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糖尿病中的氧化损伤与抗氧化研究进展

    作者:杨前勇;邹大进

    活性氧簇(ROS)引起的氧化损伤在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新研究显示线粒体ROs增加可能是糖尿病并发症发病的共同基础.ROS催化脂质、蛋白质/氨基酸及DNA所形成的某些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产物,有望成为反映氧化损伤的理想生物标志.近来发现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瑞格列奈、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钙通道阻滞剂兼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有助于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 醛固酮对脂肪细胞因子表达及活性氧簇生成的影响

    作者:李平;胡云;沈山梅;黄洪;朱大龙

    目的 探讨醛固酮对3T3-L1脂肪细胞脂肪细胞因子表达、分泌,活性氧簇(ROS)生成水平的影响.方法 诱导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经醛固酮(1μmol/L)孵育4h、24h,实时定量PCR检测脂肪细胞因子脂联素、白细胞介素-6(IL-6)、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及与ROS生成、清除相关的基因p47μhox、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过氧化氢酶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脂联素及PAI-1蛋白分泌水平;并使用荧光探针的方法直接检测细胞内ROS的生成水平.结果 醛固酮呈时间依赖性地抑制脂联素mRNA表达,同时促进IL-6、PAI-1及MCP-1 mRNA的表达(P<0.01);与mRNA水平一致,醛固酮呈时间依赖性抑制脂联素分泌而促进PAI-1蛋白分泌(P<0.01);醛固酮促进脂肪细胞内ROS的产生,促进p47phox mRNA的表达,而抑制Cu,Zn-SOD及过氧化氢酶基因表达(P<0.05).结论 醛固酮可引起3T3-L1脂肪细胞脂肪细胞因子分泌紊乱,并促进脂肪细胞ROS的产生.

  • NADPH氧化酶与子痫前期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梅仙;胡继芬

    子痫前期是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产科常见病,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因至今还不十分明确.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氧化酶是人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氧化酶,其催化产生的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ieces,ROS)在宿主防御、生物合成、炎症反应、血管的生理和病理中起重要作用,参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子痫前期等的发病过程.就其与子痫前期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综述.

  • 针刺对快速老化鼠线粒体钙离子浓度和活性氧簇的影响

    作者:郝婷婷;付于;邢菁;郭睿婧;刘宇婧

    [目的]探讨针刺对快速老化鼠线粒体钙离子浓度和活性氧簇的调节.[方法]运用快速老化鼠SAMP8和正常老化鼠SAMR1作为实验对象,采用“三焦针法”(原“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应用荧光指示剂及荧光探针标记,观察针刺对小鼠皮层、海马线粒体钙离子浓度以及活性氧簇含量的影响.[结果]SAMP8对照组皮层、海马线粒体钙离子浓度和活性氧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表达上调;针刺组表达下调并趋向正常组;非穴组表达上调,与针刺组有显著差异.[结论]针刺能明显抑制线粒体内钙离子的蓄积,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非穴位的针刺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刺激,加速氧化损伤.

  • GLP-1Ra减少高糖诱导的β细胞凋亡作用机制探讨

    作者:丁敏;李春君;邢云芝;于倩;王鹏华;于德民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减少高糖诱导的β细胞凋亡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正常对照(N,普通饲料喂养)组、2型糖尿病(T2DM)组和GLP-1 Ra组[利拉鲁肽200μg/(kg·d)]大鼠干预12周。比较各组大鼠造模前、造模后给药前(0周)及12周末血糖水平。高压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CR)及尿素氮(BUN )等;TUNEL染色观察胰岛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测定cleaved caspase 3;DCFH-DA荧光探针检测胰岛活性氧簇(ROS);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ADPH氧化酶(NOX)催化亚基(NOX2)。结果12周时,GLP-1Ra组的血糖、HbA1c、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T2DM组(P<0.05);GLP-1Ra组胰岛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 caspase 3水平较T2DM组下降(P<0.05);应用Apocynin抑制前,GLP-1Ra组胰岛ROS水平明显低于T2DM组,并与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Apocynin抑制后,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LP-1Ra组胰岛NOX2水平较T2DM组下降(P<0.05)。结论 GLP-1Ra能抑制糖尿病大鼠β细胞的凋亡,抑制NOX2来源的ROS产生可能是重要的潜在机制之一。

  • 纳米微管中线粒体转移在急性肺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作者:刘笑然;钱进;孙东梅;黄琪锋

    急性肺损伤是脓毒症常见的并发症,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大多数学者认为脓毒症引起急性肺损伤与线粒体大量损伤有关.近年来,一种被广泛研究的多能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已被证明可以通过纳米管以依赖微管传递的方式运输线粒体来缓解和治疗脓毒症所致急性肺损伤.本文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NALP3炎性复合体与MAPK、NF-κB及ROS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

    作者:魏小林;谢敏

    NALP3炎性复合体是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分,能促进caspase-1和IL-1β活化,诱导多种与炎症级联反应相关的细胞因子表达及活化,产生炎症免疫应答反应,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及非感染性全身性疾病密切相关.NALP3炎性复合体与许多信号通路有关,本文主要就NALP3炎性复合体与MAPK、核转录因子κB及活性氧簇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 凝血酶引起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内活性氧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B分泌的改变

    作者:曹守冬;肖伟

    目的 探讨凝血酶对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细胞)内活性氧产生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B(PDGF-AB)分泌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凝血酶刺激指数生长期的BEP2D细胞,通过检测氧化型氢化乙啶及二氯荧光素荧光强度测定活性氧簇含量变化.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BEP2D细胞分泌PDGF-AB的变化.结果 随着凝血酶浓度增加,反应体系中活性氧明显升高,且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凝血酶处理组BEP2D细胞上清液中PDGF-AB含量较对照组上清液显著升高[(770.33+24.29)ng/L vs(117.42±10.85)ng/L,P<0.01].凝血酶在一定范围内有剂量反应关系.10 U/ml凝血酶刺激48 h后BEP2D细胞分泌PDGF-AB量大[(817.63+22.53)ng/L].结论 凝血酶既可以引起细胞内氧化应激导致基因毒性,又可以通过刺激BEP2D细胞分泌PDGF-AB发挥自分泌及旁分泌作用.

  • 聚酰胺—胺型树枝状高聚物纳米载体介导的组织因子反义寡脱氧核苷酸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春海;桑翠玲;宋树英;周万先;尹俊;李文慧

    目的 研究聚酰胺-胺型树枝状高聚物(PAMAM-D)纳米载体介导组织因子(TF)反义寡脱氧核苷酸防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分别设计合成针对大鼠TF的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TF)、正义寡脱氧核苷酸(S/TF)和错配寡脱氧核苷酸(Sc/TF),分别耦联于PAMAM-D纳米载体,构建ODN-PAMAM-D的聚合物.将100只雄性Lewis大鼠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AS/TF防治组、S/TF对照组和Sc/TF对照组.除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大鼠静脉分别注入生理盐水和PAMAM-D外,其余3组大鼠分别注入与PAMAM-D相耦联的相应寡核苷酸.各组大鼠于注射后10 h开胸暴露心脏,除假手术组以外的其他4组大鼠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中1/2处结扎造成心肌缺血.心肌缺血90 min后,解除结扎,再灌注3 h.假手术组的大鼠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中1/2处只穿线,不结扎,持续4 h 30 min.分别于缺血90 min和再灌注结束后取各组大鼠的血液检测肌钙蛋白T(Tn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并于实验结束后取梗死区及边缘区心肌组织检测TF基因的转录、TF的促凝活性(TF∶C)和TF的抗原含量(TF∶Ag)以及活性氧簇(ROS)、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和p38 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 MAPK)的表达.结果 心肌缺血90 min及再灌注3 h后,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血液中的TnT和LDH含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而AS/TF防治组均明显低于其他3个缺血再灌注组(P<0.05);梗死区及边缘区心肌组织中TF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均强于假手术组,AS/TF防治组则较其他3个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减弱(P<0.01).流式细胞学检测显示,心肌缺血再灌注3 h后,各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心肌组织中ROS、PAR-1和p38 MAPK的表达均显著增多,AS/TF防治组则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S/TF对照组和Sc/TF对照组(P<0.05).结论 TF不仅介导了凝血过程,而且通过激活PAR-1和p38 MAPK诱发了炎性反应,从而加重了心肌组织损伤.TF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中心分子",针对TF的反义寡脱氧核苷酸耦联G10代PAMAM-D纳米载体不仅抑制了TF的转录和表达,而且减轻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高糖对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P2X7及其下游活性氧簇、ATP产生和IL-6释放的影响

    作者:刘琦;于珮

    目的 观察高糖对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BRPs)P2X7及其下游活性氧簇(ROS)、ATP产生和IL-6释放的影响.方法 将原代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分为4组:正常葡萄糖组(NG组,5.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HG组,30 mmol/L葡萄糖),NG+A438079组(P2X7 受体拮抗剂 A438079 HCl+5.5 mmol/L 葡萄糖),HG+A438079组(P2X7 受体拮抗剂 A438079 HCl+30 mmol/L葡萄糖),分别检测P2X7受体的mRNA表达、蛋白表达水平及NG组和HG组加入P2X7受体激动剂前后ROS、ATP、IL-6的变化.结果 高糖干预后,P2X7受体表达上调(P<0.05),ROS的产生、ATP消耗和IL-6释放均增多(P<0.05).阻断P2X7后,ROS产生、ATP消耗和IL-6的释放显著减少(P<0.05).结论 高糖可经P2X7受体调节BRPs中ROS生成、ATP的产生和IL-6的释放.

  • 硫辛酸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兰雅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也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透析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较复杂,目前研究结果表明,氧化应激反应程度增强,氧化应激终产物--活性氧簇(ROS)的增多对肾脏有损害作用.Banting奖获得者Brownlee[1]认为高糖损伤引起的氧化应激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共同土壤".

  • 氧化应激在肥胖及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刘颐轩;宋桉;王芸;段力园;宋光耀

    随着经济发展,代谢性疾病发病率日益升高.研究提示,氧化应激可能是2型糖尿病(T2DM)、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根本原因.有研究证实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与氧化应激水平存在明显相关性[1],氧化应激可抑制胰岛素信号通路[2].本文就氧化应激在肥胖及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 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偶联因子6的影响及活性氧簇的作用

    作者:孙晋亮;贾永平;吕吉元;范春雨;高宇平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对血浆偶联因子6(CF6)的影响及活性氧簇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患者90例,并根据临床情况进行随机区组,分为A、B、C 3组,分别对A组行冠脉造影术,B组、C组行冠脉造影加介入治疗术.3组分别于手术当日及术后次日晨空腹取肘静脉血2 mL于EDTA抗凝试管中,加入抑肽酶1 000 kU,10 ℃、 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浆,-70 ℃保存.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CF6浓度.A组、B组手术当日抽血后并于术前2 h给予口服100 mL生理盐水预治疗,C组患者于同一时间给予口服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的维生素C 2.0 g预治疗.结果 A组术前CF6水平为(192.07±53.15) pg/mL,术后为(201.37±63.01) pg/mL,C组术前CF6水平为(195.24±60.58) pg/mL,术后为(204.55±24.89) pg/mL,A组、C组手术前后CF6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B组术前CF6水平为(203.13±61.99) pg/mL,术后为(243.57±36.97) pg/mL,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 介入治疗可以诱导CF6表达和释放增加,活性氧簇可能是介导CF6的表达和释放的信号物质之一.

  • 活性氧簇与高糖腹透液所致腹膜纤维化

    作者:刘蔚;夏运成;凌光辉;袁曙光;彭佑铭;孙林;刘伏友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腹膜组织长期暴露于非生理性腹透液中,腹膜结构及功能发生一系列改变,终导致腹膜纤维化和超滤失败.腹膜间皮细胞(HPMC)是构成腹膜主要的细胞群体,它在保持腹膜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的有效性中起重要作用,腹膜表层间皮细胞持续暴露于非生理性透析液可引起腹膜间皮细胞慢性损伤.葡萄糖是一种廉价的有效的渗透剂,已被长期使用.腹膜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有多方面原因,大量研究证实,非生理性腹透液,特别是腹透液中高浓度葡萄糖的长期应用是导致腹膜纤维化的重要原因.高糖腹透液所致腹膜纤维化的可能机制包括:腹膜间皮细胞损伤、细胞外基质沉积、腹膜上皮间质转化等,但是具体机制尚未阐明.近年来,活性氧簇在其机制中的作用受到关注.

  • 衔接蛋白p66Shc在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活性氧簇产生中的作用

    作者:聂静;孙林;刘伏友;刘映红;孙岩;邹莎琳

    目的:观察高糖环境下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中p66Shc的表达和磷酸化,以及p66Shc瞬时高表达对高糖诱导的HK-2线粒体活性氧簇产生的影响,为探讨糖尿病肾病线粒体ROS产生的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常规培养正常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将30 mmol/L D-葡萄糖在不同时间点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K-2细胞,采用Real-time-PCR检测p66Shc mRNA的表达变化,Westem blot检测p66Shc蛋白、磷酸化p66She-Ser36蛋白的表达;进一步将pcDNA3.1 hisp66Shc质粒转染HK-2细胞,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66Shc高表达对高糖诱导的线粒体活性氧簇产生的影响.结果:30 mmol/L D-葡萄糖能呈时间依赖性上调p66Sh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增强p66Shc第36位丝氨酸的磷酸化;在30 mmol/D-葡萄糖作用下,转染p66Shc的HK-2线粒体ROS水平明显高于未转染组及空载体转染组(P<0.05).结论:p66Shc参与了高糖诱导的线粒体活性氧簇的产生,可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管氧化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NLRP3炎症体参与末端糖基化产物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

    作者:张勇;李晓晴;石爽

    目的 观察NLRP3炎症体在末端糖基化产物(AGEs)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s)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制备AGEs并以不同浓度AGEs处理体外培养的HAECs,再以抗氧化剂N-乙酰基-L-半胱氨酸(NAC)处理细胞.MTT法评估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生成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水平;免疫印记法检测HAECs中NLRP3、ASC、caspase1 p20以及IL-1β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经不同浓度AGEs处理后的HAECs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5);细胞内ROS生成水平显著增加(P<0.05);细胞内NLRP3、ASC、caspase-1 p20以及IL-1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细胞培养上清液内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5).上述变化均具有AGEs浓度依赖性(P<0.05).抗氧化剂NAC处理能够显著改善AGEs对细胞活力的抑制(P<0.05),抑制ROS产生(P<0.05),下调NL-RP3、ASC、caspase1 p20以及IL-1β蛋白表达(P<0.05),并减少培养上清液内IL-1β水平(P<0.05).结论 AGEs可能通过诱导HAECs内ROS产生激活NLRP3炎症体导致细胞损伤.

  • Drp1在高糖高脂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张玉秀;钱志鑫;郭文昀;焦丕奇;梁素梅;荆哲

    目的 观察动力相关蛋白1(Drp1)在高糖/高脂(high glucose and high fat,HGHF)培养的心肌细胞(H9C2)中的表达及其在HGHF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方法 H9C2细胞培养分为4组:正常+空白腺病毒组(con+ Ad-EV)、正常+ Drp1过表达腺病毒组(con+ Ad-Drp1)、高糖/高脂+Ad-EV组(HGHF+ Ad-EV)、高糖/高脂+Ad-Drp1组(HGHF+ Ad-Drp1).分别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Drp1在各组细胞中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表达;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各组心肌细胞的凋亡;用荧光探针DCFH-DA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内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 结果 与正常+空白腺病毒组相比,高糖/高脂+ Ad-EV组Drp1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Drp1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减少;正常+ Drp1过表达腺病毒(Ad-Drp1)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数量降低,ROS的水平显著减少(P<0.05);与正常+空白腺病毒组相比,高糖/高脂+ Ad-EV中Drp1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数量增加和ROS的水平升高(P<0.01),相对于高糖/高脂+Ad-EV组,高糖/高脂+ Ad-Drp1组中心肌细胞凋亡数量和ROS水平明显减少(P<0.01). 结论 在高糖/高脂环境下,Drp1表达对H9C2心肌细胞凋亡及ROS生成具有抑制作用,从而保护心肌.

  • 突触结构中线粒体的功能及对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作者:夏建光;邱建磊;赵煜毅

    正常生理调节下,线粒体对需氧细胞(包括神经细胞)的功能至关重要,提供能量三磷酸腺苷(ATP)、参与活性氧簇代谢和Ca2+信号传递及细胞凋亡等,是维持正常代谢所必需的.但在异常情况下,线粒体也可以是神经细胞损伤的原因:兴奋性细胞毒性,不完全代谢,氧化损失直至细胞死亡,造成神经系统病变.神经末梢内线粒体通过能量产生的变化、Ca2+摄取和释放等对神经递质电活动产生反应.

  • 自噬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刘河;张敏

    自噬是细胞“自我消化”的一系列生化过程,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或衰老的蛋白质以及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进行消化降解,以满足“自我需求”.自噬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其机制相当复杂,涉及到包括p62、活性氧簇、Nrf2/Keap1通路以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等一系列成分.本文针对自噬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概括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 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胃肠间质瘤研究进展

    作者:姜铨;童汉兴;陆维祺

    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又称复合物Ⅱ,是仅有的一个既参与三羧酸循环又参与电子传递链的催化酶,还是惟一在三羧酸循环中可在催化过程中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催化酶[1].SDH是典型的抑癌基因,其突变与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表明SDH突变是其直接病因[2].目前受研究者关注的是GIST与SDH的关系.SDH缺陷型GIST是指SDH表达缺失或减低的GISTs.此类肿瘤约占野生型GIST中的80%.就现有的资料来看,在SDH缺陷型GIST中,仅有近一半的病例可检测到SDH基因突变.而在检测到的突变中,60%为SDHA亚基突变,其余则为SDHB、SDHC和SDHD亚基突变[3-4].本文通过复习文献,总结SDH缺陷型GIST的研究现状和临床特点.

247 条记录 5/13 页 « 12345678...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