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活血利水通腑汤治疗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50例

    作者:李颖骥;李东永;谭秀芬;李艳玲;陆春光;苏锦伟;蔡恕一

    目的:观察活血利水通腑汤治疗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贵港市中医医院脑病科2013年1月-2015年3月治疗的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患者100例,且均明确诊断为脑出血急性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脱水降颅压、护胃、营养神经、调控血压、调控血糖、预防感染、维持水电解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及基础护理,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利水通腑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21 d、28 d后中医证候积分、血肿吸收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21 d、28 d后脑水肿严重程度、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86.0%,对照组有效率7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利水通腑汤治疗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疗效显著.

  • 安宫牛黄丸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900例疗效比较

    作者:王洪涛;陈凡;刘行高

    目的:观察不同中成药辅助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入院诊治的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1800例,根据数字随机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0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其中试验组辅助应用丹参注射液、对照组应用安宫牛黄丸,观察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时间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下降,尤其试验组改善明显(P<0.05).经治疗后,试验组基本痊愈130例,显著进步380例,进步310例,无改善及恶化80例,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基本痊愈80例,显著进步270例,进步400例,无改善及恶化150例,有效率为8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均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及安宫牛黄丸均能有效改善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均安全性良好,其中丹参注射液疗效更为显著.

  • 活血化瘀法治疗出血性中风52例

    作者:李素娟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出血性中风患者104例,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结果:研究组有效率92.31%,对照组有效率76.92%,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瘀证积分、血肿量、血肿吸收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治疗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

  • 张锡纯论治出血性中风心法

    作者:赵良辰;李富汉

    张锡纯论治出血性中风,强调内风为患,重视鉴别诊断,创引血下行,镇肝熄风之大法,用药投重镇之品,早期主张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防重于治,是其治疗本证之特色.

  • 中西医结合治疗出血性中风的疗效评价

    作者:张华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出血性中风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嵩县人民医院近年收治的出血性中风患者15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每组78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中西医组基本痊愈率(43.6%)、好转率(38.5%)及总有效率(82.1%)均显著高于西医组,无变化率(11.5%)、恶化率(3.8%)及病死率(2.6%)均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此外,中西医组患者血肿吸收较快,神经功能恢复更为显著(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活血化瘀效果显著,能够加速血肿吸收,从而强化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

  • 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观察

    作者:李永清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05-05-2011-08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68例,并将他们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发病<12 h,用水煎服黄连、牛黄、枳实、栀子、丹参、川芎、大黄、水牛角,待大便通利后减少大黄的用量.并静滴清开灵注射液,治疗15 d后,加苏木、生蒲黄、丹参.对照组患者使用脱水剂对症治疗,7 d为一个疗程,4个疗程后对比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脑内血肿吸收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脑组织损伤面积及血肿吸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能够很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状况,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青年人出血性中风继发癫(疒间)32例临床分析

    作者:谢刚

    目的探讨青年人出血性中风继发癫癎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32例住院确诊的青年人出血性中风继发癫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青年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继发癫癎22例(占68.7%),恢复期10例(占31.3%).结论青年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易继发癫癎,病灶在脑叶者癫癎发生率较高,急性期死亡率较高.

  •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出血性中风72例观察

    作者:王丽霞

    近两年来,我院中风科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出血性中风72例,取得很好临床效果.现将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临床资料本组72例,男52例,女20例,31~40岁4例,41~50岁31例,51~60岁16例,61~70岁12例,70岁以上9例.年龄大82岁,小31岁.出血部位主要位于基底节区和外囊.出血量在40ml以下.其中20ml以下13例,20~30ml 35例,30~40ml 24例.

  • 活血利水通腑汤配合针刺治疗痰热腑实型出血性中风急性期失语症45例疗效观察

    作者:李颖骥;李东永;谭秀芬;蔡恕一;张明明

    目的:观察活血利水通腑汤结合针刺治疗痰热腑实型出血性中风急性期失语症的临床观察疗效.方法:把88例痰热腑实型出血性中风急性期失语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治疗组45例,对照组子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利水通腑汤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采用失语量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语言功能评分、失语指数评分、失语严重程度分级、中医证候积分的前后变化,评价其疗效.结果:①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语言功能评分、失语指数评分、失语严重程度分级、中医证候积分均比治疗前改善,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疗效分析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经统计学分析,活血利水通腑汤配合针刺治疗痰热腑实证型出血性中风失语症疗效治疗组位于对照组.结论:活血利水通腑汤配合针刺治疗痰热腑实型出血性中风失语症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及日常生活语言沟通能力,且具有安全易行、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050 吸雪茄烟对健康的危险性

    作者:

    [英]/Iribarren CA…//N Engl J Med .-1999,340(23).-1773~1779 自1993年以来,雪茄烟在美国的销售呈上升趋势.雪茄烟是某些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已知危险因素;然而,不像香烟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那样明确,雪茄烟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尚未完全弄清.为进一步弄清雪茄烟对健康的危害性,作者研究了雪茄烟与冠心病、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周围血管性疾病、COPD和某些癌症发生率的关系.

  • 当心低血压引起脑中风

    作者:易善永

    高大爷虽然年过六旬,却身体健朗.可是,近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高大爷一觉醒来左侧半边肢体不能动了,家人赶紧将他送往医院检查,结果是脑中风.家人及邻居都感到很奇怪,为何血压不高,也无高血压痛史的高大爷会脑中风?其实,低血压不会引起中风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中风可分为两大类,即出血性中风及缺血性中风.血压过高易致脑血管破裂、出血,导致出血性中风;而血压偏低可诱发脑血栓形成,会导致缺血性中风.许多老年人就像高大爷一样,血压不高,也无高血压病史,但清晨醒来突然发现出现了脑中风症状.

  • 脑中风的家庭急救

    作者:张献怀

    脑中风发病症状表现为突然出现头疼、流口水、有时半边脸发麻、恶心、呕吐、肢体活动障碍、严重意识障碍等.1.发现病人突然发病后切忌慌乱紧张,应保持镇静,切勿为了弄醒病人而大声叫喊或猛烈摇动昏迷者,这样只会使病情迅速恶化.让病人平卧,尽快拨打120或与医院联系.2.在尚未明确诊断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时,不要急于用药,因为两者用药是完全不同的.

  •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分析

    作者:曾春桂

    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死率、致残率较高,严重危害人的健康.近年以来,笔者通过观察对活血化瘀药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观察分析,发现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0例均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系我院2010年8月-2012年3月的住院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1]中风病诊断标准,经CT检查确诊,且无手术指征.从发病到就诊时间为1-3天,平均1.5天.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50-75岁,平均56.1岁.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49-75岁,平均55.6岁.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辨证分类相似,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 针刺水沟、内关、足三里为主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爽;方邦江;王升旭;郭成瑞;刘祖发

    笔者运用针刺水沟、内关、足三里的方法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患者149例,疗效确切.现将临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 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

    作者:呙清临

    出血性中风病死率高,病残率高,其急性期治疗仍是临床上的一个难题。笔者运用活血化瘀、清热化痰、醒脑开窍中药汤剂及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出血性中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出血性中风辨治举隅

    作者:费建平;王蕊;罗新民

    出血性中风为内科急危重症.究其病机,历代诸说纷纭,刘河间主火,李东垣主气,朱丹溪主痰.近代医家张柏龙、张寿甫则遵《内经》"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之旨,倡导"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之论.当代医家及中医药教科书则把出血性中风归纳于中脏腑之中,分为闭证、脱证两大类.闭证治以豁痰熄风、开窍启闭为法;脱证治以益气回阳、救阴固脱为法,作为当今之常法.笔者临床用常法而不应者,多另辟新径,或可向愈.现介绍如下.

  • 辨证施护对出血性中风患者近期和远期情感障碍的影响

    作者:张敏;王芳;熊小娇;蒋慧;唐婵;肖红;姜颖;张丹

    目的 探讨辨证施护改善出血性中风患者近期和远期情感障碍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辨证施护,分别于患者入院第1周、出院1月末以及出院6月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结果 HAMA、HAMD评分组间比较显示:试验组出院1月末、出院6月末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显示:两组出院1月末、出院6月末的评分均低于入院第1周时,出院6月末的评分均低于出院1月末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辨证施护能减轻出血性中风患者近期和远期焦虑、抑郁的程度,且效果随时间延长而增强.

  • 脑血管血栓病临床治疗进展

    作者:吴蠡荪

    中风、恶性肿瘤和心脏病居人类死亡原因前三位.人们虽然对引起中风的各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高脂血症、烟酒等不良嗜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 还是逐年增多.急性脑血管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或中风,亦名卒中;脑中风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暂停使用和销售含苯丙醇胺的药品制剂的通告

    作者: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提供的现有统计资料及有关资料显示,服用含苯丙醇胺(简称PPA,下同)的药品制剂,如复方盐酸苯丙醇胺缓释胶囊(康泰克缓释胶囊)、复方氨酚美沙芬片(康得、复方右美沙芬片、复方美沙芬片)、复方美沙芬胶囊、复方右美沙芬胶囊、复方美沙芬溶液、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复方马来酸卡比沙明胶囊、复方盐酸苯丙醇胺颗粒剂、复方盐酸苯丙醇胺糖浆、复方苯丙醇胺片、复方苯丙醇胺胶囊、盐酸苯丙醇胺片、复方氯化铵糖浆、感冒灵胶囊、斯可明糖浆等易发生心律失常、高血压等严重不良反应;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近期也有服用含PPA的药品发生出血性中风或脑出血病例的报道。这表明该药品制剂存在不安全问题。  为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研究决定:自2000年11月15日起暂停使用和销售所有含PPA的药品制剂。《医药导报》编辑部转发

  • 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研究进展

    作者:曾荣华;汪建民;周露

    出血性中风是临床常见危急重症之一,起病急骤病势凶险,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急性期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遏制病情、提高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现状做简要概述.

263 条记录 10/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