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1例体外循环下左心室巨大脂肪瘤切除术的护理
心脏脂肪瘤是罕见的心脏良性肿瘤,与其他部位的脂肪瘤组织学形态相同.多数认为与脂肪代谢障碍有关.左心室脂肪瘤向腔内突出可阻塞心腔,引起血流障碍,严重影响左心室正常的收缩与舒张功能,甚至引起栓塞、猝死,需及早手术治疗.我院于2001年8月成功实施了1例左心室巨大脂肪瘤切除术,现报告如下.
-
脂肪代谢障碍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相互影响
问:脂肪代谢障碍与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恶性循环是什么意思?答:是指体内脂肪过多特别是腹部脂肪过多会引起胰岛素抵抗.反过来,胰岛素抵抗又会引起更多的脂肪堆积,肥胖.
-
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有多种方案
老王今年65岁,患2型糖尿病已经10年,3年前开始注射胰岛治疗.他一直在腹部两侧注射,可近发现腹部皮下出现了好多硬结,胰岛素用量比以前大了,血糖却控制不好.医生说这是因为他没有正确进行注射部位的轮换造成的.那么,注射部位到底该怎样进行轮换呢?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很容易导致局部脂肪组织的增生或萎缩,进而影响胰岛素的吸收.皮下脂肪萎缩和增生皮下脂肪萎缩,也被称为脂肪代谢障碍,其发生风险在糖尿病患者中因人而异,表现为皮下组织的丧失导致注射部位形成不易察觉的小的凹陷,严重的皮下脂肪萎缩会使病变部位的肌肉组织、大血管和骨骼从外面看来更加明显,就好像皮包骨一样.有时非注射部位的皮下脂肪也可萎缩,其原因可能与胰岛素制剂中含有杂质,引起局部过敏反应有关.
-
糖尿病伴脂肪肝的营养防治策略
上期轻度脂肪肝一般不需药物治疗,中重度脂肪肝可选择性地服用一些降脂药物,关键还是要找到自身出现肝脂肪代谢障碍的原因,对症治疗.因为脂肪肝不仅仅是肝脏的问题,通常是全身代谢紊乱的一个典型表现.下面我们就一个实例,来谈谈糖尿病患者脂肪肝的防治.
-
长期应用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对HIV/AIDS患者脂肪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长期应用含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HIV/AIDS患者脂肪代谢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 招募118例HIV/AIDS患者,其中未治疗组40例,治疗1~2年组37例,治疗>5年组41例,以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临床评估是否存在脂肪代谢障碍(LD).经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DXA)测量全身、躯干、上肢及下肢脂肪量(FM).结果 治疗>5年组与治疗1~2年组患者临床评估LD发生率分别为51.2%和4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司他夫定(d4T)出现LD发生率(63.6%)为应用齐多夫定(AZT)者(26.5%)的2.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XA检测显示:治疗>5年组患者全身及四肢FM[(9778±3758)g和上肢(960±449)g,下肢(2096±1141)g]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3 317 ±5825)g和上肢(2333±1422)g,下肢(3890±1567)g]、未治疗组[(14 280±6416)g和上肢(1655 ±1251)g,下肢(4032±1822)g]及治疗1~2年组[(13 750 ±5910)g和上肢(1220±634)g,下肢(3276±1890)g](P<0.05),其躯干FM显著低于未治疗组及治疗1~2年组(P<0.05).治疗>5年组中无LD患者,其全身及躯干FM亦显著低于治疗1~2年组无LD患者(P<0.05).全身、躯干和四肢FM与体重(r=0.140~0.568,P=0.04或<0.01)及BMI(r =0.292 ~0.742,P值均<0.01)呈正相关,四肢FM与血TG呈负相关(r=-0.240,P=0.011).结论 应用NRTIs的HIV/AIDS患者易出现LD,主要在治疗1~2年出现,应用d4T后LD发生率显著高于应用AZT.治疗1~2年组与治疗>5年组患者L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FM随HAART时间延长逐渐减低.DXA有助于客观定量评估FM变化,能早期发现LD并指导临床治疗.
关键词: 司他夫定 齐多夫定 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 脂肪代谢障碍 -
部分脂肪营养不良一例
进行性脂肪营养不良(lipodystrophy)是以脂肪代谢障碍为特征的一组神经系统疾病,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类,前者表现为先天性全身性脂肪营养不良(congenintal generalized lipodystrophy,又称Berardinelli-Seip syndrome);而后者又可分为获得性全身脂肪营养不良( Barraquer-Simons syndrome)和获得性部分脂肪营养不良(Lawrence syndrome).临床特点表现为进行性且边界清楚的双侧基本对称的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有时合并局限性脂肪组织增生和肥大.现将1例上半身消瘦而F半身肥大的部分脂肪营养不良患者报道如下.
-
多发性、对称性脂肪代谢障碍致呼吸困难1例
患者男,63岁。因颈部及全身渐进性肥胖7年,呼吸困难1个月于1997年5月26日入院。患者有昏厥、黑便、打鼾史;要求解决呼吸困难,改善颈外形。既往无肝炎、结核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史;无长期服药史;饮酒40余年,每日饮白酒500~1 000ml,无家族病史。查体:体重120kg,坐位,脐以上全身皮下脂肪对称性沉积,以颈、胸、背、双上肢为重,颈围65cm,胸围135cm,腹围125cm,上臂围55cm;颈部皮肤有多处圆环样皱纹,颈外观解剖标志不清,皮下脂肪质地实,呈颗粒感,甲状腺及气管触不清。平卧时呈吸气性呼吸困难,间或伴有吸气性哮鸣音;坐位或半卧位呼吸平稳,未见三凹征。间接喉镜未见异常。X片示颈软组织影增大,气管双侧向内局限性略变狭窄。B超示脂肪肝、脾厚,甲状腺无肿大及结节,皮下脂肪增厚约3.0cm。肝功、血糖、肾功能未见异常。血脂略高。手术治疗:于全麻下取颈前“U”形切口,颈阔肌下游离皮瓣;电刀切除沉积脂肪,显露气管、甲状腺、胸锁乳突肌及部分动脉鞘,颈外三角沉积脂肪部分切除。术中见气管前脂肪厚约3.0cm,质地实苍白色,气管弹性良好,术中失血约600ml。术后引流液较多,对症处置后好转;呼吸困难症状改善,可平卧。
-
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及治疗
糖尿病(DM)是由不同病因与发病机制引起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以致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障碍而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疾病.糖尿病肾病(DN)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重要的合并症之一,糖尿病演变几年后,几乎均有肾脏受累,从肾小球、肾血管到肾间质,是终末期肾衰的重要原因.
-
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1例报告
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BSL)又名马德龙病(Madelung病),是一种罕见的脂肪代谢障碍引起的脂肪组织弥漫性、对称性沉积于颈肩部皮下浅筋膜间隙和(或)深筋膜间隙的疾病。本院近期诊治马德龙病1例,报道如下。
-
15例糖尿病合并肾病诊治体会
糖尿病是由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引起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以致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障碍,而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一旦发展至临床阶段,其病理和功能障碍则不可逆转,并进行性发展,终导致终末期肾病.但如果糖尿病合并某肾脏病,如得到及时的治疗,肾功能可部分或完全恢复正常,尿蛋白减少或消失,因此,糖尿病合并肾脏病的早期诊治是非常重要的.笔者曾收治15例糖尿病肾病,现将其诊治体会简述如下.
-
自我按摩保健(二十四)
肥胖症肥胖症可始于任何年龄,但以40~50岁女性多见.目前医学界认为,引起肥胖的原因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病理性致肥,主要是因为内分泌失调,体内脂肪代谢障碍,导致脂肪堆积;另一类是生理性致肥,主要是因为饮食失控,营养摄入失衡,致使体内脂肪过量堆积.
-
儿童全身型结节性脂膜炎1例
1 病历报告 女婴,4岁3个月,主因反复间断发热、多发性皮下结节3年9个月,腹部膨隆1个月于1998年7月21日入院。患儿自生后6个月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间断发热,持续时间长短不等,短时1周,长3个月,间隔时间长短不一,呈弛张热型。同时于颈部、胸腹壁及四肢分批出现多发性皮下结节,有的可自行消退。局部皮下脂肪萎缩,伴有明显的色素沉着,首先累及的是头面部,其次是四肢。生后11个月时颈部一结节破溃,流出多量黄色米汤样液体。4岁2个月时患儿腹部逐渐膨隆。曾在当地医院多次就诊而未明确诊断,给予感冒冲剂、中药等治疗,病情一度缓解,然后反复发作。智力发育正常,否认家族遗传病史,有一姐身体健康。查体:T 38.7 C,HR 120/min,体重14kg,营养差,皮下脂肪减少,局部消失,面颊部、颈部、上下肢可见多处皮下脂肪萎缩,伴有色素沉着。胸、腹壁静脉怒张。颈部、胸腹壁、四肢可触及多发性皮下结节,大小不等,直径0.5~4c m,有轻度触痛。颈部、腋下、腹股沟处广泛淋巴结肿大,直径0.5~3cm,无触痛及粘连。腹部膨隆,肝脏右锁骨中线肋下9.0cm,剑突下10cm,质中等,表面光滑,轻度触痛。脾肋下2.0cm,质中等。实验室检查:外周血WBC 14.9×109/L,N 0.48,L 0.52,Hb 105g/L。抗O(-),类风湿因子(-),血培养(-),自身抗体(-),肝肾功能及蛋白电泳正常,多次查血未见狼疮细胞。病理活检:结节性脂膜炎。经治疗好转出院。2 讨论 结节性脂膜炎,又名复发性热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病,有皮肤型和全身型两种。目前多认为属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有人认为属结缔组织病,是一种少见的脂肪病变。病因不明,可能是由于感染、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导致脂肪代谢障碍。年长儿及成年女性为多,本例自6个月开始发病,临床上少见,且有肝、脾内脏受累,提示预后不良。反复发热及皮下结节是本病的临床特点,常因临床表现多样化而易误诊。确诊靠组织病理活检。因而对临床上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皮下出现触痛的结节应高度警惕本病,须早期行组织病理活检。急性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氯喹、消炎痛等治疗,多数可获缓解。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临床常见病,属于中医痹症--骨蚀,一般因外伤后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药物、酗酒、类风湿、脂肪代谢障碍等原因所致,临床上疗程长,治疗及护理难度大.我科在1988年~2006年18年间,共护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6146例,其中外伤性(股骨颈骨折,骨盆髋关节顿挫伤)1767人,激素性3050人,酒精中毒性999人,其他(主脂血症和放射病)79人,髋关节发育不良251人;年龄大72岁,小6岁,治疗总有效率达97.4%.
-
肠系膜脂膜炎1例报告
1 病历报告患者,女, 45岁.因间断脐周隐痛10余年加重5天入院.腹痛间断发作,每月1~2次,止痛剂可缓解,发病后无发热.但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外科查体:腹部膨隆,可见肠型,上腹部压痛明显,左上腹可触及一约7cm×5cm×3cm大小包块,质韧,表面光滑,推之不动,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叩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辅助检查:B超示:①腹部包块;②腹腔积液.
-
血脂康治疗828例脂肪肝的疗效及B超声像图变化
脂肪肝是多种因素造成肝脏脂肪代谢障碍,使脂类在肝内蓄积超过肝重的5%,或在组织学上肝脂肪化超过40%所致[1].脂肪肝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B超检查,肝脏B超声像图的变化可为临床判断药物疗效提供依据,本文将我院1998~2003年收治的828例脂肪肝患者B超影像学追踪及血脂、生化检查的结果报道如下.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脂膜炎一例
原发于脂膜的炎症即称为脂膜炎.其中较常见的为结节性脂膜炎,是一种以反复发热,出现皮下结节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病因不明,可能与免疫反应异常或脂肪代谢障碍有关.病理特点为脂肪细胞的变性和坏死及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浸润.脂膜炎可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硬皮病及皮肌炎合并[1],而与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国内尚未见报道.1999年美国的Trun等[2]报道了1例RA合并脂膜炎,认为脂膜炎是RA的一种很少见且非特异的并发症.
-
肥胖孕妇的分娩期并发症
绝大多数的妇女都会因妊娠而肥胖,称作母性肥胖综合征(maternal obesity syndrome),主要是由妊娠时下丘脑功能紊乱引起脂肪代谢障碍所导致的.还有一部分孕妇在产前已经出现肥胖.本文将深入阐述肥胖孕产妇在分娩期内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围分娩期的护理
近几年,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AFLP)呈逐年上升趋势,病死率高达80%.其起病急骤、进展迅速、预后极差,病因和机制尚不清楚.初步认为妊娠后期由于妊娠激素异常增多,肝脂肪代谢障碍,引起甘油三酸在肝细胞及其它器官迅速堆积.
-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具有复杂病因的综合病症,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葡萄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障碍,是以糖耐量减退和高血糖为特征的、不可治愈的慢性终身性疾病,目前已列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疾病.近年来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而老年患者又往往多种疾病基于一身,如何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使其保证各脏器功能成为医疗护理的重点.
-
以感觉障碍为首发症状的脂质沉积性肌病1例报告
脂质沉积性肌病(lipid storage myopathy,LSM)是指由于肌纤维内脂肪代谢障碍,致使肌细胞内脂肪堆积而引起的肌病.自70年代起,文献中陆续报道该病的临床病理表现,但以感觉障碍为首发症状的LSM现未见报道,现报道1例如下.