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细胞癌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梁永(综述);何克菲(审校)

    近几年,不同的外照射放射治疗技术以及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在肝细胞癌治疗中取得了较大进展。单纯放射治疗对早期患者可治愈,对中、晚期患者可延长生命,并可减轻疼痛。放射治疗与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或口服索拉非尼或静脉化疗等方法联用,疗效可进一步提高,且毒性可耐受。因目前文献均局限于Ⅰ期/Ⅱ期临床试验或回顾性分析,故放射治疗在肝细胞癌综合治疗中的潜在作用,还需要开展Ⅲ期研究来证实。

  • 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后肝损伤的研究

    作者:陆英;王东盛;王成纲;刘明;刘海洋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发生肝损伤的疗效.方法: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均给予TACE治疗.治疗组在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静点,930 mg/d;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结果:两组转氨酶、胆红素在TACE后均明显升高(P<0.01),血清前白蛋白均明显降低(P<0.01).经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后,治疗组各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后肝损伤效果良好,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 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后并发急性肾损伤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东盛;陆英;王成纲;刘明;刘海洋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5月~2010年6月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286例患者发生急 性肾损伤患者的病因.结果:在286例行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有23例发生急性肾损伤.急性肾损伤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术中水化、造影剂剂量等因素有关.结论:多因素分析可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TACE治疗的预后.

  • 索拉非尼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杨瑜婧;张慧娟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采取TACE治疗(T组),40例采取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T+S组).选择本院同期健康体检人群3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上述三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水平;参照改良后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T组和T+S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T组和T+S组患者外周血CD3+、CD4+、NK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T组和T+S组上述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后,T组和T+S组患者外周血CD3+、CD4+、NK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T+S组患者外周血CD3+、CD4+、NK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T组同期水平(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T组同期水平(P<0.05).T+S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T组(P<0.05).结论 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可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并显著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后肝损伤的研究

    作者:王东盛;陆英;王成纲;刘明;刘海洋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 后发生肝损伤的疗效.方法:60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 例.均给予TACE 治疗.治疗组: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照组:应用甘草酸二铵治疗.结果:两组转氨酶、胆红素在TACE 后均明显升高(P<0.01),血清前白蛋白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转氨酶、胆红素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血清前白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有效减轻TACE 对肝脏的损害,改善患者的预后.

  • 载药微球在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作者:杨雪玲;于海鹏;郭志

    近年来,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在肝癌治疗领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新型栓塞材料--载药微球,具有缓释抗肿瘤药物的能力[1],备受临床关注。本文将载药微球在肝癌TACE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 肝细胞肝癌TACE术后血管改变研究进展

    作者:康振

    肝细胞肝癌死亡率很高,但多数病人在确诊时往往处于中晚期而丧失手术机会,许多研究报道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手术不可切除肝癌具有较好疗效,推荐TACE作为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BCLC分期)B级肝细胞肝癌病人的标准治疗方案.但TACE难以完全栓塞肿瘤血供,TACE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血管新生可以使肿瘤复发和转移.就肝细胞肝癌TACE术后血管改变特征、机制、诊疗方法以及该研究领域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 肝细胞癌TACE治疗进展

    作者:李进华;肖恩华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第五大常见肿瘤,我国肝癌的死亡率也位居前列.目前,手术是唯一有可能治愈HCC的方法.绝大多数病人来医院就诊时已经处于肝癌中晚期,对于此类病人,介入治疗是主要的一种治疗方法.介入治疗又可分为血管性介入治疗和非血管性介入治疗.血管性介入治疗包括: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肝动脉栓塞、肝动脉灌注化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肝癌介入治疗的主要方法.主要对HCC TACE治疗的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 急诊超选择肝动脉栓塞治疗自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观察

    作者:谢科;王征宇;王永利;彭志清;刘强;陈亮;沈婷

    目的:探讨急诊超选择动脉栓塞( TAE )治疗自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5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上海奉贤区中心医院介入科24例自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巨块型肝癌18例,结节型5例,小肝癌1例。所有患者均行急诊肝动脉超选择性插管,采用弹簧圈、明胶海绵及碘化油等栓塞出血动脉,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24例患者均得以有效止血。2例患者分别在栓塞术后第1、7天内成功被施行肝肿瘤切除术;15例患者经栓塞术后,根据病情多次行介入治疗,其中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TACE )12例,CT引导下射频消融(CT-RFA)3例,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和坏死;7例未再进行介入及外科治疗。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3 p.7个月。结论急诊动脉栓塞是治疗自发性肝癌破裂出血安全有效的手段。在TAE止血后择期对肿瘤行TACE联合CT-RFA等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 针灸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呃逆37例

    作者:由丽娜;魏童;黄伍奎;赵静;刘登尧;宋国宏;热依汗古丽·乌修尔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呃逆患者进行针灸治疗,针刺取双侧内关、内庭、足三里三处穴位,灸法取中脘穴,每天治疗1次,疗程6d.结果:总有效率为97.33%;中位呃逆发生时间为33 h;中位呃逆明显缓解时间为62h;呃逆发生时间≤48 h的患者中位明显缓解时间大于呃逆发生时间>48 h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8,P=0.029).结论:针灸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呃逆疗效确切;呃逆早期发生的患者明显缓解时间较长.

  • 肝动脉化疗栓塞与肝功能损害及预后

    作者:张一平;许绍雄;尚国燕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是国内外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疗效肯定.但是TACE在控制、破坏、杀灭原发肿瘤的同时,往往加重肝功能的损害、促使乙型肝炎病毒在肝内的复制,而肝癌的发生发展与乙型肝炎、肝硬化密切相关,肝功能又是影响肝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 磁共振成像对肝细胞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的疗效及预后评估价值

    作者:林静;张贤龙;游建;黎淑娟;王正磊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评估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TACE联合RFA治疗的120例HCC患者,收治时间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MRI对患者进行观察,对比治疗前、后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弥散加权成像(DWI)、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的信号特点.结果 经过治疗,完全缓解(CR)26例、部分缓解(PR)51例、疾病稳定(SD) 30例、疾病进展(PD) 13例,治疗有效患者77例、无效患者43例.有效患者在治疗前的ADC值与无效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有效患者的ADC值显著地高于无效患者(P<0.05);治疗有效的HCC患者T1WI信号、T2WI信号及DWI信号特征与无效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可以动态观察TACE联合RFA治疗HCC患者的临床疗效,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癌化疗栓塞术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杨欢;李文涛;许立超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临床不可切除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作为一种无创的MRI功能成像,能先于肿瘤形态学改变,观察到肿瘤的功能改变,在肝癌化疗栓塞术后的随访中,能够及时、准确地检测到肝内新发病灶,鉴别肿瘤组织的坏死和残留。

  • MDR1基因表达与肝癌患者TACE治疗反应性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吴照宇;郭应兴;雷进元;于海东

    目的:探讨肝癌中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1,MDR1)表达对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9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进行TACE治疗,并应用RT-PCR法检测肝癌组织中MDR1 mRNA的表达,比较不同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的肝癌患者在TACE治疗前后MDR1阳性率变化,分析MDR1阳性和阴性患者的总有效率、中位生存时间、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比较TACE治疗前后肝癌患者外周血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白蛋白、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变化.结果:与TACE治疗前比较,TACE治疗后假腺管型和Ⅱ、Ⅲ、Ⅳ级肝癌组织中MDR1的阳性率均显著增加(P<0.01,P<0.01,P< 0.05,P<0.05).MDR1阴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中位生存时间、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均高于MDR1阳性组(P<0.01,P<0.01,P<0.05,P<0.05).TACE治疗后1个月,只有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指标未恢复正常.结论:肝癌组织中MDR1的表达可能与TACE的治疗效果有关.

  • 125I粒子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肝癌伴门静脉癌栓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meta分析

    作者:王龙;张勇;王亚运;彭为;郑鹏飞;程志斌

    目的 系统评价125I放射性粒子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细胞肝癌(HCC)伴发门静脉癌栓(PVTT)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 、CNKI、CBM、Wan Fang Data、VIP等数据库中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TACE治疗HCC伴PVTT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时限均白建库至2017年3月.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9篇文献911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3篇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和6篇回顾性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125I粒子联合TACE试验组控制疾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2.58,95%CI=1.46~4.57,P=0.001);术后3个月(OR=7.40,95%CI=3.52~15.57,P<0.000 1)、6个月(OR=4.41,95%CI=3.19~6.11,P<0.000 1)、12个月(OR =4.72,95%CI=3.35~6.64,P<0.000 1)累计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肝功能不全(OR=0.33,95%CI=0.13~0.82,P=0.02)和消化道出血(OR=0.39,95%CI=0.19~0.80,P=0.009)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术后转移率(OR=0.82,95%CI=0.46~1.46,P=0.50)和不良反应(发热、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等)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CC伴PVTT患者经125I放射性粒子联合TACE治疗安全有效,1年生存率明显提高,同时降低肝功能不全和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受文献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高质量、大样本前瞻性RCT研究加以验证.

  • 肝右叶前、后段原发性肝癌TACE后VEGF及CD34的表达水平

    作者:沈海洋;刘瑞宝;刘岩;杨奕;孙厚宾;王惠文;李凯

    目的 探讨肝右叶后段原发性肝癌病灶较前段易发生侧支循环的可能机制.方法 取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组织标本57份和未经任何治疗直接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组织标本40份(单纯手术组),按影像学检查符合筛选标准31例分两组.A组:13例,病灶位于肝右叶前段(V、Ⅷ段);B组:18例,病灶位于肝右后段(Ⅵ、Ⅶ段).采用免疫组化联酶卵白素染色(SP)法,检测残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密度[MVD(CD34标记)].结果 TACE 组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分别为86.0%和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TACE组MVD值较单纯手术组显著增高,分别为79.37±15.36和43.23±14.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TACE组VEGF蛋白阳性表达与MVD值变化呈正相关(r5=0.493,P<0.01).B组病灶周围MVD略高于A组,分别为80.44±13.74和78.08±15.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诱导的新生血管生成理论可能并非肝右叶前后段病灶侧支循环建立差异的机制.

  • 门静脉支架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磊;陆骊工;李勇;邵培坚;胡宝山;魏照光;何旭;禹娴怡;罗小宁

    目的 探讨经皮肝门静脉内支架植入术(PTPVS)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探索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2009年1月- 2010年10月在已临床确诊为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中,按要求筛选病例62例,采用对照、非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单接受TACE治疗;治疗组32例先接受PTPVS再行TACE治疗,其中2例病例放置门静脉支架未成功.评价指标为总生存时间和安全性.随访患者生存时间,并记录PTPVS术后并发症.用 Kaplan-Meier 生存分析法分析患者生存时间,两组间生存时间比较用 Log-rank法检验;用 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影响患者临床预后的因素.结果 治疗组中位总生存期为6.5个月,对照组中位总生存期为4.5个月(治疗组风险比为0.570,95%CI为0.328 ~ 0.992,P = 0.03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30例患者在3、6、12和18个月积累生存率分别为70%、56.7%、10%、3.3%.治疗组在术后1周内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远期出现的并发症有肝性脑病(2例,6.6%)、上消化道出血(呕血或黑便,3例,10%)、肝肾综合征(1例,3.3%).结论 在肝癌合并门静脉一级分支或(和)门静脉主干不完全闭塞癌栓患者中,PTPVS联合TACE治疗组中位生存期比单独TACE治疗组延长约2个月.治疗方案的安全性较好.

  • 肝右叶前、后段原发性肝癌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近期疗效比较

    作者:沈海洋;杨光;刘瑞宝;何东风;杨奕;孙厚宾;王惠文

    目的 分析位于肝右叶前、后段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在TACE治疗后病灶近期疗效的差异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09年1月首次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283例HCC患者,将其中按影像学检查符合筛选标准58例(83个病灶)分两组.A组:共23例,病灶位于肝右叶前段(Ⅴ、Ⅷ段);B组:共35例,病灶位于肝右后段(Ⅵ、Ⅶ段).分析经TACE治疗前1周内及治疗后1、3个月复查的CT、MRI资料,按照RECIST标准比较两组病灶近期疗效的差异.结果 治疗1个月后A、B两组的CR、PR、SD、PD分别为0、4.3%、87.0%、8.7%和0、22.9%、68.6%、8.6%,有效率OR(CR+P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3个月后两组的CR、PR、SD、PD分别为0、8.7%、73.9%、17-4%和0、34.3%、62.9%、2.9%,O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两组病灶大小随时间变化,后段组比前段组缩小明显(F=7.873,P<0.05).结论 肝右叶后段HCC经TACE治疗后短期疗效优于前段,对于不同位置病灶的综合治疗有重要指导价值.

  • 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肝包膜下巨大脓肿一例

    作者:王海军;郝欣;李建辉;于晓明

    患者男,57岁.因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13 d伴发热、顽固性呃逆4 d入院.13 d前确诊原发性肝癌在某肿瘤医院行TACE,药物为羟基喜树碱 25 mg、表阿霉素70 mg、碘化油20 ml、明胶海绵微粒(直径150 ~ 350 μm)1 g.出院后患者即出现发热,高体温39.8℃,近4 d伴有寒战、肝区疼痛、出虚汗、尿色黄、持续呃逆不易缓解而来我院.查体:巩膜轻度黄染,右下肺呼吸音弱,肝区轻度压痛,肝脾未触及肿大,腹水征可疑阳性.

  • 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研究进展

    作者:孙世蒙;郭应兴;雷振武;汪浩杰

    目前以TACE为基础的联合介入治疗方法,均可在不同程度控制原发性肝细胞癌(PHC)进展的同时达到缓解门静脉高压、解除门静脉阻塞、控制顽固性腹水、降低上消化道出血概率的目的,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该文就近年国内外TACE联合其它介入方法治疗PHC伴门静脉癌栓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79 条记录 2/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