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甘卫敏;黄昌保;张梅杰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CVST)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对58例CVST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访6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 mRS)评分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 mRS评分≤2分)和预后不良组( mRS评分>2分),采用Cox回归分析法分析CVST预后影响因素。结果58例年龄(32.4±11.9)岁,48例(82.8%)以剧烈头痛首发,产后或产褥期(13例,占22.4%)是常见病因。27例行腰椎穿刺术,平均颅内压(297.2±106.1)mmH2O。45例(77.6%)至少行两种以上影像学检查确诊,其中CT检查确诊率仅为20.7%;15例(25.9%)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全部确诊。34例(58.6%)初诊时误诊为脑出血12例(20.7%),脑梗死、偏头痛各7例(12.1%),其他疾病8例,平均误诊时间6.5 d。确诊后经积极治疗复发7例(12.1%),死亡1例(1.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女性)、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脑出血是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女性)、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脑出血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VST临床症状多变且无特异性,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行DSA检查可确诊;性别(女性)、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脑出血是本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子痫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脑出血及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一例报道

    作者:张晓燕;杜敢琴;张栋栋;舒伯辉

    子痫是导致妊娠期母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抽搐,临床治疗以控制抽搐、纠正缺氧和酸中毒为主.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种特殊类型脑血管疾病,好发于产褥期女性,是子痫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创伤性脑实质出血,而高血压是导致脑出血的常见原因.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是高血压脑病的一种临床亚型,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意识障碍、癫痫及视力受损.子痫并CVST、脑出血及PRES患者病情危重,临床较少见.本文报道了1例子痫并CVST、脑出血及PRES患者,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30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聚斓

    目的 分析与研究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将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30例CVT病人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脑脊液检查、治疗及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早期表现为头痛(87%)、恶心呕吐(60%)、视力障碍(33%),伴有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影像学表现为静脉窦闭塞及局限性脑梗死(67%),其中20%伴有出血;颅内压明显升高,脑脊液白细胞及蛋白定量正常或升高;病因治疗及脱水、抗凝、溶栓等治疗有效.结论 临床以颅内压升高为主要表现、伴或不伴脑局灶性症状、体征的年轻病人,应考虑到该病,可及时行MRI或MRA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尽早治疗,抗凝治疗为首选方法.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辉;钱伟东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由多种原因造成脑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较低,但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临床医务工作者常由于缺乏对该病的充分认识而导致误诊、误治。本文对 CVST 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等进行综述。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张洪霞;朱宗红;王小凤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CVST)是由于脑静脉回流堵塞或血流缓慢所引起的一类不常见的闭塞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占所有脑卒中的1%,可表现为单纯颅内压增高,也可以突发、罕见的致死性脑卒中为表现,常见诱因包括手术、外伤、脱水、恶病质、高凝状态、红细胞增多症、口服避孕药、心脏病、妊娠、围产期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1-3].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科共收治5例CVST,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脑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刘克蕴

    1 概述脑静脉血栓形成为少见的缺血性卒中[1].脑静脉血栓形成可累及皮质静脉、硬脑膜窦或二者均受累,单独皮质静脉血栓形成罕见,多数病人患硬脑膜窦血栓形成有或无皮质静脉受累.脑深部静脉血栓形成为一侧或双侧大脑内静脉合并Galen静脉血栓形成.此病占全部脑血栓形成的3%~5%[2].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见于儿童和青年.

  • 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21例CT磁共振表现及漏误诊分析

    作者:张子东;赵洪全;李宝库

    目的 总结颅内静脉与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CT及磁共振(MR)表现,分析漏误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CVST病例的CT和MR影像,全部病例均有MR资料,12例有低场强磁共振脑静脉窦血管成像(MRV)资料,15例有CT资料.结果 CVST的CT表现为病变静脉窦的高密度影、束带征及Delta征;MR主要表现为病变静脉窦内短T1长T2信号;MRV表现为血栓形成静脉窦的闭塞;本组21例CVST,影像科初诊漏诊2例,误诊5例.结论 正确认识CVST的束带征、急性早期征象及静脉性脑梗死的改变,能减少漏误诊的发生.

  • 矢状窦血栓形成合并颅内出血1例

    作者:高社荣;李爱民

    患者男性,17岁.因突发神志不清、四肢抽搐两次于2002-08-11急诊入院.患者于入院7d前因受凉后发热,体温37.8℃,查体:超力体型,体重:105kg.神经系统检查:左侧巴彬斯奇征、奥本汉姆征、恰多克征可疑.脑膜刺激征:颈稍有抵抗,克氏征、布氏征可疑.

  • 糖尿病人海绵窦血栓形成的眼部表现

    作者:王皓月;王兵;党同娥

    患者马×女75岁住院号487157因左眼胀痛伴头痛4天,在卫生院以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无效就诊于我院.门诊以左眶急性蜂窝织炎收住眼科.入院查体,T37.4℃,神志清,精神差,心肺无改变.

  • 重症海绵窦血栓形成1例护理体会

    作者:王瑞馨

    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脑静脉系统血管病,由于各种因素造成血管壁损伤、血流状态改变、凝血机制异常导致血栓形成而发病.海绵窦血栓形成是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的一种,常有眶部、鼻窦、上面部化脓性感染或全身感染[1].我院于2004年3月收治的1例海绵窦血栓患者,属继发于鼻窦感染,入院时病情危重,处于昏迷状态.患者先后出现了球结膜高度水肿致眼睑闭合不全、继发性癫痫、应激性溃疡、疱疹病毒感染等合并症.但经过19d的救治与护理,患者神志转清,生命体征平稳,痊愈出院.临床海绵窦血栓形成患者较少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112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杨柳;徐小林;王东;王世民;王新平

    目的 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短期预后.方法 收集CVST患者112例,根据影像学上是否有脑实质损伤分为继发脑实质损伤组与无脑实质损伤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的不同,以及是否有脑实质损伤对治疗效果及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CVST多见于中青年,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继发脑实质损伤组更易出现癫痫、意识障碍、肢体无力症状,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高于无脑实质损伤组;两组治疗的有效率无差异,但无脑实质损伤组临床症状完全缓解率较高、短期预后较好.结论 CVST继发脑实质损伤者临床症状重,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缓解率及短期预后均较无脑实质损伤者差,故对此类患者应及早采取规范化治疗以期获得良好的预后.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作者:郑昆文;马莎;张金章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早期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CVT病人的发病年龄、发病形式、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脑脊液等检查结果及治疗.结果发病年龄多在26~60岁;多数为急性起病;早期表现为头痛、呕吐,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癫癇发作;影像学表现为静脉窦闭塞及局限性梗死灶;脑脊液压力明显升高,白细胞及蛋白含量正常或升高(感染性或癌性CVT除外);应用脱水、抗凝、局部溶栓及病因治疗等,16例病人中,7例症状好转,6例基本痊愈,1例无变化,2例死亡.结论CVT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对临床急性起病的头痛、呕吐、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及癫癇发作的年轻病人,应高度怀疑CVT,及时行MR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联合检查,明确诊断.一旦明确诊断,应尽早开始治疗.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致空蝶鞍: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姚小英;戴若莲;管阳太

    目的:空蝶鞍是指蛛网膜憩室通过缺损的鞍隔从鞍上池疝入到蝶鞍内.原发性空蝶鞍的形成与垂体病变无关,而与颅内压增高和鞍隔缺损有关.本文旨在探讨临床上慢性颅内高压所致的空蝶鞍形成.方法:报道2例因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引起慢性颅内高压导致空蝶鞍的病例.结果:2例患者均以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行腰椎穿刺术发现脑脊液压力增高,头颅磁共振静脉造影显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在给予抗凝治疗后,2例患者的头痛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其中,1例患者在连续的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中,发现空蝶鞍程度逐渐加重;另一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由无空蝶鞍演变成空蝶鞍.结论:慢性颅内高压可导致空蝶鞍形成,并可引起空蝶鞍程度的加重.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一例

    作者:刘凌;臧树立

    临床资料:患者,男,44岁,因头痛4d加重伴恶心、呕吐1d人院.患者人院前4d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呈胀痛感),出现视物成双、恶心、呕吐、肢体抽搐及肢体活动无力等症状.入院前自己按感冒治疗,症状无好转,1d前出现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行急诊头颅CT示:上矢状窦、乙状窦区可疑密度增高影;MRI显示:上矢状窦、直窦、乙状窦血栓形成.给予抗凝治疗.住院后查体:体温36.7℃,血压116/72 mm Hg,神清语利,精神略差,眼动自如,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颈软,四肢肌力Ⅴ级,左侧巴氏征阳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4项、电解质、肝肾功能均正常.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人院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提示上矢状窦后部、左右乙状窦、横窦显影欠佳.给予经静脉插管接触性溶栓联合机械性碎栓治疗后,患者头痛、呕吐症状消失,病情好转,复查造影提示静脉窦主干基本通畅.出院嘱其继续服用华法林2.5 mg,1次/d,定期监测凝血4项,随访1年,无头痛等症状发生,未再出现新发血栓形成.

  • 颅内静脉窦血栓的MRI诊断

    作者:穆巍;周红

    目的 探讨经头颅MR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用于检测脑静脉窦血栓(CVT)的应用价值.方法 35例CVT患者均行MRI标准自旋回波T1WI、T2WI和VEN/3D/PCA.结果 VEN/3D/PCA比标准SE序列T1WI和T2WI多检测出CVT12处,与脑血管造影的结果完全相符.结论 头颅MRI和MRV是诊断CVT的主要依据.能够避免误诊和漏诊.

  • 脑静脉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学和病因

    作者:于朕楠;吴海燕;石向群

    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CVT)是指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类少见的脑血管病类型.由于临床症状多样且无特异性,CVT的临床诊断比较困难.了解CVT的病理生理学和病因有助于理解其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并指导治疗.文章对CVT病理生理学和病因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动物模型

    作者:魏莹;郭新宾;管生;邓鑫;王子博;逯笑柯;董艳华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and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少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60%的患者病变累及多个静脉窦,其中以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为常见.CVST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学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建立稳定和理想的动物模型能为研究其发展、预后和疗效评估提供基础.文章对现有几种CVST模型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了总结,但各种方法均有自身局限性.因此,建立更理想的动物模型有助于全面了解CVST的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

  • 脑静脉和硬膜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唐桂林

    脑静脉和硬膜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and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少见的卒中类型,占所有卒中的0.5% ~1%.CVST的正确诊断有赖于神经影像学检查.文章对CVST的影像学诊断进行了综述.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进展

    作者:马浩;沙杜鹃;顾双双;张均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and sinus thrombosis, CVST)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以脑静脉回流障碍伴颅内压增高为特征的特殊类型脑血管病,占全部脑血管病的0.5%~1%。 CVST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有着显著的影响。文章对 CVST 的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 炎性肠病相关性脑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王运超;宋波;高远;刘凯;李攀星;许予明

    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作为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 el disease,IBD)一种较为少见的肠外表现,常常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被忽略.文章就IBD相关CVT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212 条记录 8/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