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鼠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对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
用携带目的基因的病毒载体转染树突状细胞(DC)已广泛应用于抗肿瘤和诱导耐受等方面的实验研究和治疗.但用病毒载体转染DC过程中,存在病毒本身常能影响DC的抗原提呈细胞功能,有文献报道痘苗病毒载体和单纯疱疹病毒载体转染DC后可阻碍DC成熟和下调成熟DC表面的共刺激分子,因此,避免病毒载体干扰DC的功能十分
-
免疫清零驯化治疗免疫性肌炎的动物模型
背景:根据现有理论及治疗经验,创新性提出自身免疫性疾病时体内细胞变异是永久存在的,且这些变异体细胞是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因或者同时伴有免疫细胞的变异,使用免疫清零耐受诱导新生的免疫系统对变异体细胞产生耐受,即能治愈除干细胞病变以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假设.目的:拟验证免疫清零驯化治疗免疫性肌炎动物模型的疗效.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对比观察动物实验,于2008-12/2009-04在南方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雌性成年新西兰兔1只,体质量4.1 kg;雌性清洁级英格兰短毛豚鼠36只,体质量400~500 g.方法:用新西兰兔肌肉匀浆混合完全弗氏佐剂对豚鼠进行免疫注射制作免疫性肌炎豚鼠模型.造模后,28只豚鼠抽签法随机分为:超大剂量清零驯化组,白消安1 mg/kg,12 h/次,8次,白消安给药结束后腹腔注射环磷酰胺40 mg/kg,1次/d,4次,环磷酰胺给药结束后腹腔注射环孢素A 3 mg/kg,1次/d,持续至动物死亡;环磷酰胺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 mg/kg,1次/d,3次;免疫清零驯化组,白消安0.8 mg/kg, 环磷酰胺30 mg/kg,环孢素A 3 mg/kg,给药次数及方式同超大剂量清零驯化组;对照组为空白对照.主要观察指标:给药前后进行全血细胞检查及生化检测,记录动物给药后生存时间,观察各组肌肉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其他组免疫后白细胞均明显降低,给药后造血功能逐渐恢复,免疫清零驯化组白细胞计数增高明显,横纹肌病理检查发现肌肉组织病理改变以骨骼肌多发性炎症为特点.给药后超大剂量免疫清零驯化组及免疫清零驯化组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较给药前明显下降(P < 0.05,P < 0.01),但横纹肌病理检查未见明显改变;环磷酰胺组与对照组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均无明显变化.超大剂量清零驯化组动物生存时间短,环磷酰胺组与对照组无差异,免疫清零驯化组动物生存时间明显优于其他各组.结论:免疫清零驯化治疗免疫性肌炎动物模型有显著疗效,且效果优于超大剂量清零驯化治疗及常规剂量免疫抑制剂治疗.
-
关于肠道免疫耐受与经口诱导耐受DNA疫苗的研究
粘膜免疫系统是机体抵抗病原体感染的第一道重要防线.粘膜经常暴露于病原体并与之接触.因此,在病原体侵入部位产生免疫应答,对于清除病原体保护机体是必需的.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术前滴鼻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腺样体肥大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手术之一,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由于对手术及离开父母的恐惧感,患儿术前常表现有焦虑、哭闹、拒绝手术等。麻醉前用药的目的是使患儿镇静、合作,顺利地度过麻醉诱导期。目前常用的有咪唑安定,它具有镇静、抗焦虑作用及不同程度的顺行性遗忘,但是咪唑安定的副作用包括嗜睡、镇静过度、头痛、幻觉、共济失调、呃逆和喉痉挛等。右美托咪啶是一个高选择性α2受体激动剂,有可唤醒镇静、镇痛、抗焦虑的作用,这些特性使之成为外科手术中理想的麻醉前用药[1]。本次研究中比较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啶滴鼻对儿科病人术前镇静程度、面罩麻醉诱导耐受程度、全麻苏醒期躁动程度及术后镇痛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
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株耐受与致敏并存的研究
目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衰竭(MODS)时血中出现多种炎症介质,一般认为这是白细胞致敏(primed)的结果.我们用巨噬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代表单克隆细胞水平耐受与致敏并存的细胞模型,并对其机制做了初步探讨.方法:巨噬细胞株RAW 264.7以不同刺激作用后测上清中TNF-α(L929杀伤活性)、NO(Griess反应)、IL-1(胸腺细胞增殖,MTT法)和细胞内游离浓度([Ca2+]i,用荧光显微镜成像系统,Frua-2负载).结果至少重复6次.结果及结论:10 ng/mL LPS预处理(pretreat)18 h,洗去,加入100 ng/mL LPS攻击(challenge) 24 h, TNF-α和NO分别由未预处理组的7.3±1.7 ng/mL和29.7±3.2 μmol/L减少到1.2±0.5 ng/mL和20.2±1.9 μmol/L(P<0.05),说明已诱导了耐受;同时,IL-1由未预处理组的0.50±0.02 pg/mL增至3.30±0.08 pg/mL(P<0.05),说明LPS耐受细胞也可出现高反应,即LPS预处理对TNF-α和NO来说是诱导耐受,而对IL-1来说却起到了致敏作用.10 ng/mL LPS预处理18 h后用15 μg/mL MDP、1 μmol/L fMLD、1 mg/mL酵母多糖及1 μg/mL PMA攻击,则NO分别由未预处理组的5.1±1.2、4.2±0.9、14.4±2.7和8.1±3.1 μmol/L增至16.9±2.5、12.9±1.9、18.8±3.1和26.4±3.8 μmol/L(均P<0.05);而TNF-α在酵母多糖组不变,在PMA组由未预处理组的3.8±0.7降至0.8±0.4 ng/mL(P<0.05).结论:LPS在同一细胞克隆确可同时诱导耐受和致敏,而判断耐受或致敏应由特定攻击条件和特定的检测指标决定.
-
本期导读
移植免疫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对提高器官移植成功率及受体术后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刊特邀美国移植免疫专家--德克萨斯医疗中心休斯敦卫理公会医院免疫生物学研究中心的Xian Chang Li教授就非T淋巴细胞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作一述评。他在文中阐明了自然杀伤(NK)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DC )及B淋巴细胞在移植物排斥以及免疫耐受诱导中的作用以及将其作为治疗靶点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移植免疫耐受的调控网络非常庞大,天然免疫细胞和获得性免疫细胞均参与了这一复杂的过程。为了达到诱导耐受及避免排斥的目的,必须设计全面针对这些靶点的治疗方案。对移植物慢性失功的深入研究发现,非T淋巴细胞类细胞在移植排斥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针对这些细胞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
微囊化异种细胞免疫隔离作用的研究进展
免疫排斥是组织器官移植中大障碍.当前,临床主要通过组织配型、抑制免疫、诱导耐受[1]等减轻排斥反应.为解决组织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和移植物来源匮乏,免疫隔离技术的日益成熟为其另辟蹊径.免疫隔离技术即通过人工技术制备半透膜隔离移植物与受体的免疫系统,屏障一定分子量的大分子物质等自由通过;半透膜材料必须具备对机体无毒、生物相容性好、不易引起宿主反应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