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1例

    作者:赵茜;李红

    患者女性,59岁.因腹壁肿物6个月,表面皮肤溃烂2个月来我院就诊.查体:腹壁近左侧见一直径3 cm的肿物,皮肤表面溃烂,有少量结痂,结痂处边缘轻度红肿,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遂行肿物扩大切除术.

    关键词: 汗腺肿瘤 恶性 诊断
  • 阴茎阴囊皮肤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整形修复技术的应用

    作者:应俊;姚德鸿;程开祥;任晓敏;束木娟;姚海军

    目的 探讨男性外生殖器及其相近部位皮肤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大范围皮肤缺损的修复及修复后泌尿、性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1998年2月至2006年8月对17例男性外生殖器部位大面积汗腺癌或Paget病患者行标准肿瘤根治术,并同时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组织缺损区域应用整片中厚皮片予以修复.结果 17例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切除区域彻底,整片中厚皮片修复结果满意,皮片的成活率在95%以上.形态与功能(包括勃起功能)均达到了理想要求.结论 该修复技术简便、易行,符合生理形态与功能需求;有性功能者能保持勃起功能和性交能力.

  • 汗腺癌骨转移一例

    作者:刘晔;张万春

    患者男,62岁。耻骨处皮肤肿物20余年,无明显不适。于2009年5月发现肿物渐增,明显隆起,直径约1 cm,伴有局部疼痛,同年7月15日在外院行耻骨处皮肤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汗腺来源的肿瘤,细胞密、核有异形、偶见核分裂象,呈浸润性生长,灶性区域见有黏液,考虑(小)汗腺癌,黏液较多,原发性皮肤黏液癌可能。同年7月29日于外院行耻骨处皮肤汗腺扩大切除术,术后病理:纤维脂肪组织伴出血及慢性肉芽肿性炎,部分区域见癌组织浸润,皮肤切缘及基底未见肿瘤组织。2010年9月外院复查超声显示,双侧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未予重视,后逐渐增大。2012年2月我院复查超声显示,双侧腹股沟区可见多发椭圆形淋巴结,其中右侧较大者3.1 cm×1.7 cm,部分有融合,其内可见明显穿支血流;左侧较大者2.2 cm ×1.5 cm,考虑转移;皮肤切口处皮下实性占位,考虑转移。同年2月在我院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送检淋巴结转移性癌及癌结节;送检右髂外外侧、左股动脉外侧、右腹股沟深区示纤维脂肪组织,未见癌。患者于术后1个月开始行FP 方案化疗2个周期,超声检查显示,右侧腹股沟多发肿大淋巴结,较大者1.5 cm×1.1 cm;随后更换为CEP 方案化疗1个周期。因患者不能耐受化疗未继续治疗。同年11月,患者行耻骨病灶及双侧腹股沟区放疗15次。

  • 脐下大汗腺癌一例

    作者:皇婷;刘斌;王若雨

    患者男,55岁.于2008年1月18日无意中发现脐下花生粒大小肿物,无痛感,当时考虑为脂肪瘤,未行特殊诊治,后肿物逐渐渐增大至直径3~4 cm,伴局部红肿及触痛,于2008年12月18日外院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示:大汗腺癌,肿物大小3.6 cm×3 cm × 2.2 cm,切缘可见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癌细胞CK8/18(++~+++)、SMA部分(+)、GCDFP-15(+/-).术后给予顺铂(DDP)联合5-氟尿嘧啶(5-Fu)(DDP 30 mg第1天至第3天,5-Fu 0.5 g第1天至第3天,21 d为1个周期)化疗,化疗第2个周期完成后,发现脐下肿瘤复发,遂行第2次手术,术后病理同为大汗腺癌,患者因为恶心拒绝化疗,定期随访.8个月前,患者发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直径3 cm左右,遂来我院行放疗,术后切口区域放疗每次2 Gy共15次,总剂量为30 Gy,腹股沟区放疗每次2 Gy共35次,总剂量为70 Gy,放疗过程顺利,放疗后未再复查.1月来患者出现双侧髂嵴区域活动后疼痛,进行性加重,为进一步治疗来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患者发病以来无发热、腹痛、腹泻,双下肢无水肿,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查体:脐部见长约10 cm的手术切口瘢痕,左侧腹股沟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大小约1.5 cm,质地硬韧,界限清,表面粗糙,固定,触痛阳性,双侧髂嵴压痛阳性,余无特殊.入院检查骨扫描示右前第一肋点状放射性增强,与先前片子比较提示新发病灶;盆腔CT及增强提示下腹部皮下软组织改变;双颈部及锁骨上区淋巴结彩色超声示双颈部多发性低回声结节,右侧锁骨上窝多发低回声;余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 大汗腺癌伴乳房外Paget病一例

    作者:籍晓明;徐家淳;高晖

    大汗腺癌伴乳房外Paget病临床罕见,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诊断的1例大汗腺癌伴乳房外Paget病患者相关资料,探讨大汗腺癌伴乳房外Paget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改变及免疫组化染色特征表现.

  • 警惕汗腺癌的误诊误治

    作者:苏锦云

    [病例]男,56岁.因发现下颌部硬性肿物5年,肿大伴疼痛2个月入院.缘于5年前发现下颌部有一黄豆大肿物,无触痛及明显不适,未作处理,后肿物增大不明显,有局部痒感,近2个月自觉肿物明显增大,有按压痛.

  • 多功能电离子治疗机治疗汗管瘤临床观察

    作者:任春青;郭志俊

    汗管瘤为真皮内小汗腺导管的一种导腺瘤,呈肤色、淡黄色或褐色半球形或扁平状丘疹,约1mm~3mm大小,常发生下眼脸,其次为额部[1].我院自1995年以来,应用多功能电离子治疗机治疗眼周汗管瘤96例,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阴囊小汗腺汗孔癌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赵菊平;祝宇;何兹超;吴瑜璇;徐达;沈周俊

    小汗腺汗孔癌(eccrine porocarcinoma,EPC)是一种与 汗腺导管有关的、罕见的汗腺恶性肿瘤,以往被称为恶性小汗腺汗孔瘤,是常见的恶性汗腺肿瘤之一[1],多发于老年患者的下肢、躯干、头皮和上肢部位,男女发病比为1.3∶1[2].

  • 皮肤大汗腺癌伴肝转移1例报告

    作者:姜丽;李平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2岁,因"发现头枕部肿物10个月,术后7个月余,肝转移3个月"为主诉来我院复诊.

  • 免疫组化在上皮性皮肤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王小坡;姜祎群;孙建方

    上皮性皮肤肿瘤是指来源于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或皮肤附属器的肿瘤.上皮源性皮肤肿瘤诊断主要依靠形态学特征,在某些诊断困难情况下,免疫组化是一个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指标.包括鉴别肿瘤起源,肿瘤良恶性及原发或者转移性上皮源肿瘤.有时候,需要组合数个抗体来进行明确诊断.在临床实践中对组化结果需要小心解释并结合组织学特征,才能出正确诊断.

  • 有皮脂腺分化的皮肤附属器肿瘤

    作者:杜旭峰;施和建;史维平

    皮肤附属器肿瘤病种繁多、命名复杂,且某些肿瘤的组织发生学仍有争议,迄今仍无统一的分类方法,国内外已有许多相关的文献报道.在此,主要对有皮脂腺分化的皮肤附属器肿瘤如有皮脂腺分化的大汗腺汗孔瘤、表皮内上皮细胞瘤等为重点进行介绍.

  • 微囊肿附属器癌一例

    作者:姜祎群;万川;吴建兵;孙建方

    患者女,43岁,左上唇皮肤斑块2年余.皮肤科检查:患者上唇左上方见一直径约2.5 cm大小的斑块,肤色,表面毛细血管扩张,质硬,边界清楚.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肿瘤位于真皮内,真皮上部可见多个导管结构和少数大的囊腔,真皮中下部可见上皮细胞条索,下部见角囊肿形成,肿瘤细胞侵犯神经和肌肉组织.免疫组化染色:肿瘤性上皮细胞成分细胞角蛋白均阳性,导管及腺腔结构上皮膜抗原阳性,S100染色阳性的神经结构内可见细胞角蛋白阳性的上皮细胞成分浸润.诊断为微囊肿附属器癌.给予手术切除,目前仍在随访中.

  • 无色素性恶性黑素瘤一例

    作者:劳力民;朱可建;茅晓红;孙国均

    患者男,56岁,农民.右足底皮肤结节1年多,增大伴出血半年.患者于1年前发现右足跟内侧绿豆大小淡红色结节,不痛不痒,自行用缝衣针挑破.近半年来结节逐渐增大至核桃大小,易出血,外用红霉素等抗生素软膏无明显效果,故来皮肤科求诊,怀疑鳞状细胞癌或汗腺肿瘤而手术治疗.起病前局部无外伤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

  • 细胞周期蛋白D1和磷酸化Rb蛋白在小汗腺汗孔癌和小汗腺汗孔瘤中的表达

    作者:陈思远;钱悦;朱里;吴艳;黄长征;涂亚庭

    小汗腺汗孔癌(eccrine porocarcinoma,EPC),以往被称为恶性小汗腺汗孔瘤,是常见的恶性汗腺肿瘤.好发于老年患者的下肢、躯干、头皮和上肢,男女发病率为1.3:1.小汗腺汗孔瘤(eccrine poroma,EP)是一种好发于足底、足侧缘等部位的呈孤立结节的良性汗腺肿瘤.组织学上,认为它们起源于末端汗管的外层细胞和真皮上部的小汗腺导管.国内外有关EPC和EP的发病机制的研究报道较少,有报道p53和p16/Rb与这两种小汗腺来源的良恶性有关[1-2].

  • 乳腺大汗腺癌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附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胡祖健;徐海滨;何俊玲;苏昆仑;杨欧欧;杨文伟

    目的 探讨乳腺大汗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预后.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大汗腺癌患者ER、AR和GCDFP-15的表达,同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乳腺大汗腺癌的临床表现如年龄分布、肿瘤部位以及肉眼形态和影像学特点与非大汗腺型乳腺癌无明显差别.乳腺大汗腺癌病理表现为肿瘤细胞具有大汗腺分化,免疫组织化学表现为较高的ER、PR阴性率和AR阳性.结论乳腺大汗腺癌是一种罕见的乳腺肿瘤,无特异性的临床特征,有特征性的病理改变,较好的预后.

  • 女阴汗管瘤1例

    作者:朱振龙;杨艳红;宋适恒;李其云

    患者女,40岁.因外阴部皮疹5年,加重半年,月经后瘙痒、经量增多就诊.专科检查:双侧大阴唇外侧可见多个米粒至黄豆大小、正常肤色的丘疹,较坚实,边界清.身体其他部位皮肤未见类似皮损.切除大阴唇处1个结节送检.

  • 骶尾部小汗腺血管瘤性错构瘤1例

    作者:田君才

    患者男,25岁.因骶骨部位出现包块半年入院.包块起初大小0.5 cm×0.3 cm,无疼痛或其他不适,缓慢增大,入院时达5 cm×3 cm×2.5 cm.入院前10天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疼痛,曾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无效(具体诊断及用药不详,疼痛较前缓解,但包块大小无明显改变,来我院门诊拟诊肛周肿脓收住院.体检:于肛门上5 cm骶骨部可见5 cm×3 cm大小的包块,周围皮肤略红,质中,表面光滑,活动度尚可,与周围组织界限欠清,触痛(+),外生殖器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胸部X线检查:心、膈如常.心电图未见异常.行手术切除肿物,术中见骶尾部皮下有一3 cm×5 cm实质性肿物,边界欠清,皮肤毛囊孔粗大.

  • 小汗腺汗腺瘤1例

    作者:王婷;陈洪晓;王燕飞

    皮肤汗腺肿瘤比较少见,笔者临床诊治小汗腺汗腺瘤1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患者女,47岁.主因右上颌上方表皮增生物10年未到我院皮肤科就诊.10年前发现右上颌表皮长出一黄豆大结节,缓慢增大,无自觉症状,近1年来肿物增大明显,同时洗脸时不经意摩擦经常出现破溃、渗出.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体检:T 36.8℃,P 75次/min,R 18次/min,BP 120/mmHg,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未触及浅表淋巴结肿大.皮肤科检查:右上颌可见一玉米粒大结节,灰蓝色,表面局部破溃,可见褐色结痂.临床初步诊断:皮内痣.

  • 乳腺伴大汗腺分化的癌并浸润性导管癌1例超声表现

    作者:种静;孙咏梅;孙玲玲

    病人,女,60岁,因发现左乳包块1月余入院.查体:左侧乳房2点钟距乳头5 cm处可及一大小约2 cm×2 cm的包块.超声检查:左乳外上象限近腺体边缘处探及一低回声结节(图1A),大小约1.8 cm×1.5cm,形态欠规则,周缘欠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结节后方回声增强,伴侧方声影,弹性成像示结节质地偏硬,CDFI示结节内多个点条样血流信号(图1B),阻力指数0.69.提示左乳低回声结节,乳癌可能性大(BI-RADS 5类).术后标本大体观察:肿瘤质地稍硬,大小约2.0 cm×1.5 cm×1.0 cm,切面呈灰红色.术后病理检查显示90%伴大汗腺分化的癌+10%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腋下脂肪组织中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3).伴大汗腺分化的癌免疫组化检查:GCDFP-15(+)、ER(-)、PR(-)、HER-2(廾)、AR(20%+);浸润性导管癌免疫组化检查;ER(80%卅)、PR(10%+)、HER-2(-)、AR(80%++).

  • 背部大汗腺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一例报告

    作者:肖蔷;张超杰;范培芝

    大汗腺癌是起源于大汗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上较为少见。由于大汗腺癌对放化疗等常见恶性肿瘤治疗手段并不敏感,故无标准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是当代医学治疗大汗腺癌的主要手段。本院收治临床罕见背部大汗腺癌一例,现就诊治经过及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关键词: 汗腺肿瘤 肿瘤转移
2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