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重视脂代谢异常所致肝胆胰疾病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脂代谢异常相关疾病日益增多,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过去20年,脂质代谢异常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内科疾病的关系受到广泛重视,并进行了大量临床与基础的研究,从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及基因水平等多层次去认识其发生发展.然而,脂质代谢异常与胆结石、胰腺炎、脂肪性肝病等肝胆胰外科疾病的关系尚未引起学者的足够重视,其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也并不深入.而在临床工作中,脂质代谢相关肝胆胰外科疾病却十分常见,尤其是胆结石和胰腺炎,是肝胆胰外科的主要病种.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脂质代谢与肝胆胰疾病的关系,加强脂质代谢所致肝胆胰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
肝胆胰疾病系统化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将肝胆胰的内科和外科疾病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临床系统化课程,并将其编写成中英文对照性教材,形成双语授课模式。经过实际应用结果显示,临床系统性教学,可避免出现授课内容重复性,将课题教学实效性提高,能利于知识系统掌握。并在系统化教学过程中,融入双语模式,不仅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还可以提高学习兴趣。采取系统性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难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着重对肝胆胰疾病在系统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进一步探讨,现论述如下。
-
如何分析体检中肝胆胰疾病的检查结果
由于健康体检的普及,因体检发现异常来医院就诊的患者逐渐增多,尤其肝胆胰检查异常者多.这些检查项目在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中往往有其各自的特征性改变,如何正确分析这些结果是临床医生所面对的现实问题,以下谈一下应该如何分析这些结果.
-
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与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一组症状群,表现为间断或持续的,主要发生在上腹部(胃上部)的疼痛或不适感,与进食有关或无关,并有腹胀、早饱、嗳气、发烧、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消化性溃疡肿瘤、食道炎、肝胆胰疾病以及其它器质性疾病,而且反复发作超过1个月.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已开始受到重视,但对这一病名还未能普遍使用,我国尚无患病率的报道,国外报道大约占消化系统病人的20%~40%.
-
Fractalkine在肝胆胰疾病中的相关研究现状
趋化因子是一类对不同靶细胞具有趋化效应的细胞因子家族,已发现50余个成员.该家族成员依据其分子N端半胱氨酸的数量及其间隔,可分为CC,CXC,C,CX3C四个亚家族,分别趋化和激活不同类型免疫细胞.Fractalkine(Fkn)作为CX3C亚家族中的唯一成员与其他趋化因子区别在于:Fkn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其分子结构、生化特性和分布特点均不同于其他趋化因子.因而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都可能发挥着较为独特的作用,本文就其在肝胆胰疾病中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
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72例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肝胆胰疾病及糖尿病相关症状予以科学、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接受护理后试验组满意度为80.56%,对照组为55.56%,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前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给予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针对性、全面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质量.
-
中日肝病诊治研究新动向
第六届中日肝胆胰疾病研讨会于2005年4月1~2日在中国北京解放军第三○二医院内举行.中国著名专家贾克明、张玲霞等教授以及参会学者代表共260人.到会日本著名专家以Fujiwara教授为首共42人;研讨主题涵盖了:病毒性肝炎防治现状和进展;肝胆胰疾病诊治、手术与血管重建;腹腔镜下肝、胆、胰、十二指肠疾病的微创治疗;肝癌的基础与临床;急性肝衰竭;肝移植等多方面.本文仅对中国与日本在肝病诊治研究方面的精华部分作一概述.
-
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究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选取该院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34例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操作,对其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探讨。结果34例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全部顺利实施,没有出现死亡病例,同时在围手术期给予了科学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患者都没有出现严重的病发症状。结论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前后实施科学护理操作,能够保证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鼻胆管引流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临床分析
目前,ERCP及相关技术已成为肝胆胰疾病有效及重要的诊疗方法.但ERCP术后导致的各种严重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其中尤以急性胰腺炎(AP)及高淀粉酶血症为常见.我们采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预防ERCP术后A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生长抑素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荟萃分析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肝胆胰疾病的重要诊治手段之一,具有诊断确切、疗效好、创伤小、不良反应少及费用低等优点,但属于有创操作,术后有一定的并发症,包括疼痛、出血、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等.胰腺炎是ERCP术后常见、凶险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 ~ 15%[1-3],其中13%的患者可发生重型胰腺炎[4-5].生长抑素是一种肽类激素,由神经内分泌细胞、炎症细胞、免疫细胞产生[6],能直接抑制胰腺的外分泌功能[7],减少消化酶的分泌,并通过抑制促胰泌素及胆囊收缩素分泌而间接影响胰腺外分泌功能.但其对Oddi括约肌的作用尚存在争议,在临床上对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PEP)是否有效也存在争议.为此,本研究进行荟萃分析以进一步探讨生长抑素预防PE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加贝酯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肝胆胰疾病的重要诊治手段之一,然而,ERCP可引起急性胰腺炎(AP)并致死[1].有报道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PEP)的发生率在1%~40%,而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可高达70%.其中约10%PEP可发展为重症胰腺炎,危及患者生命.
-
肝胆胰疾病行ERCP术的护理要点探讨
目的 探讨和分析肝胆胰疾病行ERCP术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接受ERCP术治疗的肝胆胰疾病患者166例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探讨患者在接受ERCP术期间的护理要点.结果 166例患者接受ERCP术治疗,并得到全面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终162例患者痊愈出院,治疗有效率为97.6%.所有患者中,未出现死亡案例,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 对于接受ERCP术治疗的肝胆胰疾病患者,在围术期给予全面的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外科疾病患者636例的手术治疗
本组3698例全部行手术治疗,其中男2155例,女1543例。年龄6~82岁,平均51岁。3 968例手术中HBsAg阳性的外科疾病分类见表1。本组HBsAg阳性的病例中曾有肝病史者171 例;有手术或输血史者123例;有肝功能损害者133例,其中41例因肝性脑病或全身衰竭于手 术28日内死亡。 我院近5年来普外科择期手术3698例,其中HBsAg阳性者636例,占17.2%,与国内报道相近 [1]。本组HBsAg阳性的病例中肝胆胰疾病的阳性率高为23.3%,而其它疾病的阳性 率为13.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则有手术或输血史者123例,故而不能排 除这部分病例与医源性传播有关。肝功能正常的慢性无症状HBV感染者(AsI)并发普外科疾 病者,其手术指征、手术并发症、以及术后康复与HBsAg阴性者一样,差异无显著意义 [2]。因此,我们体会单纯HBsAg阳性不应妨碍手术治疗,而着重在于采取有效措施防止 其交叉感染,并避免诱发或加重肝功能损害的有害因素,因而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是不应忽 略的环节。慢性乙型肝炎(CHB)常合并肝胆胰疾病,胆管和胰腺系统也是HBV的
-
探讨内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肝胆胰疾病的方法和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内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肝胆胰疾病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归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1例肝胆胰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内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记录并分析81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81例患者经治疗后,大多数患者基本治愈后康复出院,术后未出现严重发病症。其中62例胆道疾病患者中完全康复56例,13例肝脏疾病患者经治疗后均完全康复,6例胰腺癌晚期患者手术也取得成功,患者寿命延长5~16个月。结论对肝胆胰疾病患者采取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能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治疗过程安全可靠,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究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4例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操作,对其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探讨。结果34例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全部顺利实施,没有出现死亡病例,同时在围手术期给予了科学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患者都没有出现严重的病发症状。结论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前后实施科学护理操作,能够保证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肝胆胰外科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
向患者讲解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支持的目的、意义及操作方法,取得患者的配合,不可自行调节输注滴数。讲解置管后及输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及其临床表现,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向患者讲清楚,如翻身、活动要注意喂养管或静脉导管的固定,防止扭曲、牵拉甚至脱出。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使其顺利地接受营养支持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
-
肠内营养在肝胆胰疾病中的应用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大量研究表明,在减少患者感染率、死亡率等方面肠内营养要优于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1,2,3,4,5,6]近年来,肠内营养在肝胆胰疾病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肠内营养在肝胆胰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2015年上海市某医院肝胆胰疾病患者营养状况评价
目的 通过机体组成营养评价方法(BCA)对肝胆胰疾病住院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价,了解患者营养不良发生情况,为提出合理改善营养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选取135例肝胆胰疾病住院患者,进行BCA营养评价、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135例肝胆胰疾病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7.41%(91例),其中轻度营养不良14例,中度21例,重度56例.男性营养不良发生率(79.17%)高于女性(53.96%).重度营养不良组患者年龄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均高于营养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血清前清蛋白与年龄、体质指数、总蛋白、清蛋白、肌酐、淋巴细胞均呈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 肝胆胰疾病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早期给予营养治疗,可提高肝胆胰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第7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会议拟于2001年5月底在天津召开,同时进行急腹症专业委员会改选换届。征文内容:①20世纪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回顾;②21世纪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论坛;③中西医结合胃肠道疾病;④中西医结合肝胆胰疾病;⑤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管理;⑥中西医结合腹部外科疾病机制的研究;⑦法与治则的研究;⑧新药研制及开发;⑨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及在新领域(介入基因等)中的应用;10急腹症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回顾与展望;11中西医结合急腹症人才梯队建设的对策。会议期间将举办专题论坛,并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来稿请于2001年3月31日前寄至天津市南开区三纬路122号《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编辑部(300100)邵惠玲主任收,请注明“会议稿件”字样。联系电话:02223330203,联系人: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 郭莉。
-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肝胆胰疾病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肝胆胰手术肠道准备中的应用,为临床提供一种满意的肠道准备方法.方法:将230例肝胆胰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20例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对照组110例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方法进行肠道准备.观察两组患者接受程度、排便次数、术后排气时间、不良反应和术前夜睡眠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程度为100%,对照组患者接受程度为87%.两组排便次数、术后排气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有8例患者仅有饱胀感和轻度恶心,而对照组胃肠道症状相对较重,10例痔疮患者出现疼痛症状,8例老年患者灌肠液保留不住,导致灌肠次数增加.观察组术前夜睡眠时间均在8 h以上,而对照组的术前夜睡眠时间仅有6 h.结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适合肝胆胰疾病术前肠道准备,效果好,患者易接受..
关键词: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肝胆胰疾病 术前肠道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