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莫西沙星与头孢呋辛联用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对照研究

    作者:高微华;吴开松;林宇辉;程真顺

    目的 比较莫西沙星与头孢呋辛联用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莫西沙星治疗组和头孢呋辛联用阿奇霉素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莫西沙星组40例患者,痊愈32例(80.0%),显效6例(15.0%),总有效率95.0%,细菌清除率89.0%,不良反应发生率7.5%,头孢呋辛联用阿奇霉素组38例患者,痊愈30例(78.9%),显效5例(13.2%),总有效率92.1%,细菌清除率84.0%,不良反应发生率7.9%.结论 莫西沙星与头孢呋辛联用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莫西沙星抗结核分枝杆菌浓度标准的研究

    作者:姜广路;李雪莲;黄海荣;高孟秋;陈曦

    目的 通过比较新患者与复治患者分离结核分枝杆菌的莫西沙星低抑菌浓度(MIC)的差异,确定莫西沙星的临床耐药界限.方法 根据患者治疗史,选取109例肺结核病新患者分离出的菌株以及使用过莫西沙星治疗复治患者31例分离出的菌株,共140株,以罗氏含药培养基测定MIC,并分析MIC分布状况,比较MIC累计百分比,通过新患者菌株和复治患者菌株差值大时的MIC作为耐药界限.结果 来自既往未用过莫西沙星治疗新患者的临床分离株中,94.50%的菌株MIC<0.4 μg/ml,既往曾接受莫西沙星治疗的临床分离株中,MIC>1.0 μg/ml占93.55%.结论 根据MIC分布,两类患者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对莫西沙星MIC的差异,提示使用罗氏培养基的莫西沙星药敏试验耐药界限采用1 μg/ml为宜,复治患者中仍有6.45%对莫西沙星敏感.

  •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系统评价

    作者:王述蓉;冯申奎;黄毅岚;陈坤;卢丹

    目的:系统评价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国内外数据库建库至2014年5月公开发表的关于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随机对照试验(RC T ),由两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终纳入12个研究,共1033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在有效率、病灶吸收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肺空洞变化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有效率和病灶吸收率优于左氧氟沙星,在肺空洞变化有效率和安全性方面无差异。

  • 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郭小燕;潘江;张瑛;周芸;黄玲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0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60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44例有效,总有效率67.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的细菌清除率为8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有4例出现轻度恶心,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2%,对照组2例出现轻度恶心、4例出现皮疹,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2%,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组的治疗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明显优于左氧氟沙星,且更安全有效;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在临床治疗中是优选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莫西沙星联合喜炎平对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田玉恒;郑有光;王彤兵;陈书文;马原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喜炎平治疗老年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借鉴。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医院临床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176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8例;研究组给予莫西沙星联合喜炎平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莫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疗效,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 CRP、PCT、sTREM-1和骨膜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78.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喜炎平可改善老年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 T 淋巴细胞亚群,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效果。

  • 社区获得性肺炎抗菌药物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继翱;李家瑞;张宇

    目的 对比观察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抗感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降低感染率.方法 将1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各60例,分别给予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静脉滴注治疗,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3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80.00%和78.3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莫西沙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左氧氟沙星组(x2 =6.17,P<0.05)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组(x2=7.21,P<0.05);3组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3.33%、74.42%和70.4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莫西沙星组的细菌清除率均高于其余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0%、8.33%和6.67%,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氧氟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成本-效果分析

    作者:郭萍;历亚;杜海军;斯艳阳;楼文杰

    目的:探讨治疗呼吸道感染使用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治疗的成本及效果,为临床治疗选择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146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将其依据治疗方案分为 A组48例、B组52例、C组46例,A组患者使用氧氟沙星治疗,B组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C组患者使用莫西沙星治疗,对比3组患者治疗效果、成本、成本效果比、敏感度。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8%,明显高于A组的81.25%与C组的89.1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627,P<0.05);B组治疗成本效果比、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96、3.07,均低于A与C组,C组成本效果比、增量成本效果比高,分别为9.59、55.20;敏感度分析中,B组治疗成本效果比、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46、2.76,均低于A与C组,C组成本效果比、增量成本效果比高,分别为8.63、49.68。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临床有效率高、成本低,是较经济合理的抗菌药物。

  • 莫西沙星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

    作者:王里;王素萍;陈倞倞

    目的:分析莫西沙星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提高该类患者的临床疗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36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平分为莫西沙星治疗组(A组)和左氧氟沙星治疗组(B组),各118例,分别使用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病原学检查结果;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9%,明显高于 B组的8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 组细菌清除率为91.2%,明显高于B组的6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B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78%和5.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症状均较轻微,经进一步治疗后即可痊愈。结论莫西沙星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见效快,且疗效显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省就医成本。

  • 莫西沙星对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的疗效分析

    作者:陈勇杰;俞达辉;褚文炎;吴道立

    目的 分析莫西沙星治疗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的疗效,评价其在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取2007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食管癌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0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即莫西沙星组76例、舒巴哌酮组70例、左氧氟沙星组62例,分别使用莫西沙星、舒巴哌酮、左氧氟沙星治疗食管癌术后的肺部感染,比较3组应用后的临床疗效、并计算细菌学清除率和安全性等.结果 莫西沙星组、舒巴哌酮组、左氧氟沙星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42%、88.57%、74.19%,3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75%、92.06%、70.18%,莫西沙星组与舒巴哌酮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莫西沙星组与左氧氟沙星组相比,莫西沙星组疗效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西沙星对于食管癌术后的肺部感染的疗效与舒巴哌酮相当,但要好于三代头孢菌素,莫西沙星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 莫西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评价

    作者:张贤春;陈鼎;陈海明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在治疗老年患者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0月254例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莫西沙星组(A 组)、头孢哌酮/舒巴坦组(B 组)和对照组(C 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A 组87例给予莫西沙星治疗,B 组82例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C 组85例给予头孢他啶治疗,对比分析3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A 组与 B组在痊愈率、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和治疗总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 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 C 组,A组的症状改善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比 C 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 C组,B 组的症状改善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比 C 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 A 组为4.6%、B 组为3.7%、C 组为4.7%,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两个抗菌药物在治疗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时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安全性较好。

  • 氟喹喏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及其耐药现状

    作者:王辉;陈民钧

    在过去的20年中,某些地区由于用药不当导致某些菌属,特别是革兰阳性菌,对氟喹喏酮类耐药很快上升.20世纪90年代末,三代、四代氟喹喏酮类,如格帕沙星、司帕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克林沙星问世.这些新药对革兰阳性菌(特别是肺炎链球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的抗菌活性增强,并保持对革兰阴性菌的活性.随着它们在临床的应用,耐药问题也引起人们的关注.

  • 莫西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多中心临床观察

    作者:傅志宜;李维云;高企贤;纪黎明;边鹊桥;田丽华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0例由沙眼衣原体和/或解脲支原体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采用莫西沙星口服,每次400mg,每日一次,连续10~12天.结果:70例患者临床治愈率66.7%,总有效率84.6%.其中沙眼衣原体感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7.5%、85%和65.8%、84.2%.总副作用发生率为5.6%.结论:莫西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临床疗效及患者的耐受性均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莫西沙星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合并尖锐湿疣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

    作者:贾淑青;方锐华;莫金雪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光动力疗法在治疗合并尖锐湿疣的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7年2月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就诊的合并尖锐湿疣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91例,分为A组、B组和C组共3组,在均接受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的基础之上,分别接受莫西沙星、米诺环素和阿奇霉素治疗.对比3组患者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治愈率、疣体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治愈率分别高于B组与C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3组患者进行至少4周的随访,3组患者不同时间的疣体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3周疣体清除率均高于治疗后1周疣体清除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低于B组和C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合并尖锐湿疣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在保证疣体清除率的前提下,能够提高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治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价值.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莫西沙星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王宏泽;高琳;谢发先;刘鹏;柏安辉;王宝林

    我们在一次静脉输液治疗中,当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输注完毕改换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时,发现输液管中的液体变成乳白色,怀疑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盐酸莫西沙星存在配伍禁忌.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器.为证实我们观察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我们又进行了3次实验,不论是先输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还是先输注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均变成乳白色液体.

  • 莫西沙星治疗难治性急性盆腔炎18例分析

    作者:唐龙观;何春妮;王凤玫

    盆腔炎是指发生于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1-3],多为淋病奈瑟菌、衣原体及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故采用抗生素治疗时应选择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对于采用抗生素治疗72 h内临床症状无改善的患者,应行进一步检查,及时更换抗生素[1].2010年1月-2011年4月,我们采用莫西沙星治疗使用其他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急性盆腔炎18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 作者:

    关键词:
  • 新药研究与开发

    作者:

    lefamulin第2项治疗成人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Ⅲ期临床试验启动 Nabriva公司宣布开始第2项lefamulin治疗成年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Ⅲ期临床试验。FDA给予此研究快通道评审认可。体外药效试验证实lefamulin对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衣原体和多药耐受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强抑制作用。Ⅲ期临床试验为多国、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和非劣质性研究,将lefamulin与莫西沙星比较,评价治疗成人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美国、欧洲、亚洲和南半球的150个中心进行,入选740名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按1∶1随机分到lefamulin(600 mg,2次/d)5 d与莫西沙星(400 mg,1次/d)7 d组。研究根据FDA和欧洲药物评价局(EMEA)的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抗生素指南设计。FDA规定的主终点是首剂用药后72~120 h,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早期有效反应。EMEA规定的主终点是给药结束后研究者测定的5~10 d的治疗有效率,次终点是病原菌的根除率、28 d时的死亡率,以及安全性和耐受性。如果疗效较佳,2018年将同时向FDA和EMA申报批准上市。

  • 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solithromycin在Ⅲ期临床试验中获阳性结果

    作者:赵文丽

    Cempra 制药公司宣布,其下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solithromycin口服胶囊,在1项用于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bacterial pneumonia,CABP)患者的全球多中心、双盲、阳性药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中,与拜耳公司的莫西沙星相比,达到非劣效的主要及次要目标。这项 Solitaire-Oral 研究随机入选860名中重度CABP成人患者,口服此药或莫西沙星(moxifloxacin)。试验的主要目标是治疗72 h早期临床响应的非劣效证明,解释为在意向治疗人群(intent-to-treat population,ITT)中至少对咳嗽、气短、胸痛和咳痰中的两种症状有改善。次要终点包括在 ITT及临床可评价人群中研究药物在后1次给药后5~10 d短期随访中的临床有效率。结果显示,此药早期临床响应的主要终点估计为78.2%,莫西沙星为77.9%。这一结果在合并的总体患者人群中相似,但基于年龄的一项初亚组分析显示,差异随年龄而变得更大,此药在ITT早期临床响应组患者人群中差异更明显。此药还达到了在ITT及临床可评价人群中短期随访临床有效的非劣效次要目标。两组中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相等,但无一被认为与研究药物相关。

  • 莫西沙星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40例

    作者:王凯;张罗献;陈献亮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拜复乐)片剂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莫西沙星400mg口服,每日1次,5~7天为1个疗程.结果临床总有效率95%,细菌清除率8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结论口服莫西沙星治疗老年人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 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对肺结核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李娟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采取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对血清炎性因子及症状缓解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8年5月期间在商丘市立医院传染病科治疗的6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另外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莫西沙星,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症状缓解时间与痰菌转阴时间.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IL-1、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与痰菌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肺结核,可有效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促进症状缓解,加快痰菌转阴.

1676 条记录 9/84 页 « 12...6789101112...838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