm×4.6 mm, 5 μm),流动相:0.01 mol·L-1醋酸铵(加冰醋酸、三乙胺各10 μL)-乙腈(50∶50),紫外检测波长:255 nm.结果 伏立康唑回收率>90%,浓度在0.03~8.80 μg·mL-1,伏立康唑和酮康唑的峰面积比与伏立康唑浓度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 = 0.999 71),日内和日间RSD均<15%.结论 该方法快速、灵敏,适合于伏立康唑的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及药动学研究.

  • 基于基因多态性的儿童患者伏立康唑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作者:易文燕;刘滔滔;严汝庆;李金卓

    伏立康唑是临床治疗侵袭性曲霉菌的首选药物,然而受包括基因多态性在内的诸多因素影响,其血药浓度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尤其对于患儿而言,个体差异更明显.出于增强疗效目的,本文以基因多态性为基础,对当前患儿伏立康唑药代动力学研究状况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患儿科学合理应用伏立康唑提供参考.

  • 临床药师参与耐药青霉菌感染患者的药学实践及不良反应对策

    作者:邓体瑛;张韶辉;胡磊;陈凡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耐药青霉菌肺部感染病例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伏立康唑治疗效果不佳的青霉菌感染的会诊,提出药学建议,制定治疗方案并进行监护,鉴别疑似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在临床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临床罕见菌、耐药真菌感染的个体化治疗及合理用药中体现其作用.

  • 临床药师参与1例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药物治疗分析

    作者:徐艳艳

    1病例摘要患者,女,59岁,因"发热、咳嗽咳痰20d"于2011年5月19日入院.患者20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多在下午、晚上发热,高体温达38.9℃,无咳嗽咳痰.至当地诊所予"退烧针"(具体不详)肌内注射后体温短暂降至正常.5d后逐渐出现咳嗽咳痰,咳出黄脓痰,5月2日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考虑肺炎,予抗感染治疗12d(具体不详),效果不佳.患者遂至当地中医院,复查胸片示病灶有所进展;血常规显示WBC10.6×109·L-1,N81%偏高,诊断考虑:肺炎.予青霉素、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加庆大霉素抗感染治疗,后改为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呋辛及阿莫两林抗感染治疗,患者仍发热不退,体温多在38.0~39.0℃,仍有咳嗽咳痰,咳黄脓痰,气喘、周身乏力,夜间睡眠不安,CT提示两肺病灶示:左肺及右下肺多发斑片状高密度影,伴空洞形成.考虑患者为两肺炎症收住人院.既往无传染病病史,无食物过敏史,近期无与稻草、家禽、牲畜接触史.

  • 1例严重肺部感染合并天疱疮患者多发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王金丽;石卫峰;张鹏宇;侯丽丽;曹利娟;宋立莹;郭利娟;徐红冰

    1 病例资料患者,女,67岁,2016年10月17日于皮肤科医院确诊为寻常型天疱疮,予甲泼尼龙治疗,住院期间总剂量为880 mg,出院后予甲泼尼龙片64 mg,d-1,分4次服用,持续6周;然后减为24 mg,d-1,分3次服用,持续4个月;16mg,d-1,分2次服用,持续至今.2016年12月5日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伴多并发症,肝功能损伤[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67.8U,L-1↑].患者于2017年1月23日咳嗽、咳痰,高热,高达39℃.痰呈黄绿色.胸部CT:双肺炎症,以右肺为主,右侧支气管扩张.以“支气管扩张伴感染”入住当地医院,予头孢他啶、帕珠沙星抗感染治疗.出院后,患者一直恶心、呕吐、纳差,咳嗽、咳痰,症状无缓解,于2017年2月10日至本院门诊治疗,胸部CT:右肺支扩伴右上叶后段感染,可见空洞及液平,左肺上叶胸膜下增殖结节可能,两上胸膜增厚.2017年2月13日门诊以“肺部感染”收治入院.入院以来,患者无高热、畏寒等症状,神志清楚,血压、心率正常.住院期间,天疱疮一直控制较稳定,未再复发.

  • 伏立康唑致视觉改变1例

    作者:陆艳玲;冯胜进;韦艳

    1 临床资料患者,男,96岁,体重40.5 kg,因反复咳血丝痰1月,气喘1周,于2015年4月21日入院.入院诊断:咯血原因待查-支气管扩张症?肿瘤?肺部真菌感染?入院后给予头孢地嗪抗感染治疗.入院第12日,患者仍诉咳少量血丝痰,胸部CT示左肺下叶外基底段及左肺下叶背段见团块状高密度影,其内可见不规则空洞,高度怀疑肺部真菌感染可能,给予伏立康唑抗真菌感染治疗.抗真菌治疗的第1日(入院第12日)给予注射用伏立康唑(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0mg)200mg溶于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注射,滴注时间>1h,1次/12h.同时,抗感染治疗方案将头孢地嗪换成莫西沙星静脉滴注.

  • 伏立康唑致精神症状1例

    作者:刘丽华;何鑫;张莉;张明香;李昕;徐兵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8岁,体重50 kg,因纳差、乏力1年,加重1周,于2009年9月8日入院.入院体查:T36.3℃,P 70次·min-1, R20次·min-1,Bp 100/70 mmg.神清,心、肺无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脾肋下4cm,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既往经病理学检查证实"肝细胞癌",无神经系统疾病史及精神病史.

  • 治疗药物监测在低蛋白血症患者应用伏立康唑致 肝损伤病例分析中的作用

    作者:冯婷婷;胡梦笛;李琴;范国荣

    治疗药物监测在临床诊疗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参与1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低蛋白血症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应用伏立康唑抗真菌的治疗,监测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分析确定肝损伤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为伏立康唑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药师建议及时停药,医师采纳,患者不良反应逐渐好转,避免了伏立康唑对肝脏的进一步损伤,对保障患者安全用药具有一定意义.

  • 伏立康唑联合卡泊芬净序贯治疗拟诊侵袭性肺真菌病患者的疗效

    作者:李同林;周航;王俊力

    目的:了解伏立康唑序贯治疗对肺真菌病的具体疗效,分析伏立康唑联合卡泊芬净联合用药的临床优势,为联合给药、序贯治疗方法治疗肺真菌病提供理论经验.方法:将60例拟诊侵袭性肺真菌病患者根据一般资料匹配分组为4组:伏立康唑单纯性口服组、伏立康唑单纯性静滴组、伏立康唑序贯治疗组、伏立康唑联合卡泊芬净序贯治疗组,比较4组对象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肺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四组患者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伏立康唑联合卡泊芬净序贯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优于伏立康唑单纯性口服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FEV1的差异显著,但是各组别之间差异不明显;FEV1/FVC治疗后差异显著,FEV1/FVC指标在伏立康唑单纯性口服组和伏立康唑序贯治疗组、伏立康唑单纯性口服组和伏立康唑联合卡泊芬净序贯治疗组、伏立康唑单纯性静滴组和伏立康唑联合卡泊芬净序贯治疗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拟诊侵袭性肺真菌病的患者,可以采用伏立康唑联合卡泊芬净序贯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其相比其他治疗方法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率低等临床优势.

  • 伏立康唑角膜基质内注射联合纳他霉素滴眼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评估

    作者:鲁江;刘云;贺经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角膜基质内注射联合纳他霉素滴眼治疗真菌性角膜炎(FK)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9月我院眼科收治的FK患者84例(84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42眼).对照组采用纳他霉素及伏立康唑滴局部滴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伏立康唑角膜基质内注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观察组眼部异物感、前房积脓、角膜溃疡、畏光流泪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疗后第3d、7d、14d及28d,观察组的角膜病变严重程度评分、角膜溃疡面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7.14%,与对照组的2.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3个月复发率为3.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2%.结论:伏立康唑角膜基质内注射联合纳他霉素滴眼治疗FK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能促进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改善患者的视力状态并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作者:侯周华;谭德明;刘国珍;谢玉桃;李聪智;谢建萍;鲁猛厚;刘征波;沙新平

    目的:调查慢性重型肝炎(CSH)患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点及抗真菌药物的疗效,以期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对79例慢性重型肝炎并发IFI患者的临床表现、血常规、影像学、真菌学特征、抗真菌治疗方案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氟康唑与伏立康唑抗真菌的疗效.结果:13例(16.5%)患者较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40例(50.6%)患者有侵入性操作史,61例 (77.2 %)使用过1~6种广谱抗生素.73例(92.4%)患者有发热,96.2%的患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感染部位以肺部(31.6%)、肠道(26.2%)和口腔(14%)多见.70.9%患者可查到真菌,以白色念珠菌(40.9%)和曲霉菌(21.1%)为主.40%真菌性肺炎患者肺部CT可表现相对特异性的晕轮征和新月征.伏立康唑治疗IFI有效率明显高于氟康唑(71.4% vs. 39.0%,P<0.05).伏立康唑治疗肺部曲霉菌感染12例,有效8例,死亡4例,有效率66.7%.结论:大多数CSH患者并发IFI有高危因素.感染部位以肺部和肠道常见,菌种以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为常见.伏立康唑的疗效好于氟康唑,可提高慢性重型肝炎并发IFI患者的生存率.

  •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体血清中伏立康唑药物浓度

    作者:杨婷;陈璐璐;胡伟;朱熙;刘丽萍;杨雅茹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伏立康唑(VRC)浓度,并用于临床上该药的血药浓度监测.方法 以地西泮为内标,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4.6×100 mm,2.7μm),流速1 ml/nin,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水溶液(45∶55),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10μl,柱温40℃.结果 VRC及地西泮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52和4.06 min;血清中VRC线性范围为0.12~12.0μg/ml(r =0.9999),定量下限为0.12μg/ml,日内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均<1.9%,日间精密度RSD均<2.1%,低、中、高3个浓度方法回收率为98.39%、101.16%和96.63%.结论 该方法用于VRC的血药浓度检测,具有操作简便、稳定性良好,节约时间等优点.

  • 伏立康唑治疗老年肺曲霉病的安全性分析

    作者:赵学群;刘军;杨文杰

    目的 观察伏立康唑治疗老年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老年侵袭性肺曲霉病的患者予伏立康唑首日6 mg/(kg·次),1次/12h,以后每次4 mg/(kg·次),2次/d,静脉滴注治疗,疗程视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症状和微生物学反应而定,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伏立康唑治疗老年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29例,痊愈8例,显效11例,进步5例,无效5例(其中死亡2例).有效率为65.5%.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6%,仅2例停药.结论 本研究初步提示,伏立康唑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真菌药物,其高效安全的特点有望使其成为治疗老年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一线药物.

  • 伏立康唑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对照研究

    作者:何浩岚;董永新;蔡卫平;陈谐捷;李凌华;聂静敏;唐小平

    目的 比较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艾滋病(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经血/骨髓培养确诊为AIDS合并PSM的患者,分别给予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疗程28d,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共52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伏立康唑治疗组20例,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组32例.治疗14d和28 d时,伏立康唑组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0.0%、65.0%和56.3%、71.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300,P=0.254;Z=0.273,P=-0.601),但两组28 d的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14 d(Z=3.994,P=0.046).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因毒副作用停药的现象,但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临床毒副反应较重且出现了血清肌酐的升高.结论 伏立康唑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均为治疗AIDS合并PSM的有效方法,但伏立康唑安全性更好.

674 条记录 27/34 页 « 12...24252627282930...33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