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医论“神”
中医认为,活人与死人之间大的区别就在于活着的人有精、气、神这"人生三宝".在这里要讲的则是第三宝——"神"."神"的概念中医里的"神"指的不是某种具有神秘力量的生物,而是每个凡夫俗子都具备的一种状态.狭义的"神"可以理解为人的思维意识,广义的"神"则是人的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灵枢·平人绝谷篇》说:"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也就是说,神是以精、气为物质基础的,所以又称精神.精神是脏腑气血盛衰的外露征象,通过眼神、气色、语言、动作、呼吸、心跳等表现出来.
-
浅谈《黄帝内经》之十二时辰养生观
文章从十二时辰入手,通过研究《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智慧挖掘藏在十二时辰里的养生法则,以便于人们根据十二时辰来调整身体的脏腑、阴阳、气血平衡,增强抗病能力,做到法时养生.
-
针刀配合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运用体会
从中医学治病求本的观点入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又如<景岳全书>说:"万物皆有本,而治病之法,尤惟求为首务……邪有余者,本于实也;正不足者,本于虚也.但察其因何而起,其病之因便是病本."临床中迅速抓住疾病的根本就是关键,重点在于不能肩痛治肩,应该从疾病的根源出发,在<灵枢·经筋>中"手太阳之筋柄,绕肩胛引颈而病"就认识到肩颈关系密切,临床要能够做到肩颈同治,大体现了中医学治病求本的特点,即是整体治疗观的具体体现.
-
向足三里要长寿
“足三里”早见于《灵枢·五邪》中“补三里以温之”,“皆调于三里”的记载.古代的“理”和“里”通用,本穴位于下肢三寸的地方,因此叫做“足三里”,用以区分手三里.正如《素问·针解》中说:“三里即三寸,与手三里意同.所谓足三里也,下膝三寸也”.足三里又有“下陵”、“下陵三里”、“鬼邪”等别名.足三里作为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什么是合穴呢,《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说:“所入为合”意指脉气由四肢的末端到达合穴时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合穴的医学价值非常大,《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说“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
-
糖尿病:中医治疗更有“谱”
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灵枢·五变篇》)说:“五脏柔弱,善病消瘅”.中医是从整体、人体的大系统来认识糖尿病的.中医的整体观念和全息理论,真可谓“见微知著” “系一发而牵动全身”.就糖尿病而言,五脏六腑功能偏虚的情况下,人体气血津精疏布失常,因虚致气滞、湿毒、瘀血、痰浊内扰,留而不去发为该病.也就是说,五脏虚弱是发生糖尿病的前提,多为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后天失养所致.
-
房事养生四季有别
中医认为,人体与周围环境是一整体,自然界与人体是相通相应的,自然界有什么变化,人体也就有相应的变化.正如<灵枢·岁露>所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天地相交而生万物,男女相交而生子女.因此,随自然界气候变化,房事养生也应不同.如果气候变化急剧,超过了人体机能的调节能力,就会打破人体阴阳平衡,发生气血逆乱现象,此时行房事对身体不利,若此时受孕则不利于男女双方及后代.反之,气候平和,温度适宜,环境舒适,身心舒畅,则有利于房事养生.据四季气候变化,安排房事,这样才有利于养生.
-
治疗糖尿病不妨试试艾灸
艾灸,就是用燃烧艾条(艾叶加工制成),艾绒的方法灸烤相关穴位(直接灸或隔姜片等物灸),达到温通经络,祛寒除浊,暖真阳的目的,以治病养生.《黄帝内经·灵枢》提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具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也就是说,在人体非常虚弱的时候(阴阳俱虚),灸法是首选之一.
-
养生妙方万千当以养神为先
中国养生学从来都视养神为首务.中医认为,心神能统帅五脏六腑、五官七窍、四肢百骸,所以古代养生家认为调养心神,不但能使心强脑健,有益于精神卫生,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养心调神还可以有助于调养整个形体.<灵枢·天年>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也认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神"在人的牛命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即"得神"、"守神",就能保持健康,却病延年,反之,神伤则病,无神则死.
-
秋来常练摩鼻功润肺除燥益健康
鼻为肺之窍,故有"肺开窍于鼻"之说.中医认为,鼻的通气和嗅觉功能,主要由肺气所主.肺气和,则呼吸通畅,嗅觉才灵敏.正如((灵枢·脉度>篇所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由于鼻是呼吸气出入的主要通道,外邪侵犯人体,往往从口鼻而入.所以鼻又成为邪气侵犯肺脏的入口.鼻窍的变化与肺直接相关,如外邪犯肺,肺气失宣,可见鼻塞、流涕、嗅觉失灵等,肺热较盛者,可见鼻孔干燥,或可见鼻血,甚则喘促而鼻翼搧动等.
-
静以养心
进入五月,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了起来,天气的转变也时刻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尤其对于心脏的影响更是显著.《灵枢·灵兰秘典》中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由此可见,心脏的重要性.夏天心阳比较旺盛,人很容易烦躁,同时也是心脏猝死率高的时节.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分钟就有一个人发生猝死,且救治的成功率还不到1%,这与人们对疾病缺乏了解,不清楚急救知识有关之外,还与我们公共场所急救设备不完善有关.
-
五色、五官、五音在中医中的应用
1.五色在中医中的应用<说文>释"色",颜气也.当指两眉之间的气色.<黄帝内经·灵枢·五色>以颜面之五色来辨病,总的规律是:青黑色为痛;黄赤色为风热;白色为寒;黄而膏润为脓;红赤者为血;痛甚为痉挛;寒甚为皮肤麻木不仁.赤色出两颧上大如拇指的,会有猝死之证;黑色出于庭(脑门),大如拇指的,一定没有什么症状而突然去世.
-
生命力匮乏了怎么办?--请启动灵枢培补元气
一、生命力匮乏是百病根源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人体衰老死亡的根本原因是人体细胞老化,细胞失去分裂、复制能力所造成的,这一发现与中医精气论中所说的元气匮乏相对应.生命力是生命存在的依据,生命力强就健康长寿,生命力衰弱就生病,生命力消耗散尽生命就死亡.
-
阴跷脉考辨
阴跷脉是人体奇经八脉系统中的一条重要经脉,与阳跷脉相对应.研究发现,古代文献对阴跷脉相关理论的描述不尽相同,而道家结合自身修炼实证的经验记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医家理论的不足之处,极大丰富了人体经脉气血循行流注理论的内涵.笔者认为,阴跷脉从足至头连贯然谷、照海、交信、睛明四穴,并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四阳经交汇于目内眦,同时经过人体两大关窍——虚危和泥丸,在调节人体营卫出入、气机运行、津液输布、阴阳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气至而有效”之“气至”《灵枢》本义
“气至”是针刺取得疗效的关键。通过对比《灵枢·小针解》和《素问·针解》对《灵枢·九针十二原》部分条文的解释,发现要探明“气至”在《灵枢》中的本义,必须从《灵枢·九针十二原》原文中寻找答案。“气至”在《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中的本义是指“清气”至。“气至”不是目前普遍理解的“得气”,而是指通过九针的操作使经脉血气运行如常。
-
五脏俞穴的临床应用近况
背俞穴是脏腑精气输注于背部的特定腧穴,可直接反映脏腑的功能活动.五脏俞即肺、心、肝、脾、肾5个背俞穴,可用于诊察五脏、六腑及其相应五官五体的疾病.《灵枢·背俞》首次记载了五脏俞的名称和位置[1];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记载五俞穴"夹脊相去一寸五分"[2]73.
-
《黄帝内经》刺络泻血疗法的理论探析
刺络泻血疗法理论在《黄帝内经》有完整记载。通过学习《黄帝内经》有关刺络泻血疗法的经文,了解到构成刺络泻血疗法的完整理论体系。刺络泻血法,又称泻血法、刺血法,古代称之为“刺络”。《黄帝内经》162篇中共有46篇(《灵枢》26篇、《素问》20篇)对刺络泻血法作了论述。继《黄帝内经》之后,历代医家通过临床实践证明了刺络泻血法具有适应证广、操作简便、疗效可靠的特点。因此,探讨《黄帝内经》刺络泻血理论基础,对促进针灸医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
-
试论《素问灵枢类纂约注》中“昂按”的特点
汪昂,字讱庵,明清之际安徽休宁人。早年攻读经史,为明末诸生。清代顺治初年,弃儒攻医,笃志方术[1]。一生著述较多,《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是汪昂整理、注释《内经》的专著,在明清分类注释《内经》的著作中独树一帜[2]。研读《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可以发现,以“昂按”的形式记载按语37条,从侧面反映出汪昂的部分医学观点。本文以“昂按”的部分内容为基础,分析其特点如下。
-
《内经》阴阳五行人格理论浅析
研究背景:《灵枢·通天篇》按阴阳气血的多少,将人划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及阴阳平和五种类型.《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按照人体的肤色、体形、禀性、态度等特征归纳出木形人、火形人、土形人、金形人、水形人五种类型,又根据五音太少、左右上下、气血多少,将每一型演绎为五类,成为二十五种体质类型.五态人与五形人与西方传统四行体液说、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及艾森克人格分型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对《内经》人格理论的研究,有助于中医心理学的发展.
-
对喉源性咳嗽的点滴认识
喉源性咳嗽是诸多咳嗽中的一种特殊症状,病变部位在声门以上,咳嗽的起点在喉咙口,以咽干发痒,痒则咳,咳则呛而持续不断为特征。咽喉为肺之门户,肺外合毛皮,开窍于鼻,主一身之气,吐故纳新。如《灵枢?决气》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包括卫气与腠理调节开合之义在内,如《素问?经脉别论篇》曰“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如肺气素虚,或反复感冒,或长期咳嗽,以致肺之宣发与卫气的温煦功能不健全,外卫与咽喉抗御外邪的功能低下,咽喉不能将浊气过滤,不洁之物染于咽喉,可致咽喉部慢性病变,再次遇热、冷空气及各种刺激性异味则易引起咽喉奇痒咳嗽;外邪偷袭可致咽痒咳嗽。如《灵枢?刺节真邪》所言“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搏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
-
经方治疗失眠举隅
失眠的论述早见于《灵枢·大惑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蹻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1] 152,说明阴阳失和是失眠的关键.《灵枢·邪客》阐述了失眠的病机,“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蹻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暝”[1]126,治则为“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方剂为“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可见,阳之所以不得入于阴,是因为“厥气客于五脏六腑”,而厥气又有虚实之分,根据虚实补不足、泻有余,使阴阳相通,失眠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