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呼吸支持技术的进展
呼吸支持技术范围广泛,包括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腔静脉内氧合、体外CO2去除(extracorporeal CO2 removal,ECCO2R)、膈肌起搏及氧疗等,但重要、临床上应用多的是机械通气.机械通气可分为正压通气、负压通气和高频通气等.
-
体外膜氧合治疗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合并呼吸衰竭4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在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自2009年10月3日至12月25日,北京地坛医院共收治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58例,其中实施ECMO治疗患者4例.结果 4例患者中,3例顺利撤离ECMO装置,脱机率为75%,其中2例康复出院,2例死亡.ECMO治疗后,氧合指数由48~77mm Hg[1 mm Hg=0.133 kPa,平均(59.8±12.4)mm Hg]升高至122~254 mm Hg[平均(191.8±85.1)mm Hg].主要并发症有出血和渗血3例,导管感染2例,膜肺血栓2例.结论 对于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在经高呼吸机条件仍不能纠正缺氧状况的情况下,ECMO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加以应用.
-
3例心肺衰竭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的监护
总结了3例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救治心肺衰竭患者的监护经验.从基础生命指标监测、病人管理、并发症监护三方面对3例终末期心肺衰竭患者进行全面护理.除1例患者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外,2例存活现处于康复阶段,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完善的监护技术是提高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救治率不可缺少的因素.
-
重度光气中毒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例救治体会
光气,化学名为二氯碳酰,属高毒类、刺激性气体,毒性比氯气大10倍,有霉变干草和烂苹果味,遇水缓慢分解成二氧化碳和盐酸,是致死性化学武器中的重要战剂,也是化学恐怖威胁的毒剂之一.同时,光气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高分子材料、农药、医药、香料和染料等领域.2005年美国环保署的白皮书认为,光气是目前中毒机制不清、缺乏有效救治手段的重要化学毒剃[1].光气毒作用主要是对呼吸系统的损害,其临床特点是迟发性肺水肿甚至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distress syndrome,ARDS).迄今为止对光气中毒致肺水肿的机制见解不一,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病死率较高[1-2].早期中毒致死机制主要以酸烧伤为主,呼吸爆发.氧化应激是后期肺损伤致死的重要机理之一[3].2010年4月10日,浙江某制药厂一车间发生光气泄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nsensitive careunite,ICU)收治了5例光气中毒致ARDS的患者,5例患者全部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其中1例接受了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经积极抢救,严密监测,精心护理,5例患者全部救治成功,现将抢救及监护体会报道如下.
-
心脏术后成人体外膜氧合建立时机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成人心外科术后不同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建立时机是否影响预后的相关研究尚无报道.该研究拟通过单中心回顾研究探讨ECMO建立时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了84例因心源性疾病接受静脉-动脉(venous-arterial,VA) ECMO支持的成年患者(≥18周岁).患者分为术后l天内(early,E组)和术后1天以后(late,L组)两组.结果 65例(77.4%)患者于术后l天内建立ECMO,,建立时间中位数为l d(0~ld),长为17d.E组患者术前NYHA评分3~4级(73.9% vs47.4%,P<0.01)、EuroSCORE评分中~高危组患者(69.2%vs 42.2%,P=0.039)显著高于L组,E组转机时间显著长于L组([314±125]min vs [176±88] min,P<0.01)、建立ECMO的原因不同(P<0.01),E组主要为不能脱机(39/65),L组患者为低心排和或低氧血症(19/19).ECMO辅助第一天的高血浆乳酸水平(P=0.02)、平均动脉压小值(P=0.019)、血小板小值(P=0.033)E高于L组,大多巴胺剂量(P=0.019)E组低于L组.ECMO辅助期间,感染(P=0.044),急性肾衰竭(P=0.025)和缺血性肝炎(P=0.032)的发生率在L组中更高.两组患者在血制品的输注量上并无统计学差异.E组在住院期间的全因死亡率低于L组(52.3% [34/65]vs 78.9%[15/19],P=0.038),ECMO辅助时间和ICU停留时间、住院间时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心脏术后早期建立ECMO的患者生存率高,且急性肾衰、缺血性肝炎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体外膜氧合在高风险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不断成熟,其适用范围不断增大,使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高风险冠心病患者有了接受治疗的可能。但这部患者在 PCI 中也是风险很高的,因此对 PCI 的术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外膜氧合(ECMO)作为一种能够快速建立、效果良好,且性价比高的心肺辅助方法,得到越来越多认可。本文主要就 ECMO在高风险患者 PCI 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总结。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持治疗进展
本文对机械通气、药物、体外膜氧合技术等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作用作一综述.
-
经股动静脉置管犬体外膜肺氧合模型的建立
目的探讨在犬体外膜肺氧合(ECMO)实验模型中快速建立血管通路的佳血管插管技术,以及半切开直视下切口内穿刺置管术的效果。方法选用Beagle犬20只,经右颈内静脉放置中心静脉管、桡动脉放置动脉测压管连接心电监护仪。采用半切开直视下切口内置管术行ECMO股动静脉插管。记录该置管方法的成功率、置管时间、出血量、术后出血并发症。结果半切开直视下穿刺置管成功率95%,平均置管手术时间为(41±18)min,平均出血量(16±8)ml,术后切口部位出血发生率15%。结论建立实验动物犬体外膜肺氧合模型时,采用股动静脉半切开直视下切口内穿刺置管术能快速有效地建立体外循环通路。
-
“超”保护性肺通气策略
机械通气(正压通气)是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主要措施,但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ALI)等并发症严重困扰临床,早先提出的保护性肺通气策略(PLVS)也被证实有局限性.有专家提出“超”保护性肺通气策略(UPLVS)的新通气策略,可能有助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通气治疗.本文从概念、机制、优势、弊端以及临床实践形式等方面详细推介UPLVS,希望能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UPLVS主要包括超小潮气量通气(≤4 mL/kg,一般在2~4 mL/kg)、平台压≤20 ~ 25 cmH2O、(高)PEEP维持肺复张等.UPLVS能够进一步降低气道压、防止气压伤,从而减少VALI的发生,具有更好的肺保护效应.其弊端是UPLVS的极低潮气量通气会导致高呼吸频率通气和呼吸性酸中毒或高碳酸血症,对于重症患者会增加内源性呼吸末正压通气.通过体外膜氧合和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技术或许可以部分或全部解决UPLVS带来的二氧化碳潴留以及由其衍生的相关问题.目前,实施UPLVS采用高频率、极低潮气量的通气模式-高频振荡通气模式,已经通过国外多项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证实其价值.
-
体外膜氧合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组合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危重症救治中应用
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作为一种体外生命支持方式,在显著改善患者氧合及通气的同时,可使肺得以“休息”,为原发病的治疗和肺的修复赢得足够的时间,已经成为严重呼吸衰竭有效的终极治疗手段。自2009年在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中应用ECMO治疗获得成功以来,ECMO联合肺保护性通气已成为病毒感染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治疗策略[1]。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一种长时间,连续的体外血液净化方法,以替代受损的肾功能。ECMO治疗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必须联合使用CRRT,该组合疗法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危重症患者的应用,国内外尚无文献报道。
-
体外膜肺氧合抢救儿童急性暴发性心肌炎12例
目的 总结体外膜氧合(ECMO)技术抢救儿童急性暴发性心肌炎(AFM)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9年9月至2015年8月在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ECMO治疗的12例AFM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6例,中位年龄8.3(0.6,13.0)岁;中位体重33.1(6,61)kg.探讨ECMO对于传统治疗无效的心功能衰竭和(或)恶性心律失常所致心源性休克进而导致组织低灌注患儿的介入时机,分析总结ECMO心肺复苏(ECPR)技术抢救心跳骤停患儿的技术要点.结果 12例AFM患儿ECMO运行时间110(22,240)h.存活10例,死亡2例,8例ECPR患儿6例存活,死亡2例均为ECPR患儿;10例存活患儿并发插管部位出血3例;并发高钠血症、枕顶硬膜下出血1例;并发下肢肌力下降跛行1例;并发声音嘶哑1例;1例ECPR患儿存活并发脑损伤.结论 把握合适的ECMO介入时机,对心跳骤停患者保持有效心脏按压心肺复苏,ECMO技术的熟练应用,均是提高AFM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
-
体外膜氧合用于心脏死亡后捐献供肝的初步经验
目的:探讨体外膜氧合用于心脏死亡后捐献供肝的初步经验。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12月一2015年12月在该院心脏死亡后捐献肝脏组织的30例患者进行探讨,根据器官保护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10例),对照组热缺血30 min后予以原位冷灌注,UV液保存肝脏,研究组患者采用体外膜氧合技术保持器官直至获取,并比较两组肝脏组织病理改变以及肝功能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热缺血30 min后其肝脏组织变为乌黑淤血,体外膜氧合辅助再循环后,肝脏组织缓慢恢复至正常饱满鲜红状态,对照组患者储存4h后可见肝细胞轻度水肿、肝窦扩张。研究组患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51.5±12.4)U/L和(46.0±23.3)U/L,对照组患者分别为(76.1±33.4)U/L和(150.0±29.3)U/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膜氧合用于心脏死亡后捐献供肝具有保护作用,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进展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发生于严重感染、休克、创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由于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引起的弥漫性肺间质和肺泡水肿并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衰竭,多年来一直是呼吸和危重病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随着国内外广大学者对ARDS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药物治疗和呼吸支持均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就近年来关于ARDS的治疗进展做简要综述.
-
体外膜肺技术的临床应用和进展
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 简称膜肺,是抢救垂危患者生命的新技术.ECMO技术源于心外科的体外循环,1975年成功用于治疗新生儿严重呼吸衰竭.1980年,美国密执根医学中心Bartlett医师领导并建立了第一个ECMO中心,随后世界各地相继建立了145个ECMO中心.近10年来,随着新的医疗方法的出现,ECMO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应用范围较以前扩大.
-
2017中国体外生命支持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2017年中国体外生命支持开展情况.方法 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于2018年初委托我国33个省市自治区负责人对体外生命支持数据进行调查,包括各体外生命支持中心的体外膜氧合(ECMO)开展例数与适应证.结果 2017年233家医院上报总例数为2826例,较2016年(1234例)增加129%,开展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的中心总数较2016年(142家)增加64%.ECMO例数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r=0.619,P<0.001)呈正相关,ECMO中心数与地区生产总值(r=0.416,P=0.020)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r=0.666,P<0.001)也呈正相关.ECMO开展人群仍以成人为主,例数占总数的86.6%,儿童和新生儿分别只占10.5%和2.9%.结论 2017年中国体外生命支持例数与中心规模均有所增长,在经济发达地区开展较多,适应证比例逐渐与国际接轨,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用于危重患者的救治在我国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
体外膜氧合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研究进展
自1967年Ashbaugh[1]首先描述并提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以来,机械通气仍是ARDS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在临床实践中,人们发现尽管采取了包括保护性肺通气、肺复张、俯卧位通气、NO吸入、高频振荡通气等策略,但ARDS的总体死亡率仍高达40%~50%左右[2].
-
1例心脏移植病人体外膜氧合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
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作为一种体外生命支持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呼吸及循环障碍的支持治疗,并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1]。在 ECMO 的治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急性肾功能损伤,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作为一种长时间、连续的体外血液净化方法,可以持续稳定地清除代谢毒素,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2]。既往的研究显示,将ECMO 技术与CRRT 技术联合起来显著地提高了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3]。2015年11月11日本科收治本院首例心脏移植病人,从单独行ECMO 治疗和单独行CRRT 治疗,到后来抢救时的联合治疗,经过132 d 的精心救治后成功转出监护室。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
血净新技术治疗多脏器功能障碍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进展,应用日益广泛,治疗病种也逐渐增多.近十年来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被逐渐应用于临床[1],用于抢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而且多应用在传统的机械通气或压力控制反比通气已不能纠正缺氧及提高肺顺应性时.近年来,我们将这项技术应用在已有机械通气指征而尚未插管的MODS 并ARDS患者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使一部分患者避免了机械通气治疗,报告如下.
-
体外膜氧合救治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ARDS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体外膜氧合救治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美国百特公司BM-25床边血液净化仪,宁波亚泰公司FDMO-08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对1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合并ARDS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结果:10例患者中,6例好转,4例死亡.治疗前后患者的低氧血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体外膜氧合(ECMO)能迅速、有效提高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ARDS患者的血氧浓度,提高SAP的抢救成功率.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治疗策略——新证据何在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诊治始终是重症医学的核心任务之一.但值得深思的是,除了早期的“小潮气量通气策略”研究取得了预期的降低病死率的疗效之外,截至目前其他疗法并未获得预期的显著效果.为此,本文以新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为依据,试图对ALI/ARDS现有的治疗证据进行梳理,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成功率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