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微创穿刺与开颅去骨瓣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具有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等特点.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是,>60mL的出血如果发生于内囊、丘脑等重要脑功能区,它的占位压迫效应会对周围脑组织及血管造成损害,进而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目前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有效方法是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可及时清除脑内血肿,减少或解除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继发性脑水肿和脑缺氧,降低颅内压,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我科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2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酒精保存自体颅骨修补颅骨缺损18例临床分析
本文总结16例重度颅脑损伤,2例高血压脑出血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病人施行自体颅骨修补术资料,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自体颅骨择期修补颅骨缺损42例治疗体会
回顾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对42例颅骨缺损患者用不同方法保存骨瓣并择期行修补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12~65岁,平均37.5岁,颅脑外伤行去骨瓣减压术后31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11例.骨瓣大小平均为8 cm×7 cm,其中有4例因术前骨折骨瓣呈2块.
-
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的早期预防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的早期预防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宝鸡市解放军第三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36例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手术患者,采取术中、术后系列预防治疗措施,并于术后6月动态观察患者脑积水发生情况.结果 136例手术患者中,术后6月内发生脑积水10例,其中有临床症状需分流手术5例.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并发脑积水进行早期预防,可以减少脑积水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随机平分成两组,观察组实施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治疗,对照组实施单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颅内压、死亡率、手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率、手术治疗后切口疝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颅内压,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效果显著。
-
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方法及效果,总结救治经验,进一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水平.方法:对3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均采用去骨瓣减压、气管切开以及相应的其它救治措施,对救治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结果:全组治愈21例(55.3%),好转4例(10.5%),植物生存1例(2.6%),死亡12例(31.6%).结论: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关键是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止脑缺血氧对脑组织的损害,预防脑疝的发生.
-
经颞前和额后入路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9例临床体会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需要手术的患者,传统的术式是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虽疗效确切,但损伤大,病程较长,需二次修补颅骨,费用高.有些医生采用钻孔引流术,虽损伤小,但可造成新鲜出血.近年来很多神经外科医生主张小骨窗开颅,既可清除血肿,又可直视下确切止血,且无需修补颅骨.
-
术中应用甘露醇、地塞米松预防脑外伤术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脑外伤术后病人脑水肿发生率高达62~83%.脑外伤术后引起脑水肿,往往需二次开颅去骨瓣减压,给病人造成很大的身心痛苦,影响病人的康复,同时也给病人及其家属带来了很大经济负担.我们在术中应用甘露醇、地塞米松,有效预防了术后脑水肿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
自体颅骨冰冻保存、早期原位回植钛铆钉固定的临床应用
颅骨修补术是神经外科常见手术之一.临床多在第一次手术后3~6个月,应用人工材料进行修补,但存在不少问题.我们2000年3月至2003年12月对16例急性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手术患者行自体颅骨冰冻保存,早期原位回植钛铆钉固定,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去骨瓣减压与保留骨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对比分析
本组130例病例来自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及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外科1999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的价值.
-
扩大翼点入路治疗额颞部大面积脑梗塞(20例初步报告)
大面积脑梗塞因大血管、特别是大脑中动脉主干血管阻塞而引发,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1996年6月~2000年12月,我们采用经扩大翼点入路去骨瓣减压、脑颞肌敷贴术治疗额颞部大面积梗塞2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研究
目的 总结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37例患者采用文章中不同治疗方法 .结果 全部病例中30例痊愈,7例出院时大部分消失.结论 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选择恰当的方法 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医用酒精保存自体颅骨治疗颅骨缺损
颅骨缺损常见于颅脑术后,尤其是严重的颅脑损伤引起的额颞叶对冲性脑挫裂伤,常因脑肿胀、恶性颅内高压需去骨瓣减压,使患者能度过脑水肿期而存活.
-
去骨瓣术后迟发性硬膜下积液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32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硬膜下积液的形成原因.方法:对我科1996年1月至2003年11月发生的32例迟发性硬膜下积液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去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硬膜下积液共32例,40侧,占同期去骨减压病人的18.1%.结论:迟发性硬膜下积液在中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率很高(18.1%),其形成原因主要与去骨瓣减压以后,压力填塞效应消失,脑肿胀脑水肿消退,脑脊液循环受阻等有关,其发生率比一般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发生率高,严重影响该类重病人的康复,需早期预防和治疗.
-
脑溢血术后并发中枢痛一例报道
脑溢血术后并发中枢痛临床上极为少见.我院於98年6月发现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女,56岁.突发头痛、左侧肢体瘫痪半小时后入院.体检:BP 22/15kPa,浅昏迷,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计分法(GCS)9分,双瞳孔等大等圆,右侧光反射迟钝,左侧灵敏.左上肢肌力Ⅱ级,下肢肌力Ⅲ级,左侧Babinski征阳性,右侧肢体肌力正常.急诊颅脑CT示:右侧基底节区血肿,约4×5×4cm3.入院第二天全麻下行右侧开颅术,行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
-
重型颅脑创伤后脑积水形成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重型脑创伤后脑积水形成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收治的符合条件的139 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脑积水组和非脑积水组.对年龄、性别、受伤当时GCS 评分、昏迷时间、颅内出血的部位和时间、去骨瓣减压、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腰椎持续外引流与脑积水之间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 逐步回归法多因素分析.结果 19.42%的患者发生了脑积水.通过Logistic 逐步回归分析从9 个因素中筛选出年龄(P = 0.010)、去骨瓣减压(P =0.033)、蛛网膜下腔出血(P =0.000)和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外引流(P = 0.000)为影响脑脊液发生的相关因素,其中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外引流为保护性因素.结论 年龄增大、去骨瓣减压、蛛网膜下腔出血促使创伤后脑积水产生的重要因素,而外伤后早期行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外引流可明显减少脑积水的产生.
-
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脑膜扩大成形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手术防治方法.方法:3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线移位大于0.5 cm者29例.单侧去骨瓣20例,双侧去骨瓣9例.额颞去骨瓣后将硬脑膜做成向额顶和向颞顶掀起的硬膜瓣,关颅时将硬膜瓣与颢肌骨面减张缝合,封闭硬膜腔.结果:术后3 d内CT复查:骨窗后缘处隆起脑组织钝角移行34例,接近或小于直角移行5例.中线复位25例,轻度移位10例,移位大于0.5 cm4例.治疗结果:恢复良好17例,轻残9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9例,病死率23.1%.未发生常见的脑组织嵌顿、脑表面静脉回流障碍等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结论:去大骨瓣减压后硬脑膜成形对防止术后脑组织嵌顿,减少脑表面静脉回流障碍等并发症有良好效果.
-
颅骨自体皮下埋藏保存后原位回植
1994年11月~1997年7月我院将原来开颅减压手术丢弃的颅骨瓣作自体皮下保存,3个月后取出作原位回植修复颅骨缺损,随访30例,效果良好,均达骨性愈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2~59岁。去骨瓣减压原因均为脑挫裂伤、颅内血肿。颅骨缺损部位:额、颞顶、额颞。骨瓣面积30~120cm2,平均(49.33±17.25)cm2。
-
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疝的手术治疗
大面积脑梗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传统内科治疗死亡率和致残率高达80%,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能大大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但是否需同时行颅内减压术,切除前颞叶或坏死脑组织方面尚有争议.作者总结25例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疝形成患者手术治疗的经验,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
血肿清除加部分颞极切除治疗重症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的疗效
高血压性脑出血约70%发生在基底核区[1].大量的出血常导致脑疝,预后极差.对于脑疝前期的出血性卒中,一般采用传统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并行去骨瓣减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