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婴儿脊髓空洞症并神经源性膀胱1例报告

    作者:李文英;傅万海

    1 病例报告患儿,男,1岁,因反复发热伴发育迟缓7个月于2002年11月28日入院.患儿为第1胎第1产,母孕早期有先兆流产史,足月顺产,生后母乳喂养.5个月大时,患儿开始出现反复发热,体温波动在 37.8℃~39℃之间,少汗或无汗,皮肤干燥,四肢活动少,营养差.8个月大时开始出现尿频,每日小便次数达15~20次,甚则排尿淋漓不尽,排尿时哭闹,表情痛苦.偶有尿潴留,需家人按摩膀胱区才能排尿.发育较同龄儿迟缓,4个月余会抬头,至今尚不能独坐,独站.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大脑发育不全、营养不良,予脑康复及静脉营养等治疗,效果不明显.查体:T 38.5℃,P 100次/min,R 27次/min,体重 5.2 kg.

  • 早期不同剂量氨基酸在早产儿静脉营养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刘志娟;柳国胜;陈咏鸽;张慧丽;巫雪芬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剂量氨基酸在早产儿静脉营养中的近期疗效及耐受情况。方法根据早期应用氨基酸剂量的不同,将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生后24 h内入院,出生体重1000~2000 g的86例早产儿随机分成低剂量组(n=29,每日1.0 g/kg,每天增加1.0 g/kg,大达每日3.5 g/kg),中剂量组(n=28,每日2.0 g/kg,每天增加1.0 g/kg,大达每日3.7 g/kg),高剂量组(n=29,每日3.0 g/kg,每天增加0.5~1.0 g/kg,大达每日4.0 g/kg),同时进行常规的其他静脉营养及肠内营养支持。结果早产儿大体重下降程度随氨基酸输注量增加而降低,恢复出生体重天数、肠道营养达100 kcal/(kg · d)天数、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随氨基酸输注量增加而减少,头围增长则随氨基酸输注量增加而增加(均P<0.05)。高剂量组早产儿血尿素氮(BUN)水平在生后7 d时高于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均P<0.05);肌酐、pH值、碳酸氢盐、胆红素及转氨酶水平在生后7 d,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产儿在生后24 h内静脉应用高剂量氨基酸可以改善早产儿生后近期营养状况,但有一过性BUN升高。

  •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两种静脉营养方式的对比研究

    作者:白雪梅;刘正娟;李述君;辛平;李革

    目的静脉营养已经成为低出生体重儿现代综合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对于早产儿静脉营养时何时加用氨基酸和脂肪乳,国内外有很大差别,国内传统静脉营养法为生后48 h后加用氨基酸,72 h后加用脂肪乳,而国外早期静脉营养法为生后第1天即给予氨基酸和脂肪乳.该实验对比研究两种静脉营养方法的效果.方法将40例不能耐受全肠道营养的符合条件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早期静脉营养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营养法,记录两组患儿生后1周内营养摄入及2周内体重增长情况、过渡到全肠道喂养时间、静脉营养相关并发症,并于生后第1,3,7天采静脉血测血清前白蛋白.对其中21例(实验组11例,对照组10例)于生后6个月测量身长和体重.结果①实验组生后1周内每日摄入的非蛋白热卡量、2周内平均每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P<0.001);②相同日龄血清前白蛋白检测结果:第1天实验组与对照组无差异;第3日及第7日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1±11.2 mg/L vs 31.5±8.5 mg/L;91.5±10.8 mg/L vs 78±10.9 mg/L,P<0.001);③实验组与对照组过渡到全肠道喂养时间无差异;④两组均无静脉炎、血栓形成、氮质血症、高脂血症及胆汁淤积的发生,两组呼吸暂停、高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生后6个月的体重,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采用早期静脉营养比传统静脉营养摄入热卡多,体重增长快;可以避免早产儿早期营养不良的发生;对胃肠功能的恢复无明显作用;不会增加静脉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NICU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及防治策略的新进展

    作者:郭薇薇;孙建华

    随着近年来围产技术的进步,更多的小胎龄、极低出生体重的新生儿在出生后能得以存活.但同时因为这些特殊患者群具有机体各系统发育未成熟,尤其是免疫薄弱[1],以及皮肤和胃肠道黏膜屏障薄弱的这些内因,同时又具有需要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和救治过程中各种侵入性的检查操作、抗生素的应用、静脉营养等特殊的各种生命支持手段这些外因,导致近年来NICIJ的医院感染呈现上升趋势,累及NICIJ中约25%的患儿[2].

  • 早产儿营养的优化

    作者:

    早产儿营养补给的目标是使早产儿能够达到同胎龄健康胎儿的正常生长速率,并且在器官生长、组织成分、以及细胞数量和结构方面也能达到健康胎儿水平。营养物质的数量与质量对于早产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包括神经系统发育是至关重要的。基本营养素的供给不足不仅会造成生长受限,而且会增加病死率或影响神经发育结局。早产儿在NICU住院期间的生长速率在神经发育及整个人体发育的结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对于佳营养的需求非常明显,但早产儿生长落后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根据总的能量及蛋白质需求以及个体成分如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甚至细化到氧气的需求来优化早产儿的营养是非常必要的。该综述阐述了早产儿科学合理的营养需求、具有实用性的营养指南以及早产儿静脉营养、肠内营养的方法步骤。包括氨基酸在内的静脉营养,应该从一出生便按照相应胎龄所适合的速率开始补充。肠内营养则应在出生后尽早开始,首选母亲的初乳和牛奶。肠内营养应根据热能需要开始建立并在能耐受的范围内快速增加,保持营养摄入在推荐速率的同时相应地减少静脉营养摄入量。制定一个合理的喂养方案对于改善营养状况及相关的转归是重要的。什么是早产儿的佳营养和生长速率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这种佳营养不仅能使早产儿神经认知得到充分的发育,同时还要大程度地限制其远期发生慢性疾病的风险。

  •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足量静脉营养临床研究

    作者:孙东明;程亚颖;王欣;杨小巍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足量静脉营养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82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5例,对照组37例,实验组予早期足量静脉养方案,对照组予传统的静脉营养方案。记录两组患儿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平均每日体重增长情况、达足量肠道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及相关合并症的发生率,对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恢复至出生体重的时间、达足量喂养时间、住院时间短,平均每日体重的增长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均无静脉炎、血栓形成、高血脂、氮质血症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早期足量静脉营养,体重增长快,达全胃肠喂养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且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没有增加。

  • 早期少量进食联合静脉营养在颅脑ICU中的应用

    作者:邱平华;黄翰;洪映标;姚细芬;蔡少明

    目的:探讨早期少量进食联合静脉营养在颅脑ICU阶段的病人对维持机体平衡,增强免疫力 ,减少消化道并发症,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的意义.方法:选择重型颅脑外伤(GCS 3~8 分)ICU阶段的病人180例分为4组,A组早期少量进食联合胃肠外营养(PN),B组单纯胃肠内营养(EN),C组单纯胃肠外营养(PN)、D组胃肠功能恢复后常规进食.结果:A组营养指标明显高于B,C,D组(P<0.05),对预防消化道并发症较B,C,D组明显(P<0.01).结论 :早期少量进食联合静脉营养符合重型颅脑外伤ICU阶段病人的病理机制,维持内环境稳定 ,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减少胃肠道并发症,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空肠置管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斌;李锐;张利群;李柏文;杨海松

    目的探讨术中空肠置管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术中随机选择病人在手术部位以下的空肠置入营养管,术后早期施行肠内营养.结果肠内营养组(EN)与静脉营养组(PN)相比较,EN组病人排气时伺、排便时间明显提前,住院时间缩短(P<0.05),体重恢复明显较PN组病人快(P<0.05),EN组病人前蛋白与PN组相比在术后第7天差异性明显,P<0.05;术后第11天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视黄醇结合蛋白两组病人相比在术后第7、11天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空肠置管术后早期EN可行,且方便、经济.

  • 胃动力药和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胃切除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钢;刘磊;陆建明;周纲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胃切除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患者的治疗.63例患者中,30例给予胃动力药物和静脉营养治疗,33例给予胃动力药物和肠内营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胃肠减压量和胃排空功能的恢复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肠内营养组患者胃排空功能的恢复明显早于静脉营养组(P<0.05),胃肠减压量在治疗1周后明显少于静脉营养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对胃排空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应尽量采用肠内营养支持.

  • PICC置管与外周静脉留置针在食道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作者:魏思思;周建辉

    目的:探索食道癌术后患者完全胃肠外营养期间的佳输液途径,以期达到减少病人痛苦,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方法将48例行食道癌根治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比较两组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保留时间为7~30d,对照组外周静脉置管保留时间为1~2d;观察组液体渗漏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91.7%);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4.2%,对照组91.7%;观察组输液疼痛发生率4.2%,对照组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 PICC置管留置时间长,减少了外周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可为食道癌根治术患者提供一种安全的输液途径。

  • 妊娠剧吐患者两种静脉营养输注方式的效果观察

    作者:宋娟;谢秀娣;叶秀玲;曹辉娟

    目的 观察妊娠剧吐患者两种静脉营养输注方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100例妊娠剧吐需进行静脉营养治疗的患者,按照配置三升袋营养液方式及传统非三升袋分为2组,输注三升袋配置营养液者50例(观察组),传统方式连续依次输注葡萄糖、10%Kcl、脂肪乳和氨基酸等营养液者50例(对照组),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数据统计和效果观察.结论 三升袋营养液可明显改善孕吐患者营养状况,纠正电解质效果好,尿酮体转阴快,且操作方便,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静脉营养对早产儿体重增长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奕婵;丁仰君;曾虹

    目的 探讨静脉营养对早产儿体重增长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传统的对因、对症治疗基础上,根据应用静脉营养与否分成静脉营养组跟对照组,对体重增长及各种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 静脉营养组的体重增长快,出院时体重增长高于对照组,且静脉营养组患儿未发生静脉炎、高血糖、胆汁淤积、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 静脉营养能改善早产儿营养状况,更快更早的增长体重,提高存活率,降低死亡率,不良反应少,对早产儿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 脐静脉在早产儿静脉营养中的应用和护理

    作者:李少芬

    目的:探讨脐静脉对早产儿静脉营养的应用效果及其护理方法。方法:200例静脉营养早产儿为研究对象,100例四肢静脉行静脉营养患儿为对照组,100例经脐静脉行静脉营养患儿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及留置时间。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脐静脉行早产儿静脉营养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导管留置时间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非营养吮吸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

    作者:黄珠莲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非营养吮吸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早产儿中随机选出9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非营养吮吸,观察组则采用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非营养吮吸,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达到经口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在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达到经口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和住院时间指标上,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非营养吮吸有助于缩短早产儿静脉营养时间及经口喂养时间,恢复患儿的吞咽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静脉留置针应用的护理体会

    作者:刘英

    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是临床输血、输液、静脉给药、测定中心静脉压等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尤其在抢救重危患者、老年患者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应用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还具有减少血管穿刺、降低静脉血管损伤、安全迅速、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减轻患者痛苦等优点.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有一定的技巧,技术含量较高,现总结其使用技巧如下.

  • 早产儿微量喂养护理观察

    作者:杨丽娟;许春华;沈亦红

    目的:观察早产儿微量喂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在东莞市厚街医院出生的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早产儿实施常规喂养护理,观察组早产儿实施微量喂养护理,观察两组早产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和对照组早产儿喂养过程中的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7.5%和2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的静脉营养时间较对照组短,到达足量喂养的时间较对照组早,其母亲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实施微量喂养护理,可有效提高早产儿的喂养耐受性,促进早产儿健康成长.

  • 经皮下隧道贵要静脉穿刺置管预防危重病患者静脉营养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观察

    作者:曾敏

    目的 探讨经皮下隧道贵要静脉穿刺置管用于危重病患者静脉营养对防止导管性感染以及延长导管留置时间的作用.方法 选择136例需行静脉营养的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采用经皮下隧道右侧贵要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采用直接右侧贵要静脉穿刺置管.观察1次穿刺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静脉营养期间穿刺部位血肿、导管阻塞、导管脱出以及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明显延长,且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病例明显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多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结论 经皮下隧道贵要静脉置管可有效延长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有效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

  • 全营养混合液静脉营养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的效果观察

    作者:周广玲;高翔羽;魏兆君;李立达;孙迎军;周颖;鹿翠莲;赵美玲

    目的探讨全营养混合液静脉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体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6例给予全营养混合液静脉营养的VLBWI与18例未给予静脉营养的VLBWI进行对照研究,记录患儿体重下降程度、体重开始增加的日龄、第21天前每天增加体重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并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体重下降208±120 g,出生后5.2±2.6 d体重开始增加,每天体重增加21.6±8.8 g;对照组体重下降316±136 g,出生后10.3±5.8 d体重开始增加,每天体重增加11.5±6.4 g.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1周内有43.8%患儿发生高血糖,25.0%出现低血糖症状,无1例出现体位性水肿;对照组1周内有83.3%患儿发生高血糖,33.3%出现低血糖症状,有12例出现体位性水肿.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营养混合液静脉营养可明显提高VLBWI体重增加的速度及幅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VLBWI综合治疗中安全而又必不可少的一项措施.

  • 不同剂量氨基酸营养策略对低出生体重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影响

    作者:唐茂生;邓文均;杨大庚;林丽梅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氨基酸营养对低出生体重儿生后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影响,验证早期大剂量氨基酸在早产儿静脉营养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NICU住院的低出生体重儿96例,分为3组,在出生当天分别给予0、1.0、2.0 g/(kg·d)氨基酸,以后每天增加0.5~1.0 g/(kg·d),至足量3.0~3.5 g/(kg·d).结果 3组体重下降时间、体重下降百分比以及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病例所监测的生化指标基本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大剂量应用氨基酸,可以减少早产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比例,使婴儿较早恢复到出生体重,改善早产儿的营养状况,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 脐静脉插管留置术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

    作者:陈玮琪;李思勤;梁海华

    小儿隐匿的静脉造成穿刺困难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尤其刚出生的早产儿常因病情危重而需要随时保持静脉通道的通畅,便于用药抢救;需反复采集血液作相关检查;极低出生体重儿需要输入高渗静脉营养液体.为提高抢救治疗的成功率,减少患儿的痛苦,我病房自1999年1月至2000年10月对80例早产儿进行脐静脉插管留置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44 条记录 20/28 页 « 12...17181920212223...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